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亚洲野生稻的变异和栽培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栽培稻(Oryzasativa)的直接野生祖先品种是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广为分布的O.rwtpogon。西非的栽培稻(O.glaberrina)的野生祖先品种是只分布于非洲的阿·波尔惹(以前称阿·波尔畏里夫那特)(O.breviligulata)。稻的栽培化是在亚洲和非洲独立进行的。这两种栽培稻和各自的野生祖先品种均为染色体数2n=24的2倍体种,同时相互的F1杂种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正常连接,所以它们被认为有相同的染色体组(AA)。具有AA染色体组的近缘野生品种实际另外还有三种,它们含有O.r…  相似文献   

2.
野生稻与栽培稻之间的遗传分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野生稻与栽培稻之间的遗传分化日本国立遗传研究所森岛启子,王象坤译一、栽培稻──野生稻复合体的分类现状稻属有两个栽培种和大约20个野生种(Vauehan,1989)。全世界普遍栽培的普通稻是亚洲栽培稻(Oryzasativa),而另一个栽培稻是局限于西...  相似文献   

3.
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分化的研究──普通野生稻与籼粳亲和性的初步研究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袁平荣,杨从党,周能,贺庆瑞中国农业大学孙传清,王象坤关于栽培稻起源演化的研究,近年的结果是亚洲栽培稻(OryzasativaL.)起源于普通野生稻(Oryzarufi...  相似文献   

4.
以前人特别是丁颖五级分类法为基础,运用形指数法、同工酶分析、光温生态试验,亲和力测定等综合分析法,探讨亚洲栽培稻系统分类中的若干重要的、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一些新观点及修改意义:(1)以形态学、生化学、生态学和亲和力综合分析结果为依据。把亚洲栽培稻分为灿粳 两亚种是合理的;(2)把早中季稻群和晚季稻群改为钝感光稻群和感光稻群,即反映本质,又更具实用性;(3)深水稻应与水、陆稻具同等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5.
栽培稻与药用野生稻体细胞杂种花粉败育过程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栽培稻与药用野生稻体细胞杂种花粉败育过程的观察*滕胜张雪琴颜秋生(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ObservationontheAbortiveProcessofPoleninSomaticHybridsBetweenOryzasativaL.a...  相似文献   

6.
稻谷起源的新证据(摘要)──对江西万年吊桶环遗址出土的稻属植硅石的研究美国史密森尼热带研究所赵志军稻谷(Oryzasacira)是重要的谷物之一。有关人类在何时何地将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的问题仍在争论之中。中国长江中游地区被认为是栽培稻的起源地之一。对...  相似文献   

7.
从普通野生稻DNA的籼粳分化看亚洲栽培稻的起源与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普通野生稻DNA的籼粳分化看亚洲栽培稻的起源与演化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孙传清,王象坤,李自超RFLP(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已成为有效的分子标记之一,广泛用于指纹分析...  相似文献   

8.
普通野生稻和亚洲栽培稻核基因组的RFLP分析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本研究通过对来自亚洲10个国家的122份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 Griff.,简称普野,下同)和76份亚洲栽培稻(O.sativa L.)的核DNA RFLP分析,探讨了中国普野与南亚、东南亚普野,普野与栽培稻以及籼粳之间的遗传分化关系。结果表明,籼粳分化是栽培稻核DNA遗传分化的主流。在核DNA分化上,中国普野可分为原始普野型,偏籼型和偏粳型;南亚普野只有原始普野型和偏籼型,没有偏粳型;东南亚普野有原始普野型和偏籼型,还可能有偏粳型。中国普野因地理分布不同,其遗传分化表现出多态性,江西东乡和湖南茶陵以及部分云南元江普野既不与籼稻聚在一起,又不与粳稻聚在一起,而独聚一类,其形态上亦比较原始,属于原始祖先型。广东、广西普野则表现为偏籼或偏粳。根据中国、南亚、东南亚普野的遗传分化关系,再次论证了中国和南亚(以印度为中心)是栽培稻起源演化的两个原始中心,并提出了籼粳演化应该是多途径的。  相似文献   

9.
对荷兰百合亚洲型种群(Asiatic hybirds)中的3个品种和东方型种群(Oritental hybirds)中的6个品种在长春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通过生物性状和栽培试验分析,这9种百合生长发育良好,在长春引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玄松南 《农业考古》2008,(1):220-226
自从地球上的最后一次冰河期结束以后,我们的祖先在一万多年以前发现了具有巨大粮食价值的植物——野生稻。这一发现对人类的进化,尤其是对亚洲人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几千年来,水稻不仅为亚洲季风带的居民提供了主要食物来源,还决定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经济活动形态。在人类的干预和自然选择的双重作用下,野生稻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野生稻被驯化成古栽培稻;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从古栽培稻分化出了籼稻和粳稻;不同的水环境下又分化出了水稻和旱稻;人们还从稻的自然变异中选育出了糯稻。水稻不仅养育了居住在季风带的亚洲人,还对亚洲各个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产生了极其深渊的影响。毫不夸张地说水稻构筑了亚洲人的躯体和精神世界。本文将通过揭示我国古老的稻作民族水族的传统文化与水稻的渊源关系,探讨水稻在亚洲人精神世界里刻画的文化记忆。  相似文献   

11.
花生油酸/亚油酸比率与播种期及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生油酸/亚油酸比率与播种期及温度的关系万勇善,李向东,范晖(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泰安271018)花生油酸(Oleic)/亚油酸(Linoleic)比率,简称O/L比率,是国际贸易中花生耐藏性的主要指标。O/L比率与栽培环境因素的关系国内外研究甚少。...  相似文献   

12.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The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OrganicAgricultureMovement,简称IFOAM)是目前世界上最广泛、最庞大、最权威的国际有机农业组织,致力于在全球开展有机农业运动。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亚洲分会(简称IFOAM-Asia)是IFOAM在亚洲地区的分支机构,它致力于在亚洲地区推广有机农业。IFOAM-Asia已成功举办过4届亚洲有机农业科学大会暨会员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为了向所有IFOAM-Asia会员及相关的非会员单位提供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普通野生稻和亚洲栽培稻核基因组的遗传分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来自中国5个省(自治区)39份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和33份亚洲栽培稻(O.sativaL.)的核DNA的RFLP分析,探讨了中国普野籼粳分化及其与栽培稻之间的遗传分化关系。结果表明,在核DNA分化上,中国普野可分为原始普野型、偏籼型和偏粳型。中国普野因地理分布不同,其遗传分化表现出多态性;江西东乡和湖南茶陵以及部分云南江普野既不与籼稻聚在一起,又不与粳稻聚在一起,而独聚一类,其形态上亦比较原始,属于原始祖先型;广东、广西普野则表现为偏籼或偏粳。本研究认为籼粳演化多途径的。  相似文献   

14.
中草药制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草药制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研究丁兆龙,时呈奎,岳凤荣,迟玉成,赵胜文,万继兴(山东农业大学植保系)关键词:中草药;防治;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cubensis(Berketcurt)Rostov)CONTROLOFCUCUMBE...  相似文献   

15.
中国栽培稻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对河南贾湖遗址发现8000年前栽培稻遗存的思考徐州师范大学陈报章水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与人类文明发展关系密切。栽培稻(O-ryzasativaL.)起源与演化是研究了半个多世纪迄今未解决的重要基础理...  相似文献   

16.
40%水胺硫磷乳油防治稻水象简报戴东权,孙汝川,孟德丰(唐山市植保检唐山站,唐山063000)(唐山动植物检疫局,唐山063000)关键词水胺硫磷;稻水象;水稻BriefReportsontheControlofRiceWaterWeevilswit...  相似文献   

17.
从考古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和稻作文化等方面综述了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和演化研究 ,提出亚洲栽培稻的祖先 O.rufipogon是从喜马拉雅山麓起源、分化与传播的  相似文献   

18.
棉花DNA的快速提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DNA的快速提纯陈翠霞,于元杰,王洪刚(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关键词:棉花DNA;提取;纯化AMETHODFORISOLATIONOFCOTIONDNA¥Chencuixia;YuYuanjie;WangHonggang(Dept.ofAgrono...  相似文献   

19.
采用网箱集团接结合玻管定苗定虫的接种技术,测定比较了中菲栽培稻的81个品种和野生稻的3个种,对两国水稻东格鲁病和水稻草状矮化病的病原病毒及其介体的抗性,筛选出了同时抗水稻东格鲁球状病毒(RTSV),水稻东格鲁杆状病毒(RTBV)和水稻草状矮化状病毒(RGSV)的3上株系以上的多抗性抗源-中山红无名种,Oryzanivara和O.officinalis,高抗这些病毒两个株系以上的多抗性品种─汕优桂3  相似文献   

20.
果树综合生产—国外果树生产新潮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树综合生产──国外果树生产新潮流莱阳农学院戴洪义,于士梅果树综合生产(IFP,IntegratedFruitProduction),又称果树综合栽培(IFG,IntegratedFruitGrowing),是继有机农业(OrganicFarm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