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俊 《农村电工》2009,17(8):31-32
1 35kV变电站在农村丘陵地区应用的必要性根据有关资料分析,当负荷密度为10~20kW/km2时,35/10kV供电方式的经济供电半径为10~15km,相配套的35kV线路输送容量为2000~10000kW,输送距离为20~50km,10kV线路输送容量20~2000kW,输送距离为6~20km.因此,35kV变电站适用于农村电力网建设.  相似文献   

2.
秸秆固化成型技术可将农村松散的秸秆压缩成致密的、可替代煤的优质燃料,对于改善农村生活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五柱塞式秸秆燃料成型机是在三柱塞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改造,相对其他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密度大、工作更稳定等优点。为此,主要针对五柱塞秸秆成型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模型,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对秸秆压缩成型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进一步比较分析模具锥形孔对秸秆挤压成型影响,最终得到当锥形孔角度为15°时秸秆压缩成型效果较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生物质燃料是将农作物秸杆、木屑、锯末、花生壳、玉米芯、稻壳、树枝、树叶、干草通过压缩成型直接利用的燃料。无任何添加剂和粘结剂。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生物质成型燃烧成本较低,经过致密成型后生物质燃料密度和强度都得到提高,便于运输和燃烧。它作为化石能源的补充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4.
秸秆固体燃料是指将农作物秸秆如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等生物质粉碎成松散细碎料,在一定条件下,挤压成质地致密、形状规则的成型燃料。按加工工艺,秸秆成型加工技术分热成型、冷成型和炭化成型3种。目前,陕西省凤翔县雍城秸秆合作社秸秆固体燃料成型加工采用的是冷成型技术。将秸秆粉碎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在常温下,通过生物质燃料成型设备压缩,利用物料自身挤压摩擦产生的热量来软化木质素,并把粉碎的生物质材料压缩成棒状,即接近原煤  相似文献   

5.
木屑、稻壳和煤混合型煤压缩成型过程建模与工况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已有文献实验数据,建立了木屑和煤、稻壳和煤混合压缩成型过程LS-SVM模型。结果表明,两种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相对误差最大值分别为3.46%、5.83%,两类型煤混合压缩成型过程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在此基础上设计拟合了两类型煤混合压缩成型过程多目标优化目标函数,寻优分别得到木屑、稻壳与煤混合型煤压缩成型过程Pareto最优解集。依据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标准和生物质型煤综合性能CV值,进一步从Pareto最优解集中选出了对木屑和煤、稻壳和煤混合型煤不同指标要求下的压缩成型工艺过程运行工况的优化目标值。  相似文献   

6.
秸秆供应成本分析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秸秆电厂原料供应包括田间收集、运输、装卸、预处理和储存子过程,本文在各子过程成本计算的基础上,把原料供应分成5种模式进行成本分析:中心料场直接收集散料模式、中心料场破碎收集模式、收储站破碎收集模式、收储站打包模式和成型颗粒模式。结果表明:成本从低到高依次为中心料场破碎收集模式、收储站破碎收集模式、收储站打包模式和成型颗粒模式。中心料场直接收集散料模式的成本则在到厂运输距离不长时最低,但受距离的影响也最大,当距离分别大于16、28和69 km时超过中心料场破碎收集模式、收储站破碎收集模式和收储站打包模式。成型颗粒模式关键在于降低制粒能耗。打包模式中打包处理降低的运输成本还不能很有效地补偿打包和装卸环节增加的成本。除成型颗粒外的其他4种模式,都是购买成本最高,然后是运输成本和田间收集装车成本。  相似文献   

7.
电气设备通常是由耗能元件(电阻R)和贮能元件(电感L和电容C)组成.电感L中贮存的能量(磁场能)可用1/2Li~2来表示,其中i是电感L中流过的电流值.电容C中贮存的能量(电场能)可用1/2Cu~2表示,其中u是电容C两极板之间的电压值.当电气设备处在交流电路中时,耗能元  相似文献   

8.
《农机具之友》2010,(10):43-43
9SYS36—1000型生物质压缩成型设备,由河北金胜达秸秆综合利用开发有限公司(电话:0311—87666651)研制生产。本机在中小型牧草秸秆压缩成型机的基础上,又考虑到生物质燃料致密成型的需要,集同类产品之优点.重新优化设计。结构合理,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使用可靠。  相似文献   

9.
生物炭与木质素混合成型及其燃烧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茶壳热解炭粉和胶黏剂为原料,利用万能试验机进行生物质混合燃料成型试验。通过对比不同成型燃料抗压强度、松弛密度和比能耗,确定胶黏剂种类对燃料品质的影响。选取木质素作为胶黏剂考察了成型压力、温度、含水率、木质素添加量对成型燃料品质的影响,当优化成型工艺参数为成型压力6 k N、成型温度80~100℃、含水率20%、木质素添加量8%~9%时燃料品质最佳。对成型燃料进行热重试验,研究其燃烧过程及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燃烧主要分为4个阶段,着火温度为356.9℃,燃尽温度为553.3℃;燃料的挥发分燃烧是一级反应,固定碳燃烧是二级反应。  相似文献   

10.
在大量的农林业加工剩余物中,不同种类原料粉碎后的形状不同,其压缩成型特性有很大差异。以锯末、树叶和灌木细小枝条为原料,在同一模具下进行单模孔单向受压的离散元模拟,分析不同种类原料的成型质量和能耗。模拟结果表明:挤压成型后,锯末的接触数量达到8 327,高于其他两种原料。锯末颗粒的最大变形率为55%,灌木细小枝条为52%,树叶为49%。成型后锯末的孔隙率为19.03%,灌木细小枝条为24.72%,树叶为32.19%。根据变形率和孔隙率,得出锯末的成型质量最好,树叶的成型质量最差。这一结论与燃料的成型密度结果相对应。整个致密成型过程锯末、灌木细小枝条和树叶消耗的能量分别为30.84 J、19.76 J、15.12 J。模拟结果可以为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农业废弃物(秸秆等)的循环利用,选取秸秆、牛羊、沼气循环模式,秸秆、牛羊、食用菌生产循环模式,秸秆、成型燃料循环模式和秸秆、棚菜生产循环模式这4种最易实现的推广模式,进行原理、特点和综合效益分析,旨在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秸秆成型燃料系统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农作物秸秆成型系统,指出了系统经济性分析的主要费用项目,结合技术经济的主要评价指标,以2万t/a的秸秆成型系统为例,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和其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秸秆成型系统盈利情况较好,内部收益率大于财务基准收益率,回收期较短;秸秆成型燃料售价是影响系统经济性的最主要因素,成型燃料售价越高,其系统的经济效益越好。但秸秆原料价格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很大,秸秆价格增高,系统经济效益降低。  相似文献   

13.
分析立式环模秸秆压块机技术参数对吨燃料能耗的影响规律,可为优化立式环模秸秆压块机效能提供依据。在对压块机成型过程和机构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吨燃料能耗数学模型,利用Design-expert8.0.6绘制不同参数下的吨燃料能耗响应面图。分析表明:摩擦因数和辊模径比对压块机吨燃料能耗的影响较大,主轴转速影响不明显是由于压块机产量计算方式造成的;辊模径比越大,吨燃料能耗越低,但过大的辊模径比易出现"闷机",过大的摩擦因数会降低压块机核心部件使用寿命;当主轴转速、辊模径比、摩擦因数分别为165r/min、0.4 0、0.4时,吨燃料能耗达到较优为3 0.7 2 k W·h/t。  相似文献   

14.
蜂窝状生物质燃料固化成型有限元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生物质可压缩性以及成型物具有一定硬度等特点,将生物质成型过程看成非线性有限元问题.建立力学模型,利用ANSYS软件分析成型过程中的静水压应力、等效应变以及载荷与形变的关系,提出分段填料压缩可提高成型物的耐久性,采用缓慢压缩和提高物料的软化程度等方法可以防止成型物出现裂纹.  相似文献   

15.
稻壳热压成型工艺参数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并利用SPSS 11.5和Matlab 7.1软件研究了成型压力、加热温度、含水率和粘结剂添加量对稻壳成型块松弛密度的影响,建立并分析了稻壳成型块松弛密度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稻壳成型块松弛密度影响次序为:加热温度、含水率、成型压力、粘结剂添加比,最优组合为成型压力10 MPa,粘结剂添加比3.5∶1,含水率16%,加热温度100℃,此时成型物松弛密度为0.945 g/cm~3,该密度可以满足成型要求,所得回归方程显著,拟合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6.
结合多孔介质模型和RNG k-ε紊流模型,建立密集烤烟用洁净型煤反向燃烧热风炉炉内空气流动数值计算模型。应用单因素仿真优化方法,研究炉内空气流动分布和空气利用率随煤床高度、静压区侧壁清灰口高度及上下层型煤蜂窝孔对准程度的变化规律,归纳其操作特性。研究表明:空气利用率是空气速度的3次函数,煤床高度的3次函数,清灰口高度的2次函数和多孔介质区内部阻力系数的2次函数;反烧炉燃烧供热调控精准性与多孔介质区粘性阻力系数无关;预装适量型煤、孔对孔堆置型煤和封闭清灰口是反烧炉燃烧供热调控精准前提条件。该研究为反烧炉设计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狄恩仓  王振成  杨海鹏  郑路 《农机化研究》2012,34(2):234-236,241
阐述了液压式生物质成型机的成型机理,并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和分析结果皆表明:在原料为自然干燥玉米秸秆的条件下,要保证成型机工作顺利、成型棒成型效果良好且单位产品能耗较低,应该把加热温度稳定在240~250℃之间,从而使在原料为自然干燥玉米秸秆的条件下成型机的关键生产参数(即加热温度)得到了确定。  相似文献   

18.
生物质成型燃料热风炉干燥玉米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行设计的生物质成型燃料热风干燥系统进行了玉米薄层干燥试验,试验证明该热风干燥系统能满足玉米的干燥要求,在相同初含水率和供能情况下,影响干燥速度和干燥质量最显著的因素是风温,其次是风速;玉米种子干燥温度不宜大于60℃,否则由应力造成的玉米种子爆裂现象将超出种子质量要求的范围。  相似文献   

19.
目前环模压块成型机的环模块温度差过高,成型后受热不均。结合压块成型工作条件,利用ANSYS中的Thermal模块,模拟环模中压块成型温度场,分析环模压块在不同时刻的温度场分布,并对成型装置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整体温度趋于平衡,温差明显减小,在加热20 min后,环模块的温度差降为19.25 ℃。优化后环模块成型过程的温度场沿轴向呈先增大,再波动状平稳,最后逐渐减小的趋势,环模块大部分区域的温度变化趋于缓和,环模块成型温度更均匀。   相似文献   

20.
探讨压块压力、压块时间、含水率和压缩比对蔬菜育苗营养块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压缩比和营养土含水率、压块压力、压块时间对营养块抗压强度影响分别为极显著、显著和不显著;确定压块工艺的最佳参数为压块压力3500N、压块时间30s、营养土含水率20%、压缩比1.0:3.0;综合考虑经济等因素,选取压缩比1.0:3.0、含水率20%、压力3000N、压块时间10s作为制作营养块的最适宜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