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羊小反刍兽疫也称羊瘟、假性牛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2016年2月,云南省腾冲市某乡镇一养羊户发生一例羊小反刍兽疫,致存栏羊41只(其中绵羊38只、山羊3只)有28只先后发病,死亡绵羊16只、扑杀绵羊12只、因曾经有过免疫史而耐过13只(其中绵羊10只、山羊3只)。发病率达68.3%,病死率达57.1%。按照  相似文献   

2.
刘建忠 《畜牧兽医杂志》2011,30(5):129-129,131
凉州区沿山高寒冷凉灌区某乡镇于2010年春季发生了一种羊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全乡5个自然村,共养羊4 560只,2010年立春后不断发生病羊、死羊现象。全乡18个养羊专业户共养羊916只,3~4月份发病336只,发病率为36.7%,死亡236只,致死率为25.8%,其中羔羊死亡184只,占死亡总数的78%。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多年从事基层防疫工作。2009年5月,角奎镇阿都村养殖户求诊,主诉家中山羊发生羊痘,死亡了10多只。经实地调查,全群羊95只,一个星期之内发现病羊45只,发病率达47%,造成严重感染继发肺炎和其他病死亡12只,经初步诊断为山羊痘病,继而采集病料送市动物疫病控制中心检验确诊。1病因经询问畜主,他们的羊群放牧到大关县地面,据说那边曾有山羊痘病发生过,羊痘病是羊痘病毒所致羊的一种急性、热性、  相似文献   

4.
1984年青龙县连续发生一种羊病,该病传染迅速、发病率较高,经检查诊断为羊传染性脓疱(羊口疮),今将对该病的调查诊断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1984年4至8月份,青龙县农村连续发生一种羊的疫病。据对9个疫点的调查统计共发病180只,占存栏羊数356只的50.6%,其中绵羊发病69只,  相似文献   

5.
武威市某乡镇于2005年春季发生了一起羊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全乡5个自然村,共养羊4560只,2005年立春后不断出现病羊、死羊现象。全乡18个养羊专业户共养羊916只,3~4月份发病336只,发病率为36.7%,死亡236只,致死率为25.8%,其中羔羊死亡184只,占死亡总数的78%。由于病原不清,采  相似文献   

6.
2003 年9 月下旬以来,我旗宗别立镇巴彦布拉格嘎查出现5 例羊突然倒地死亡的现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2003 年9 月下旬以来,宗别立镇巴彦布拉格嘎查的五个牧户饲养的羊在放牧途中突然倒地,腹胀,呼吸极度困难,严重的因窒息而死亡。牧户共饲养羊1660 只,其中绵羊510 只;发病55 只,其中绵羊23 只,发病率占3.31%;死亡25 只,其中绵羊11 只,死亡率为45.45%。据牧民反映,羊放牧在长有长羊蒿的草场时发生该病,如果把羊赶往没有长羊蒿的草场时停止发病。2 临床症状 早晨出牧时一切正常,一般于下午5:00 ~7:00时发病较多,阴雨(凉)天气…  相似文献   

7.
1 发病情况  1 998年我县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经调查 ,1 998年 8月至 1 999年 4月 ,全县 31个乡镇 ,发生牛羊东毕吸虫病有1 7个乡、镇 ,1 36个村 5 40 6 9户 ,发病羊数 2 5万只 ,发病率为 49% ,因该病死亡羊 1 .5万只 ,死亡率为 9.94% ;牛发病 3.2万头 ,发病率为 2 0 .8% ,因该病死亡牛 1 1 80头 ,死亡率为 7.8% ,给我县畜牧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2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2 .1 临床症状 羊比牛发病多。羊慢性型经过多 ,而急性型少 ,幼畜或从外地新引进的羊初次感染本病时大多数出现急性发作 ,2~ 3岁的羊死亡率高 ,成年羊有一定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8.
1991年6月下旬,甘肃省临潭县羊沙乡发生一种以牛羊头部结节、肿块为特征的皮肤病。传播快,发病率高.发病及诊疗情况如下:一、流行情况该乡八大、桥子川两村共养牛365头,羊825只(其中成年羊590只,羔羊235只)。6月25日起有个别羔羊发病,3日后波及全村羊群,牛群亦发病。至7月5日共出现发病羊382只,死亡59只,发病率46%,致死率15.4%。其中成年羊占17.8%,羔羊占75.9%。发病牛50头,发病率为13.7%。以后流行逐渐缓解,7月20日发病停止。全期共出现发病羊435只,死亡72只,发病率52.7%,致死率16.5%。幼年羊比成年羊发病率高,牛仅黄牛发病,以一岁以下犊牛为主,无死亡。牦牛未发病。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羊传染性口膜炎多侵害羔羊和青壮年羊,常在每年3至8月发生流行,传播迅速,如有并发感染则病情恶化,可引起大量死亡。 我市一养羊户的120只山羊因患感冒发生传染性口膜炎,发病47只,死亡7只,后经治疗41只,治愈40只。现把诊疗情况报告  相似文献   

10.
1987年8月间,我们在四个乡镇对羊坏死杆菌病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我们调查了四个乡镇17群羊,共计1037只。其中患有坏死杆菌病的有17群,共计486只,发病率46.86%,羊只没有因该病而死亡的现象。二、发病原因及临床症状我县今年降雨量猛增,圈舍和运动场泥泞,放牧地低洼,是导致我县发生该病严重的首要原因。羊的蹄冠、蹄球、趾间热痛,蹄底发生角质腐烂,  相似文献   

11.
绵羊春乏死亡每年都有发生.1982年全县死亡羊6094只,死亡率6.41%,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查清病因,我们在当年4月选点对云山乡6个村、31个村民小组的1977只绵羊进行了病因调查,并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调查的1977只羊中,死亡540只,死亡率27.31%,其中断奶至1岁羊335只,占62.04%.现存的1437只羊中,发病羊783只,发病率54.49%;产羔747只,成活383只,成活率51.27%.  相似文献   

12.
胚胎移植母羊流产和死亡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毛石镇刘家沟羊场和新舟镇圆舟养殖场,分别进行了山羊胚胎移植,移植后部分受体母羊发生流产和死亡。两羊场共接受胚胎移植的受体母羊 236只,受孕羊 157只,流产 49只,流产率 31 2%,死亡 19只,死亡率占移植羊的 8%,有产双胎、弱胎等现象。1 发生情况(1)2003年 10月 13日我县毛石镇刘家沟羊场,第一批72只胚胎移植羊,受孕 42只,在移植后第 15 ~24日发生 6只流产,流产率占受孕羊的 14%,后有 36只母羊产羔,产羔38只,有两只产双羔,育成 37只 (其中有一胎为弱仔生后当天即死亡 )。 ( 2 ) 11月 5日进行第二批移植,移植母羊 62只,受孕 20只,…  相似文献   

13.
蚜虫含有光能剂 (Photodynamicagent) ,动物采食多量蚜虫寄生的植物 ,经日光照射而发生感光过敏性皮炎。本病多发生于白色动物。 2 0 0 2年 2月 ,四川凉山州西昌市某羊场饲养的9只成年绵羊 ,因采食多量蚜虫寄生的大白菜引起中毒。经诊治后 ,7只病羊痊愈 ,2只病羊死亡。1 发病情况及症状西昌市某羊场饲养的一群成年绵羊共 5 4只 ,在饲喂多量蚜虫寄生的大白菜 ,并经日光照射 4~ 8d后 ,有 9只相继发病 ,发病率为 16 7%。同一饲养条件的一群黑山羊共 72只 ,无 1例发病。 9只发病绵羊中有 4只症状较轻 ,3只症状较重 ,2只症状…  相似文献   

14.
大通县绵羊寄生虫区系调查及防治工作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通县是一个农业县。一九八二年有绵羊117,398只,历年来,羊只因寄生虫病的危害,曾引起大批死亡。据调查:1982年宝库公社孔家梁大队因肺线虫、胃肠道线虫及羊狂蝇幼虫侵袭死亡456只;同年青林公社卧马大队因蠕形蚤侵袭引起死亡羊256只;1980年逊让公社尕漏大队因胃肠道线虫和肺线虫的侵袭死羊200余只,1969年宝库公社巴音大队因咳嗽、拉黑稀粪死亡羊3,000余只,占当时羊只总数的20%左右,其他黄家寨、后子河新城等川水地区因肝片吸虫的侵袭、羊只连年遭受损失,不但无所发展,反而逐年下降,严重地阻碍了养羊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驻马店市水屯镇某存栏115只的羊场发生了传染性脓疱病,其中羔羊、幼羊发病较严重,种养也有零星发生,并且症状较为典型,现将整个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一)发病情况该场饲养品种为湖羊(属绵羊),于2014年3月初开始发病,至4月中旬32只羔羊、幼羊全部发病,发病率100%,其中羔羊死亡2只,同时种养也有3只出也发病症状。  相似文献   

16.
萨福克羊的胚胎移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库车县肉羊繁育场共超排处理萨福克母羊33只,超排有效30只,超排有效率90.9%;获取黄体数361个、回收卵数317枚、回收率87.8%;可用胚胎159枚,可用率为50.2%,末受精卵152枚,可用胚中A、B、C级胚胎分别为102枚、37枚、20枚。比例为64.2%、23.2%、12.6%。供移植受体134只,其中移A、B、C级胚胎移植羊分别为96只、24只、14只;妊娠羊为53只、12只、5只;妊娠率分别为55.2%、50%、35.7%。134只受体中87只多浪羊,47只卡拉库尔羊;35~45dB超检查70只妊娠,其中48只多浪羊、22只卡拉库尔羊;两种受体妊娠率分别为54.3%、45.7%;64只末孕,总妊娠率为52.2%。对250只受体分9批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平均同期发情率为89.8%。70只妊娠羊在饲养过程中发现3只有流产迹象,产后死亡2只,计产活羔65只。  相似文献   

17.
奶山羊流行性口疮也叫传染性脓疱,系羊口疮病毒接触性传染的一种流行病。多见于断奶前后大羔羊,多发于盛夏季节。1流行情况绥棱林业局五道河子农场养羊户朱某,于2003年5月末从拜泉县农村购回奶山羊98只,羊进场半月后,其中38只育成羊全部发生流行性口疮,发病率为38.8%;死亡2只,死亡率5.3%。7月份该群羊转牧到跃进林场。该场杨某家饲养的57只奶山羊中有21只相继发病,发病率为36.8%,经对症治疗,半月后痊愈。2004 ̄2005年跃进林场3户饲养的奶山羊,有42只发生该病,经揭痂冲洗和抗病毒治疗,痊愈。2临床症状发病初期的患羊,食欲减退,采食缓慢,吃草…  相似文献   

18.
我县什花道公社光辉大队去年6月份发生了羊痘,一个多月的时间蔓延到六个小队,占大队总队数的38.3%,发生病羊175只,发病率为16.3%。死亡51只,致死率为29.1%。对养羊事业的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羊脑包虫病是常发生的寄生虫病,我镇每年因羊脑包虫病死亡达300多只,是目前羊病中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笔者利用中、西药品试治,全无效果。从1981年以来,用手术摘除羊脑包虫病75例,  相似文献   

20.
三角城种羊场自1986年开始进行种公羊和幼年羊的布病检疫工作,到1990年共检疫羊24254只,检出阳性385只,阳性率为1.59%;淘汰病羊337只,淘汰率为93.09%;因布病引起的流产下降0.83%,下降率为29.87%,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布病防制情况该场羊布病防制大体经历了检疫、免疫、检疫淘汰三个阶段。1958—1965年为全面普查,共检疫各类羊112754只,检出阳性24894只,阳性率为22.08%。期内病羊单独组群,划区放牧,健康羊施行19号菌苗预防注射。后因“十年动乱”的干扰,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