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与猕猴桃抗溃疡病基因连锁的SSR分子标记,为猕猴桃抗病育种提供早期分子筛选标记。【方法】以易感病的雌株西选二号和抗病的雄株SX45872杂交F1代的198株群体以及40份猕猴桃材料为试材,利用离体接种法进行抗性鉴定。利用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技术,结合集群分类分析法(Bulked segregation analysis,BSA)进行猕猴桃抗溃疡病基因(PR)分子标记筛选。【结果】抗性鉴定结果表明,猕猴桃溃疡病抗/感病分离比符合由1对主效基因控制的1∶1分离比例。通过对51对SSR引物的筛选,获得了与抗溃疡病基因连锁的SSR分子标记UDK97-428116;将获得的SSR标记在40份猕猴桃材料中进行验证,分子标记结果与离体枝条接种结果一致率达95.5%,从而验证了该标记的可靠性。【结论】SSR标记UDK97-428116可用于猕猴桃材料溃疡病抗性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2.
番茄溃疡病是由密执安棒杆菌番茄溃疡病致病型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Michiganensis(Smith)引起的一种种传维管束病害,1987年在北京郊区首次发现,之后在辽宁、山西、内蒙古也相继报道发生此病害。番茄溃疡病主要初侵染来源是种子带菌,近几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设施蔬菜种植业飞速发展,随着种子的大量无序调运,该病迅速扩展蔓延,成为严重影响设施蔬菜产量的危险性病害。种子处理是防治番茄溃疡病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对此我们对不同种子处理方法对番茄种子携带溃疡菌的杀灭效果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番茄细菌性病害很多,除了危害维管束的番茄青枯病外,还有主要危害地上部的番茄溃疡病、番茄叶斑病。 番茄溃疡病是一种维管束系统病害,从番茄育苗到收获期均可发生。主要侵染番茄茎干、叶片和果实,番茄细菌性叶斑病亦称番茄细菌性斑疹病,主要侵染番茄茎干、叶片和果实。  相似文献   

4.
<正>番茄细菌性病害很多,除了危害维管束的番茄青枯病外,还有主要危害地上部的番茄溃疡病、番茄叶斑病。番茄溃疡病是一种维管束系统病害,从番茄育苗到收获期均可发生。主要侵染番茄茎干、叶片和果实。番茄细菌性叶斑病亦称番茄细菌性斑疹病,主要侵染番茄茎干、叶片和果实。一、典型症状及诊断要点1.番茄溃疡病。在温室条件下的典型症状:病株初期叶片表现可逆性萎蔫,在叶片的叶脉间产生浅褐色的坏死斑点,最后出现永久性萎蔫,致使整株干枯而死。在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5.
溃疡病是番茄常见的细菌性维管束病害,发病急、蔓延快,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质量,常造成毁灭性损失。温室番茄由于栽培环境和栽培方式特殊,常造成溃疡病的暴发。本文阐述了溃疡病的侵染病原和危害症状,详细分析了温室番茄溃疡病的发病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安全有效的防控措施,以期为相关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番茄细菌性病害很多,除了危害维管束的番茄青枯病外,还有主要危害地上部的番茄溃疡病、番茄叶斑病. 番茄溃疡病是一种维管束系统病害,从番茄育苗到收获期均可发生.主要侵染番茄茎干、叶片和果实,番茄细菌性叶斑病亦称番茄细菌性斑疹病,主要侵染番茄茎干、叶片和果实.  相似文献   

7.
生物有机肥对不同品种番茄生长发育及品质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番茄为试验材料,研究生物有机肥对其生长发育、品质及抗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处理与对照相比能够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提前成熟,单果重显著增加,显著提高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改善口感。有效降低番茄茎基腐病、溃疡病、青枯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溃疡病是番茄常见的细菌性维管束病害,发病急,蔓延快,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质量,常造成毁灭性损失。温室番茄由于栽培环境和栽培方式特殊,常造成溃疡病的暴发。本文详细分析了温室番茄溃疡病的发生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安全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国内外近年来番茄溃疡病的研究概况,对番茄溃疡病的历史、主要症状、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病原菌的分离、检测和鉴定技术、病害的田间发生、流行条件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以及农产品安全条例等,认为做好番茄溃疡病风险性分析、监测国际种子贸易传入该病害的可能性非常重要,同时提出了今后加强番茄溃疡病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唐山地区发现一种危害越来越严重的番茄病害,该病害与文献报道的溃疡病和青枯病类似。对其病原进行分离和鉴定,关系到对该病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从该病害的典型病株上分离获得2种细菌TSK-1和TSK-2,分别接种健康植株,TSK-1能够产生典型症状,TSK-2没有产生致病性。通过形态学鉴定和16S rDNA测序鉴定表明,该病菌为密执安棒形杆菌密执安亚种(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michiganensis)。因此,唐山地区的种新发番茄病害为番茄溃疡病,而不是番茄青枯病。该研究结果将为控制该病害的发生起到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获得冰糖橙×枸橼的合子苗,以抗柑橘溃疡病枸橼为父本,以高感病品种冰糖橙为母本进行杂交,利用胚抢救技术获得杂交后代,然后利用筛选出的SSR引物对亲本和子代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分析并鉴定杂交后代中的合子苗。结果表明:在最终获得的359株杂交后代中,利用SSR标记能鉴定出合子苗12株。  相似文献   

12.
新疆加工番茄溃疡病的发生及其病原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番茄溃疡病是番茄上最严重、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2010年6~8月在新疆石河子、奎屯等地的加工番茄田问相继发现典型症状的病株和病果.旨在明确引起该病害的主要病原菌种类,为进一步的防治研究打好基础.[方法]对采集的病株、病果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应用注射法、剪叶法及喷雾接种测定菌株的致病性;通过供试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反应的测定、16S rDNA序列分析及番茄溃疡病菌特异性引物的PCR检测确定病原的归属.[结果]所有供试菌株对供试番茄都具有致病性,表现为茎秆爆裂,植株萎蔫死亡.菌株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及生理生化反应都与密执安棒形杆菌密执安亚种(Clavibactermichiganense subsp.michiganense)的特征相一致;供试菌株16S rDNA核苷酸序列与德国已报道的密执安棒形杆菌密执安亚种菌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86;;特异性引物检测也得到预期目标片段.[结论]因此,将此病害确定为番茄溃疡病,其病原为密执安棒形杆菌密执安亚种(C.michiganensis subsp.Michiganensi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番茄显性复花序性状的遗传特性。[方法]以亲本单花序番茄自交系860与复花序番茄自交系HYT及其杂交与回交后代的6个世代为试材,调查亲本及其后代的花序性状和果重,并对F2群体和回交世代的花序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亲本HYT的复花序性状表现稳定,而860全为不分枝的单花序。花数与果重存在负相关。花数较多的亲本HYT的平均果重较低(24.0 g),而花数较少的亲本860则较高(95.9 g)。F1代的花序特性与复花序亲本HYT基本相同,F2群体中复花序与单花序的比例为3∶1,初步说明复花序性状为显性。F1与亲本HYT回交后代全为复花序,与860回交后代的花序性状表现出1∶1分离,说明HYT的复花序性状由单显性基因控制。[结论]显性复花序基因可提高番茄育种效率,在番茄育种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统计云南野生茄科砧木资源的农艺性状,筛选具有抗番茄青枯病、溃疡病、枯萎病和茄子黄萎病的材料,为茄科抗病优良砧木的收集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云南野生茄科砧木进行主要农艺性状及田间常见病虫害调查,筛选出优良砧木,并与对照(自交系番茄5号)进行番茄青枯病、溃疡病、枯萎病和茄子黄萎病的抗性鉴定比较,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及聚类热图对资源属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形态特性及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可将材料归属为茄科的3个属,其中茄属材料17份,皆为直立型,主茎颜色主要为绿色,株高为82.42~292.29 cm,叶型均为长卵圆形,叶色为绿色和深绿色,花冠颜色以白色为主,果面皆有光泽,果色多数为橘红色,单果重在1.61~433.54 g;番茄属材料7份,生长习性以无限生长型为主,株型以半蔓性为主,叶片类型有普通叶型、复细叶型和薯叶型,叶片均为羽状复叶,花序类型为单式花序,花色皆为黄色,果实以中果型为主,果形有圆形、扁圆形和长圆形;辣椒属材料5份,株型有半直立型和直立型,主茎颜色绿色为主,叶形以长卵圆形为主,花冠颜色皆为白色,成熟果色红色,果面光滑有光泽,果顶形状以钝圆形为主。主成分分析得出前3个主成分能反映所测15项农艺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累积贡献率为82.758%。所有材料中7份抗病性、生长势、适应性均较好,且在相近苗期,砧木与接穗茎的粗度一致,茎叶无皮刺;5份具有优良的果实性状。7份优良材料中,对青枯病表现免疫的3份,高抗2份;对溃疡病免疫的2份,高抗资源3份;对枯萎病没有表现免疫和高抗的资源,抗病2份;对茄子黄萎病免疫的3份,高抗1份;S-11免疫青枯病、溃疡病和黄萎病3种病害。【结论】29份野生茄科资源属于3个属,其中7份砧木材料表现优良,2份(S-7和S-11)免疫青枯病和溃疡病,1份(S-11)免疫番茄青枯病、溃疡病和黄萎病,可为茄科蔬菜抗性基因的开发利用提供材料,且部分茄科砧木资源具有应用于生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不同剂量的磷酸三钠、次氯酸钙、苏纳米、甲醛、高锰酸钾、盐酸和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对带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的番茄种子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旨在筛选出各药剂除菌的最适处理剂量和最宜处理时间。借助传统PCR方法检测药剂处理对人工接菌种子的除害效果,同时采用活菌培养法测定各药剂对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各药剂最适宜的除害处理条件为:8%磷酸三钠处理30 min,1%次氯酸钙处理20 min,0.4%苏纳米处理20 min,甲醛100倍液处理20 min,p H值1.5的盐酸处理10 min,1%高锰酸钾处理30 min,二氯异氰尿酸钠700倍液处理40 min。应用纸床法进行发芽试验,检测各药剂处理对番茄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对番茄种子的发芽率没有明显不利影响。综合7种药剂的特点、最适除害处理条件和对发芽率的影响,二氯异氰尿酸钠为最理想的种子除害处理药剂。  相似文献   

16.
2009 - 04在河南省中牟县番茄保护地内发现疑似番茄溃疡病病株,对来自发病植株及其根围土壤的20种细菌性分离物进行了生理生化特征、致病性测定及形态学特征分析,初步确定其中出现最频繁的一种分离物J16为番茄溃疡病菌,将其人工接种时能够诱发出溃疡病症状.利用番茄溃疡病菌的16S-23S rDNA ITS序列特异性引物(...  相似文献   

17.
番茄溃疡病(Bacterial canker of tomato)是目前国内外番茄生产上最严重的细菌病害之一。为建立准确有效的人工接种鉴定体系,本研究采用5种不同的人工接种方式(剪顶法、喷雾法、复叶柄注射法、茎顶端注射法和茎基部注射法)对番茄植株进行接种,比较和分析了接种后各群体植株起始发病时间、平均发病率、病情指数和平均死株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剪顶法和茎部注射法接种病原菌致病效果最好,发病率达到100.0%,病情指数>75.0,但是剪顶法接种后植株死亡率很高,接种40 d时死亡率高达96.7%,不利于后续的遗传分析及留种;进一步分析发现茎基部注射接种时病原菌在植株体内传播速度更快;用5份抗感性不同的番茄材料及2个遗传分离群体共计742株番茄进行茎基部注射接种,结果表明该法接种后可以准确区分番茄材料的抗感性。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茎基部注射法接种适用于番茄材料抗溃疡病评价及遗传分析,为抗溃疡病番茄材料的筛选及抗性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省35个县市41种农林作物的调查、鉴定,发现有29种细菌病害。其中,严重影响生产的有稻白叶枯病、青枯病、软腐病。根癌病、猕猴桃溃疡病等,属于检疫性病害有番茄溃疡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柑桔溃疡病、甘薯瘟病、日本樱花根癌病,其中除柑桔溃疡病外,均属首次发生。同时,猕猴桃溃疡病也是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9.
选择番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学科基础理论与虚拟仪器实验相结合,分析受不同程度水胁迫时,番茄的声发射检测频率波动范围,从而获取中心频率并确定与之相对应的频率幅度。结果表明,对中心频率的分析可以用来确定番茄植株受水胁迫的程度,并从无损检测角度为实施精准灌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