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畜产品贸易逆差扩大的速度逐年加快,正确认识畜产品贸易逆差的原因以制定相应的贸易策略关系到国内粮食安全和畜牧业发展。本文基于畜产品贸易逆差的规模、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分别从进口和出口角度分析了畜产品贸易逆差的原因。结果发现,国内市场需求扩大、国外产品价格优势是进口持续增加的驱动力,国内畜产品国际竞争力弱、质量达不到国际市场要求是出口的根本障碍。最后,提出了缓解贸易逆差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别从贸易总额、市场结构、产品结构等方面分析中国畜产品的进出口情况,特别是畜产品贸易逆差状况。畜产品出口竞争力弱和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SPS)的滥用是造成中国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影响因素,碳关税的实施也会对中国畜产品贸易产生重大影响。最后从优化畜产品结构、强化质量安全监管、调整出口市场布局、发展跨境电子商务4个方面提出缩小中国畜产品贸易逆差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马光霞 《农业展望》2006,2(2):29-32
2005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继续保持双增长势头,出口增幅较大超过进口增幅,农产品贸易逆差大幅下降。粮食(不包括大豆)出口大幅增长、进口大幅下降,呈净出口格局;食用油籽进出口双增长,贸易逆差扩大;食用植物油出口增长。进口有所下降,贸易逆差缩小;棉花进口增长,出口下降,贸易逆差缩小;食糖进出口双增长,贸易逆差有所扩大;蔬菜、水果出口增长,均为贸易顺差且顺差扩大;畜产品、水产品进出口双增长,畜产品贸易逆差大幅缩小.水产品贸易顺差有所扩大。2005年中国农产品贸易仍以东部地区为主,其出口份额有所下降,进口份额略有增加;中部地区出口份额有所增加,进口份额略有下降;西部地区进出口份额都略有增加。2005年亚洲仍是中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市场份额略有减少;对欧洲、北美洲出口市场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005年中国农产品贸易主要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其出口增长进口下降;进料加工方式进出口双增长。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畜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其中“公司+农户”的联合养殖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加入WTO以后,享有了平等的进出口权利,为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由于各个国家存在利己和贸易保护主义,相继提高了进口产品的质量指标,设置了许多技术壁垒,这对我国的畜产品的出口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畜产品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畜产品因药物残留问题导致不能出口。在国内如北京、上海等城市对农产品也相继实行了产品准入制度,严把畜产品质量关。在这种新形式下,传统的“公司+农户”的联合模式严…  相似文献   

5.
灰色理论GM(1,1)模型在我国畜产品产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0~2005年我国畜产品产量为依据,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我国畜产品产量的GM(1,1)模型,对2010年畜产品产量发展作出预测.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我国畜牧业发展、提高畜产品产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推进优势畜产品区域布局 增强我国畜牧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给我国畜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使我国畜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抵御进口畜产品的冲击,扩大我国畜产品的出口,关键是要提高我国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提高竞争力就必须充分发挥我国畜牧业的比较优势,推动优势畜产品区域布局。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一、大力推进优势畜产品区域布局根据目前我国畜产品发展状况,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优势畜产品的选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国内消费需求量大,生产有潜力,通过扶持和发展,能够有效抵御进口产品冲击的畜产品,主要包括猪肉、羊肉、禽肉、牛奶等。这类畜产品我国有优越的生产条件和生产传统,有的总产量位居  相似文献   

7.
畜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阐述我国畜牧业发展、畜产品贸易的现状,目前畜产品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畜产品进口对我国畜牧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基于全国31个省份2005—2020年的面板数据(统计数据未含港澳台地区,下同),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畜产品进口对我国畜牧业碳排放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畜产品进口显著抑制了我国畜牧业碳排放,经多重稳健性检验之后该结论依旧成立;相较于西部地带及边疆牧区,畜产品进口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地带以及非边疆牧区畜牧业碳排放的负向影响更加显著,同时畜产品进口的碳减排效应具有畜禽品种异质性;畜产品进口对我国畜牧业碳排放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某省域畜产品进口不仅对本地畜牧业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也会对邻接地区、经济地理条件相似地区的畜牧业碳排放产生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畜产品总量大幅增加,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11年公布的统计资料:  相似文献   

10.
一、加入WTO对山东省畜牧业的整体影响 我国是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加入WTO,目前总体畜产品进出口比较平衡稳定,进出口金额均在37亿美元左右。面对国外竞争,从山东来看,土地密集型的农业不占优势,劳动密集型农业(养殖、畜禽、水产、园艺)才是优势。加入WTO对山东畜牧业的影响,整体上分析是利大于弊,而且比较优势要强于种植业。 ——享受WTO现有成员已经享有的权利,改善畜产品出口环境。如享受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减少歧视性待遇、利  相似文献   

11.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农业中畜牧业发展最快,己成为我国农业内部的重要产业。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在食品的供给和需求方而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畜牧业和畜产品生产的发展。现在人们消费畜产品的数量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木文将主要分析我国畜牧业生产系统的特征、我国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以及我国畜产品的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加入WTO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以及对我国畜产品市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思路、政策、措施:一是调整发展思路;二是深化畜牧经济体制改革;三是加大立法、执法力度,提高畜产品质量;四是实现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五是强化畜牧业发展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3.
统计研究了我国2001—2010年10年来畜牧业生产概况、人均畜产品占有量、饲料工业产量与产值,以2003年为例重点研究了世界主要国家畜牧业生产概况与生产水平,为研究我国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依据,并剖析了我国畜牧业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马光霞 《农业展望》2007,3(7):22-23
在回顾总结2006年中国畜产品贸易的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2007年1季度畜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最后针对如何保证我国畜产品的安全、扩大我国畜产品的出口贸易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广西是我国畜牧业生产大省区和主要畜产品外销区,在全国畜产品保供稳产工作中肩负重任,在国家和广西各项稳产复产政策的推动下,广西畜牧业保持了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经过2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畜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产业。本文总结了近几十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深入分析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主要畜产品的生产态势,重点探讨了三大区域未来畜牧业发展趋势并进行了预测,提出我国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战略及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世界畜牧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1961-2010年FAO数据,从畜禽出栏数量、畜产品产量、肉类结构和畜禽生产能力指标等方面分析了近50年来世界畜牧业生产发展变化情况,并分析世界畜产品消费特点和趋势;同时比较世界主要畜牧业国家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消费方面的特点与差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世界畜牧业发展趋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18.
《饲料博览》2006,(8):7-8
畜牧业的发展在保障畜产品市场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和建设现代农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十五”期间,我国畜牧业持续发展,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我国畜牧业发展正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今年以来肉禽蛋奶主要畜产品价格低迷、价格跌幅加大,养殖成本增加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南方农区畜牧业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南方农区为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主要生产基地.为促进南方农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把粮食主产区同时建成畜产品主产区,本文在认真分析了南方农区畜牧业的发展现状、优势的基础上,从结构调整、区域布局、市场体系建设、畜产品加工、产品质量诸方面,提出南方农区畜牧业发展的重点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畜牧业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在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畜产品安全至关重要。畜产品的安全与否,不仅关系到经营商家的社会声誉,也会威胁消费者的健康。长期以来,在畜产品安全管理方面,兽医站相关管理人员也在不断完善管理对策,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旧存在较多问题,为畜产品留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本文主要阐述了畜产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完善的对策,以使畜牧业朝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