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对黑龙江垦区畜牧生产状况的调查,系统分析了黑龙江垦区畜牧业发展的状态,进一步明确了制约垦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垦区发展形势和实际情况,提出了黑龙江垦区畜牧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利用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对黑龙江垦区各分局的畜牧业经济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定量地分析了各分局在黑龙江垦区畜牧业经济发展中的水平与地位,为黑龙江垦区的畜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黑龙江垦区畜牧业的发展规律。本文根据黑龙江省垦区畜牧业特点,利用系统的方法对黑龙江垦区畜牧业发展进行分析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设想,作为有关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黑龙江垦区畜牧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系统分析,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并定量地分析了垦区畜牧业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笔者的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垦》2011,(9):12-14
“十一五”期间,黑龙江垦区着力发展以“两牛一猪”(奶牛、肉牛、生猪)为战略重点的畜牧业,积极应对市场剧烈震荡和疫病威胁带来的双重挑战,努力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畜牧业发展质量,主要畜禽产品产量持续增长(见下表)。2010年垦区实现畜牧业增加值87亿元,比2005年增长175.3%,年均递增22.5%。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国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结合黑龙江垦区的实际特点,提出基于网络开发的农场畜牧信息管理系统的方法.文中对我国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做了分析,并对该系统所研究的内容、结构及功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根据黑龙江垦区近十几年来生态农业发展的状况,从改革耕作制度、增肥改土、植树造林、发展畜牧业、发展水稻和渔业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垦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概况。  相似文献   

8.
1 黑龙江垦区肉牛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1.1 基本现状 黑龙江垦区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现有耕地面积287.1万hm2,2012年粮食总产量2163万t,拥有草原35.35万hm2.肉牛生产所需饲料来源主要靠粮食及加工副产品和作物秸秆等,是典型的农区养牛模式.2000年以来,黑龙江垦区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加大了畜牧业发展力度,摒弃了过去以奶牛为主的单一畜牧业,确立了以"两牛一猪"为主的畜牧业发展方向,肉牛业得到较快发展.2012年底,垦区肉牛存栏55.6万头,其中能繁母牛25万头,出栏肉牛68.5万头,牛肉产量11.57万t.为拉动垦区肉牛养殖业发展,2005年,垦区在红兴隆管理局组建了北大荒牛业集团,建成投产年屠宰加工能力10万头的加工厂,采用国际一流的加工设备及工艺.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垦区以“两牛一猪”为主的畜牧业取得了很大发展,黄牛役用下岗后,经30多年的杂交改良,肉用性能有所提高,但产乳量仍很少,仅够育犊。繁殖母牛2年产1犊,产值低、效益差,饲养头数在减少,下滑速度较快。扭转这一局面最根本的办法是增加繁殖母牛的产值,产肉(犊)的同时也产奶(商品奶),惟一的措施是引进德系西门塔尔牛(Fleck—vieh)级进杂交改良。下面将黑龙江垦区肉牛未来20年的发展战略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紫花苜蓿草场的建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面对国家提倡生态农业的持续性发展以及黑龙江垦区种植业结构的逐步优化,调壮畜牧业,加快单一提供原粮型向过腹增值型的转变,种植业中逐步加大饲草的种植比例已成为一种必然,那么,在持续性发展生态农业的前提下,为畜牧业提供何种优质饲草成为当前的一个大问题。紫花苜蓿素有“牧草  相似文献   

11.
当前,黑龙江垦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如何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新形势,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尽快把畜牧业建成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这是加快垦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十五"计划目标,推动垦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战略任务.现结合齐齐哈尔分局畜牧业发展的实际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黑龙江垦区将畜牧业作为农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畜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 ,养羊业以投资少、周转快、易饲养、效益好 ,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 ,养羊业发展势头迅猛 ,2 0 0 2年羊存栏 86.7万只 ,出栏肉羊 2 9.3万只 ,分别比 2 0 0 0年增长 1 90 %和 48%。面对如此迅猛的  相似文献   

13.
1 2003年上半年垦区畜牧业发展情况 黑龙江垦区畜牧业生产全面快速发展,截止2003年6月底,奶牛、肉牛存栏分别为19.1万头和28.4万头,同比分别增长15.1%和33.3%;羊存栏112.9万只,同比增长146.6%;生猪存栏和出栏分别为83.5万头和44.1万头,同比分别增长28.9%和23.6%;鲜奶总产量24.3万t,同比增长23.3%;肉类总产量5.5万t,同比增长22.9%.分析2003年上半年畜牧业发展情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垦区西部的北安分局,是一个长期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分局。进入新世纪以来,经过3年的超常规发展,畜牧业迅速崛起。全分局4万头奶牛、4.2万头肉牛和15.9万只羊,拉动经济增长3个百分点,创产值4亿元,畜牧业成为富民经济、强场经济,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支柱产业,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5.
利用黑龙江垦区产业发展近十几年的统计数据,构建黑龙江垦区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方程,测算黑龙江垦区技术进步率,考察资本、劳动、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对于黑龙江垦区三产业总产值贡献的大小,结合黑龙江垦区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分析黑龙江垦区产业发展中资源配置现状和存在问题,对黑龙江垦区今后的产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黑龙江垦区五大农场管理局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RAGA-PPC的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黑龙江垦区五大管局城镇化发展质量排名,同时得出各级影响因素的权重水平,为提高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质量水平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垦区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农业收入增长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线性函数模型,构建了1978-2008年黑龙江垦区农业结构变动与农民农业收入增长的模型,实证分析黑龙江垦区农业内部结构的变动与农民农业收人增长的关系,以及农、林、牧、渔产值与农民农业收入增长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结构调整是农民收人增长的重要原因,但反向因果关系不成立;畜牧业对农民农业人均收入的贡献率比较大,增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进行了预测分析。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灰色预测GM(1,1)模型,利用历史数据对农业机械总动力进行了预测,并进行了分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提供依据。通过定性分析和建立GM(1,1)预测模型进行定量预测,预测结果为黑龙江垦区到2005和2010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将达到366.9和404.6万千瓦。认为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将向着科技含量高、通用性好、经济性好、高生产率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业机械化发展是黑龙江垦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是推动黑龙江垦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规模化发展、推动垦区农业经济进步,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主要对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进行SWOT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从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为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