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36份香蕉种质对枯萎病的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伤根灌菌液的接种方法,评价了36份香蕉种质苗期对枯萎病的室内抗病性。结果表明:在供试36份种质中,13份种质为中抗,22份种质为感病,1份种质为高感,无高抗种质。  相似文献   

2.
10份香蕉种质对枯萎病的抗性评价(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苗期、田间抗性评价方法,对引进的10份香蕉种质(台蕉1号、台蕉3号、台蕉4号、台蕉7号、GCTCV-106、GCTCV-119、GCTCV-247、FHIA-03、FHIA-18、FHIA-25)进行枯萎病4号小种的抗性评价.结果表明:10份香蕉种质中,GCTCV-119、FHIA-18、FHIA-25抗性为高抗;台蕉1号、台蕉4号、GCTCV-247、FHIA-03抗性为抗:台蕉3号、台蕉7号、GCTCV-106抗性为中抗.  相似文献   

3.
采用室内接菌、病区种植的方法,研究8种香蕉种质对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race 4, Foc 4)的抗性水平,评价其抗性级别。苗期抗性评价结果表明:GCTCV-119、GCTCV-217为高抗;桂蕉9号、GCTCV-218为抗;GCTCV-105、GCTCV-215为中抗;桂蕉1号为感;巴西蕉为高感。田间抗性评价结果为:GCTCV-119、GCTCV-217为高抗;GCTCV-215为抗;GCTCV-105、桂蕉9号、GCTCV-218为中抗;桂蕉1号、巴西蕉为高感。连续种植3年,桂蕉9号、GCTCV-218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GCTCV-105发病率较稳定,发病率保持在9.7%~12.0%,所有抗病品种(系)宿根3年后,根据相对发病率评价均表现为抗;而感病品种桂蕉1号及巴西蕉发病率则逐年上升,宿根蕉发病率均在98.2%~100%。  相似文献   

4.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是江淮地区大豆生产中常见病害,但大豆种质资源抗性水平及抗源鉴定工作较少。本研究采用对大豆叶片正反面高压喷雾的接种方法鉴定了江淮地区309份育成品种(系)及亲本材料对大豆细菌性斑点病生理小种S1的抗感反应。结果表明:供试材料抗性差异明显,分别鉴定出高抗和中抗材料61和68份,占总数的19.74%和22.1%,表现为感病和高感的材料共有180份,占总数的58.25%。适合淮北和淮南地区种植的140和169份品种(系)中,抗病材料(高抗+中抗)分别有68和61份,感病材料(感病+高感)分别有72和108份,江淮淮北地区抗病品种(系)的比例高于淮南地区。供试材料抗性反应等级与成熟期等性状存在相关性。同时还发掘出徐豆18、南农99-6等高抗品种,及具有高蛋白、高油特性的优质抗性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5.
芝麻抗茎点枯病及枯萎病种质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7-1998年,对“八五”期间收集的芝麻种质资源初鉴获得的高抗茎点枯病和高抗枯萎病种质共85份及4个育种单位提供的8个新品系,在芝麻主产区三个生态试验点(病圃)进行了鉴定评价,均与当地优良品种进行比较,评价出抗性稳定、相对病情指数<15%的抗茎点枯病种质34份、抗枯萎病种质38份,其中兼抗两种病害的27份,并明确了不同基因型抗源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抗性表现及利用价值、对抗、感品种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在A区检测出感病品种的相似性和抗、感品种间的带型差异。  相似文献   

6.
对抗枯萎病和感枯萎病2个香蕉品种进行人工接种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不同时间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对2者根系内3种酚类物质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接菌后,抗病和感病香蕉品种根系内的水杨酸、阿魏酸及绿原酸含量均比接种前高,但抗病品种的增加量比感病品种的大,且净增加量达到峰值的时间快;抗病品种内源水杨酸和绿原酸含量明显...  相似文献   

7.
对引进的二倍体香蕉‘Pisang Empat Puluh Hari’进行品种资源评价,鉴定出该品种天然高抗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对香蕉枯萎病1号小种免疫, 2013年被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名‘海贡蕉’。该品种在栽培香蕉中生育期最短、外观好、收购价格高、受市场欢迎,在枯萎病区栽培经济效益好。根据该品种制订其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在海南、广东经多年品试、中试和推广,目前已开发成为国内唯一高抗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纯A基因的商业香蕉品种。  相似文献   

8.
从根系分泌物角度阐释不同香蕉品种对香蕉枯萎病的抗(耐)性机理,通过离位溶液培养法收集对香蕉枯萎病抗(耐)性不同的3个香蕉品种‘GCTCV-119’、‘桂蕉9号’和‘桂蕉1号’的根系分泌物,测定其根系分泌物对香蕉枯萎病致病菌的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并分析其根系分泌物中游离氨基酸、可溶性总糖、有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抗(耐)病品种根系分泌物抑制香蕉枯萎病致病菌的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而感病品种根系分泌物则促进香蕉枯萎病致病菌的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抗(耐)病品种根系分泌物中,可溶性总糖及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低于感病品种,有机酸含量则比感病品种高。3个香蕉品种中,共检测到13种氨基酸。其中,甘氨酸、谷氨酸、胱氨酸、丙氨酸、丝氨酸、酪氨酸仅在感病品种‘桂蕉1号’中检测到;苯丙氨酸和脯氨酸只在抗(耐)病品种‘GCTCV-119’和‘桂蕉9号’中检测到。  相似文献   

9.
大豆抗胞囊线虫的表型鉴定工作量较大,鉴定结果易受环境影响,是抗源筛选和抗病品种选育的限制因素之一。不受时间、环境限制的分子标记鉴定为抗病鉴定提供了一种高效快捷准确简单的鉴定方法。为筛选可用于抗大豆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分子标记引物,本研究采用基因型鉴定和人工接种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193份大豆资源的大豆胞囊线豆抗性。以部分高抗大豆资源和高感资源为材料,对1 000对SSR引物进行初筛,用初筛获得的引物扩增193份抗、感大豆资源,筛选抗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SCN 4)SSR标记引物,用于大豆抗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分子标记辅助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4个与大豆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相关的SSR标记,分别为Satt400、Satt680、Satt533和Satt504。Satt400、Satt680、Satt533和Satt504对感病资源的检出率均为100%,对抗病资源的检出率分别为70.58%、63.15%、92.3%和57.14%。结合人工接种鉴定结果显示,4个标记组合鉴定可提高对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的选择效率,达100%。经人工接种鉴定,从193份资源中筛选出12份抗病资源,其中10份资源为高抗,2份资源为中抗。这12份抗源的4个SSR标记带型均为抗病带型,其余感病和高感资源的4个SSR标记带型则至少有一个为感病带型。因此,利用分子标记评价抗感特性的标准为被1个或1个以上的感病带型检出的资源为感病资源,当4个标记均为抗病带型,该资源为抗病资源。利用该引物组合对山西省种质库提供的100份资源进行鉴定。筛选出4份抗源,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黑豆、小颗黑和晋1265(茶)3份资源抗性级别为高抗,大黑豆抗性级别为中抗。因此,该引物组合可有效辅助鉴定大豆对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  相似文献   

10.
为选育抗线虫花生品种,在北方花生根结线虫分布较均匀的自然病田中种植了102份花生种质,收获时对其进行抗性鉴定调查,得到高感材料14份、中感材料76份、中抗材料12份、耐病材料1份,未发现免疫和高抗种质材料;调查发现种间杂种的杂交后代抗性较强,中抗材料较多;自然病田田间观察发现,紫色种皮花生种质的抗性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三亚市生态农业发展的走访、调研,从自然条件、经济社会环境、技术和政策方面分析了三亚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存在的问题及不利因素,提出了新形势下三亚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杂交粳稻科技创新研讨会在三亚召开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我国杂交籼稻的发展已取得巨大成就,然而杂交粳稻的发展却十分缓慢。目前我国粳稻面积有6 0 0多万hm2 ,而其中杂交粳稻所占比例却不足3%。为了探讨杂交粳稻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集中杂交粳稻研究的技术力量,整合种质资源,实现杂交粳稻的跨越式发展,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作出新的贡献,在袁隆平院士的建议下,中国杂交粳稻科技创新研讨会于2 0 0 4年4月7—8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会议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持,并得到天津天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北农集团金色农华种业有限公司的大力赞助,来自全国粳稻主产区16个省、市、自…  相似文献   

13.
我国棉花南繁工作6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业锋 《中国棉花》2016,43(11):1-4
概述了我国棉花南繁的历程,总结了棉花南繁的重大贡献,展望了棉花南繁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引进5份不同类型苦瓜砧木品种嫁接热研1号油绿苦瓜,研究不同砧木对苦瓜亲和性、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昌砧南瓜是嫁接热研1号油绿苦瓜较好的砧木。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合三亚市冬季栽培的豇豆品种,对 52个豇豆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 通过比较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耐阴雨天气、病虫害发生情况等特性,从中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好的品种。试验结果表明:‘英雄豪杰’、‘正邦候鸟’、‘NFCZY’、‘南豇1号’、‘优胜706’5个品种综合性状好、产量高、抗病性强,可在三亚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简述三亚地区切花向日葵生产状况和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根据海南省建设常年蔬菜基地的要求,结合三亚现有主要种植设施的结构特点和现状,提出三亚地区使用面积较广的2种类型设施(GPSG-422型、WSSG-6430型)的内、外遮阳及喷滴灌改造设计方案,并分析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造后的实际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8.
20 0 3年 4月 6—8日 ,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863”计划杂交水稻与转基因植物海南研究开发基地共同主持 ,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了 2 0 0 3年超级杂交稻海南研讨会。中国生物工程开发中心副主任马宏建等领导出席了大会 ,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水稻研究所驻中国办事处及全国从事超级杂交水稻研究的科研院所、大学及企业共 90人参加了会议。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作了题为“超级杂交稻研究的现状与展望”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 ,袁院士系统介绍了我国超级杂交稻育种所取得的成绩 ,总结了经验 ,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  相似文献   

19.
李志华 《杂粮作物》2005,25(4):261-262
对于育种工作来讲,冬季南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到海南南部,特别是三亚地区给品种进行加代和扩繁.而三亚地区的气候、土壤及病虫害等,都跟北方有很大差异,这样就给南繁工作的顺利完成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果掌握好这一地区的特点,并加以应对和利用,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浪费更多的人力和财力,甚至造成繁育彻底失败.  相似文献   

20.
从三亚崖城镇城西村发展现状入手,在对其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