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呼和浩特市市域为研究区域,结合2009—2015年该市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及产业经济相关的统计年鉴数据,采用信息熵模型研究法和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的信息熵及其与产业投资结构、产业产值结构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二、三产业投资水平与土地利用信息熵变化间的相关性依次为强负相关、弱负相关和强正相关,而三次产业产出水平与土地利用信息熵变动间的相关性依次表现为强负相关、强正相关和弱正相关。研究成果对提高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均质性和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呼和浩特市作为研究区域,以2006和2012年各产业用地产值数据为基础,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将各产业主要用地类型的产值与内蒙古自治区进行对比,对增长份额、结构偏离份额和竞争力偏离份额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3次产业用地效益总体呈上升趋势,从具体产业用地地均产值来看,第三产业用地地均产值极高,因而对土地利用结构效益的作用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用地,而第一产业用地作用相对较弱。因此,就目前发展趋势来看,调整优化各产业用地内部结构,促进3次产业用地合理发展,是维护土地利用结构效益平稳增长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1):177-178
现代经济增长本质上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具有相互依赖的关系。研究辽宁省就业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选取1986~2013年Moore指数作为产业结构变动衡量指标,并以同时期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作为研究指标,构建关于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因素的计量模型。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就业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为负相关,第二产业就业为正相关。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减弱,劳动力集中在第二产业。并对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佳 《陕西农业科学》2011,57(3):187-190
通过分析上海金融业产值、上海市GDP、全国金融业产值及全国GDP的时间序列数据,得出上海金融产业集群区住墒和产业集群规模数据.并通过研究上海金融产业集群的集群规模与上海经济增长(GDP变动)数据,运用协整回归分析、误差修正项方程等数学模型,借助Eviews统计软件,进一步具体的研究金融产业集群规模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通过建立数量模型,把这种影响数量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昆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昆明市第二、三产业发展较快,越来越多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在剖析昆明市各产业对GDP贡献及各产业间的相关性基础上,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及协整分析等方法,对昆明市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和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在近期应减缓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并提出促进昆明市经济发展的建议,以期为昆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王瑛 《贵州农业科学》2020,48(8):163-166
为提高福建省长汀县水土保持的进一步治理效能提供参考,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对其1995-2018年水土流失率及三次产业产值占比进行显著性检验,并利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预测分析其2019-2022年三次产业产值占比。结果表明:1995-2018年,长汀县水土流失率下降15.59%,产业发展处于从"一二三"向"二三一"的过渡阶段;水土流失率与第一产业产值占比呈显著正相关,与第二、三产业产值占比呈显著负相关;预测2022年长汀县将实现由"一二三"产业结构向"二三一"产业结构的转变,第二、三产业产值占比的差距逐渐缩小。长汀县在发展经济时,可优先发展第二产业,其次为第三产业,调整第一产业结构,实现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倩  李红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9177-9179
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1980~2006年广东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产业结构变动和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这种均衡关系具有反向修正机制;产业结构对广东省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存在一定的滞后期;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存有依赖性,主要是通过产值结构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基于库尔勒市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概况,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库尔勒市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3~2013年,库尔勒市第二产业与GDP的关联度最大,对库尔勒市的经济增长起着显著的作用,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影响最弱。库尔勒市的三次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还处在向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过渡阶段。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应优化第二、三产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运用计量模型方法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方面,研究新疆在该时期各产业产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另一方面,研究新疆经济增长对各产业产值的影响。Chow Test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内,产业结构演变的转折点在1991年。新疆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对各产业结构演变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伴随着新疆生产总值的增加,第一产业产值对GDP的弹性下降,即第一产业增速放慢;第二产业产值对GDP的弹性增加,即第二产业增速变快;第三产业产值对GDP的弹性也下降,即第三产业增速放慢。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鄢陵花木产业集群的构成、现状及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对鄢陵花木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花木产业集群年产值与鄢陵县GDP、农民人均收入具有显著相关性。然而,近年来,花木产值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为更好地促进花木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政府优惠政策的激励,加快花木产业集群的建设,延伸花木产业链,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以实现鄢陵花木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依据2001—2011年贵州省产业结构及经济增长统计数据,从产业结构以及就业角度,运用产业结构偏离度和经济计量模型分析方法,对贵州省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应着力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依赖于传统能源消费的经济增长往往带来巨大的碳排放.对于强调“十二五”经济转型的浙江省.需要探讨经济增长方式与碳排放的关系.从而探索基于减排目标的可持续经济发展之路.本研究基于产业-能源消费和能源-碳排放2个基本判断模型,运用1990-2009年相关数据分析了浙江省产业发展、能源消费结构以及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浙江省产业结构演进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则对浙江省碳排放影响不明显.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基于减排目标的协调能源利用与产业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即开发新能源技术,促使能源消费结构不断多元化;加强工业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发挥经济优势,引导金融机构为低碳产业服务.  相似文献   

13.
通过构造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统计指标,得到2003年以来安徽省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工业是当前安徽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是安徽产业结构中的主要矛盾,第三产业中仅有文体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为朝阳产业,交运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信息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教育产业发展不足制约着安徽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的偏离—份额分析显示:第三产业在2009—2013年相比2004—2008年时段产业质量明显改善,房地产业和教育发展不充分拖累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建议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调整产业结构和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1995年~2007年贵州省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增长统计数据,运用经济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阐明贵州省产业结构变动对其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而提出贵州省应结合省情深入研究,科学发展特色农业;在继续发展资源密集型和高能耗工业的同时,积极推动工业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利用产业结构变动系数及相关评价模式分析新疆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转移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专业化、合理化、高级化趋向日渐明朗,但其转移的动力和方向仍然高度依赖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知识密集型新兴第三产业转型滞后,经济增长粗放、二元结构明显、创新资本匮乏使新疆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转型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收入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能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应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陕西省汉台区近十年来农业产业、产值结构的变化,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提出了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业作为古老且现代的产业,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从产业结构的定义入手,在分析农业产业结构对农村经济增长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面的应用策略.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县域产业结构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纯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6046-6050
将河南省县域第一、二、三产业经济数据和图形数据相结合,采用偏离-份额模型,对河南县域产业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具有相似产业结构的县市在空间上更趋于集中;河南县域经济增长中起主要推动作用的是第二产业,第一、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起了阻碍作用;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可分为发展优势区、发展平衡区、发展劣势区3种类型。针对不同的发展类型,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