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湘杂油763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优质杂交冬油菜新品种湘杂油763在6种不同密度和5种不同施肥水平下,籽粒产量和N、P2O5、K2O、S、B吸收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密度高低籽粒产量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高密度条件下的增加幅度小于低密度条件;施肥量较低时籽粒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高施肥量高密度条件下反而下降。所有处理中以中密度(22.5万/hm2)和高施肥量(N、P2O5、K2O、B施用量为240、120、210、1.2 kg/hm2)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养分吸收量,相同密度条件下随施肥量的变化趋势与产量相同,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同施肥量条件下随密度的变化趋势则与产量不同,高施肥量条件下N、P、K吸收量以密度为22.5万/hm2的最高,其余施肥量条件下,N、P吸收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K的吸收量随密度的变化较小。S、B的吸收量均没有随密度的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探究白城地区甜荞生产的最佳种植密度和施肥量。采用4个种植密度和5个施肥量2个因素的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甜荞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种植密度条件下株高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间主茎节数没有明显的差异;分枝数在低种植密度75万株/hm2时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株粒数、株粒重和千粒重在M1(75万株/hm2)密度条件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株高在无施肥条件下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施肥量400 kg/hm2时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各处理间分枝数无显著的变化。综上,白城地区甜荞最适种植密度为125万株/hm2,最佳施肥量为300 kg/hm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求丹粳17号合理的密度和施肥量。[方法]设计4种插秧密度3种施肥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试验,对不同密度、不同施肥量对产量及其性状的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密度对产量、穴成穗数和穗粒数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加穴成穗数增加,穗粒数减少,但产量不一定增加,产量受穗数和穗粒数的共同作用。施肥量则主要影响结实率,从而影响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结实率降低,产量降低。密度和施肥在产量、成穗率、株高、结实率和穴成穗数上表现出较明显的互作效应。[结论]实际生产中可以针对特定的密度采用相适应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4.
杂交油菜宁杂11号肥料与密度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杂交油菜宁杂11号的适宜施肥量和种植密度,进行了宁杂11号肥料与密度二因子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两个施肥水平间及种植密度间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在农艺性状表现上,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单株生产力等产量构成因素均随密度增加呈递减趋势;宁杂11号适宜施肥量为22.5 kg/667m2(纯氮量)左右,直播密度宜控制在12 000株/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对苏油7号产量和主要品质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密度对苏油7号产量、产量构成因素、有效角果数、有效分枝数、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有先增后减的趋势,密度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低密度水平能显著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随着密度降低单株有效角果数减少,单位面积角果数有先增后减的趋势;不同密度对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影响不大。因此,高产主要取决于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随着密度的增加,主轴和一次分枝有效角果数有所减少,二次分枝有效角果数和单株二次有效分枝数则显著减少。籽粒含油率和蛋白质含量随着密度增加而有所降低。[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为获得较高产量和保证双低品质,苏油7号适宜密度为13.5万株/hm2。  相似文献   

6.
为摸清有机油菜生产的肥料与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解决有机油菜栽培中的种植密度与施肥水平,利用有机种植采用的农福旺有机肥,对有机油菜施肥量和密度的最优栽培模式进行探索。采用裂区设计,研究施肥量与密度对有机油菜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有机油菜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单株有效角果在高肥高密时出现最高,荚粒数在高肥低密下粒数最高;同一种植密度下,单株有效角果和荚粒数有所增加,但各处理间均不明显。施肥量3000~5250 kg/hm2对有机油菜产量的影响无差异,有机油菜受种植密度的影响产量差异显著,两者之间互作无效应。综合各方面因素,以施有机肥3750 kg/hm2,种植密度30万株/hm2为有机油菜适宜施用量和密度。  相似文献   

7.
不同施肥量对枸杞生长、产量及外观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滴灌条件下研究不同施肥量对枸杞生长、叶绿素、果实产量和果实外观品质等的影响,为南疆地区枸杞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4年生宁杞1号枸杞为试验材料,共设5个处理,重复3次,设置不施肥(对照)、低肥、中肥、高肥和常规习惯施肥5个施肥水平,分别记为CK、F1、F2、F3和F4,各处理施肥量按照施肥量的30%、40%和30%分别在营养生长期、开花结果期和秋果期三个时期施肥,分析不同施肥量对土壤养分状况、植株净生长量、干鲜果产量、叶绿素含量和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土壤表层养分累积增加,pH值呈下降趋势,总盐含量影响呈增加的趋势;施肥量的增加显著增加结果枝数、抽新枝数和最长新枝的数量;施肥量对产量影响显著,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F3>F2>F4>F1>CK;SPDA值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但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SPDA值总体呈下降趋势;施肥量增加粒度、纵径和百粒重等呈增加趋势。【结论】在滴灌条件下,67.5 kg/667 m2(N∶P2O5∶K2O=1∶0.75∶0.5)的施肥量可促进枸杞植株生长,提高果实产量和外观品质,是适宜于枸杞生长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春季菜用大豆高雄9号肥料与密度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裂区设计开展了肥料与密度的相关性试验。试验发现在高施肥水平下,株高、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鲜重、豆荚产量、茎叶产量都是F1M1最高;在中施肥水平下,株高、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豆荚产量、茎叶产量F2M1最高,单株鲜重F2M3最高;在低施肥水平下,株高、茎叶产量F3M1最高,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豆荚产量都是F3M3最高。当纯N、P2O5、K2O施入量分别为149、45、104 kg·hm-2时,密度为26万株·hm-2,得到最高豆荚产量9.76 t·hm-2。  相似文献   

9.
施肥和花期渍水胁迫对油菜产量及其形成影响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渍害是长江流域油菜生产中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本研究旨在定量分析不同氮肥水平油菜花期渍水胁迫对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为油菜生产中渍水胁迫的灾害评估与预测预警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于2014-2016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院部试验农场进行,以宁油18和宁杂19为试验材料,在盆栽和池栽试验条件下模拟花期渍水,比较分析不同施肥条件下不同渍水时间对油菜产量形成的影响。其中,盆栽设置4个渍水持续时间(0、3、6、9 d)、2个施肥处理(包括无施肥(N0)和施肥组(N1)两个水平,N1施肥条件为:N 0.018 kg·m-2、P2O5 0.012 kg·m-2、K2O 0.018 kg·m-2和硼砂0.0015 kg·m-2);池栽设置3个渍水持续时间(0、3、6 d)、2个施肥处理(同盆栽)。【结果】(1)在盆栽条件下,无施肥处理花期渍水3 d后,上述两品种单株产量和单株角果数显著减少,千粒重和角果粒数则大部分在渍水6 d甚至9 d才显著减少;施肥处理的上述两品种单株产量和单株角果数对渍水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宁油18花期渍水3 d后单株产量显著下降,而宁杂19花期渍水6 d单株产量才开始显著下降。在池栽条件下,无施肥处理花期渍水6 d后宁油18单株产量显著减少,而宁杂19花期渍水3 d的后单株产量显著减少;施肥处理花期渍水6 d后上述两品种单株产量均显著减少。油菜籽粒产量、籽粒产量结构、收获指数均随花期渍水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其中单株角果数对花期渍水处理最敏感;(2)混合线性模型分析表明,花期渍水时间每增加1 d,收获指数下降0.008,单株角果数下降14.71,每角果粒数降低0.29,千粒重下降0.04 g,单株产量减少1.52 g/plant;从渍水时间与施肥的交互关系看,渍水3 d时,渍水与施肥的交互作用能显著提高产量3.17 g/plant,显著提高单株角果数39.16,能够缓解产量损失;当渍水6 d时,渍水与施肥交互作用有减少产量2.29 g/plant趋势,对产量结构也无显著影响;当渍水9 d时,渍水与施肥交互作用显著降低产量4.78 g/plant,加重产量损失。【结论】花期渍水胁迫明显减少油菜产量和产量结构,其中宁油18比宁杂19更敏感,盆栽比池栽更敏感,单株角果数比角粒数和千粒重更敏感。模型量化表明,短时间渍水胁迫下,施肥能够缓解渍水胁迫对产量、收获指数和角果数的负效应,随着渍水时间延长,施肥缓解渍水胁迫负效应的能力减弱,当渍水达到9 d时,无施肥和施肥处理下渍水对产量、收获指数和角果数的影响较一致;花期渍水时间每增加1 d,收获指数下降、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千粒重与单株产量均明显减少,在施肥条件下渍水3 d时,渍水对油菜的伤害程度较小,但渍水6 d和9 d时,施肥对渍水影响的缓解效果降低。在正常水分管理下,施肥能够显著提高产量及产量结构,但是随着渍水时间增加,施肥缓解渍水对产量的影响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密度和施肥水平对春播荞麦苏荞2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江苏地区生产实际提供理论依据,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泰兴综合试验站采用2因素(密度、施肥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与施肥水平对春播荞麦苏荞2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苏荞2号生育期的影响很小;施肥水平对苏荞2号生育期的影响较大,且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荞麦成熟期延迟,生育期延长。密度和施肥水平对春播苏荞2号产量的影响显著,2因素互作对产量影响极显著。密度和施肥水平对苏荞2号植株性状有较大的影响,在低施肥水平下,苏荞2号的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质量随着基本苗数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后降的趋势;主茎分枝数和茎粗随着基本苗数的增加先表现平衡后随之下降。在中等施肥水平下,苏荞2号的主茎分枝数、茎粗、单株粒质量和千粒质量随着基本苗数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后降的趋势。在高施肥水平下,苏荞2号的单株粒数和单株粒质量随着基本苗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后降的趋势。在3种密度条件下,苏荞2号的单株粒质量和千粒质量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表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在低密度条件下,苏荞2号荞麦的单株粒数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表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在中等密度条件下,主茎分枝数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表现为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主茎节数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表现为先平稳后上升的趋势。在高密度条件下,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单株粒质量、千粒质量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适宜的种植密度与施肥水平相配套能使荞麦获得理想的群体结构和植株性状,从而获得高产。江苏地区苏荞2号春播高产栽培的最适密度为150万株/hm~2,高效复合肥最佳施用量为375 kg/hm~2。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提高赣花92-01的种植效益。[方法]按磷酸二氢钾3kg/hm2+尿素3kg/hm2+硼砂1.5kg/hm2,加水1200~1500kg自制叶面肥,研究喷施叶面肥对赣花92-01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喷施叶面肥的花生株高、每蔸分枝数、每蔸稿秆重和每蔸荚果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百果重、百仁重和每蔸产量分别提高2.47%~3.64%、4.02%~5.73%和9.27%~22.10%,每蔸饱果数提高7.50%~13.86%,均以喷施叶面肥1次的生物性状表现最好。喷施叶面肥1次的产量最高,为3748.54kg/hm2,其次为喷施叶面肥2次的,分别比不喷叶面肥处理增产28.16%和15.28%。喷施叶面肥2次的稿秆产量最高,为6601.95kg/hm2。[结论]在花生生长中后期,合理增施叶面肥能有效提高花生生物性状,改善花生的外观品质和质量,增产效果极其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不同施肥量(复合肥)和种植密度对冷凉灌区马铃薯生长的影响。试验以‘冀张薯12号’为供试品种,开展施肥量与种植密度二因素试验,设3个施肥量(600、1100、1600 kg/hm2)与4个种植密度(5.25万、6万、6.75万、7.5万株/hm2),研究不同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长、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施肥量能延缓马铃薯生育期,提高种植密度能缩短生育期;随施肥量增大,马铃薯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及叶片SPAD值均显著增大;随种植密度增加,马铃薯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及叶片SPAD值与产量均表现为先增后减趋势,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对马铃薯株高、SPAD值与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施肥量>密度;随施肥量和群体种植密度的增加,马铃薯大薯产量、大薯数、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产量要素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以处理F2D3的马铃薯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最大。通过二元二次回归分析表明,当施肥量达到1065.366 kg/hm2,种植密度达到6.7...  相似文献   

13.
不同处理对烟叶经济性状及化学协调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种植密度、留叶数与减量施氮对烤烟经济性状、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密度低留叶数下施60 kg/hm~2氮肥,小幅提高了产值(0.13%),显著提高了上等烟比例(11.62%)和均价(2.38元/kg)。中密度中留叶数下施75 kg/hm~2氮肥显著增加了叶长、叶宽、开片度、单叶重,而含梗率并无显著变化,高密度低留叶数下施60 kg/hm~2氮肥的处理叶长、叶宽、开片度均与低密度高留叶数无显著差异,但含梗率显著低于低密度高留叶数,因此两者的物理特性均优于低密度高留叶数处理。在3种产量构成条件下,氮肥减量15 kg/hm~2可明显提高化学成分协调性,其中高密度低留叶数(19 500株/hm~2,留叶数15片/株)配合施氮60 kg/hm~2可提高综合得分4.59分。因此在氮素背景较高的土壤上,采取提高种植密度减少单株留叶数配合减少氮肥用量可提高烤烟产值、上等烟比例和均价,并可改善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研究结果为当前烤烟等级结构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种植密度对秦优7号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不同的角果着生部位对秦优7号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由22.5万株/hm2增加到30万株/hm2,株高、分枝部位、分枝数、主花序长度、结果密度、主花序角果数、分枝角果数、主花序角粒数、分枝角粒数、主花序产量、分枝产量均有所降低,密度优势明显,主花序优势明显,产量增加23.07%。在相同密度下,秦优7号的亚油酸、亚麻酸、饱和脂肪酸、硫苷的变化,总是主花序高于分枝;按角果同一着生部位籽粒中油酸、亚麻酸、饱和脂肪酸、硫苷、含油量的变化,22.5万株/hm2密度处理的高于30万株/hm2,而蛋白质的变化则相反。因此,可以通过适当增加秦优7号的种植密度,凭借高密度优势、角粒数优势、千粒重优势,主花序的增产优势,协调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可充分发挥秦优7号的增产优势、获得高产,增加产油量。此外,适当增加密度还可以有效降低株高,减少单株有效角果数,有利于机械收割操作和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长花序短果枝株型品种沈农6号叶片的光合性能,结果表明,在同一施肥水平条件下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叶面积指数最大值呈现递增趋势,但叶面积指数最大值持续时间逐渐缩短。施肥量适中或较低时的叶面积指数在生育后期下降缓慢,而施肥量高时叶面积指数在达到峰值后便急速下降。同一品种鼓粒中期长花序叶、短果枝叶及其它叶片间叶绿素含量差别不大,并且它们受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的影响也比较小。长花序叶的光合速率大于短果枝叶以及短果枝的同节位主茎叶,多数处理组合的短果枝叶的光合速率高于其同节位主茎叶。气孔导度高,细胞间隙CO2 浓度低,光合速率就较大。短果枝叶的光合速率与单株产量相关(r =0 .6 9 )达到显著水平,而长花序叶(r =0 .4 0 )和短果枝同节位主茎叶(r=0 .11)的光合速率与单株产量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不同群体密度对绿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探讨了不同种植密度对直立型绿豆品种的经济性状、产量构成因素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越大,绿豆的株高越高,单株荚数随着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主茎节数、荚长、百粒重和单荚粒数则没有明显变化。不同的种植密度对绿豆产量的影响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绿豆在适宜的种植密度条件下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同绿1号绿豆品种高产栽培的适宜密度是18万株/hm2。  相似文献   

17.
控释肥对花生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丰花1号为材料,研究了控释肥对花生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控释肥有利于保持较高的叶面积系数和净光合速率,促进茎叶和荚果的干物质积累,增加了单株结果数和饱果数,提高了百果重和百仁重,从而增加了花生产量。本试验条件下,每666.7m^2施控释肥25kg,增产效果最好,增产率这23.1%。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掌握百色烟区合理的种植密度及施肥量,为烤烟生产提供科学指导和应用依据。[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烟株生长、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烤烟生育前期受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影响不大,但腰叶、顶叶成熟的时间随着施氮量的增大而变晚。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较大,在种植密度相同时,随施肥量的增加,烟株株高、茎围、节距、有效叶片数和叶片长度呈递增趋势;减小种植密度有利于顶叶的开片生长及有效叶片数的增加。综合各经济性状及烟叶主要内在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A2B3处理(行株距120 cm×50 cm,施氮量112.5 kg/hm2,氮、磷、钾比例1∶1∶3)能够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烟叶质量。[结论]在百色特定的气候、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烤烟种植密度以行距120 cm,株距50 cm,纯氮用量112.5 kg/hm2(氮、磷、钾比例1∶1∶3)为宜。  相似文献   

19.
密植油菜苗期和成熟期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油菜幼苗期和成熟期各性状进行分析,探讨在高密度下油菜苗期冠层特性和成熟期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为选育适合高密度栽培的油菜品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油菜幼苗期不同叶型品种(系)的冠层覆盖面积和叶片重合面积不同,有显著性差异,其冠层覆盖面积越大,叶片重合面积越大;其中以叶片重合面积、分枝部位和分枝数的变异系数最大,说明在株型方面有较大的改良空间;在相关性分析中,株高、主花序长、主花序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冠层覆盖面积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叶片重合面积与单株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利用主成分分析,可将相关农艺性状分为"产量贡献因子"、"密植株型因子"、"丰产遗传因子"、"密植苗形因子"4大类,在主成分综合评价中以ZX5的得分最高,ZX1得分最低。合理的性状特征是密植高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