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WebGIS的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促进农业科技成果交易,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将WebGIS技术与综合模糊评价模型相结合,设计并开发了基于WebGIS的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系统。系统实现了农业科技成果时空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价值评估结果时空特征分析以及结果的可视化,为农业科技成果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集数据管理与时空分析为一体的工具。研究构建了价值评估三级指标体系,综合考虑技术、效益和市场三方面因素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综合价值评估,能够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交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我国土地评估工作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土地评估的主要技术路线和模型,结合WebGIS技术、数据集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设计开发了基于WebGIS的土地评估系统。该系统结合地图信息,可对土地评估实现流程化、可视化管理,解决了土地评估工作中空间信息的结合和管理分析难度大、业务处理周期长、效率低等问题,为土地评估工作提供了科学、高效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WebGIS的大型灌区水利信息综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型灌区监测数据量大、数据种类复杂、实时性要求高,空间相关性强等特点,基于WebGIS技术强大的空间分析、地图表达、数据存储与管理等优势以及富客户端开发技术,建立了基于WebGIS的灌区水利信息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由水利信息综合数据库、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以及信息资源管理与应用服务系统三部分构成,实现了灌区水雨情监测信息、水质信息、闸门信息、墒情信息、渠道信息、视频监控信息等水利信息的综合管理以及自动化办公等日常应用,为灌区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提高了灌区管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以WebGIS为技术支持,结合供水管网信息管理的需求,基于ArcIMS平台建立了城市供水管网信息发布系统.该系统利用SDE技术管理GeoDatabase数据模型,一体化无缝存储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并实现了供水管网空间信息共享、信息可视化查询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基于ArMS 的城市供水管网信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WebGIS为技术支持,结合供水管网信息管理的需求,基于ArcIMS平台建立了城市供水管网信息发布系统。该系统利用SDE技术管理GeoDatabase数据模型,一体化无缝存储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并实现了供水管网空间信息共享、信息可视化查询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肉鸡生长速度快,生产周期短,养殖效益高,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措施。为此武乡县把肉鸡养殖列为"一县一业",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11年成功引进山西文水大象4 000万只肉鸡屠宰加工项目,从而使全县肉鸡产业得到蓬勃发展。为提高广大养殖户肉鸡养殖效益。根据笔者这几年的肉鸡养殖技术服务的实践,总结出如下肉鸡健康养殖技术要点,以便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ESRI公司的WebGIS软件ArcIMS平台,ASP,JavaScript,ArcXML和HTML技术作为系统开发环境.依据空间数据的特点和存储要求,本系统数据管理采用关系数据库SQLServer2000和 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结合的技术方案.此外,利用ArcIMS进行二次开发,系统实现了多种功能,包括地图显示、数据检索、专题图制作等功能,为数字林业管理平台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马新明  许鑫  席磊  张浩  熊淑萍 《农业工程》2010,(11):209-214
为实现基于元数据的农田信息的存储、管理和共享,在建立农田信息数据元的基础上,采用空间数据库技术,构建了农田信息的分级存储与管理模型;利用元数据服务和组件技术,在SuperMap GIS平台上构建了农田信息共享服务与互操作模型。通过对“基于WebGIS的小麦生产精准施肥决策系统”和“基于GIS的河南省作物生产潜力评价系统”数据元的提取和封装,实现了两个系统数据的无损共享,结果表明,在建立农田信息标准元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元数据和元数据服务技术来解决农田信息一体化存储、管理和共享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种植业资源是农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化管理是区域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ArcGIS开发一套区域种植业资源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采用基于XML,webservices组件化开发模式以及WebGIS技术,基于SOA架构搭建了土壤质量评价、土肥管理与决策、农业生产管理、作物适宜性评价以及农作物布局评价等子系统,并以广东中山市为例进行了系统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有效地实现种植业资源信息的空间化描述、管理、处理与分析及辅助决策,并实现数据与服务共享,为区域农业资源的信息化和农业生产实践的科学决策提供了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正肉鸡、蛋鸡养殖是山东畜牧的优势产业,山东禽肉、禽蛋产量约占全国的1/7。作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诸城市肉鸡生产巅峰期占全国出口量的1/3。肉鸡、蛋鸡养殖不仅促进了农民就业和增收、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丰富居民菜篮子,保障市场供给做出突出贡献。山东肉鸡、蛋鸡养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为机械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机械化发展又为肉鸡、蛋鸡养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田东  熊楚翘  魏学鉴  张雪洁  冯建英 《农业机械学报》2017,48(S1):381-386,326
一年两熟设施葡萄栽培系统的能耗研究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现实意义,但传统的能耗分析具有人工计算繁琐、易出错、工作效率低等缺陷。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一年两熟设施葡萄的生产流程和系统特点,建立了其能源投入产出指标,构建了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相结合的能源效率评估模型。模型首先基于投入主导型的DEA-BCC模型测算出一年两熟设施葡萄园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这3个关键能源效率参数;然后,通过引入Malmquist函数,将生产效率变动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动指数、技术进步指数和规模效率变动指数,探索能源效率增长的动力,以此对设施葡萄能源效率进行全面评估。最后基于JavaEE平台下的MVC模式的B/S结构,结合Matlab Builder JA功能开发了面向一年两熟设施葡萄的能源消耗评估系统。应用测试表明,系统各功能正常运行,显著提高了能耗研究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为一年两熟栽培模式能耗问题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处理支撑。  相似文献   

12.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全面改革转型对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基础。在快速城镇化的形势下,农业空间的保护与优化需求更加迫在眉睫。通过系统梳理相关理论基础和技术规程,基于陕西省武功县政府数据,评价分析了该地区农业生产适宜性等级分布情况,总结了评价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为我国正在开展的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3.
作物长势信息空间分析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作物长势动态测量的要求,设计了作物长势信息空间分析系统,针对作物冠层信息获取手段及其数据特点设计相应的功能模块。系统主要由光谱文件管理、定点作物光谱分析、动态采集监测、空间数据分析等功能模块组成。系统能够兼容多种光谱文件格式,具有两种空间数据分析方法,配有专家数据库接口,具有较强的二次开发潜力。该系统配合车载作物长势检测平台,对玉米的长势空间分析进行了应用效果验证,结果证明:该系统能够实时读取和分析车载式作物长势检测平台的动态数据,通过不同的空间插值方法能够掌握冠层生物信息空间分布状况。该系统为车载动态测量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可为制定相应的精准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乾誉 《农业工程》2022,12(9):151-154
以滨州市2009-2020年的统计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农业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BCC模型分析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结果表明,滨州市农业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率较高,并且纯技术效率高于规模效率,滨州市农业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率对于纯技术效率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总体上,滨州市农业投入产出效率较高,受规模化影响较大,存在一定程度的投资冗余和管理问题。今后,应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相似文献   

15.
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落实国家“藏粮于技”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利用1998—2020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地区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加权值每提升1%,本地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提升约0.579%;第二,从不同农机类型来看,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通过大中型农机实现,影响系数为0.252;第三,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生产机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于不同经纬度之间,在水稻跨区作业省份中,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为0.027。因此,提出通过进一步优化农机跨区作业机型、改进粮食品种、提升田间管理技术等方式扩大不同地区粮食作物的种植、生长和收获时间差,为农机跨区作业创造条件,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滨州市2009-2020年间的统计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农业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BCC模型对其农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分析。BCC模型分析表明,滨州市农业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率(TE)较高,且纯技术效率(PTE)高于规模效率(SE),滨州市农业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率(TE)对于纯技术效率(PTE)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总体分析,滨州市农业投入产出效率较高,受规模化影响较大,存在一定程度的投资冗余和管理问题。应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西南岩溶地区为研究区域,从投入和产出2个维度选取耕地利用效率指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对该区112个市2011—2017年耕地利用效率进行分析,以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研究影响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来看,2011—2017年,西南岩溶地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总体上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态势。从空间变化来看,综合效率和技术效率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分异性,规模效率具有较弱的空间分异性;耕地利用效率高值区在整个研究区内基本呈连续分布,而低值区呈“插花状”分布。地理探测器分析表明,岩溶比例(q=0.24)、高程(q=0.21)是西南岩溶区耕地利用效率的主要影响因子,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增强了对西南岩溶区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ere to measure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sample vegetable farms and subsequently to explore determinants of technical inefficiency in the Samsun province of Turkey.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 was used to meas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Farm managers from 75 randomly selected farms were interviewed for farm level data in the 2002–2003 production periods. Research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average output of vegetable farms in Samsun could increase by 18% under prevailing technology.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the sample vegetable farms ranged from 0.56 to 0.95 (0.82 average). The variables of schooling, experience, credit use, participation by women and information score negatively affected technical inefficiency. However, age, family size, off-farm income and farm size showed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inefficiency. Therefore, this study proposes strategies such as providing better extension services and farmer training programs, integrating women into the training and extension programs, raising the educational level of farmers, and providing farmers with greater access to credit, to enhance technical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9.
王佳璐  柴华  张晓华  李炜 《农业工程》2022,12(12):92-97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全面改革转型对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基础。在快速城镇化的形势下,农业空间的保护与优化需求更加迫在眉睫。系统梳理了相关理论基础和技术规程,基于陕西省武功县政府数据,评价分析了该地区农业生产适宜性等级分布情况,总结了评价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为我国正在开展的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8—2018年冀北山区21个县域的面板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冀北山区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度分析;通过Kernel密度估计的时序分析和ArcGIS的方向分布探究农业生态效率时空分布格局和宏观演变特征;构建传统与空间马尔科夫转移概率矩阵,进一步探究冀北山区农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变的内在规律,并预测长期演变趋势。2008—2018年冀北山区农业生态效率整体呈现波动中上升的趋势,大多数县域达到相对有效,县域间农业生态效率差距缩小,农业生态效率重心向东北方向偏移3.95 km;冀北山区农业生态效率受地理邻域背景影响作用较为显著,空间溢出效果明显,具有维持原状态的稳定性,相邻年份间难以实现大幅度跨越式转移,同时,冀北山区农业生态效率向中高等级转移聚集的趋势明显,具有一定的提升潜力,但难以实现整体向高等级的转移。研究农业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发展趋势,定量化反映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可为当地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