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我国高寒山区积温少,无霜期短,无杂交玉米,从搜集超早熟玉米种质资源入手,利用超早熟,抗寒冷玉米珍贵捉质资源“坝上火玉米”,导入高配合力,优良农艺性状遗传基因选育出极早熟优良自交系“承18”,总结出选育一环系和二环系相结合的顶交玉米育种的新途径,并分析该的特点和育成经验,可为今后选育极早熟玉米自交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驻玉309、金富36、创玉198等玉米新品种选育思路,剖析了当前黄淮海玉米区商业化育种面临的挑战.对种质资源改良创新,逆境胁迫选育自交系以及建立高效鉴定体系等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试图为进一步提高驻马店市乃至黄淮海玉米育种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玉米自交系快速选育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良自交系的选育是玉米育种工作的基础。目前,玉米育种仍主要采用传统的方法。传统育种方法选育一个自交系至少需5~7年,育种周期长、工作量大,特别是在一年一季的北方,育种进程更加缓慢。各个育种单位都采取南繁加代来加快玉米品种选育进程。但是,南繁加代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玉米育种技术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为加速玉米育种进程带来了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提升玉米育种创新能力,促进体系内外育种经验和技术交流,带动体系内外创新,选育高产耐密宜机械收获的新品种,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育种与种子研究室组织有关专家和试验站长,于2013年2月19-20日对引进的美国自交系、体系三大区域交换的优良自交系、部分新近选育的优良组合进行田间考察与鉴评,随后在鹤壁南繁育种基地举行田间开放日活动与座谈;还对部分育种岗位专家、试验站、合作企业的育种田进行现场考察与交流.  相似文献   

5.
杂交玉米商业育种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入国内外优良种质是商业育种拓展种质资源的主旋律.充分利用现有的五大种质类群来培育优良自交系,采用"自育系×外引系"的组配模式,是商业育种品种创新的有效途径;在销售区域设立育种试验系统,筛选最优组合,加速品种审定,可降低推广新品种的风险;发现、使用极具创造力的人才,是商业育种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施贵明 《种子科技》2012,30(6):37-38
随着种子体制改革及现代种业的迅速发展,玉米育种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玉米自交系是玉米育种的基础,一个优良自交系可以育成一批优良品种。因此,玉米自交系的水平决定了杂交种的水平,玉米自交系的选育是玉米育种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沈佳 《种子科技》2014,(1):14-14
矮败小麦是继杂交水稻之后,我国农业领域又一重大发明。近日,由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副研究员曹亚萍完成的“小麦特异矮败群体构建及新品种选育”农业攻关项目,利用矮败小麦高效育种工具,克服常规育种技术涉猎亲本少、手段局限性大、种质资源利用率低等关键问题,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矮败小麦育种群体,并建立起小麦优良性状动态基因库,为进一步高效培育高水平小麦新品种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剖析西非地区玉米品种情况及其面临的问题,提出援西非农业项目玉米育种的策略建议:根据不同国家情况确定育种目标,培育不同类型玉米杂交品种,并注重品种耐旱、耐贫瘠等优良性状的选择;按“地方系”与“外来系”的配对模式组配,提高育种效率,并兼顾自交系一般配合力和产量选择;开展示范与配套技术研究以利于新品种推广等。同时对今后的工作思路进行探讨,加强西非地方种质与引进外来种质的研究利用,针对当地生产条件及收获习惯选育品种,以相对简单科学的试验设计获取完整、正确的试验结果,稳定援外项目育种队伍及为育种成果联合开发寻求出路等。  相似文献   

9.
玉米自交系81162及其衍生系在我国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1162是我国重要玉米自交系之一,由山东省莱州市农科所选育,属于BSSS类群种质,该自交系具有株型清秀、抗逆性好等特点.利用玉米自交系81162直接组配的优良杂交种这14个,其中四密25推广面积较大;以该系为基础材料的衍生系35个,选育出的优良杂交种41个,其中吉单209推广西积较大.该自交系及其衍生系为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其进一步改良方向主要是如何满足适合机械化种植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0.
玉米育种方法的探讨及神龙玉8号的育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拓宽玉米育种的遗传基础、提高自交系综合性状、丰富自交系选育方法,于2003年开始对传统二环系法进行改良。以大面积推广、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为基础材料,在F3进行早代测配,定向选择,采取多季、多环境、异地、高密度筛选,形成了改良的二环系育种法,育成C38012、C3852、内自146、内自925等自交系和新品种神龙玉8号。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玉米育种创造了世界玉米育种史上的奇迹,从早期的研发和推广杂交种,到后来攻克了玉米抗病育种技术的难关,以及从双交种过渡到更先进的单交种选育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玉米育种技术进入缓慢发展阶段,没有突破性进展,只是在抗病育种和籽粒品质上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并且及时育成了较抗病的新品种。尤其是近15年问,我国选育的玉米杂交种杂种优势水平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突破性的玉米白交系。而选育优良的玉米自交系是玉米杂交种选育的基础和关键,没有突破性的玉米自交系就不会有突破性的玉米杂交种。  相似文献   

12.
玉米自交系性状的简易记载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玉米的种质资源是玉米育种的物质基础.所以玉米杂交种选育投入最大量的工作就是玉米自交系的选育以及对其特征特性的研究和利用.有什么样优良特征特性的自交系.就将有什么样的优良玉米杂交种。对自交系特征特性的研究并将其特征特性做好详细的描述和记录是玉米自交系选育工作中一项最重要也是最麻烦的工作。一般玉米育种单位都有上千或几千个自交系或自交系选育材料.要做好这方面的记载,工作量很大.全靠用工具度量是不容易完成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高寒山区积温少、无霜期短,无杂交玉米,从搜集超早熟玉米种质资源入手,利用超早熟、抗寒冷玉米珍贵种质资源“坝上火玉米”,导入高配合力、优良农艺性状遗传基因,选育出极早熟优良自交系“承18”,总结出选育一环系和二环系相结合的顶交玉米育种的新途径,并分析该系的特点和育成经验,可为今后选育极早熟玉米自交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赤峰地区玉米主推品种基础种质的系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利用生态育种的观点,通过对赤峰地区历史上玉米主推品种亲本自交系来源进行系谱分析,从中找出适应本生态区域生态条件下相适应的基础种质,为赤峰玉米育种从基础材料上找到一条简便可行的途径,同时也为赤峰玉米育种制定具体目标时提供了许多信息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5.
关于糯玉米育种目标和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简述了目前中国糯玉米育种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结合糯玉米的市场要求,提出糯玉米的育种目标,其顺序为优良品质、高产稳产、抗病抗虫、类型多样。根据玉米育种学和遗传学原理,对糯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选育的育种策略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提升玉米育种创新能力,促进体系内外育种经验和技术交流,选育高产耐密宜机械收获的新品种,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育种与种子研究室组织有关专家和试验站长,于2013年2月19~21日对引进的美国玉米自交系、体系三大区域交换的优良自交系、部分新近选育的优良组合进行田间考……  相似文献   

17.
Suwan种质的特点及在玉米育种中的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uwan种质包括Suwan-1群体及含有其基础种质的改良群体、自交系等玉米种质资源.具有适应性好、抗逆性强、配合力高、品质优良等特点,热带、亚热带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玉米生产和育种上广泛利用,有合成群体、选育品种间杂交种、改良温带种质等。  相似文献   

18.
选育和推广适宜机收的优质、高产专用型青贮玉米品种,大力发展青贮玉米是弥补四川省饲料用粮需求缺口、促进玉米加工转化效益的重要举措。四川省广元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及时调整育种方向和育种目标,以自交系RB051作父本、自交系SD2208作母本组配,历时8年选育出青贮玉米杂交新品种广青6号。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广适、白粒、活秆成熟等特点,2021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玉20210018。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及西南类似生态区春播种植青贮使用,丝黑穗病高发区慎种。  相似文献   

19.
贵州糯玉米育种现状、种质创新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贵州育成糯玉米品种性状及选系、种质等分析,提出今后贵州糯玉米的育种方向和目标性状要求,并提出糯玉米育种种质创新的思路:加大收集、发掘地方品种资源,并加强利用;产量、株型、抗性等性状可用普通玉米自交系回交转育;逐步开展糯玉米二环系的选育;采用轮回选择改良选育糯玉米自交系;采用理化诱变及基因工程技术与传统选育方法相结合改良创新糯玉米种质。  相似文献   

20.
孟凡华  杜振华 《种子》2000,(5):63-63
作物育种又称遗传改良 ,是粮食增产中投入最少而效益显著的一项技术措施。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 ,种植优良品种就能起到增产、改善品质的作用。据测算 ,新品种的应用对大田作物的年增产率为 l%~2 % ,而粮食品质 (包括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 )的改进主要依靠育种来实现。育种的途径与方法因作物种类而异。自花授粉作物如小麦是先杂交 ,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组装”在一起 ,形成新的纯系品种 ;异花授粉作物 (如玉米 )一般先创制 (或引进 )优良群体 ,然后自交提纯 ,选择优良自交系 ,再杂交 (自交系间 )筛选强优势组合 ,这种途径除聚合优良性状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