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斑地锦与地锦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月营养生长期、7月开花前期、9月果期的斑地锦与地锦为材料,比较它们的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差别.结果表明,斑地锦的总黄酮含量均低于地锦;开花前期斑地锦总黄酮含量为20.28~22.23 mg/g,地锦的为34.67~37.50 mg/g;斑地锦提取液还原力明显弱于地锦,并与总黄酮含量呈正相关;两者在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上差别不大,斑地锦提取液含量为1 mg/g时,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为54%,地锦的为56%;斑地锦提取液含量为10 mg/g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9%,地锦的为92%.  相似文献   

2.
侯静  黄勇  黎理  王素娥  蔡毅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10):156-159+164
为鉴定斑地锦(Euphorbia maculata L.)及其混淆品,以广西采集的41份斑地锦及其混淆品为研究对象,提取其基因组DNA,对各个样品的条形码rbcL和psbA-trnH序列进行扩增并测序,与GenBank下载的13份斑地锦及其混淆品rbcL和psbA-trnH序列进行了分析比对,计算了斑地锦及其混淆品的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并采用邻接法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发现,斑地锦种内遗传距离明显小于其与混淆品的遗传距离,系统发育树中斑地锦样品聚为单系并能够与其混淆品明显区分开,这表明rbcL和psbAtrnH序列可用于斑地锦及其常见的混淆品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以五叶地锦为试材,人为控制4种施水量,测定供试幼苗的生长量、生物量干重和叶表皮的气孔器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的施水量显著影响幼苗的株高、茎粗、叶数、叶面积、生物量干重,随着施水量增加以上参数逐渐增大。不同施水量对幼苗生物量干重有显著影响,450 mm和600 mm施水量2个处理的幼苗枝叶生长量和生物量差异不显著,而150 mm与300,450,600 mm施水量处理以上参数差异显著。不同施水量对幼苗的气孔器密度和大小也有显著影响。300 mm施水量是五叶地锦幼苗维持正常生长的底线,因此只有在生长季内降雨量大于300 mm的地区才能选择五叶地锦作为固沙植物。  相似文献   

4.
13种榕属植物的叶片结构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13种榕属(Ficus)植物的叶片进行了解剖结构和表皮形态观察.结果表明,13种榕属植物中有11种为异面叶,2种为等面叶,叶肉都具有分泌细胞.在11种具有异面叶的植物中,上下表皮都有复表皮层,其中2种植物的上复表皮具4~5层细胞、3种具3~4层细胞、6种具2~3层细胞.气孔分布在下表皮并下陷,保卫细胞通常与下复表皮的第2层细胞处于同一平面,都具有明显的角质层.大叶榕(F.virens Ait.)和菩提榕(F.religiosa Linn.)2种植物为等面叶,其上下表皮由单层  相似文献   

5.
<正>五叶地锦是垂直绿化、立体绿化以及地被应用的植物,五叶地锦的繁殖,通常都是在生长季节采用扦插、压条和播种等方式繁殖。邯郸市园林局根据五叶地锦容易生根的特  相似文献   

6.
选择五叶地锦为研究对象,人为控制4种灌水量,测定五叶地锦幼苗的生长、生物量干重和生理生态特性等指标。结果表明:降水量低于350 mm时叶片数、叶面积、叶生物量、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显著降低,降水量低于250 mm时主枝长、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受到明显的抑制。因此认为五叶地锦在极端干旱的地区不适宜作为固沙植物,只有在生长季节内降雨量250 mm以上的地区才能选择五叶地锦作为固沙植物。  相似文献   

7.
地锦和五叶地锦花粉生活力及其贮藏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对地锦(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和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 quinque folia Planch)花粉生活力和贮藏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地锦和五叶地锦花粉生活力的主要因素,地锦和五叶地锦花粉生活力随着贮藏天数的增加而明显的下降,贮藏的花粉短期内出现被迫休眠现象。以花粉生活力达40%为标准, 地锦和五叶地锦的新鲜花粉生活力均较高达97%以上。在室温条件下,地锦花粉保存10 d,五叶地锦花粉可保存17 d;在0-5℃条件下干燥贮藏,地锦可保存18 d,五叶地锦花粉可保存21 d。  相似文献   

8.
用外来入侵植物美国地锦的水浸提液对几种受体作物的种子进行处理,测定种子的萌发率、根长、苗高和苗重,研究美国地锦的化感作用;对美国地锦的繁殖特性和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调查,并根据外来物种入侵风险指数评估体系对美国地锦的入侵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①美国地锦对受体植物存在化感作用,能够抑制受体植物种子的萌发及植物生长,并且随着美国地锦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其抑制作用增强.②美国地锦的伴生物种有小白酒草、野茼蒿、藜、打碗花和野艾,但长势较弱.③美国地锦入侵风险较高,必须严格限制其引入的目的、区域和数量,并要制定相应的措施限制其逃逸和扩散.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入理解斑地锦对入侵地作物的危害及其入侵机制,用蒸馏水浸提斑地锦茎叶内地有效成分,以番茄、辣椒、苋菜和荆芥为受体,利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斑地锦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斑地锦浸提液可降低四种蔬菜种子的发芽速率,抑制番茄、辣椒和荆芥的发芽率,并且这种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的提高而加强,而对苋菜种子的发芽率无显著影响;0.4 g/ml的斑地锦浸提液强烈抑制了四种蔬菜根的生长,却不同程度地促进了辣椒、荆芥和苋菜茎的生长,对根/茎比的影响与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类似.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组织切片和显微观察法,研究了地锦营养器官的解剖特征及乳汁管的分布和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地锦根的初生木质部为三原型;次生结构由周皮、次生韧皮部、维管形成层和次生木质部构成,维根比约72.4%。茎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维管束和髓构成,次生结构中无周皮。叶为异面叶,上表皮气孔比下表皮多,叶肉中具有与碳4(C4)植物相同的花环状结构。乳汁管主要分布在主根、侧根和茎的韧皮部外侧以及叶肉内,为无节乳汁管,乳汁管中有较多颗粒状晶体物质。成熟的乳汁管直径差异较大,由大到小依次为茎﹥主根﹥侧根﹥叶。  相似文献   

11.
地锦提取液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及其抑菌物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试了地锦提取液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抑制活性,并对地锦抑菌活性物质进行了初步的分离纯化。结果表明:地锦粗提液对苗期黄瓜白粉病有明显的预防效果,且防效随着粗提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加,浓度为30mg·mL^-1时,防效达到了67.45%;地锦中的抑菌生物活性物质为强水溶性,不易溶于石油醚、乙酸乙脂、正丁醇等有机溶剂;通过碱沉淀可以把大部分杂质从水相萃取物中沉淀下来,得到含有生物活性成分更高的上清溶液;LC—MS分析结果显示上清液中含有3种物质,推测它们的分子量分别为506、202和275。  相似文献   

12.
地锦组织培养及无性系建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长旺盛的地锦嫩茎为材料,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不定芽的分化及试管苗的生根、移栽、扦插和移植的研究。结果证明:MS+BA0.4~0.6mg/L+2,4-D1.5~2.0mg/L是诱导嫩茎形成具有分化能力愈伤组织的理想培养基;MS+AgNO3 0.8mg/L+BA 0.6mg/L+NAA 0.1mg/L是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B5+BA 0.5mg/L+NAA 0.1mg/L是不定芽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B5+IAA 0.2mg/L+NAA 0.1mg/L是试管苗生根继代培养的理想培养基;移植的试管苗具有生长旺盛整齐、根系发达、开花结果时间推迟15d左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以白三叶、高羊茅、早熟禾3种草坪植物为受体,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斑地锦水浸提液对3种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浸提液均对3种受体植物幼苗的根长存在显著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浸提液含量的升高而增强;浸提液对白三叶的抑制综合效应(SE)最强.②质量浓度为0.01和 0.02 g·mL-1的浸提液对高羊茅和早熟禾的幼苗株高有促进作用,质量浓度为0.01 g·mL-1浸提液对白三叶和早熟禾的种子活力有促进作用,但促进作用不显著.化感物质定性试验显示,斑地锦水浸提液中含有酚类化感物质.  相似文献   

14.
荆州市郊野生草坪草生物学及其坪用特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荆州市郊野生草坪草资源的调查及物种鉴定,结合初步的驯化栽培试验,重点评价了它们的坪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58份野生草本植物中有狗牙根(Cynodon辽dac—tylon (L.)Pers)、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Steud)、早熟禾(Poa annua L.)、南苜蓿(Medica—gohispida Gaertn.)、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地锦(Euphorbia humifusa Willd.)、天胡荽(Hydrocotyle sibthorpicides Lam.)、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等8种适合于建植草坪,其中有狗牙根、结缕草、地锦这3种植物可以作为砼护坡生态工程绿化草种。  相似文献   

15.
秋水仙碱诱变绿玉树多倍体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培养基添加法、浸泡法以及先预培养后处理法对绿玉树丛生芽进行多倍体诱变.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0.2%的秋水仙碱进行14d培养以及先预培养3d再用0.2%秋水仙碱进行24h处理法可以获得较好的诱变效果.其成活率和诱变率分别达到53.13%、60.00%和82.35%、72.22%.茎、叶、气孔、保卫细胞、染色体以及过氧化物酶等形态生理指标的检测证明四倍体较二倍体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一品红组织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培育出更优良的一品红,实现工厂化育苗。[方法]采用组织培养的方式,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一品红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物质(PGR)的浓度及配比。[结果]最佳外植体为绿色叶片,最佳培养基为MS培养基,最佳消毒时间7~9 min,初期诱导最佳碳源为3%蔗糖;诱导嫩叶产生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0 mg/L6-BA+0.10 mg/LNAA+0.50 mg/L2,4-D;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1.50 mg/L6-BA+0.10 mg/LNAA+1.50 mg/L2,4-D;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0 mg/L6-BA+0.10 mg/LNAA+0.50 mg/L2,4-D;诱导生根最佳培养基为MS+0.05 mg/LNAA。[结论]筛选出最佳的一品红培养基及其最佳PGR配比,为实现一品红工厂化育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盐渍化土地严重地制约着农业的发展,栽培利用能源植物续随子是生物改良盐渍土的有效途径。该文概括了近年来续随子生物学特性、利用价值及耐盐特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以顺应沿海开发为导向,展望续随子基础理论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盐碱地野生能源植物筛选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有效利用盐碱荒地,发展适合生长的能源植物,测定了16种植物的植株含油量和8种植物的抗性生理指标。结果显示:野生蓖麻含油量(13.9%)最高,其次分别是小蓟(12.5%)、萝摩(11.2%)、地锦(10.0%)、大蓟(9.27%)、续随子(9.25%)、蒲公英(7.75%)、山苦荬(7.63%)、乳浆大戟(6.57%);8种植物的抗寒性强弱为:麻疯树、野生蓖麻>乌桕>银合欢>蒲公英、山苦荬>地锦、萝摩;8种植物的抗旱性强弱为:麻疯树、乌桕>银合欢>野生蓖麻、萝摩>地锦>山苦荬>蒲公英。综合考虑,野生蓖麻植株和种子含油量高,植株高大,抗逆性强,是有潜力的野生草本能源植物;麻疯树植株和种子含油量亦高,抗逆性最强,是有潜力的野生木本能源植物。  相似文献   

19.
以一品红旗帜和福星两个品种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素种类及其浓度是影响一品红试管苗生根的主要因素,其单独作用以IBA的效果较好,两个品种的适宜浓度分别为0.5和1.0 mg/L。不同生长素配比使用时,两个品种试管苗生根均以1/2 MS+IBA 0.5 mg/L+NAA 0.2 mg/L为好。适当的蔗糖浓度、培养温度及在生根培养前期进行暗培养有利于提高试管苗的生根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