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以茶籽为原料,以茶籽皂苷提取得率为考察指标,系统研究了乙醇浓度、微波强度、微波辅助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微波辅助提取茶籽皂苷的得率影响,优化筛选了微波辅助提取茶籽皂苷的最优工艺技术及其参数.结果表明,采用乙醇体积分数60%、微波功率539 W、微波辅助提取时间7 min、料液比1∶50的工艺参数进行微波辅助提取茶籽皂苷,皂苷得率可达18.56%.与常规水提取、乙醇提取相比,微波辅助提取的茶籽皂苷得率分别提高了6.84%、6.22%,且提取时间大为缩短.  相似文献   

2.
龙牙楤木总皂苷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龙牙楤木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比较超声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和热回流浸提法提取龙牙楤木总皂苷的工艺及效率。结果超声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0、80%乙醇、时间60min,皂苷得率为7.56﹪;微波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5、80%乙醇、时间50s、功率6400w,皂苷得率为7.32﹪;热回流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5、时间2.5h、60%乙醇、温度60℃,皂苷得率为7.19﹪;结论超声提取法优于微波提取法和回流提取法。  相似文献   

3.
乙醇预处理茶叶后,再通过水提可实现高茶多糖提取物的制备.以安溪铁观音为原料,以茶多糖、茶多酚、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浸出物得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乙醇预提取茶叶中乙醇浓度、料液比、温度、提取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正交试验分析发现,温度为醇提茶叶的最显著因素,乙醇浓度次之,而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影响最小.乙醇预处理茶叶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A1 B2 C2 D1,即乙醇浓度65%、料液比1:25、温度55℃、提取时间20 min,该工艺实施后可再通过水提制得更高含量的茶多糖,为其进一步应用开展及工业化制备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李雅晶  吴建阳  郑雅婷 《大豆科学》2012,31(1):112-114,118
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微波提取温度、微波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对大豆皂苷得率的影响,并研究了大豆皂苷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大豆皂苷的较佳工艺为:微波处理时间30 min,微波处理温度40℃,料液比1∶5,提取3次。在上述条件下测得大豆皂苷得率8.11%;大豆皂苷对酪氨酸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且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其IC50值为222.7μg.mL-1。  相似文献   

5.
以白毫银针茶毫为原料,研究茶毫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技术。分别就提取过程中的料液比、提取功率、提取时间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并用L9(34)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得出优化的工艺为:料液比1:30,超声功率为360W,超声时间25min,多糖的得率为7.34%。  相似文献   

6.
周泉城  申德超  区颖刚 《大豆科学》2008,27(1):124-127,133
大豆甙元是大豆中一种生理活性物质,挤压技术和微波提取技术对其提取效果影响尚未见报道.本文研究挤压膨化技术对大豆甙元提取的影响,并确定最佳的微波提取条件.在考察液料比、微波时间等单因素对大豆甙元得率影响的基础上,选取微波时间、料液比和浸置时间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曲面试验,以确定微波辅助提取大豆甙元最佳条件.并以微波辅助提取未经挤压的大豆、挤压处理过的大豆用乙醇作为溶剂提取、未挤压未微波的大豆中大豆甙元得率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大豆甙元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为90%,提取时间为5 min,微波火力为0.6,提取液pH为2,液料比(V/W)为30,提取1次.得率为0.26%,显著高于对照试验.挤压膨化技术处理有利于大豆甙元的提取,微波技术提取大豆甙元效果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辅助提取石崖茶总黄酮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正交试验方法对石崖茶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总黄酮提取量影响大小依次为: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乙醇浓度。超声波辅助石崖茶总黄酮提取工艺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40(g/m L)、乙醇浓度70%、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55℃,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30.3%。采用该工艺测定广西昭平、桂平和金秀三个产地的石崖茶总黄酮含量,结果昭平石崖茶总黄酮含量最高,为30.4%。  相似文献   

8.
以武夷水仙茶叶籽为原料,采用乙醇水剂法提取武夷水仙茶叶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和pH对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显示,武夷水仙茶叶籽油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30%(V/V)、料液比1∶7、pH 9、提取温度60 ℃,在该条件下武夷水仙茶叶籽油提取率为93.61%。在提取的武夷水仙茶叶籽油中共检测到18种脂肪酸,以油酸(51.77%)、亚油酸(23.14%)为主,∑SFA∶∑MUFA∶∑PUFA=1∶2.64∶1.27,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结果表明武夷水仙茶叶籽油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植物食用油,研究结论可为武夷山茶产区茶叶籽油提取、品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利用废弃物葡萄柚果皮,进一步提高葡萄柚果皮中柚皮苷的提取效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葡萄柚柚皮苷微波辅助提取工艺中的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微波时间3因子的最优化组合进行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各因素与柚皮苷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液料比70∶1(mL/g),提取时间50 s,重复提取3次。在此条件下,以柚皮苷得率为模型预测可获得柚皮苷得率为57.35 mg/g,与理论值57.75 mg/g基本一致。说明数学模型能较好的预测葡萄柚果皮中柚皮苷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10.
响应面法优化枇杷花总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枇杷花中的总黄酮,研究超声波功率、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及提取次数对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根据单因素试验,选择在超声波功率80 W、一次浸提条件下优化提取工艺;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设计4因素3水平试验,以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液料比4个因素对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超声波功率为80 W时,枇杷花中总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的优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47.33%、提取温度58.42 ℃、提取时间12.01 min、液料比(mL ∶ g)45.56 ∶ 1,在此条件下枇杷花总黄酮一次浸提的提取得率可达10.48%。  相似文献   

11.
以黑豆为原料,按照一定条件萌发处理。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法,通过对料液比、乙醇浓度、微波处理时间、微波功率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黑豆豆芽中大豆异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因素,并优化筛选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大豆异黄酮提取率的因素顺序为:微波处理时间料液比微波功率乙醇浓度。黑豆豆芽中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微波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5、乙醇浓度50%、微波处理4 min、微波功率为450 W。在此条件下,黑豆豆芽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为0.595%。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以粉碎过筛的竹叶青茶末为原料,采用离子交换层析法提取茶氨酸,分别以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作为单因素自变量探讨各因素对茶氨酸得率的影响;并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方法,以茶氨酸提取率为响应值优化竹叶青茶末中茶氨酸的提取工艺.茶氨酸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15、提取温度80℃和提取时间60 min.在此工艺参数下,茶氨酸提取率为44.12%,且纯度为91.23%(根据QB/T 4263—2011方法检测).说明响应面法优化茶氨酸提取工艺准确、可行,可用于竹叶青茶末中茶氨酸的提取.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豆粕中大豆异黄酮,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微波火力、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对大豆异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范围内各因素对大豆异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为:微波火力>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微波辅助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0(g∶mL),微波火力中高火,微波时间3 min,乙醇浓度50%.在此条件下,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可达到1.2432%.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等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山地五月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山地五月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5%、料液质量体积比1∶10、提取温度90℃,加热回流提取2.0 h,提取3次。在此条件下,测得山地五月茶总黄酮的含量为(4.548 6±0.041 5)mg/g。本研究建立了山地五月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可为山地五月茶资源的充分利用、研究开发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法提取普洱茶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提高普洱茶中茶多糖的提取得率,试验以水为溶剂,采用超声波法从普洱茶中提取茶多糖。考察了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固液比、提取次数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并以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普洱茶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70℃,超声波处理时间20min,固液比1:20,提取次数3次。  相似文献   

16.
微波辅助提取蓝、紫粒小麦麸皮中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微波辅助提取蓝、紫粒小麦麸皮中色素的方法,以两个蓝粒小麦品种和两个紫粒小麦品种的麸皮为原料,以酸性乙醇为浸提剂,利用格兰仕WD900Ⅰ型家用微波炉,研究了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原料与提取剂的比例)和提取剂浓度等单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并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酸性乙醇微波辅助提取蓝、紫粒小麦色素的影响的大小顺序均为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剂浓度;每次加热3瓶(每瓶20或24 mL)的最佳提取条件,微波功率均为450 W,加热时间均为90 s(间断加热,将最高加热温度控制在≤75℃),溶剂均为70%乙醇溶液,料液比,蓝粒为1 g∶10 mL,紫粒为1 g∶12 mL.  相似文献   

17.
以六堡茶紫芽鲜叶为研究对象,结合超声辅助提取,使用响应面法分析超声温度、提取时间以及料液比对花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以紫芽花青素含量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花青素超声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对花青素提取影响由大到小的因素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时间>超声温度。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60℃,提取时间13min,料液比1:12,此条件下测得六堡茶紫芽鲜叶花青素含量为:1701.29nmol/g,是普通绿芽的7倍。  相似文献   

18.
依据响应面法原理,使用SAS软件的中心组合设计建立提取数学模型,对微波辅助提取山茶籽油的液料比、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进行优化组合.确定最优操作工艺参数为:时间45 min,功率244 W,温度40℃,液料比7∶1.在该工艺条件下,山茶籽油得率为38.47%.GC-MS定性定量分析山茶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其中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分别为63.32%和18.22%.  相似文献   

19.
采用微波技术开展乌龙茶多糖提取工艺研究,选用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料水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浸提温度等因素对茶多糖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开展正交试验进一步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四因素对茶多糖得率影响排序为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浸提温度>料水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420 W、微波时间40 min、浸提温度65℃、料水比1∶50,验证试验乌龙茶多糖得率为3.14%。  相似文献   

20.
以单枞茶为实验材料,研究复合酶解辅助乙醇提取茶多酚的工艺条件,考察酶解温度、酶添加量、酶解pH、酶解时间、乙醇质量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8个单因素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酶解温度60℃、酶添加量3.5%、酶解pH4.8的条件下酶解预处理3 h后,在乙醇质量分数为60%、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50的条件下提取1.5 h,茶多酚的提取率达25.82%,与传统水提法相比,茶多酚提取率提高了69.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