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豌豆是冬春季节抢手的蔬菜,也是农民增收的小春作物之一。近年来,姚安县栋川镇兴起种植豌豆的热潮,成为大春烤烟收获后的又一大经济作物。从品种选择、套种时间、套种方法、田间管理等方面阐述烤烟—豌豆—油菜套种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烤烟间套草木樨、甘薯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烤烟与甘薯套种、烤烟与黄花草木樨间作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种植措施对烤烟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间作草木樨和烤烟套种甘薯与烤烟单作相比,对烟叶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同时,烤烟间作草木樨较烤烟套种甘薯和烤烟单作,中等烟比例分别提高了8.10%和9.59%,达到显著差异。烤烟间作草木樨和烤烟套种甘薯较烤烟单作降低下等烟比例分别为12.61%和2.39%,达到显著水平。此外,间套作处理显著提高烤烟叶总糖、还原糖和糖碱比含量,降低氯含量,使其更接近优质烟标准。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宜与烤烟套种的甘薯品种,解决部分烟区烤烟种植调茬难度大与综合效益低等问题,通过田间大区试验,研究烤烟套种不同甘薯品种对烟叶质量、烟薯产量及土壤温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薯套种能够明显提升土壤相对含水率和烟叶产量,其相对含水率提高幅度介于12.03%~91.88%,烤烟产量增幅为12.29%~31.26%。烤烟套种甘薯以紫薯产量最高,块根产量达29400 kg/hm 2,且单薯质量大于100 g占总薯重的比例在紫薯中最高。烤烟套种甘薯提升了烤烟中上部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降低了烟碱和总氮含量,有利于改善烟叶内在品质。烤烟套种甘薯降低了上部烟叶含梗率,但增大了上部烟叶叶面密度,以烤烟套种紫薯表现突出。烤烟与紫薯套种,可作为一种烟田增产、烟叶增值和烟农增收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4.
林丽华 《吉林农业》2011,(5):196-196
在姚安县,烤烟套种蔬菜的模式已经推行很久,随着农艺技术的不断提高,优良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烤烟套种蔬菜的生产模式逐渐被推广开来,面积不断增加,到2009年全县烤烟套种蔬菜面积已达1666.7hm2,占全县烤烟种植面积的50%。烤烟套种蔬菜的模式中,属烤烟套种白菜较普遍,文章简要介绍了烤烟套种白菜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烤烟套种蔬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菊 《云南农业》2012,(3):18-19
烤烟地套种蔬菜提高了田块的复种指数,丰富了蔬菜市场。通过不断推广烤烟套种蔬菜栽培技术,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根据种植实践提出烤烟套种蔬菜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并简述烤烟套种蔬菜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烤烟套种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烤烟套种西瓜是根据西瓜前期生长缓慢,对光照、水、肥需求较少,西瓜播种季节比烤烟迟的特点,充分利用烟垄空间,在烟叶生长期间适时套种西瓜,使烟、西瓜双获高产的栽培方法。2002—2003年,上杭县太拔乡院田村农民李宇祥5亩烤烟田套种西瓜试验获得成功,平均亩产上等烟叶145.5公  相似文献   

7.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烤烟与甘薯套种、烤烟与黄花草木樨间作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种植措施对烤烟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间作草木樨和烤烟套种甘薯与烤烟单作相比,对烟叶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同时,烤烟间作草木樨较烤烟套种甘薯和烤烟单作,中等烟比例分别提高了8.10%和9.59%,达到显著差异。烤烟间作草木樨和烤烟套种甘薯较烤烟单作降低下等烟比例分别为12.61%和2.39%,达到显著水平。此外,间套作处理显著提高烤烟叶总糖、还原糖和糖碱比含量,降低氯含量,使其更接近优质烟标准。  相似文献   

8.
烤烟是道真县的特色农业作物,在道真县大面积种植烤烟的背景下,为了提高生产效益,在保证烤烟生长条件的情况下,部分种植大户进行了多种烤烟套种模式的尝试,本文就烤烟套种当归模式作农业气象服务技术研究分析。本文通过分析烤烟、当归的生长习性以及示范园区的气候条件,得出烤烟、当归套种的适宜气象条件;针对不利气象因素(例如:倒春寒、霜冻等)和套种作物的生长发育情况作出直通式气象服务,为道真县烤烟套种当归模式的农业气象服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种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与烤烟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研究烤烟连作、烟麦套种和烟薯套种3种种植模式对烤烟光合特性与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烤烟连作相比,烟麦套种和烟薯套种均能显著提高植烟土壤酶活性,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烤烟光合性能,促进烟株生长发育,且以烟薯套种效果最为明显。烟薯套种种植模式较适宜在平顶山烟区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烤烟—豌豆—油菜1年3熟高产套种栽培模式主要分布在姚安县栋川镇、光禄镇、官屯镇、适中乡,目前年种植推广面积2 800 hm~2,并已连续5年667m~2实现产值过"万元"。2012年栋川镇清河村与姚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该村建立20 hm~2烤烟—豌豆—油菜1年3熟高产套种栽培模式示范基地,获得成功后,2013年推广烤烟—豌豆—油菜1年3熟高产套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明适合平顶山烟区的耕作制度.[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烤烟连作、烟麦套种和烟薯套种3种种植模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常规化学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与烤烟连作相比,烟麦套种和烟薯套种能够增强烟株根系活力,改善农艺性状,促进内在化学成分更加协调,提高烤烟的产量和品质.其中,烟薯套种模式作用效果最佳.[结论]在平顶山烟区,采用烟薯套种种植模式能有效提高烤烟产质量,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2009—2013年连续5年,建水县实施了以粮食增收为中心的经济林果套种粮食、水稻多样性混栽、玉米间种薯类、玉米间种豆类、烤烟套种红薯等粮食作物间套种模式,总结其具体做法及经验启示,指出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平顶山市郏县烤烟内在质量和致香物质的影响,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烤烟连作、烟麦套种和烟薯套种3种种植模式对烤烟钾、氯含量、致香物质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烤烟连作相比,烟麦套种会降低烟叶的致香物质含量、钾离子含量和感官评吸质量,提高氯离子含量,烟薯套种能够显著提交烟叶的...  相似文献   

14.
烤烟套种凉粉草可以充分利用烤烟和凉粉草的效益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力,提高复种指数,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该文总结了烤烟套种凉粉草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烤烟套种蔬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安县烤烟套种蔬菜已有近20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高产栽培技术和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烤烟套种蔬菜面积逐年扩大,种植效益不断提高,到2009年全县烤烟套种蔬菜面积已达1666.7hm2,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对于烤烟需求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烤烟种植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为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使土地单位面积产出明显增加,达到增地、增肥、增产、增效和保湿、保温的效果,这对土地日趋紧缺的农业来说,意义重大,而勐撒镇作为我国云南省的烤烟种植大镇,更是认识到了套种对于烤烟种植的重要性。本文将以勐撒镇烤烟套种与发展前景为题,对烤烟套种技术(以玉米为例)与发展前景作出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烤烟套种蔬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烤烟套种蔬菜栽培技术的研究探讨,不断探索完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烤烟套种蔬菜的产量、品质和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8.
邱信义 《福建农业》2013,(5):37-37,23
政和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镇前、杨源、澄源等乡(镇)海拔均在800—1000米之间,属于高海拔山区。随着烤烟产业的逐步发展,目前政和高山区烟田种植面积已近2万亩。在农户种植烟叶提高效益的同时,为充分利用种植烤烟后空闲田地,政和县神达果菜有限公司引进荷兰豆新品种的种子,无偿提供给农户,抢时间把荷兰豆套种到烤烟田里,形成一套高山区烤烟—荷兰豆栽培耕作模式,总结出高山区烤烟后期(夏季)套种荷兰豆反季节栽培技术,提高高山区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改变原先的一年种一茬为一年种二茬。亩产值从一季烟产值2800元(不含政府补贴)提高到烟—豆二季产值7300元,亩产值增加4500元。该项技术具有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在玉溪市烤烟种植后期分3个不同日期(7月20日、7月30日、8月9日)套种紫色甘薯的效益。结果显示:在7月30日进行烤烟套种紫甘薯栽培,可以获得最好的紫甘薯农艺和经济性状、较高的烟叶产量、最高的薯块产量以及最高的套种综合纯收入(59400.40元/hm2),比单作烤烟纯收入增加了17750.40元/hm2。  相似文献   

20.
正姚安县位于云南省中部,楚雄州西北部,为省级烤烟科技转化示范县、优质蔬菜基地县,全县种植烤烟面积4 530 hm2,烤烟采收后土地多为闲置,为调整种植结构,有效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该县先后在左门乡、栋川镇利用烤烟生长中后期丰富的光、热、水及种植烤烟留下的余肥,以烟杆为支架,套种甜脆豌豆再套种油菜,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农民继烤烟之后的又一增收亮点。1烤烟免耕套种甜脆豌豆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