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榴桃蛀螟发生及综合防治试验杨应龙,蒋世高,吕雄(云南省会泽县茶桑果站654200)石榴桃蛀螟Dichocrocispunctiferalis属鳞翅目,螟蛾科,食性很杂,寄主范围极广,是严重危害石榴果实的至果害虫,我国石榴产区未加防治的石榴园虫果率高...  相似文献   

2.
<正>桃蛀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石榴主要害虫。它主要危害石榴果实,若不及时防治,在通常年份,虫果率达70%,严重时可达90%。1生活史与习性1年发生数代,南方为5代,北方2~4代。沿黄3~4代,以第4代老熟幼虫或蛹越冬。成虫羽化主要在夜间,多集中在20:00至次日凌晨2:00,昼伏夜出,  相似文献   

3.
紫微绒阶(EriococcusLagerostroemiae kuw.)属同翅目绒蚧科。又名石榴毡蚧、石榴绵蚧,俗称石榴树虱子。 紫薇绒蚧列为我省检疫对象,是石榴和紫薇树枝干的主要害虫之一。经调查,在山东峄县石榴产区发生严重,虫株率在30%左右。植株受害后,引起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生长衰弱,座果率降低,果实变小,减产严重;受害严重的树,可造成大枝、甚至整株死亡。为此,我们于1988~1990年对此虫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形态特征 1.成虫 雌性属渐变态,雄性属过渐变态。雌雄成虫的形态彼此差异很大。 雌成虫介壳椭圆形或卵圆形,…  相似文献   

4.
<正>桃蛀螟,危害石榴果实,通常年份虫果率达70%,严重时可达90%,素有"十果九蛀"之说。1生活史与习性桃蛀螟1年发生数代,南方为5代,北方23代。沿黄33代。沿黄34代,以第4代老熟幼虫或蛹越冬。成虫羽化主要在夜间,多集中在20:00至次日凌晨2:00,昼伏夜出取食、交尾、产卵,尤以20:004代,以第4代老熟幼虫或蛹越冬。成虫羽化主要在夜间,多集中在20:00至次日凌晨2:00,昼伏夜出取食、交尾、产卵,尤以20:0022:00为盛。成虫对黑光灯、糖醋液趋性较强。卵7 d开始孵化,时间多  相似文献   

5.
自2000年以来,石榴干腐病在枣庄市石榴树上的发生逐年加重,表现为被害部水分逐渐丧失,成为明显凹陷的黑褐色干斑,最后发展到木质部,导致枝干干缩枯死,严重的甚至绝产,影响经济效益和观赏价值。现将石榴干腐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简介如下。1 石榴干腐病的发生调查表明,石榴干腐病主要危害果实,也侵染花果、果台、枝干、新梢。花瓣受害,部分变褐;感病幼果在萼洼周围发生豆粒大小的浅褐色病斑,并逐步向四周扩展直至整个果实烂完;新梢、果台发病区为褐色,直至上部很快枯死;成果发病后较少脱落,果实腐烂后失水变为僵果,贮藏期可造成果实腐烂。…  相似文献   

6.
张永平 《果农之友》2003,(10):40-40
康氏粉蚧是石榴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主要危害10龄以上的成年丰产石榴树。1危害症状康氏粉蚧外被一层较厚的白色蜡质,一般若虫体长0.5~1.7毫米,成虫最大可达到5毫米。主要以若虫或雌成虫刺吸石榴芽、叶、果实和枝干的汁液,嫩枝受害常肿胀且易纵裂而枯死,幼果受害后多为畸形果,近成熟或成熟果实被害伤口为干腐菌的侵入危害提供了条件,另外康氏粉蚧还排泄蜜露常引起煤污病的发生,影响光合作用削弱树势,导致石榴产量和品质都降低。2防治方法除加强检疫,防止康氏粉蚧的传播蔓延,并在点片发生的初发果园中,彻底剪除有虫枝烧毁或人工刷抹有虫枝…  相似文献   

7.
洁芸 《果农之友》2003,(6):45-45
石榴的大多数花是退化花,正常花只有10%左右,退化花多因营养不良造成,花期管理中肥水失控或遇阴雨低温,均可引起落花落果。生产中必须采取保花保果措施。才能获得个大优质的果实,主要措施如下:1花前花后分次追肥,适量灌水,以促进石榴树健壮生长。对成年树合理疏花疏果。授粉后及时摘除残花,以节省养分。对坐果枝选合适部位进行环剥或环割,环剥宽度以一个月内能愈合为度。对衰老树和弱树适当疏枝,轻度短截。2花期在完全花的柱头上辅助授粉或利用蜜蜂授粉,或喷0.1%~0.2%的硼砂,可明显提高坐果率。3预防桃蛀螟蛀害石榴果。在卵孵化期,即第1代…  相似文献   

8.
桃蛀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桃蛀虫.是鹤壁市石榴的主要蛀果害虫,每年可造成40%以上的虫果率,严重时导致部分石榴园绝收。因其寄主较多,且有转换寄主的特点.防治上要以消灭越冬虫源为主,并结合果园管理实行综合防治。具体方法为:  相似文献   

9.
西昌石榴"麻皮病"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榴“麻皮”是凉山州安宁河流域石榴产区的一种主要病害 ,发生于每年雨季到来后的 5月下旬至采收前 ,为害面积广。此病不侵害果实内部 (籽粒部分 ) ,只为害表皮 ,受害再重的鲜果 ,风味和可食率都不受影响 ,但在果实表面留下大量褐色或黑色干疤 ,严重影响石榴鲜果的商品性。针对此病 ,我们在委托有关科研单位和院校进行病理培养研究的同时 ,2 0 0 1年在田间进行了药剂与套袋对比防治试验。1 材料与方法  选择在西昌市经久乡经久村牟文巨果园进行试验 ,该园地处安宁河流域发生石榴麻皮较典型的区域 ,发病率高 ,试验前常年麻皮果率高达 90 …  相似文献   

10.
云南蒙自石榴种植面积达4 867 hm2,所产甜石榴远销国内28个省(区、市)及越南、俄罗斯等6个周边国家,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支柱产业。但近年来随着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寄主植物在当地不同季节的增多,石榴园桔小实蝇为害程度也随之加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桔小实蝇是为害石榴、枇杷、杧果、柑桔、番石榴、桃等多种水果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往往在石榴果实成熟期进入果园,雌虫喜欢选择在成熟果实上产卵,果实越成熟产卵的数量越多[1]。把卵产在石榴皮下,卵孵化后幼虫向果实内部蛀食,造成落果和果实腐烂。为了更好地掌握桔小实蝇…  相似文献   

11.
石榴蛀果害虫--桃蛀螟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蛀螟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在开封地区成为石榴主产区的主要蛀果害虫.为害严重的石榴园,蛀果率达90%以上,造成果园商品产量低,效益不高,笔者根据生产实践,将桃蛀螟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山东峄县石榴产区,桃蛀螟是为害果实的主要害虫,我们于1982年开始,用100倍辛硫磷加土制成药泥堵石榴花萼进行防治,郊果很好。据调查,防治前(1982)虫果率达51%,1983、1984年防治后好果率分别达到93.7%和93.44%,目前生产上已普遍应用。辛硫磷加土堵石榴花萼防桃蛀螟效果好@尹相义  相似文献   

13.
吸果夜蛾是三华李、芙蓉李成熟期的主要害虫 ,以吸取成熟果实汁液的方式为害 ,导致果实腐烂脱落 ,严重影响了产量 ,造成很大损失。据多年来笔者调查统计 ,贺州市三华李、芙蓉李由于吸果夜蛾为害损失一般达到 2 0 %~ 30 % ,严重者可达 70 %以上。在贺州为害三华李、芙蓉李果实的吸果夜蛾主要是鸟嘴壶夜蛾 ,为害期从 6月中旬开始一直到 7月下旬。该虫夜出为害 ,天亮前飞离果园 ,潜伏在果园附近杂草中 ,夜间再飞到果园为害。为害果实症状为 ,果实受该虫刺吸后伤口如针头大小 ,附近呈水渍状腐烂 ,二天之后果实脱落。现介绍几种防治的方法。1 清…  相似文献   

14.
燕山板栗两种虫害的防治技术和药防指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淑云 《落叶果树》2004,36(1):15-15
针叶小爪螨(又名板栗红蜘蛛、板栗小爪螨)和桃蛀螟(又名桃蛀野螟、桃斑螟)为板栗的两种重要害虫。在河北省遵化板栗产区,针叶小爪螨1年发生5~9代,2~3代后世代重叠危害,危害盛期在6~7月份,受害叶叶脉两侧呈现苍白斑点,严重时叶片苍黄焦枯,并易引发日烧病。桃蛀螟1年发生2~3代,栗苞受害率一  相似文献   

15.
提高建水酸石榴果品质量的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水酸石榴是建水县地方特色果品,已有三百多年的栽培历史。建水酸石榴以其果大、色艳,籽粒晶莹剔透、形似玛瑙,酸甜可口而享有盛名。到2003年底,全县酸石榴种植面积已达3333hm^2,投产面积l533余hm^2,产量3万t,产值6900万元。但在生长中,石榴果实发生裂果、酒果(当地俗称,先在石榴萼筒、果实中部、果柄或两个果实接触部出现浅褐色小斑,随后病斑扩大呈块状或片状,颜色加深,严重时感染整个果实,果实腐烂,有酒糟味,最后脱落)的现象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16.
葡萄白腐病又称腐烂病,我国葡萄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年份果实损失率约15%~20%,严重年份在60%以上,给果农带来巨大损失。笔者经过大量调查、试验,现将葡萄白腐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总结如下。1症状主要为害果穗,也为害新梢、叶片。果穗受害,先在小果梗或穗轴上发生浅褐色、水渍状、不规则病斑,逐渐蔓延至整个果穗,用手捻病组织,有腥味;果粒发病,先在基部变淡褐色软腐,迅速使整个果粒变褐腐烂,果面密布灰白色小点。严重发病时全穗腐烂,果梗穗轴干枯缢缩,受震动时病果甚至病穗极易脱落;有时病果不落,干缩成僵果,悬挂枝上。新梢发病…  相似文献   

17.
石榴干腐病是石榴的主要病害,近几年来在石榴产区有严重发生的趋势,一般年份发病轻的石榴园病果率为5%~15%,严重的石榴园发病率达32.8%,多雨年份病果率高达50%,石榴干腐病,不仅危害生长期的果实,而且危害贮藏期的果实,还侵染花器、果苔、新梢。此病在陕  相似文献   

18.
张玲 《西南园艺》2003,31(4):16-17
在石榴生产中 ,雨水季节经常会出现大量洒果。每年石榴洒果约可占总产量的 2 7% ,给石榴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石榴洒果由病菌引起或虫害引起 ,有时是共同致病引起。病菌引起的洒果大多是从石榴萼筒开始腐烂。石榴萼筒中雌、雄蕊 (俗称花丝 )经雨水浸泡后 ,正适宜病菌的滋生为害。破坏病虫滋生环境 ,可有效地防治病害 ,减少洒果数量。因此 ,掏出石榴萼筒中的干花丝是防治石榴洒果简便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1)小竹条掏花丝。把竹子劈开 ,破成 1~ 2cm宽、长 12cm左右的小竹条 ,在竹条的两侧边斜切 ,成锥形后 ,再把顶类削秃 ,以免顶尖太尖 ,进入石…  相似文献   

19.
三门峡市位于豫西丘陵山区 ,适合发展苹果生产。栽培面积已达 8万 hm2 (公顷 ) ,是全国苹果主要产区。因受地理、环境条件影响 ,苹果病虫种类多 ,危害重。目前 ,该地区发生危害严重的苹果病虫主要有叶螨、蚜虫、金纹细蛾、蛀果害虫和轮纹烂果病、早期落叶病。其中苹果蛀果类害虫在 80年代、 90年代中期经过大面积的综合治理 ,得到了有效控制 ,虫果率一直控制在3%以下 ,但自 1997年以来 ,以桃小食心虫为主的蛀果害虫再度猖獗 ,为害程度逐年加重。经全面调查 ,受害果园虫果率一般为 15%~ 2 0 % ,偏远地区、管理粗放的果园 ,虫果率高达 50 % ,…  相似文献   

20.
影响越冬代桃蛀螟发生量的因素及防治技术越冬代桃蛀螟的幼虫是危害早熟桃果实的主要害虫,在防治技术处于盲目状态时,虫果率达50%~100%,严重降低早熟桃园的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完善对越冬代桃蛀螟的有效防治技术,于1987~1990年在山东省腾州市大坞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