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外源硫诱导玉米镉胁迫耐性的生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根部施加外源SO_4~(2-)对Cd胁迫下玉米幼苗相关关键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分析Cd在玉米组织和亚细胞分布情况,探究外源硫S对玉米响应镉(Cd)胁迫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外源SO_4~(2-)处理,可显著降低Cd胁迫下玉米叶片与根中的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和抗氧化酶(SOD、CAT)活性。同时,根中抗坏血酸、非蛋白硫醇、植物螯合素含量在外源SO_4~(2-)处理后显著上升,在叶片中的变化不显著。外源SO_4~(2-)处理可降低玉米叶片中Cd含量,提升在根中的含量。根细胞壁和液泡中的Cd含量显著上升,从而减少Cd向地上部分的运输量。根细胞液泡膜中Cd运输专一性基因HMA3在外源SO_4~(2-)处理后,表达水平显著增强。因此,外源S可以通过提升Cd胁迫处理下玉米根细胞壁中Cd含量和抗坏血酸的保护作用,同时促进液泡的区室化作用,降低Cd向玉米地上部位的转运,以增强玉米对Cd胁迫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2.
水培茶树对铅的吸收与累积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添加铅盐进行水培茶树试验,用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铅含量,研究茶树对铅的吸收、累积及分布特性。结果表明,铅离子能被根系或叶片大量吸收和累积,并按浓度差通过茎段转运与再分布;根施或叶部喷施2500mg/L的铅盐溶液,根系铅含量分别为8.00×104mg/kg和8.38×103mg/kg,叶片铅含量分别为551.79mg/kg和1.03×104mg/kg,两者的铅富集量很高,但仍未见茶树死亡;当铅盐质量浓度为800~2000mg/L时,茶树逐渐受到铅危害,早期吸收根转为透明状,再褐变,后期叶片部分脱落;当铅盐质量浓度为300~800mg/L,水培茶树35d,茶树长势良好,未见受害症状。研究表明,水培茶树对铅具有大量吸收与累积的能力,并对铅危害有很强的抵抗与耐受力。  相似文献   

3.
茶叶中类脂的含量及其组成的变化不仅反映了茶树活体的代谢水平,而且与茶叶的加工品质,特别是香气物质的形成以及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都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茶叶类脂中的磷脂和糖脂是构成叶绿体、线粒体膜及其片层结构和核膜、质膜、内质网膜、液泡膜等的细胞结构成分,因此它们的数量和组成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组织的代谢活力,并能用于估测外界环境条件对代谢水平的影响。茶叶中的  相似文献   

4.
茶树具有较强的聚氟能力,叶片是主要聚集部位。为探讨茶树叶片聚氟的特性,分析了茶树叶片中氟的亚细胞分布,氟与细胞壁结合的可能方式。结果表明,3个品种茶树叶片中氟都主要分布于细胞壁(39.74%~56.49%),其次分布于可溶性组分(28.35%~37.32%)。果胶和半纤维素组分聚集了细胞壁90%以上的氟,是细胞壁富集氟的主要组分。细胞壁中的氟与Ca、Mn和Al等金属离子含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甲基化和酯化处理能显著降低细胞壁中F、Mg、Fe、Ca、Mn、Al离子含量,而纤维素酶、果胶酶酶解处理对细胞壁中F、Fe、Ca、Mn、Al离子含量影响较小。说明细胞壁中-NH2和-COOH基团在氟与细胞壁结合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果胶和纤维素分子链的大小对结合氟影响不大。因此,茶树叶片细胞壁和可溶性组分是氟重要累积部位,二者的区隔化作用降低了氟毒害;氟可能与细胞壁中-OH、-NH_2和-COOH以氢键形式结合或者与细胞壁中金属离子以离子键结合而被固定在细胞壁中。  相似文献   

5.
淹水胁迫下水稻根尖细胞中Ca^2+和Ca^2+—ATP酶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电镜细胞化学方法,对淹水胁迫下水稻根尖细胞中Ca^2 和Ca^2 -ATP酶分布的变化进行了观察。正常生长条件下,Ca^2 主要分布于液泡和细胞间隙中,而细胞质基质、细胞核中分布很少;Ca^2 -ATP酶主要分布于质膜上,线粒体膜、内质网膜、核膜上也有酶分布。经过没顶淹水处理后,液泡、细胞间隙中的Ca^2 沉淀颗粒明显减少,而胞质及核基质中的沉淀颗粒明显增多,同时,质膜及其他膜结构上Ca^2 -ATP酶的活性明显降低。淹水造成根尖细胞中Ca^2 -ATP酶活性降低,胞质和核基质中Ca^2 积累,将影响细胞的正常生理代谢活动。  相似文献   

6.
茶树对铅的吸收与累积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浙农 117扦插苗为材料 ,采用水培法 ,进行茶树对铅的吸收与累积规律研究 ,结果表明 ,在铅处理下 ,茶树体内的铅含量分布为 :细根 >粗根 ,茎 >幼芽 >老叶 ;根部随着铅浓度的增加 ,地下部铅含量增加极显著 ,且与培养液中铅浓度成显著直线正相关 ,相关方程为 :y=771.9x- 974 .5 7,相关系数为 0 .976 6 ;当培养液中铅浓度在 0~ 2 0 0 mg/ L 变化范围时 ,地上部铅含量变化不显著 ,当培养液中铅浓度由 2 0 0升至 4 0 0 mg/ L 时 ,地上部铅含量变化极显著 ,增加量为 2 0 0 mg/ L 铅污染浓度的 2 .5倍 ;就地上部而言 ,幼芽中铅含量变化 .与水培液中铅浓度变化成极显著 ,相关系数 r为 0 .994 5 ;茶树对铅的吸收与根系环境中 p H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浓度水平的Cd2+对姬松茸菌丝体细胞壁、线粒体以及淀粉粒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Cd2+浓度在0-7mg/L范围内,姬松茸菌丝体细胞壁有轻微损伤,细胞内液泡变大,内含物减少,线粒体数量明显增加,而淀粉粒无明显变化;随着Cd2+浓度的升高,出现细胞壁、膜断裂;线粒体减少,嵴和膜模糊或消失;淀粉粒边缘糊化。当Cd2+浓度>42mg/L时,细胞完全自溶。  相似文献   

8.
BR对小麦根膜H~ -ATPase和铁氰化钾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表油菜素内酯(BR)对小麦根质膜H -ATPase和铁氰化钾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用0.1μg/mlBR浸种后,水培萌发2d的小麦幼根用两相分配法制备质膜。结果表明,BR可明显ie高质膜H -ATPase活性,并且影响到酶的最适pH及对抑制剂的敏感性,不改变质膜铁氰化钾还原酶活性。BR诱导小麦根质子分泌活性的提高是由于刺激质膜H -ATPase活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茶树对氟的吸收动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氟处理水平和处理时间下,茶树对溶液氟离子的吸收动力学特性及茶树生长对溶液氟的反应.结果表明:茶树对氟的耐受性与品种有关.低氟(<50 mg/L)能够促进茶树生物量的积累和根系的生长,但高氟(≥50 mg/L)不利于茶树的生长;1mg/L氟处理下,茎和叶中氟含量与处理时间呈线性正相关(R茎2=0.9164,R叶2=0.9706),根中氟含量变化不显著;10 mg/L氟处理下,根、茎和叶氟含量与处理时间均呈线性正相关,并于32 d达到最大值.低氟下(0.1~10 mg/L),茶树根系吸收溶液氟符合Michalis-Menten动力学模型,说明茶树根系吸收氟可能存在一个主动的过程;高氟下(50~100 mg/L),表现出被动吸收的过程,根系和茎氟含量迅速上升,叶在50 mg/L氟处理下达到饱和状态.茶树根系氟吸收短动力学曲线具有二型性,即开始是快速的吸收随后是缓慢的饱和吸收,这可能与根细胞壁吸附氟离子和氟离子跨根细胞膜运输有关.茶树氟的吸收速率与转运速率均与氟处理浓度呈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茶园中磷肥的利用效率取决于茶树体内与磷元素吸收、转运及生理利用等相关蛋白的协同调控,而磷转运蛋白(Phosphate transporter proteins,Phts)在此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茶树品种龙井长叶(Camellia sinensis cv.Longjing-changye)为试验材料,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首次克隆获得茶树磷转运蛋白编码基因Cs Pht1:4(Cs PT4)的全长c DNA。该基因全长1 642 bp,开放阅读框(ORF)1 620 bp(Gen Bank登录号:KY132100),编码539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s PT4基因编码蛋白分子量为59.12 k D,理论等电点(p I)为8.51;具有典型的Pht1家族特性:"6-亲水-6"跨膜结构。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该蛋白分布于质膜上,与Softberry软件预测结果一致。荧光定量PCR表明:Cs PT4在正常生长的茶树根、茎、嫩叶、老叶中均有表达,在老叶中的表达量较高,在根部表达量最低。低磷处理,根和叶中Cs PT4上调表达水平均先上升后下降;根部Cs PT4表达量48 h内各个时间点均高于叶部。缺磷处理,根和叶中Cs PT4上调表达水平均升高;根部和叶部分别在72 h和48 h达最大值。本研究为茶树响应低磷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茶树对铬、镉的吸收积累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茶树(3个品种)受铬(Cr3+)、镉(Cd2+)毒害的表观症状以及铬、镉在茶树体内的分布、积累特性。结果表明:铬(20~100mg/L)、镉(1~5mg/L)胁迫下,茶树出现的毒害症状和对新梢生长的抑制效应因胁迫浓度、时间和品种而异。茶树各器官的铬、镉含量总体随铬、镉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与胁迫浓度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铬在茶树体内由高到低的分布次序是:吸收根>主根>主茎>枝条>老叶>新梢(一芽二叶);镉则为:吸收根>主根>主茎>新梢(一芽二叶)>枝条>老叶。根部吸收的铬、镉元素大部分被吸收根所固定,向地上部运输的比例较低,但镉在茶树体内的活性和迁移能力强于铬,运输到地上部的镉极易迁移到新梢中。新梢不同叶位镉含量的高低顺序为:第一叶>第二叶>第三叶>第四叶,新梢中的镉有明显向上富集的趋势。不同品种的茶树对铬、镉的吸收、积累和迁移能力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茶树叶片结构与红茶品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分为大、中、小叶种(不同于植物分类上的种)是根据茶树叶型的大小、叶脉的多少来分的。茶树叶片是典型的背腹叶,腹面(正面)即向着阳光的一面为上表面(上表皮),背面即背着阳光的一面为下表面(下表皮)。在上、下表皮之间的结构称为叶肉,中央有一条向背面突出的嵴称为主脉,沿着主脉向两侧分枝为侧脉,系典型的双子叶植物的网状叶脉。侧脉脉端近叶缘处前后相连接形成闭锁叶脉。气孔和茸毛集中分布在下表面。因此,上表面都是同形细胞,从正面观是波浪形或圆形细胞,波谷交错连接。下表皮细胞的波浪形均大于上表面。在上、下表皮细胞的外壁上覆盖着一层厚度不等的角质膜。角质膜最外一层是蜡质层,蜡质层下面是片层状的角质层,再下面接近表皮细胞壁处是果胶质与纤维素组成的介面。即使是刚开展的芽叶也具有角质层。角质层由不饱和的脂肪酸组成,不透水,不透气,具有防病虫  相似文献   

13.
茶树叶肉中的石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同品种的形态、起源、分布、数量是不同的,就是同一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其细胞壁的厚度和数量也是有所差别,但其形态却不受生态条件的影响,比较稳定,因此它可作为茶树分类的指标之一。本文取用了20个品种,28个样品作了石细胞的显微观察。一、不同品种的石细胞形态下表是不同品种茶树叶肉石细胞的形态观察,它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种类型的石细胞有较大的主体,两头有较多分枝,形似树兜,为树型石细胞,如:  相似文献   

14.
茶树根际微生物与根际效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根际微域环境中所发生的一切对茶树生长起着关键作用。根际微域内微生物的特点是数量大、活性强 ,但种类相对较少。与土壤大环境相比 ,根际环境中沿根系边缘的土壤密度较大 ,二氧化碳含量相对较高 ,氧气较少 ,PH值较低等。各种微生物群居在根际微域生境中彼此影响 ,形成了互惠、拮抗和寄生各种关系。茶树根际效应决定着根际微生物的种类及其分布 ,且从不同角度影响着茶树自身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5.
高等植物细胞中,液泡在各种细胞信号转导事件和形态建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细胞内部结构在分裂和分化期间其功能和形状不断地变化着。为分析这些连续的变化,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及其他荧光蛋白活体标记技术普遍用来跟踪特异蛋白的定位及变动。为使液泡可视成像,有几种途径可用来选择适当的荧光蛋白融合伴侣,如液泡膜内在蛋白和构造蛋白相关蛋白等就非常适合应用于液泡成像。此外,三维重建法在定位细胞内广为分布的细胞器时也不可或缺。同时,等值面表面模化过程对液泡膜成像也非常有用。本文综述液泡的结构、种类和功能,并概括各种融合的绿色荧光蛋白在植物活细胞液泡成像中的应用及其三维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许守民  姜艳秋 《大豆科学》1991,10(2):145-148
六十年代以来,在不同植物材料中陆续发现了一些囊泡状的膜包被结构。电镜观察证明这些结构真实存在于植物的细胞中,且与细胞壁在位置和功能上有联系,因而被称之为“壁傍体”(Paramural body),它涉及与质膜相联系的多种形态的囊、泡状结构。最  相似文献   

17.
巴西橡胶树生物膜的冷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和酶的细胞化学法研究巴西橡胶树冷害生物膜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零上低温下各种细胞器膜系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但是质膜是细胞各种膜体系中对冷害最敏感的部位.膜的损害有三种形式:(1)双分子膜解体和消失;(2)生物膜发生液化作用;(3)双分子膜的撕开.膜蛋白和膜脂都遭受低温的伤害.膜各种形式的伤害原因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8.
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茶树各不同部位铅的累积量。结果表明,茶树品种间和部位间的铅含量差异极显著,大叶种茶树的铅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小叶种茶树。茶树不同部位中铅含量地上部:生产枝>成熟叶>嫩梢,地下部:吸收根>细根,对于整株茶树而言,铅含量:生产枝>根>成熟叶>嫩梢。  相似文献   

19.
1982年春,我们采用戊二醛——锇酸双重固定法,固定丁大叶云峰品种一芽二叶新梢的芽和嫩茎,采取酒精系列脱水,环氧树脂(Epon—812)包埋,用ULTRACUT超薄切片机制片,经醋酸铀——柠檬酸铅染色,于H—6004型透射电镜下进行了茶树芽叶细胞的超薄结构观察。结果在茶芽和嫩茎中发现了前人尚未报道过的传递细胞(Transfer Cell),见封二图1。传递细胞是B.E.S.Guning等人较晚时期(1968年)在豌豆等8个科970余种植物中用电镜观察到的一种特异细胞,它是细胞次生壁局部向内生长,突入细胞质,使质膜内陷、折叠而形成的一种“壁——膜器”,由于它突入到细胞腔内,增大了质膜的比表面积,有  相似文献   

20.
茶树荧光性绿斑病是一种茶树成叶生理性病害,病叶上的绿色病斑可见自发的黄绿色荧光。为了以黄、绿色自发荧光为探针了解病害的发生规律,同时为黄色、绿色荧光物质的分离鉴定提供光谱学依据,应用荧光显微技术、显微荧光光谱成像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流式细胞术研究了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叶中黄、绿色自发荧光的显微观察条件、发射光谱和发光部位。结果表明:在不同激发光照射下,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叶能发射多种自发荧光,其中黄色、绿色荧光显微观察的最佳条件为:蓝光激发,彩色和绿色单色光模式记录图像;在绿光、黄光范围有三个荧光峰,其波长分别为515nm、535nm和585nm;最初发出绿色、黄色荧光的病变部位是维管束鞘细胞,随后出现在部分海绵细胞、栅栏细胞和表皮细胞中;黄色、绿色荧光在细胞中的发光位置定位于液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