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保障粮食安全,加大耕地保护,仅2011—2016年全国通过土地整治、农业结构调整等新增耕地面积已经达到187.47万公顷,因此探索新增耕地后期监管,确保新增耕地管护到位对于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现有新增耕地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以通州区"慧眼守土"系统为例,阐述了该系统在新增耕地后期监管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将智能技术应用于新增耕地后期监管的解决方案,更好地保护了耕地和粮食安全,具有较好的借鉴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耕地质量普查数据库和系统建设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就成都市耕地质量普查建库的技术方法以及管理系统的建设。应用GIS技术对辖区内的地形、地貌、土壤、土地利用、土壤污染、农业生产基本情况等数据资料进行统一管理,建立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并且将各种数据库建立关联关系,构建耕地资源基础数据库。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数据存储和分析,定量化、自动化地完成耕地质量的评价等,为成都市耕地资源的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多方位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3.
地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作为整个农业检测体系建设的重点,在确保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充分发挥省级区域性农产品检测功能,起到了重要作用。常州市地市级农产品检测体系作为江苏省乃至全国地市级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的典型,在推动整个农业检测体系建设工作,尤其是在如何做好地市级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方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该文根据我国耕地资源利用的现状,系统阐述了全国范围和部分区域耕地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站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角度,综合分析了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管理的必要性,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该文根据我国耕地资源利用的现状.系统阐述了全国范围和部分区域耕地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站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角度.综合分析了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管理的必要性,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及《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规范》的要求,通过现场调查、采样、化验,依据《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和《通州区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规程》,对通州区耕地地力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建立了本区县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及数据库等,分析了耕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对种植业布局进行了合理规划,为通州区农业结构调整、耕地地力建设、都市农业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耕地安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分析了广东省耕地安全存在的问题,如耕地面积减少与人口增加的反差日益明显和人地矛盾突出、经济建设与城市化对耕地保护的强烈冲击、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人粮矛盾日益突出等,指出广东省耕地安全处于警戒状态,而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种植业收入与成本倒挂促使农业结构的恶化、建设用地失控、政策和管理不完善等;同时提m了实现广东省耕地安全的建议,如加大农业投入水平、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正确处理和协调非农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的关系.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对土地的监管力度以及依法保护耕地,强化耕地安全意识等.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补充耕地质量评定的主要做法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浙江省人多地少,“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省情决定了耕地后备资源十分匮乏。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用地范围不断扩大,非农建设用地占用了大量的粮田和熟地,而新增的土地大多是围垦海涂和山地丘陵,更加决定了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的极其重要性。开展补充耕地质量评定,是准确衡量耕地质量,强化耕地质量监管,确保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技术手段。浙江省从2011年起组织开展补充耕地质量评定工作,推动耕地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进行蔬菜地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工作,基本查清了北京市通州区蔬菜耕地的肥力质量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与对策,为通州区农业结构调整,耕地地力建设,都市农业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是一项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伟业,是一项民心工程、富民工程。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视角下耕地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三权分置"理论的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承担流转耕地的主要经营者,对耕地的利用、保护情况值得探讨和研究,本文基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视角下对耕地保护问题进行研究发现,现阶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耕地利用中存在自身经济利益与生态效益的矛盾冲突,出现了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问题,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和1.2亿hm~2耕地红线造成了威胁。为此,文章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耕地利用中出现的农业面源污染、非农化问题提出了强化制度供给,提高种粮补贴力度;完善土地流转体系,加强土地监管;增强污染防治技术应用,提高耕地质量;拓宽融资渠道,提供资金支持;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护意识的改进措施,以便更好地进行耕地保护。  相似文献   

11.
李明秋  张艳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181-11183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我国耕地保护制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该制度实施以来,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非农业建设占用所造成的耕地压力。但由于该制度设计不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利用网络对我国部分农业院校图书馆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的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的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优化国内农业高校图书馆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的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3.
广东特色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广东省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运用数据库技术、3S技术、DSS技术进行特色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着重介绍了前期方案设计和数据库建设.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学位论文文献价值、科研查新功能等特点和对河北农业大学2003~2005年硕博士学位论文的分析,探讨了高等农业院校学位论文数据库建设和开发利用的重要性,以及建库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农业数据库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分析了中国热带农业基础数据库建设的发展现状及取得成效,剖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热带农业信息基础数据库体系框架构建的思路、原则、发展方向,构建了一套覆盖中国热带农牧渔各行业有关生产、加工、市场、消费、政策、科技等领域数据资源的体系框架,为相关部门合理规划与科学建设热带农业数据库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立足黑龙江本土,通过调查省内的农业大学和全国各所高校的特色数据库建设情况,指出黑龙江省农业高校建设数据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联合省内农业高校图书馆,对建立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黑龙江省农业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数据库进行研究,提出了如何建立农业高校个性化数据库的方法和措施。且对信息资源利用的版权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为保存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图书馆建馆以来收藏的珍贵农业图书资料,充分发挥其参考价值,进一步提升贵州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换与推广,采用TRS全文数据库平台和超星数字图书馆系统进行农业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研究。该研究开发建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信息资源库群,通过二次开发将引进的单机版英联邦农业和生物(CABI)文摘数据库转换成网络版,并在此基础上整合引进的中国学术期刊(CNKI网络版)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超星数字图书馆等数字资源形成贵州农业科技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8.
农村城镇化对耕地的影响机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农村城镇化对我国耕地的数量、质量和利用方式等方面带来的变化.指出因为农村城镇化建设直接占用耕地、土地规划与管理不当、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等导致了耕地数量的直接减少;因粗放和掠夺式经营引起耕地退化、工业和生活污染严重降低土壤肥力、水土保护不力致使耕地受到严重破坏等导致了耕地的质量下降;与此同时,耕地的利用方式也由粗放利用向集约利用转变,由小块利用向规模利用转变.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质量一体化”基本农田保护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实施技术要求,以新沂市为例,在对新沂市基本农田保护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论证了其实施“质量一体化”基本农田保护信息系统的可行性,根据新沂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系统应包含的功能模块、建库方案等,对新沂市实施“质量一体化”基本农田保护信息系统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农业科技数据库的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的历史,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我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层次和系列设计,提出了数据库建设和利用的模式选择,为我国农业科技数据库系统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