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根奥德蘑液体培养基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根奥德蘑进行了4种不同液体培养基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长根奥德蘑在培养基M3(玉米麦麸粉培养基)中的菌丝体生长势好、菌丝球大小适中(平均直径3 5mm)、菌丝球数量较多(30 3个/mL)、菌丝体干重最高(1 72g/100mL)。玉米麦麸粉培养基(M3)是长根奥德蘑菌丝体培养的最佳液体培养基,可作为长根奥德蘑菌丝体繁殖的首选液体培养基。  相似文献   

2.
以米糠液为培养基的主要原料,分别添加糙米浆、麦芽汁或豆芽汁,进行灵芝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分析灵芝菌丝体利用培养基的情况,筛选培养基组分.结果表明:米糠液与豆芽汁(可溶性固形物为2°Brix)以4∶1的体积比混合进行灵芝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时,其菌丝体干重及胞外多糖含量最高,可达11.45 g·L-1和10.20 g·L-1;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中总糖、还原糖含量显著下降(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略有上升,游离氨基态氮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菌丝体干重、胞外多糖含量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
以菌丝体干物重为基础,对野生桑黄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基营养元素进行筛选,通过正交实验优化菌丝体生长发育的常规培养基配方为麦芽糖3%,酵母粉2%,MgSO4 0.15%,KH2PO40.10%,柠檬酸三铵0.10%,复合维生素B 0.01%,其菌丝体干物重达20.23 g·L^-1。在此基础上研究发现,常规培养基中添加0.3%桑枝水提物可促进菌丝体生物量的增加,菌丝体干物重高达24.78 g·L^-1。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血红铆钉菇菌丝体液体的发酵条件。[方法]采用液体发酵培养血红铆钉菇菌丝体,先用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培养时间和培养基起始pH值等因素对菌丝体产量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适于血红铆钉菇菌丝体液体发酵生产菌丝体的培养条件。[结果]血红铆钉菇菌丝体的最佳培养时间至少为6 d,液体种子接种量应在10%以上,培养基的pH值以8.5为最好,装液量为200ml/500 ml三角瓶对菌丝体的生长较为有利,最适转速控制在180 r/min。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的血红铆钉菇菌丝体液体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为9.0,装液量为200 ml/500 ml三角瓶,液体种子接种量为12.5%,培养时间为7 d,培养温度为28℃。在此条件下,菌丝体产量可达(9.320±0.151)g/L。[结论]该研究为获得最高产量的血红铆钉菇菌丝体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一株分离自天津七里海湿地野生苇蘑为研究对象,以其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测量指标,对其菌丝体液体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采用不同碳源、氮源进行单因素初选,再结合正交设计,最终得到其菌丝体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0 g/L,蛋白胨4 g/L,Mg SO_4·7H_2O1.5 g/L,KH_2PO_43 g/L,V_(B1)0.004 g/L,p H值自然。29℃培养20 d,菌丝体生物量达到1.980 g/L。  相似文献   

6.
猪苓菌丝体液体培养基配方的筛选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许广波  傅伟杰  曹丽  梁运江  金圣爱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24(2):《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24卷2期-64-65.9页-《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24卷2期-64-65.9页
猪苓菌丝体液体培养是工业化生产猪苓多糖的有效途径。为了寻求高效的猪苓菌丝体液体培养工艺,对猪苓菌丝体液体培养基的配方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以“葡萄糖+马铃薯煮汁+蜜环菌煮汁”、“麦芽糖+蜜环菌煮汁+麦麸煮汁”2种配方培养的猪苓菌丝生长最好,而成合培养基的猪苓菌丝长势最差。  相似文献   

7.
虫草发酵培养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摇瓶培养方法,以菌丝体干质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基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虫草液体最优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0%,蛋白胨4.0%,KH2PO4 0.20%,MgSO40.10%,在该条件下菌丝体干质量平均可达15.64 mg/mL。  相似文献   

8.
黄蘑菇深层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科学开发黄蘑菇资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黄蘑菇的深层发酵条件.结果表明,黄蘑菇发酵的适宜碳源为蔗糖,适宜氮源为牛肉浸膏;黄蘑菇深层发酵的最适培养基为4%蔗糖、0.1%牛肉浸膏、0.10%KH2PO4、0.10%MgSO4;适宜接种的种龄为4d,接种量(移入液体菌种的体积与接种后培养液体积的比)为15%,发酵时间为8d,在此条件下,黄蘑菇菌丝体生物量(每1mL发酵液中收集的菌丝体干重)达1.137mg/mL.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榆黄蘑的深层发酵最佳培养基的制备,为榆黄磨的液体发酵培养提供参考。[方法]以初选培养基为基础,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适合榆黄蘑菌丝体生长以及适合产生胞外多糖的优化培养基。[结果]确定适合榆黄蘑菌丝体生长的优化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汁20.00%、葡萄糖1.00%、蔗糖1.00%、牛肉膏0.15%、蛋白胨0.15%、NaCl0.01%、磷酸二氢钾0.15%、硫酸镁0.075%、VB0.001%。适合产生胞外多糖的优化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汁20.00%、葡萄糖1.50%、蔗糖1.50%、牛肉膏0.10%、蛋白胨0.10%、NaCl0.03%、磷酸二氢钾0.15%、硫酸镁0.075%、VB,0.001%。[结论]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培养基进行榆黄蘑的深层培养。  相似文献   

10.
胡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926-1928
[目的]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长根菇这一珍稀食、药用菌资源。[方法]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测定指标,采用静置培养的方法探索长根菇液体菌种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静置培养长根菇液体菌种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4.0%玉米淀粉、0.2%黄豆饼粉、2.0%葡萄糖、0.2%蛋白胨、0.2%KH2PO4、0.1%MgSO4、0.1%CaSO4和60.0 mg/L VB1。在此培养基中,在25~26℃静置培养8 d后,长根菇菌丝体生物量可达8.75 g/L。[结论]由于优化的培养基中主要原料价格较低,因此将此培养基配方用于生产将会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