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平衡施肥对木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3414"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木薯平衡施肥田间试验,研究施肥对木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其结果表明:(1)施肥对木薯产量有极显著的增产效应,氮、磷、钾肥增产的主次顺序为K>N>P.(2)木薯最高产量的氮、礴、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150.00 kg/hm2,P2O5:36.75 kg/hm2,K2O:150.00 kg/hm2,此时最高产量为36.04t/hm2,其最佳施肥配比为N:P2O5:K2O=4:1:4;木薯最佳施肥利润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150 kg/hm2、P2O5:29.50 kg/hm2、K2O:150 kg/hm2,其最佳施肥利润达10 780.11元/hm2,此时产量为36.00 t/hm2,其最佳施肥利润配比为N:P2O5:K20=5:1:5.(3)施肥对木薯淀粉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氮、磷、钾肥对木薯淀粉含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N>K>P.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通过了解海南岛芒果园施肥现状及对应的土壤养分状况,综合分析施肥管理现状,为芒果种植科学施肥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岛芒果主产区肥料投入平均水平为 N 334.01 kg/hm2、P2O5 177.10 hm2、K2O 184.21 hm2,其中 N∶P2O5∶K2O 为 1∶0.53∶0.55,芒果化肥消耗系数为 0.059 01 kg/kg,纯氮消耗系数为 0.020 7 kg/kg,施用有机肥农户比例为 76.92%,有机肥平均施用量低于 333.33 kg/hm2。海南岛芒果主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范围为 11.16~17.22 g/kg;碱解氮含量偏高,范围为 278.86~859.10 mg/kg;速效磷含量差异较大,为 21.74~81.73 mg/kg;速效钾含量在96.56~97.19 mg/kg。综上所述,海南岛芒果园氮磷钾肥料投入比例不科学,钾肥投入量偏低,建议增施钾肥;有机肥投入严重不足,建议提高施用有机肥农户比例,增大有机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3.
海南岛芒果园施肥现状调查及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通过了解海南岛芒果园施肥现状及对应的土壤养分状况,综合分析施肥管理现状,为芒果种植科学施肥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岛芒果主产区肥料投入平均水平为 N 334.01 kg/hm2、P2O5 177.10 hm2、K2O 184.21 hm2,其中 N∶P2O5∶K2O 为 1∶0.53∶0.55,芒果化肥消耗系数为 0.059 01 kg/kg,纯氮消耗系数为 0.020 7 kg/kg,施用有机肥农户比例为 76.92%,有机肥平均施用量低于 333.33 kg/hm2。海南岛芒果主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范围为11.16~17.22 g/kg;碱解氮含量偏高,范围为 278.86~859.10 mg/kg;速效磷含量差异较大,为21.74~81.73 mg/kg;速效钾含量在 96.56~97.19 mg/kg。综上所述,海南岛芒果园氮磷钾肥料投入比例不科学,钾肥投入量偏低,建议增施钾肥;有机肥投入严重不足,建议提高施用有机肥农户比例,增大有机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4.
春玉米高产综合农艺措施最佳组合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在长沙采用5因素2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氮肥、磷肥、钾肥、有机肥(猪粪)不同施用量对春玉米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建立了中等肥力土壤上春玉米产量形成的函数模式,显示出5个因素对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其影响大小顺序为:氮>钾>密度>有机肥>磷。在本试验条件下,春玉米产量高于12 000 kg/hm2并具有最高经济效益的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移栽密度90 000株/hm2,化学氮肥(N)420 kg/hm2,磷肥(P2O5)150 kg/hm2,钾肥(K2O)375 kg/hm2,有机肥22 500 kg/hm2。同时还研究了各因素间的互作效应及高产春玉米最佳农艺组合方案的各项目标函数指标值。  相似文献   

5.
刘艳辉  曾昭杰 《杂粮作物》2005,25(3):213-214
钾肥是限制大豆产量的一个因子,正确施用钾肥对提高大豆出苗率、产量及品质起重要作用 .通过在不同土壤上进行硫酸钾和氯化钾不同施用方式和施用量试验表明:侧深施对大豆出苗率影响最小,施用量以基施尿素52.5 kg/hm2,追施135 kg/hm2,重过磷酸钙225 k g/hm2,氯化钾2 701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6.
研究采用极差直观分析,在闽东地区进行水稻测土施肥试验,为该地区水稻高产栽培合理施肥量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①施肥对水稻最高分蘖数的影响顺序为钾肥>氮肥>磷肥,对缩短水稻生育周期的影响顺序为氮肥>磷肥>钾肥;②影响有效穗数的肥料因子的顺序为磷肥>氮肥>钾肥,施肥对穗实粒数的影响顺序为磷肥>氮肥>钾肥;③影响水稻产量的肥料因子的顺序为氮肥>钾肥>磷肥,该地区推荐最佳施肥量为N 0.33kg/hm2,P2O50.16kg/hm2,K2O 0.23kg/hm2。  相似文献   

7.
通过“3414”田间试验研究,获得在石门县潴育型水稻土壤上超级稻Y两优1号最佳施肥量施肥模型.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在一定施肥水平下对Y两优1号具有不同增产作用,氮肥对Y两优1号产量起决定作用,磷肥次之,钾肥对Y两优1号产量影响不大,增产作用不明显.最佳施肥量:N肥232.95 kg/hm2,P肥67.5 kg/hm2,K肥104.25 kg/hm2,Y两优1号最佳产量9 035 kg/hm2,施肥比例N:P:K=1:0.3:0.5.  相似文献   

8.
漳州香蕉氮钾肥适宜用量及其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漳州香蕉氮肥用量普遍超量和钾肥用量超量与不足并存的施肥现状,通过4个田间试验研究氮钾肥适宜施用量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产蕉园或中低产蕉园增施适量氮肥、高产蕉园增施适量钾肥等措施都具有显著增产效果,但在中低产蕉园,在施用中量至高量氮肥时增施钾肥才有显著增产作用。氮钾肥适宜施用量和比例,有利于改善果实农艺性状,并提高香蕉果实固形物、可溶糖和维生素C含量。高产蕉园氮钾肥经济施肥量分别为N 691 kg/hm2和K2O 1 154 kg/hm2,氮钾比例为1∶1.67;中低产蕉园则分别为N 631 kg/hm2,K2O 877 kg/hm2,氮钾比例为1∶1.39。高产蕉园的钾肥需求比例明显高于中低产蕉园。  相似文献   

9.
陕南秦巴山区油菜施肥现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陕南秦巴山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6—2009年)11个县2 576户调查数据基础上,对该地区油菜施肥现状及农户养分资源投入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陕南秦巴山区油菜平均产量为 2 355kg/hm2,产量中等的农户占60.68%。总氮(N)、磷(P2O5)、钾(K2O)养分投入量分别为179、80、54kg/hm2,其中化肥氮(N)、磷(P2O5)、钾(K2O)养分投入量分别为145、62、34kg/hm2。整体化肥氮磷钾施用量与产量都有显著的相关性,且各养分投入均表现出报酬递减趋势。根据养分分级等级,农户化肥氮磷钾肥投入合理比例分别为38.55%、27.60%和25.89%,过量的比例分别为15.22%、26.24%和10.33%,不足比例分别为46.23%、46.16%和63.78%。将化肥养分投入不足的农户施肥量增加到合理水平,陕南秦巴山区油菜可增产5.61万吨。另外,施用有机肥和硼肥的农户比例分别只有45.26%和41.73%;施用硼肥平均增产101kg/hm2,说明通过合理施肥,该区油菜产量仍有较大增产潜力。该区域油菜施肥存在的问题是:氮肥和磷肥投入过量和不足并存,钾肥、硼肥和有机肥投入不足比较普遍。今后该区域油菜施肥的重点是平衡氮肥和磷肥用量;增加钾肥、硼肥和有机肥用量;增加追肥的施用,尤其是钾肥。    相似文献   

10.
不同有机肥对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生态茶园发展,优化茶园有机肥施肥技术,研究不同有机肥料对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不施肥、菜枯饼作为对照,研究一种微平衡生态肥、茶树专用肥对春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其最佳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微平衡生态肥、茶树专用肥、菜枯饼有机肥料可有效提高茶叶产量、提高茶叶内含成分,改善茶叶感官审评品质。三种不同有机肥料施用和同一有机肥料不同施用量对茶叶产量、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和酚氨比值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如果以制作绿茶为主,茶园施用微平衡生态肥260kg/667m^2为最佳,施用菜子饼300kg/667m^2、茶树专用肥260kg/667m^2次之;如果以制作红茶为主,施用茶树专用肥340kg/667m^2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
优化施肥对甘蔗产量、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过量施用化肥不仅影响甘蔗的生长发育,而且导致化肥利用率低和污染环境。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两年(造)田间试验,探讨优化施肥对甘蔗产量效应、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处理(N 345 kg/hm2,P2O5 195 kg/hm2,K2O 240 kg/hm2)甘蔗平均产量高于常规施肥处理(N 404 kg/hm2,P2O5 296 kg/hm2,K2O 281 kg/hm2);甘蔗分蘖期和伸长期的氮和磷吸收量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氮、磷、钾肥料利用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分别提高6.1%、5.5%和13.3%。适当减少化肥施用量,调整氮磷钾配比,可促进甘蔗分蘖期和伸长期对氮和磷的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产量。甘蔗优化施肥是一种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合理施肥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水稻不同基蘖穗肥比例及施氮量的研究,探讨了施用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120 kg/hm2,基蘖穗肥比例为6∶4时,产量高达8 589.0 kg/hm2,说明在该施肥量和施肥比例下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3.
茶园滴灌施肥的增产提质及土壤养分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常规施肥作为对照,设计3个不同氮素用量(450、300、150 kg/hm2),研究了茶园滴灌施肥对茶叶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施肥处理比对照增产3.4%~9.3%,施氮量与产量间呈明显正相关,以年施氮量300~450 kg/hm2产量较高,滴灌施肥对茶叶品质影响不显著。滴灌施肥处理成熟叶含氮量显著高于对照,且季节性差异明显,秋茶﹥夏茶﹥春茶,滴灌施肥可促进茶树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施肥方式对土壤pH值影响显著,滴灌施肥处理土壤pH值明显高于对照,可能因其氮素利用率较高而有助于减弱无机氮对土壤的酸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滴灌大豆氮素积累与分配的肥效差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节水滴灌技术,通过设置不同的肥料用量和施肥时期处理,研究其对滴灌大豆氮素积累、分配、利用及产量的影响,以形成节水灌溉与施肥相结合的栽培技术。其中种肥为尿素75kg/hm2、磷酸二铵150kg/hm2、硫酸钾90kg/hm2;滴肥为尿素127.5 kg/hm2、磷酸二氢钾为133.5 kg/hm2。结果表明,在滴灌条件下前期种肥的供给对大豆氮素积累及产量的形成非常重要,T1(1/2种肥)、T2(种肥)、T4(1/2种肥+花期1/2滴肥)、T5(1/2种肥+结荚期1/2滴肥)处理的滴灌大豆氮素积累量大,转移率和吸收利用率较高。综合产量因素,在施用种肥,结荚期再施用滴肥(即T5处理下),施肥方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桂糖42号是我国甘蔗推广面积最大的自育品种,探讨该品种的氮肥需求特性,可以为指导该品种在蔗区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桂糖42号为供试材料,在分蘖前施用不同水平的氮肥(CK:尿素0 kg/hm 2;低水平:尿素150、300 kg/hm 2;中水平:尿素450 kg/hm 2;高水平:尿素600、750 kg/hm 2),研究不同氮肥水平甘蔗内源激素含量(GA、CTK、BR和ABA)、产量和糖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下甘蔗产量顺序为150 kg/hm 2>300 kg/hm 2> 0 kg/hm 2>450 kg/hm 2>600 kg/hm 2>750 kg/hm 2,其中150 kg/hm 2和300 kg/hm 2分别比对照提高了5.40%和2.54%(P<0.01),超过300 kg/hm 2施肥量后甘蔗产量呈下降趋势;不同施肥量下的每公顷含糖量从大到小顺序与产量顺序相同,但施氮肥多少不同不会对糖分产生影响;经济效益顺序为150 kg/hm 2>0 kg/hm 2>300 kg/hm 2>450 kg/hm 2> 600 kg/hm 2>750 kg/hm 2;不同施氮肥水平下GA含量和BR含量的表现一致,在150 kg/hm 2施肥条件下达到最高值,随后随施氮肥量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ABA则呈相反趋势,即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而CTK则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嫁接和有机肥对冬瓜生长发育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不同栽培方式和有机肥施用量对冬瓜生产效应的影响,建立科学合理的栽培模式,本研究通过裂 区设计田间试验,主区为 2 种栽培方式(嫁接栽培和自根栽培),副区为 5 个有机肥施用水平(0、3 750、7 500、11 250、 15 000 kg/hm2 ),研究栽培方式和有机肥施用量对冬瓜生长发育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嫁接栽培和 有机肥施用量均能显著影响冬瓜植株干物质重量、产量、果实品质、叶片氮、磷、钾含量及其根际微生物数量。(2) 与自根冬瓜相比,嫁接栽培冬瓜干物质和产量分别平均增加 12.41%和 13.71%;有机酸、可溶性蛋白、维生素 C、可溶 性固性物含量分别平均提高了 33.57%、18.41%、 24.37%和 14.52%;冬瓜叶片氮、磷、钾含量较自根苗冬瓜分别平均 提高了 8.74%、31.02%和 12.06%;嫁接栽培冬瓜根际土壤中放线菌和细菌数量和微生物总量分别平均提高了 16.33%、 28.37%、27.97%,真菌数量减少了 23.62%。(3)无论是嫁接栽培还是自根苗栽培,植株干重、产量、叶片氮磷钾含量、 有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 C 含量、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及总微生物数量均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 而升高。  相似文献   

17.
施用缓释肥对甘蔗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甘蔗生产上化肥施用量大、肥料利用率低等突出问题,通过田间试验研究2种缓释肥组合施用对甘蔗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以新台糖22号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处理:CK0(不施肥)、CK1(常规施肥,每公顷施N 300 kg、P2O5 225 kg、K2O 225 kg);T1(等养分缓释肥,每公顷施N 300 kg、P2O5 225 kg、K2O 225 kg);T2(减20%养分缓释肥,每公顷施N 240 kg、P2O5 180 kg、K2O 180 kg)。结果表明,常规施肥和缓释肥处理在萌芽率、分蘖率、茎径和有效茎数上没有显著差异;而T1株高显著高于CK1;伸长期CK1的干物质净积累比例高于T1及T2;成熟期则相反,T1及T2高于CK1;成熟期T1叶的干物质积累所占比例显著高于CK1;T1处理的蔗茎产量和糖产量最高,分别比CK1高11.0%和10.8%;T1和T2处理的两年氮素利用率均显著高于CK1,其中T2两年平均比CK1提高9%。在减少1次施肥的基础上,施用与常规化肥等养分的缓释肥能显著增加株高、甘蔗产量及糖产量,并提高氮素利用率;施用减20%养分的缓释肥能提高氮素利用率,甘蔗产量和糖产量不低于常规施肥。  相似文献   

18.
稻草还田腐熟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对水稻生长的经济性状指标有一定的影响,稻草还田腐熟后提供的氮、磷、钾营养元素可以减施化肥用量。试验中与无稻草还田常规施肥相比,稻草还田腐熟,以氮磷肥用量减少10%,钾肥用量减少10%~20%为宜,可使当季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1~0.2 g/kg,提高0.3%~0.6%,而产量、产值和纯收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目前冬季北运苦瓜生产上肥料过量施用问题,探讨氮、钾不同施用量对嫁接苦瓜养分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以苦瓜嫁接苗为试材,以6个不同的N、K施肥量为处理,对嫁接苦瓜产量和各生育期不同器官干物质累积量及氮、磷、钾养分累积吸收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嫁接苦瓜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均随生育期的延伸有不同程度增加,在幼苗期和初瓜期同等施钾条件下,茎、叶、果干物质积累量与供氮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在盛果期,在同等施氮条件下,茎、叶、果干物质积累量随供钾水平提高而显著增加;其中T2处理在不同生育期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在盛果期干物质积累总量和果实干物质分配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590.76 g/株、43%。不同处理嫁接苦瓜各器官氮、磷、钾养分累积量变化随生育期的延伸呈上升趋势,嫁接苦瓜对钾需求量较高,其次是氮,磷最少;T2处理在各生育期氮、磷、钾累积量持续呈较高水平,成熟期累积量达到最高分别为每株20.9、3.5、27.3 g,较其他处理分别平均增加52.7%、43.2%、38.5%;与其他处理相比,T2处理明显增强叶片(源)向 果实(库)的养分供应能力,氮、磷、钾果实干物质分配率在成熟期分别为59%、48%、48%,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处理对嫁接苦瓜产量均有差异,同等施钾条件嫁接苦瓜产量与供氮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其中T2处理嫁接苦瓜单瓜重、产量均显著较其他处理分别平均增加37.1%、46.4%。综合研究嫁接苦瓜生长量及氮、磷、钾养分的有效利用性,T2处理(N 260 kg/hm2、K2O 430 kg/hm2)对嫁接苦瓜增产的促进作用最显著,可根据具体情况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实现农业绿色“加减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