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胃弛缓是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引起前胃收缩力减弱,导致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牛产后前胃弛缓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多见。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牛产后前胃弛缓118例,其中奶牛46例,耕牛72例,治愈率达95.8%,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奶牛业的不断发展和奶牛数量大幅增加,由于饲养管理水平低、相关的服务体系跟不上,奶牛疾病有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前胃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给养牛业带来很大损失。前胃弛缓是奶牛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是由于前胃神经调节机能紊乱,前胃壁兴奋性降低和收缩力减弱所引起的一种以消化机能障碍、食欲、反刍减退.乃至全身机能紊乱的疾病。  相似文献   

3.
<正>奶牛前胃弛缓是由多种因素致使前胃神经的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饲料在前胃中消化、运转发生障碍,并腐败发酵,产生有毒物质,破坏瘤胃内的微生物引起的消化机能障碍为主,并伴有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本病虽然对奶牛生命危害不大,但为养殖场长期性发病,给养殖户带来的经济损失却不可忽视。1病因1.1原发性前胃弛缓,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1)长期饲喂单一、难消化的粗饲料。这些饲料质地坚  相似文献   

4.
前胃弛缓是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引起前胃收缩力减弱,导致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奶牛产后前胃弛缓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多见,如果诊治不当会给养牛业带来严重损失.仅就我们多年来治疗奶牛产后前胃弛缓疾病的经验加以总结,应用中西结合的方法对69头患牛用活血健脾散加味施治,治愈65头,治愈率为94.2%,收到了较为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耕牛前胃弛缓病在我们里下河地区是常见的一种多发病,十几年来经我诊治的前胃弛缓病就有几十例。前胃弛缓是神经兴奋性减低,收缩力减弱,食物在前胃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移动,因而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食欲减少,前胃蠕动减弱或者停止。缺乏反刍和暖气等。本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前胃弛缓是一种前胃机能紊乱性疾病,故亦称为单纯性消化不良。而继发性前胃驰缓,既可有机能紊乱,也可能伴有器质变化。这种病主要以舍饲牛、  相似文献   

6.
耕牛前胃弛缓病在我们里下河地区是常见的一种多发病,十几年来经我诊治的前胃弛缓病就有几十例.前胃弛缓是神经兴奋性减低,收缩力减弱,食物在前胃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移动,因而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食欲减少,前胃蠕动减弱或者停止.  相似文献   

7.
前胃弛缓又称单纯性消化不良,属于中兽医"脾虚慢草"的范围,是由于支配前胃运动神经的兴奋性降低,导致瘤胃兴奋性和收缩力减弱,食物在前胃不能正常的消化分解和运送、积聚在前胃中异常的腐败、分解、发酵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引起前胃消化、吸收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它是奶牛常见疾病之一,是危害奶牛业发展的严重疾病,笔者在多年的临床中对该病进行诊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瘤胃弛缓是牛的一种常发病,多发病。中兽医称脾虚慢草,脾虚不磨,脾虚胃弱等。临床上以食欲减退和前胃机能减弱,反刍减少为特征。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中药升阳益胃汤加减结合西药治疗前胃弛缓26例,其中奶牛12例,黄牛14例,全部治愈,效  相似文献   

9.
前胃弛缓是反刍动物前胃(包括瘤胃、网胃、瓣胃)的弛缓,即中兽医学脾胃虚弱(不运),是指反刍动物前胃的运动机能减弱,兴奋性和收缩力降低,食物在前胃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移动,因而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对患有前胃弛缓的奶牛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前胃弛缓中兽医称之为脾虚慢草或脾胃不磨,是指以食欲反刍减少(或消失),前胃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菌群失调,全身机能紊乱并逐渐消瘦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消化机能障碍性疾病.在治疗中应用单纯的西兽医疗法治疗本病,疗效往往不太理想,并且容易反复发作.近几年来笔者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对45例奶牛原发性前胃弛缓进行综合治疗,收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奶牛前胃弛缓的类型、病因及临床特征,特别是顽固性前胃弛缓;同时介绍了适用于所有前胃弛缓,尤其针对顽固性前胃弛缓的治疗方法;例举了使用中西医综合治疗成功二例,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顽固性前胃弛缓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牛瓣胃阻塞又称瓣胃秘结,原发性瓣胃阻塞多因饲养管理不当,或由于消化机能和代谢机能紊乱引起误食异物所致;继发性瓣胃阻塞多因前胃弛缓,瓣胃收缩力减弱,瓣胃内容物滞留,水分被吸收而干涸,致使瓣胃秘结、扩张的一种疾病,常见于奶牛。  相似文献   

13.
耕牛的胃为复胃,分为4个室,分别为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前3个胃称为前胃。前胃弛缓是神经兴奋性降低,收宿力减弱。食物在前胃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移动,因而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疾病。临床主要表  相似文献   

14.
奶牛前胃迟缓是奶牛前胃是奶牛前胃的神经兴奋性降低,引起前胃的收缩力减弱,导致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病因主要是饲养管理上的错误,如饲料品种单一,缺乏运动和代谢性疾病均可引发该病。据我站门诊2015-2019年10月统计,共治疗奶牛前胃迟缓236例,该病占消化系统疾病的34.2%。笔者用常规疗法、温水洗胃和洗、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瓣胃阻塞又称百叶干,原发性瓣胃阻塞多因饲养管理不当,或由于消化机能和代谢机能紊乱引起误食异物所致;继发性瓣胃阻塞多因前胃弛缓、瓣胃收缩力减弱、瓣胃内容物滞留、水分被吸收而干涸,致使瓣胃秘结、扩张的一种疾病,常见于奶牛。  相似文献   

16.
在奶牛场中,奶牛消化系统疾病占总发病的30%左右。其中主要是前胃疾病。 前胃弛缓是指前胃兴奋性降低和收缩力减弱的机能障碍疾病。尤其以舍饲牛、老龄牛居多,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不但影响牛的产奶量而且很可能造成死亡,带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前胃弛缓是奶牛前胃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食物在前胃不能正常腐熟、消化,从而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按中兽医辨证属脾胃虚弱或脾虚不磨范畴。该病占奶牛内科病的60%以上,临床上以食欲、反刍减退,前胃蠕动减弱甚或...  相似文献   

18.
牛前胃弛缓是由于前胃运动机能减弱,导致消化紊乱的慢性疾病,是牛常见病之一,役牛、肉牛和奶牛均可发生。本病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前胃弛缓,多由饲养管理失宜、突然改变饲养方式、过度劳役或缺乏运动、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等原因引起。继发性前胃弛缓,发生于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创伤性网胃心包炎、真胃炎、腹膜炎等。中兽医认为本病是因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导致功能降低。分为脾胃气虚、脾胃阳虚和脾胃阴虚。  相似文献   

19.
中兽医的脾虚慢草,西兽医称前胃弛缓,是前胃机能减退的一种病.以前胃兴奋性降低、消化机能紊乱为特征.笔者在从事兽医工作20多年中,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奶牛脾虚慢草62例,其中未治愈死亡2例,因口老体弱并患有乳房炎未治愈淘汰2例,治愈58例,治愈率93.5%.现介绍如下,供同仁参考验证.  相似文献   

20.
奶牛前胃弛缓是由于在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前胃机能紊乱,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蠕动次数减少,胃内容物运转缓慢,菌群紊乱,产生大量腐败分解的有毒物质,引起消化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是舍饲牛冬春之际的常发病,加强饲养管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奶牛前胃弛缓的发病率,保障奶牛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