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中国大豆辐射育种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大豆辐射育种的成就我国大豆辐射育种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展较快,在新品种选育、突变体的选育、遗传机理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一)育成了一批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多抗的大豆新品种通过辐射、辐射与杂交相结合和突变体利用的方法先后育成了年推广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大豆品种13个.其中直接辐射育成的品种有黑农4号、黑农5号、黑农6号、黑农7号、黑农8号、丰收11号和彰豆1号等.杂交与辐射相结合的方法育成的品种有黑农16号、黑农26号,牡师6号、铁丰18号、铁丰19号等.利用突变体做杂交亲本育成了辽豆3号品种.  相似文献   

2.
孙宾成  张琪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576-6577
东北高寒地区是我国超早熟大豆主栽区,主要为MG0000组和MG000组,这两组大豆品种数量较少,优异种质资源匮缺。根据大豆生育期的遗传规律,探索超早熟大豆品种的改良方法、选育途径,创新超早熟优质种质,选育超早熟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笔者对大豆优质高蛋白育种的紧迫性、相关性及技术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旨在促进大豆优质高蛋白育种的研究,为优质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产优质鲜食春大豆新品种——苏豆5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选育过程 苏豆5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出的高产、优质、鲜食春大豆新品种.1998年以亚蔬鲜食春大豆品种AGS292为母本,从日本引进的2808鲜食春大豆为父本进行杂交.  相似文献   

5.
以下介绍的三个优质菜用毛豆新品种是由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与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共同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解决优质与高产、高产与抗病之间难以有机结合的技术难题,建立了“以优质高产为核心、抗病作保障”的育种目标与后代群体多世代、多生态、多病区同步筛选鉴定技术相结合的育种技术体系。通过该技术选育出的花生新品种有效融合了亲本的高产、优质、抗病等优良性状基因,多个目标性状得到了协调改良,为高产稳产、优质早熟、较好生态适应性花生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本文作者以濮花36号的选育过程为例对该选育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我们从1958年开始,利用X射线和Co~(60)γ射线处理小麦、大豆风干种子,进行诱发突变并从中选育新品种的研究工作。通过实验,确定了X射线和Co~(60)γ射线对小麦、大豆进行诱发突变的适宜剂量范围;肯定了X射线和Co~(60)γ射线对小麦、大豆的诱变作用。从诱发突变体中选育出小麦“新曙光1号”和“新曙光2号”等,大豆“黑农4号”“黑农5号、7号、8号、16号”等新品种,并在生产上大面  相似文献   

8.
大豆新品种豫豆29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新品种豫豆 2 9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 (原经济作物研究所 )以郑872 60作母本、郑 85 2 1 2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 ,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早熟、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抗裂荚大豆新品种。原名郑 890 1 3,2 0 0 0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豆2 9号。1 选育经过豫豆 2 9号是 1 989年以郑 872 60作母本、郑85 2 1 2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 ,以选择高蛋白、高产、广适应型为主攻方向 ,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早熟、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抗裂荚大豆新品种。该品种 1 989年配制组合 ,经 5年南繁北育 ,于1 99…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南方地区普遍缺少高产、大粒、早熟、品质优良、抗性好的夏播菜用大豆新品种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苏豆7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最新选育的夏播菜用大豆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毒病等优点.本文介绍了苏豆7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许豆 3号是许昌市农科所选育的优质、高产、中熟大豆新品种 ,2 0 0 3年 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经过许豆 3号是利用高产、稳产的豫豆 2 2号为母本与高产、早熟、抗逆性强的早丰 3号进行有性杂交 ,采用系谱法 ,以选择早熟、高产、抗裂荚、抗病、抗倒、广适性为主攻方向 ,经 11年 13个世代定向选择而育成的高产、稳产、抗病、抗裂荚、抗逆性强的大豆新品种。 1992年配制组合 ,经南繁北育 ,于 1997年进行品系鉴定 ,1998年进入河南省区试 ,2 0 0 0~ 2 0 0 1年完成省区试 ,2 0 0 2年完成河南省生产试验。2 产量表现2 0…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分析了正确制定和运用育种策略对提高作物育种效率和效益的作用和意义。作物育种工作整体上由育种目标,育种资源(人力、物力、财力),基础研究,育种程序和技术,以及组织管理等五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是一个系统。制定育种策略,就是要在制定出合理育种目标的基础上,从育种工作五个部分的相互联系性和层次性出发,综合运用育种有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育种经验以及各种技术手段对实现育种目标的动态过程或育种整体计划进行优化,并有效地组织实施,以经济有效地育成新品种,提高育种效率、效果和效益。从这种意义上讲,作物新品种选育工作是一项工程,即作物育种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商业化育种的特点及发达国家种业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我国种业发展现状,提出国家应通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构建新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及交易平台、种子管理部门转变职能加速商业化育种体系的建立。结合水稻育种实践及湖北省水稻生产实际,提出水稻品种选育目标应从全产业链角度出发,选育适合全程机械化生产的中稻和直播早晚稻、再生稻、高档优质稻、中粳或单季晚粳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3.
探讨齿缘龟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诱变育种的类型,综述了诱变育种中常用的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在棉花育种上的应用及研究概况,指出了棉花诱变育种存在的问题,并对棉花诱变育种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杂交育种在牡丹新品种选育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牡丹的开花授粉习性、重要性状遗传特点以及杂交育种在牡丹育种上应用现状谈起.重点介绍了杂交育种技术在牡丹新品种选育上的应用,旨在为今后牡丹育种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我国海鲈养殖现状及养殖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海水鱼类的养殖历史最为悠久.400多年前的明朝,人们就开始鲻鱼的人工养殖.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海水网箱养殖得到迅速发展,现已成为继藻类、贝类和对虾养殖之后的又一水产支柱产业,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海鲈的养殖水域十分广泛,其在常见的淡水池塘、海水池塘、淡水工厂、海水工厂、网箱、内陆盐碱水域中都能很好生长,优异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抗病力以及饲料来源广泛等优点使其成为我国优良的人工海水养殖品种.目前海鲈年产量突破10万t,稳居海水养殖鱼类之首.  相似文献   

17.
廖咸康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076-6077
在对枇杷育种现状进行论述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生产实际,提出了大果枇杷育种目标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种公牛感染温氏枝原体后的生殖健康。[方法]通过血常规和生殖健康检测等方法对药物治疗前后种公牛的血液和精液品质进行试验研究。[结果]在未给予磷酸伯氨喹治疗前,病牛有轻度的贫血,血液涂片中可见大量的温氏枝原体;病牛阴囊壁肿大,睾丸变软,精液品质下降,精子活力降低,初级和次级畸形的精子比例增大;药物治疗后,温氏枝原体很快从血液中消失,临床症状逐渐缓解,顺利通过了1个月后生殖健康检测。[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温氏枝原体与公牛生殖机能下降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钟孟淮  廖飞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0):68-69+78
生态鸡养殖时,养殖环境要符合生态保护要求,以保证所提供的产品是高品质且安全的产品。同时,在养殖过程中要保护好养殖环境的生态,既要遵循常规的科学饲养管理要求,在各个饲养管理环节又要考虑生态保护的要求。对生态鸡养殖的生态要求与关键养殖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豫谷18和豫谷19的选育及育种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育种目标和技术路线的制定、主要性状选择方法等方面,分析了豫谷18和豫谷19共2个优良品种的选育过程,总结出一些育种策略,为今后的谷子育种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