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摸索岑巩县2011年秋季天气对当地气候事件的影响,利用岑巩县气象观测站资料,统计分析了2011年岑巩县的气候特点。结果表明,该年岑巩县的极端气象灾害较多,影响范围较广,主要出现了气象干旱、秋季高温、寒潮等天气,并对农业、交通等有关部门造成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罗媛文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4):11-11,108
阐述了岑巩县发展文旦柚生产的区位、土壤、气候、资源等优势条件,分析了岑巩县文旦柚生产经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岑巩县文旦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拉动和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3.
锦屏县油茶生长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油茶各生育期对气候条件的需求,利用锦屏县1970—2008年气候资料,分析了锦屏县油茶生长期的光、热、水等气候资源,得出锦屏县温度、水分和光照等气候条件较适宜油茶生长发育,并分析出其生长期不利气候因子,提出防御措施,为充分利用当地气候、科学发展山油茶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岑巩县1971~2000年气候观测资料,根据烤烟生产时期的生物学习性,对岑巩县光,热、水等农业气候资源进行分析,并分析出烤烟生长期常见的气象灾害,提出其防御措施,为岑巩的烤烟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遂川县油茶种植气候区划及生产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黎丽 《现代农业科技》2009,(24):281-281,284
介绍了油茶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分析了遂川县油茶生长的利弊气候条件,找出油茶生长的关键气候指标,并据此确定了油茶生长的气候分区指标,将其应用到遂川县油茶种植上,提出了油茶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热量、水分和光照等气象因子对龙南县油茶种植进行了气候适应性分析,提出了影响油茶高产的气象因子,对龙南油茶种植进行了适宜性分区。结果表明,龙南县中部和北部大部分地区为油茶的适宜区,即年≥10℃积温4 700℃以上,1月平均气温6℃;考虑土地利用的分布形式,龙南县油茶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地区,南部小部分地区也存在油茶适宜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根据小气候特点、发挥气候生态环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油茶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邵阳县油茶种植气候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阳县油茶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油茶产业发展较为迅速.为探讨邵阳县油茶种植气候适宜区,为油茶产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在研究油茶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立地条件关系的基础上,筛选出了油茶种植气候区划指标和地形区划指标;利用邵阳县及其周边10个气象站点1985~2019年的气候资料以及邵阳县90 m×90 m DEM地理信息数据,采用GIS技术以及层次分析法,开展了邵阳县油茶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和评价.结果表明:邵阳县油茶种植气候适宜区和最适宜区面积合计占全县面积的92.15%;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面积较小,分别仅占县域面积的7.79%和0.06%.  相似文献   

8.
平塘县种植油茶的气候条件及主要气象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热量、水分和光照等气象因子对平塘县油茶种植进行了气候适应性分析,总结分析了影响油茶生长发育的主要气候灾害及应对措施,以期为油茶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不同油茶品种对重庆市不同区(县)气候因子的适应性,为重庆市油茶引种、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国29个油茶主栽区(县)和12个国家油茶良种基地的年均气温、极端最高温等11个气候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筛选出影响油茶生产的主要气候因子;利用模糊理论中的隶属函数方法,计算重庆市31个区(县)栽培油茶的气候适应性指数,进而对重庆市油茶栽培区进行区划.[结果]影响重庆市油茶栽培的最重要气候因子为热量因子,即年均气温、11~12月平均气温、无霜期、最冷月平均气温、≥10℃有效积温和极端最低温;其次为日照时数、年降水量、最热月平均气温等水分和光照因子.对重庆市的气候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大部分区(县)油茶栽培的气候适应性指数(CAI)与油茶最适区基本一致,均大于0.80.[结论]重庆市大部分区(县)气候条件适合油茶生长,建议从相似性总分值小于1.50且热量、降雨和光照条件较一致的贵州天柱、湖南长沙、浏阳及江西分宜等地区引种.  相似文献   

10.
邵阳县油茶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油茶产业发展较为迅速。为探讨邵阳县油茶种植气候适宜区,为油茶产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在研究油茶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立地条件关系的基础上,筛选出了油茶种植气候区划指标和地形区划指标;利用邵阳县及其周边10个气象站点1985~2019年的气候资料以及邵阳县90 m×90m DEM地理信息数据,采用GIS技术以及层次分析法,开展了邵阳县油茶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和评价。结果表明:邵阳县油茶种植气候适宜区和最适宜区面积合计占全县面积的92.15%;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面积较小,分别仅占县域面积的7.79%和0.06%。  相似文献   

11.
九江市发展油茶产业的区位优势及油茶栽培区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九江市发展油茶产业的势头很好,林农、大户和公司等各种社会主体参与油茶造林和开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油茶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该文对九江市区位条件、气候特征、油茶栽培区划进行了初步探讨,阐述了九江市油茶产业发展的优势,对九江市发展油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油茶结实大小年与气候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油茶结实大小年的问题,研究了油茶结实大小年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对提高油茶产量提出了建议和思考。结果表明,造成油茶结实大小年的主要原因是气象因素,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油茶盛花期的天气状况,其次是整个花期、幼果生长期的气候条件以及特殊的灾害性天气。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对油茶生产的气候适宜性定量评估,本研究从油茶种植的气候适宜性、生产气候条件和气象灾害3个方面,构建油茶生产的气候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邵阳县1961—2018年逐日气温、降水和日照等资料,对邵阳县油茶生产的气候条件和灾害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1—2018年,邵阳县年平均气温、≥10℃活动积温、最冷月平均气温、最热月平均气温和年相对湿度95%以上的年份处于最适范围。油茶花芽分化期和开花期平均气温,邵阳县所有年份均处于适宜范围;果实膨大高峰期和油脂转化期,降水量处于适宜范围的年数分别达93.1%和84.5%。邵阳县油茶生产过程中主要的气象灾害有高温、干旱、低温冻害和连阴雨等,灾害风险相对较低,而且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这些灾害均有减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余江县油茶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安  杜田 《现代农业科技》2010,(16):292-292
介绍余江县油茶种植的生产概况和发展前景,结合余江县气候条件对油茶种植的气候进行分析,以为发展油茶产业提供气候条件的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南方地区大部分农民通过种植油茶来提高经济收入,由于油茶在生长过程中存在大量落花落果的问题,导致油茶的种植收益受到严重影响,造成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不高。为了明确油茶落花落果成因,从品种、气候、土壤、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分析油茶落花落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提出了油茶保花保果技术,以期为保证油茶的正常生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连南瑶族自治县发展油茶产业的相关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连南县多年气候资料,根据油茶生长适宜的环境条件,对连南县发展油茶产业的光、热、水等农业气候资源进行分析,为今后充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科学管理茶园,促进油茶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并分析出影响油茶产量和品质的气象灾害,提出了相应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7.
统计麻城市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生长期间气象条件和油茶各主要发育期气象条件,与油茶生长适宜的气候指标及油茶主要发育期适宜的气象指标区间进行比较分析,总结麻城市油茶生长期有利的气象条件、不利气象因素及其出现的时段、出现几率。将全市29个区域自动站近8年气温、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绘制出了麻城市油茶生长气候区划图,为有效扩大油茶种植面积,加强油茶生产管理,提高油茶产量和含油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宜春市袁州区是著名的油茶之乡,其地貌、土壤和气候都非常适合种植油茶。作为我国特有的优质食用油,茶油享有"东方橄榄油"的美誉,拥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油茶树全身都是宝,可谓"种一树而创百业",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文章通过对油茶各种病虫害发病的气候规律研究,阐述了气候对油茶病虫害的影响,以及如何防治不利气象因素对油茶生长危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分析油茶产业发展现状,解析汉中油茶产业优劣势,了解油茶的分布特征、油茶的适应性及生物学特性,结合汉中气候条件及油茶栽培实践,总结出汉中油茶高效栽培关键技术,旨在指导汉中油茶生产,为油茶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结合耒阳市油茶种植情况及油茶生长特性,分析了1980—2009年耒阳市气候条件对该地区油茶种植的影响,并指出了影响该地区油茶种植的主要气象灾害,提出了相应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