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湖南经济作物的生产集聚与波动状况及其发展对策。[方法]以集中度指数、波动指数为主要指标,对湖南7种主要经济作物近10年的生产集聚与波动状况进行研究。[结果]湖南全省7种主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的集中度指数从高到低排序分别为苎麻>棉花>烟叶>油菜>柑桔>茶叶>蔬菜、苎麻>棉花>烟叶>茶叶>油菜>柑桔>蔬菜;波动指数排序分别为苎麻>柑桔>蔬菜>棉花>茶叶>油菜>烟叶、柑桔>苎麻>茶叶>棉花>油菜>烟叶>蔬菜,同时研究明确了各主产区中播种面积和产量的稳定区、相对稳定区、波动区,提出了发展对策。[结论]加快湖南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发展的关键,一是进一步提高蔬菜、柑桔、油菜、茶叶生产的集中度;二是着力解决主产区柑桔、苎麻、棉花生产的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湖南近10 年水稻生产集聚与波动状况进行研究。[方法]以2001 ~2010 年《湖南农村统计年鉴》为数据来源,以播种面积和产量的集中度指数( CDI) 、波动指数( VI) 为主要指标,对全省各主产区近10 年水稻、早稻、中稻及一季晚稻、晚稻、优质早稻、优质中稻及优质一季晚稻、优质晚稻生产集聚与波动状况进行研究。[结果]湖南省水稻、早稻、中稻及一季晚稻、晚稻、优质早稻、优质中稻及优质一季晚稻、优质晚稻的播种面积和产量的集中度指数排序存在差异,但波动指数排序相同; 明确了各主产区中播种面积和产量的稳定区、相对稳定区、波动区。[结论]为优化湖南水稻生产布局,促进水稻生产集聚发展,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运用DEA非参数法对湖南省近十年4种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红薯净产值、成本纯收益率均极显著高于水稻、玉米,综合效率排序为马铃薯水稻红薯玉米。建议湖南省在今后一段时期适当压缩水稻、玉米、红薯生产规模,适当扩大马铃薯生产规模,重点减少直接费用和用工作价,提高成本纯收益率,加快粮食科技进步,改善粮食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4.
运用DEA非参数法对湖南省近十年4种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红薯净产值、成本纯收益率均极显著高于水稻、玉米,综合效率排序为马铃薯》水稻>红薯>玉米.建议湖南省在今后一段时期适当压缩水稻、玉米、红薯生产规模,适当扩大马铃薯生产规模,重点减少直接费用和用工作价,提高成本纯收益率,加快粮食科技进步,改善粮食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马铃薯及主要农作物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和效益分析方法测算了吉林省马铃薯及其主要农作物在全国农作物中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马铃薯、大豆、高粱、玉米在吉林省具有生产效率优势,高粱、玉米、大豆具有面积优势。通过对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效益分析得知水稻、玉米、马铃薯生产效益位于前三位,而玉米又以其位于黄金玉米带的得天独厚优势,在吉林省播种面积最大,成为吉林省第一大种植作物,水稻、马铃薯、大豆以其经济效益高在吉林省亦有较大的生产规模,成为吉林省种植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是继玉米、小麦、水稻之后的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面对当前全球马铃薯播种面积不断萎缩,总产量不断扩大的局面,全球马铃薯及产品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主要出口市场仍旧相对集中,但其贸易量迅速上涨,进出口量基本满足同比增长。中国马铃薯及产品的进出口量波动增加,进出口结构日渐优化,进口来源地集中度较低,主要出口地区集中度较高,贸易格局总体呈现日渐多元化局面。本文最后结合中国马铃薯贸易发展趋势和特征,对中国马铃薯的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1949~2008年贵州主要农作物生产概况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1949~2008年贵州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大豆、油菜、烤烟主要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产量、单产等方面的变化,同时对近年来贵州水稻、小麦、玉米3大粮食作物面积和产量有所下降、主要农作物单产水平低、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耕地质量差、人口增加速度快、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低、农村水利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咸宁市是长江流域低山丘陵区以农业为主的中等不发达城市之一,也是湖北省“人多耕地少”矛盾比较突出的地区。根据1980—2003年间的粮食产量和播种面积等方面的统计资料,对咸宁市粮食生产的发展变化趋势以及空间布局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咸宁市粮食生产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先后经历了快速增长、徘徊不前、大幅度波动和逐年递减这4个阶段。作物结构方面,水稻、玉米、红薯、小麦、大豆和蚕豌豆一直是该市主要粮食作物,但所占比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水稻,其播面和产量所占比例虽然始终各在60%和75%以上,但两项指标基本上都呈先升后降且降幅超过升幅的趋势。空间布局方面,水稻主要分布在沿江滨湖平原以及大型河流两侧的冲积平原,并且赤壁是该市水稻播面最大、产量最高的地区;嘉鱼、通山、崇阳和咸安则是小麦、红薯以及玉米的主产区。  相似文献   

9.
<正>玉米宽厢立体间套种植技术是玉米与其他矮秆作物进行立体间套种的种植模式。充分利用玉米秸秆高的优势,推广玉米间作套种模式,可以有效增加土地复种指数。玉米与红薯、马铃薯、大豆、花生和辣椒等作物进行间套种,效益十分显著。选择株型紧凑、耐密、株高中等、抗逆性强的玉米高产品种。对于玉米与马铃薯间套种,宜选用中晚熟玉米品种、中早熟马铃薯品种;对玉米与红薯、马铃薯、大豆、花生和辣椒等作物间套种,宜选用中熟偏早玉米品种、中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文章以黑龙江省北大荒农垦集团克山农场为研究区域,以当地马铃薯全生育期为研究时段,以早熟马铃薯、晚熟马铃薯及其他主要农作物大豆、玉米、水稻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时序Sentinel-2数据的识别差异性研究。【方法 】基于早熟马铃薯、晚熟马铃薯及大豆、玉米、水稻各时期各波段光谱反射值,利用光谱差异性指数,创建了光谱振幅指数,结合各种作物生育期数据,评价不同波段、不同时间序列对早熟马铃薯、晚熟马铃薯识别的差异性;筛选出可以较好区分早熟马铃薯、晚熟马铃薯、大豆、玉米、水稻的波段和时间序列组合。【结果 】在该文的时序内,能够同时区分早熟马铃薯、晚熟马铃薯与大豆、玉米、水稻的Sentinel-2数据时段为2022年8月9日和8月31日,波段为Band 5、Band7和Band 11。利用计算机自动分类,结合人工目视解译方式获得2022年克山农场种植结构,马铃薯、大豆、玉米、水稻、其他作物比例为13∶57∶27∶0∶2 (其中的水稻比例不足0.30%)。【结论 】综合Sentinel-2数据各波段反射值、光谱差异性指数,结合生育期资料,使用单一时相识别马铃薯时,最佳时段为晚熟马铃薯的成熟期后...  相似文献   

11.
张越  郭耀辉  赵颖文 《农学学报》2023,13(3):95-101
深入分析中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的增产空间格局、作物结构、贡献因素,为维系其增长态势、优化粮食生产布局、调整种植结构,实现主产区粮食稳步增产提供决策依据。运用LMDI分解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法,将主产区粮食总产量分解为播种面积和作物单产2种因素,分析其增产格局及增产贡献因素。从主产区粮食增产量的空间分布来看:北方主产区优于南方主产区,粮食增产重心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北移趋势;增产结构上看,玉米为主要贡献品种,其次为小麦,稻谷贡献率最低;主产区粮食增产贡献因素来看,单产的贡献率高于播面的贡献率,且空间差异明显。分作物看稻谷和玉米的播种面积效应为正值,玉米大于稻谷,小麦的播种面积效应产生负向影响;3种作物的单产效应均为正值,小麦的单产效应最为显著,小麦>稻谷>玉米。面积增加和单产提高都对主产区粮食产量增加产生了积极的贡献。对于主要依靠播面增加来提高产量的地区,应调整种植结构,合理轮作,挖掘优势作物,增加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土地产出;对于单产贡献显著的地区,要发展特色产业优势区,形成集群化发展,在生产、流通、销售环节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防止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2.
江西乐平不同蔬菜硒富集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省乐平市局部地区存在较大面积的富硒土壤。对江西乐平不同种类蔬菜的硒富集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葱蒜类蔬菜中硒的累积量明显高于其他类蔬菜;各蔬菜种类对土壤中硒元素的富集能力表现为:韭菜>红薯>大蒜>芋头>扁豆>豇豆>辣椒>苦瓜>丝瓜>茄子。  相似文献   

13.
张建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295-16296,16299
为了解山西省粮食产量波动影响因素的影响机制及作用大小,利用1949~2009年粮食产量序列资料,采用波动指数分析了山西省粮食总产量的波动特性与波动幅度,并分析了粮食总产量波动的影响因素。从作物学原理研究(总产量=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出发,进一步分析了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波动对粮食总产量波动的影响大小。结果表明:单产是影响粮食总产量波动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粮食播种面积。1949~2009年,单产波动对粮食总产量波动的影响达79.68%,播种面积对粮食总产量波动的影响为18.07%。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本文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分析了湖南省1996-2007年期间主要农作物生产区域比较优势,结果表明:湖南省14个市(州)中,具有水稻区域比较优势的有9个市,具有油菜区域比较优势的有7个市,具有大豆区域比较优势的有7个市,具有甘薯区域比较优势的有8个市,具有烤烟区域比较优势的有5个市,具有苎麻区域比较优势的有3个市,具有棉花区域比较优势的有3个市.为此,要合理调整农作物地区布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鼓励和扩大苎麻、水稻、油菜和烤烟4种优势农作物的生产,稳定和适度调整甘薯、棉花和大豆3种弱势农作物的生产,提高农作物的比较优势水平.  相似文献   

15.
采用重心迁移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波动指数等方法,对1995—2015年山东省粮食生产时空格局变化及粮食安全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995—2015年,山东省粮食总产经历了从波动下降到稳步上升2个阶段,而粮食单产整体呈上升趋势;在主要粮食作物中,小麦的总产量和播种面积占比最高,玉米次之,而甘薯和大豆占比呈持续下降的趋势;2)山东省粮食生产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鲁西地区大部分县(市、区)已发展为全省主要粮食高产区,粮食生产重心向西迁移;粮食生产空间集聚态势增强,鲁西地区成为大规模稳定性热点,鲁北、鲁中山区以及鲁东沿海地区成为稳定性冷点;3)从粮食安全状况看,山东省粮食生产能力逐渐提高,粮食安全状况整体趋于好转,但粮食供给稳定性较差,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6.
陕西秦巴山区不同农田农作物硒含量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通过对陕西秦巴山区关口镇、长安镇、砖坪、蒲溪镇、冷水镇、甘溪、恒口镇、池河、曾家镇、双安等乡镇常规栽培条件下农作物的调查,并对秦巴山区土壤农田和不同农作物样品的硒含量进行了室内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硒含量变化为0.1347~14.419 mg·kg-1,均值为1.97559 mg· kg-1,恒口镇和池河镇一带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有利于湖南省双季稻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最佳播期,通过对比不同播期对早晚稻产量和光热资源效率的影响,分析不同熟型双季稻对播期响应的敏感性。【方法】以双季稻主产区湖南省通过审定的主推双季稻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8年至2019年早晚稻各设置3个播期进行大田试验,通过测定分析生育期、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气象资料,比较不同播期下各品种的产量和光热资源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随着播期推迟,早晚稻通过缩短播种—始穗阶段的天数使生育期缩短,早稻产量呈增加的趋势,对中熟早稻和迟熟早稻产量影响不显著,晚稻产量呈下降的趋势,迟熟晚稻对播期推迟的响应比中熟晚稻快;2018年随着播期推迟早稻的热能利用率分别下降2.73%、4.45%,光能利用率分别下降1.28%、-1.77%,晚稻的热能利用率分别下降-2.64%、8.15%,光能利用率分别下降-2.14%、13.25%;2019年随着播期推迟早稻的热能利用率分别增加0.36%、10.36%,光能利用率分别增加1.53%、12.52%,晚稻的热能利用率分别下降-0.72%、6.09%,光能利用率分别下降0.58%、6.21%。【结论】播期对双季稻光...  相似文献   

18.
不同品种与播期对直播晚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连作晚稻直播栽培不同品种、不同播种期的试验研究,提出了适合湖南省洞庭湖平原区连作晚稻直播栽培的品种有两优287、株两优30、株两优08等品种(组合),晚稻产量随播种期的推迟而降低,适宜播种期应控制在7月9-15日,如播种过迟,不利于晚稻安全齐穗,显著降低产量.  相似文献   

19.
水稻是贵州省遵义地区赤水市主要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种植品种基本是杂交水稻。培育壮苗是杂交水稻生产的关键,秧苗素质的好坏决定着杂交水稻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20.
三香优516是用湖南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亚华种业衡阳育种中心合作育成的水稻优质三系不育系三香A作母本,以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良三系恢复系R516作父本配制而成的三系一季晚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稳产性好、品质优和适应性强等特点,2005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应用前景广阔.介绍了其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