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蜂群繁殖和存储蜜粉都离不开巢脾,巢脾优劣直接影响蜂群发展。巢脾有新旧、规则不规则之分,从颜色分有浅色巢脾、褐色巢脾和黑色巢脾。质量有较大差别,使用时要根据巢脾优劣,合理选用。早春繁蜂选用褐色巢脾,这种巢脾经过6~12代蜂子繁育,巢房壁略有增厚,最适合外界气温低、蜜粉源少时使用。早春不能使用黑色巢脾和不规则巢脾。颜色深的巢脾房壁厚,巢房体积变小,培育出的蜜蜂个体小;不规则巢脾,雄蜂房多,脾面高低不平,多孔洞,影响蜂群繁殖。若是不规则脾上有卵虫,应马上调至边脾或放至继箱。深色脾和不规则脾都属于劣质脾,不宜使用。  相似文献   

2.
正蜂群繁殖和存储蜜粉都离不开巢脾,巢脾优劣直接影响蜂群发展。巢脾有新旧、规则不规则之分,从颜色分有浅色巢脾、褐色巢脾和黑色巢脾。质量有较大差别,使用时要根据巢脾优劣,合理选用。早春繁蜂选用褐色巢脾,这种巢脾经过6~12代蜂子繁育,巢房壁略有增厚,最适合外界气温低、蜜粉源少时使用。早春不能使用黑色巢脾和不规则巢脾。颜色深的巢脾房壁厚,巢房体积变小,  相似文献   

3.
蜂群的春季繁殖是指从蜂群越冬后蜂王开始产卵,一直到主要蜜粉源泌粉、流蜜之前的繁殖阶段。蜂群春季繁殖是全年养蜂生产的关键环节,也是蜂群发展最困难的一个阶段。那么,宜冷宜暖如何看着办?一、恢复期管理1.巢脾的准备春繁阶段使用的巢脾应选择上一年度繁殖过3~5代蜂的褐色巢脾为佳,且脾面完整、平整,没有雄蜂房。不要使用没产过卵的新脾,因为浅色巢脾比深色巢脾散热快,不利于巢温稳定,容易产生缩子圈。  相似文献   

4.
加脾趣谈     
清理脾在早春切忌将清理脾直接加在巢内。所加脾必须是孵化过三代以上工蜂、表面平坦、工蜂房整齐、雄蜂房极少的优质巢脾。由于新巢脾房壁太薄,保温差,蜂儿孵化不良,造成插花子脾。隔年的新巢脾,在群势较强,外界蜜粉源充足的条件下,加进巢内,取1-2次蜜后,再让蜂王产卵,繁殖蜂群是相当可观的。而用过多年的老脾,所出工蜂个体较小,工作能力不强,这种老脾只能收蜜。产卵脾在蜂王没有巢房产卵,工蜂负担较轻,外界蜜粉源充足,天气、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将清理的巢脾加在巢内的中间部位,或者紧靠粉脾。但在早春,应将巢脾加在巢内的最外侧,即紧靠活动隔板。如果寒潮来临,工蜂向内收缩,冻死几粒卵,其损失  相似文献   

5.
巢脾是蜂群生活、繁殖和贮存蜜粉的场所。一张好的巢脾对促进蜂群的繁殖和提高产蜜量关系密切。在蜂群的繁殖期间,如果巢睥不足,蜂王无巢房产卵,影响繁殖;流蜜期巢脾不足,影响蜂群采集减少产蜜量。因而,多造脾、造好脾,不仅能加快蜂群的繁殖提高产  相似文献   

6.
油菜花期是早春中意蜂繁殖的一个理想蜜源,蜜粉特别多,花期长达70天。很利于蜂群早春繁殖。此段时间蜂群管理的目的,是让蜂群越冬后能顺利恢复发展。以便适时地充分利用本地油菜蜜源,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抓好蜂群的更新和增殖:控制分蜂热;处理好取蜜、分蜂等环节。(一)初期管理紧缩巢脾,做好箱内保温,及时奖饲。元月下旬油菜开花初期,蜂王开始产卵。要紧缩巢脾,一般4框足蜂3张脾,3框足蜂2张脾,2框足蜂以下组织双王群繁殖。早春初繁,蜂多于脾的好处  相似文献   

7.
早春蜂巢出窖后.在较短时间(2~5天)内需要进行整理,使之为蜂群创造适宜生活环境.使蜜蜂随着外界蜜粉源的出现逐渐进入繁殖状态。1.重新布置蜂巢。北方冬季漫长.蜂群越冬期长达120~140天,此间受不良环境影响,第二年出窖时原来的蜂巢已不利于蜂群繁殖。为促进群势增强.应在蜜蜂爽身排泄后.把蜂群内的巢脾全部撤出.按其蜂数换上已消毒灭菌的深褐色蜜粉脾.以保障饲料充足。这样调整后不仅利于蜂王产卵.还利于蜂群防病治螨。早春外界尚无蜜粉源.布置蜂巢时间不宜过长.一旦发现蜂场内蜜蜂飞行较乱.就应立即停止.待蜂群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
大寒至雨水的早春阶段,是本地区中蜂重要的繁殖、复壮阶段。早油菜,野桂花以及梅树花等是本阶段的重要蜜粉源。蜜蜂的早春繁殖对于越冬后蜂群复壮,争取强群采蜜,强群分蜂、造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更换巢脾: 越冬后期(大寒前后),蜜蜂开始繁  相似文献   

9.
笔者养殖蜜蜂20多年,积累了一些蜂群早春管理的经验.长期的实践经验证明,蜂群早春管理着重要抓好以下七点: 1)及时补饲对蜜、粉不足的蜂群应及时补充饲料,把贮备的蜜粉脾插在边脾或边二脾位置,或用洒水壶将40℃的蜂蜜浇入巢脾中再插入蜂箱.如无备用花粉,可用鸡蛋调和奶粉,加入适量糖水饲喂.  相似文献   

10.
<正>早春气温较低,要因时制宜,扩大子圈,增加子脾。蜂群刚开始繁殖时,只有少数几个巢脾上有子,可割开子脾周围蜜盖来扩大子圈。繁殖一段时间后,子脾常偏集巢脾一端,在蜂脾相称的条件下,把中间的巢脾调头,不久蜂群就会扩大子圈,几张脾的子圈就会变圆变大。繁殖初期,蜂多于脾的蜂群,一般在子脾上有2/3的巢房封盖或有少数蜂出房时加第1张脾。当新蜂大量出  相似文献   

11.
8 蜂群的检查记录蜂群检查记录的数据为今后蜂群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在春夏繁殖分蜂季节 ,必须每周开箱检查1次。检查记录的项目有 :蜂群编号 ,病虫发生情况 ,巢脾贮蜜粉情况 ,蜂群框数、子脾数 ,雄蜂发生日期 ,王台产卵、封盖日期 ,蜂王是否正常产卵等情况 ,为饲喂、防病虫用药 ,分群、换王、合并提供可靠依据 ,根据查看发现的各种情况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进行积极主动的饲养管理。9 蜂群的换王蜂王在养蜂中占有主导地位。所以 ,要及时换掉产卵及抗病虫能力差 ,18个月以上的老蜂王。选择抗病虫能力强、产蜜量高、繁殖快的蜂群来培育王…  相似文献   

12.
蜂群早春繁殖时期 ,气温很不稳定 ,有时会遇到连续低温阴雨 ,这就需要给蜂群喂水。采用旧巢脾在巢门口给蜂群喂水 ,优于其他方法 :把 1张旧巢脾割成 6~ 8块 ,把每块小巢脾平行于巢门口放置。手提水壶 ,逐箱往小块巢脾上倒水。百十群蜂的蜂场 ,喂 1次水也只不过 2 0分钟。此法喂水 ,不淹死蜂 ,不冻死蜂 ,蜜蜂出巢在巢脾上吸水很方便 ;春繁结束小块巢脾可换巢础或者化蜡蜂群春繁喂水一法@朱建华$河南省上蔡县西洪乡洼王蜂场!河南上蔡463800  相似文献   

13.
早春的气候变化大,不利于弱小群的繁殖。近年来,试用饲料框的方法效果良好,一、二框的蜂群使用饲料框,效果更为明显。所谓饲料框,就是在子脾一侧的保温板外靠近巢门处,加一巢房整齐、蜜粉充足的巢脾。如饲料框内贮蜜不足,可在子脾的另一侧加一饲喂器,傍晚用蜜汁  相似文献   

14.
<正>每当外界蜜粉源缺乏时,蜂群群势就会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要及时抽出多余空脾,因为一个巢脾相称的蜂群才有能力调控好温度和湿度,蜂群内幼虫就能得到最佳的哺育条件。我曾见蜂友却不愿在这时抽出多余巢脾,理由是巢脾抽出箱外不好保管,这是得不偿失的做法,不抽出脾导致蜂群繁殖受影响,到秋繁时蜂群成了弱群。我一  相似文献   

15.
<正>蜂脾是蜜蜂栖息、繁殖后代和贮存食物的场所。在蜜蜂繁殖期间,如果巢脾不够,会限制蜂王产卵,影响蜂群增长,还会加速分蜂热的产生。在大流蜜期,如果巢脾不够,贮蜜场所缺乏,影响蜂蜜产量。因此,蜂群繁殖到一定程度就要加脾,以满足扩大蜂群的需要。中蜂具有喜新脾厌旧脾的习性,要从蜂群中抽取旧脾换上新脾(一般一年换12次),有利于中蜂繁殖。为了防治病虫害,也有必要加础造新脾换旧脾。如果条件不具备,强行加会适得其反,蜜蜂不但不造脾,还会影响蜜蜂对蜂巢温度和湿度的调节。初学者有时急于扩巢,往往在蜂群无造脾条件下加框,对蜂群不但  相似文献   

16.
巢脾质量的优劣对蜂群的繁殖和生产影响很大,根据长时间的实践经验表明:双王群修造优质巢脾较为满意。双王群有两只蜂王产卵,子脾多,分蜂期拖后,增殖期相对延长,蜂巢的容积和空间相对缩小,蜜蜂感到巢脾不足,有强烈的造脾欲望。修脾的早晚要视群势、气候及蜜粉源而定,一般都在5月中下旬~6月初开始。蜂群处于增殖期,每张脾达到蜂脾相称或蜂略多于脾,外界蜜粉源旺盛、集中,蜜蜂能够采回新鲜花蜜、花粉,巢内贮存大量饲料。在造脾前,把巢础两面的房基上刷一层薄薄的纯蜂蜡溶液,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每次每只蜂王加1张巢础,放在子脾与蜜粉脾之间,待修成的新脾已产上卵后再加下一张,使新脾真正扩大为蜂巢中的子脾。傍晚  相似文献   

17.
1 奖励饲喂 目的:使蜂群生机勃勃,蜂王产卵到边框,子脾面积大而成片.具体要做到:1)日期要准确:每年的早春,繁蜂的两个主要花期之间,度夏后的出伏期.2)因外界蜜粉源不足,因此奖饲后,巢内蜜粉应保证"似足非足"状;巢脾蜜区的两上角,至多初起"鱼眼";造脾群略多.  相似文献   

18.
早春给蜂群“遮阴”很重要早春在陈列蜂群紧脾繁殖以后,蜜粉源开花前,给蜂群适当的“遮阴”很重要。在养蜂书上虽看到过晴天低温要给蜂群“遮阴”,避免蜜蜂外飞冻死。可是从未重视过此项工作。今春陈列蜂群时,由于场地狭窄,有两箱蜂排在蜂具室的西面,整个上午见不到阳光,因此蜜蜂在上午几乎不出巢飞翔。当时我认为此处放蜂对繁殖最不利;可是3月29日我检查蜂群时发现这四群蜂死亡率最低,蜂仍然多于脾,子面也最大,比其它六个同  相似文献   

19.
适当的调整巢脾对加强蜂群繁殖、增加蜜蜡产量都具有重大的作用。调整巢脾有两种:—种是在本群内部进行调整;另一种就是群与群之间的调整。本群之间调整,应该抓着蜂王产卵的特点,缩短蜂王寻找空巢房的时间,加速繁殖。就仅是把空脾和卵蛹脾放在群的中央,封盖子脾放在卵蛹脾的两侧,蜜粉脾放在群的最外侧。光这样调整,对加速蜂群的繁殖还是不够的。那么就必须在原有布置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从50年代就有人试验在早春采用一个巢脾开始繁殖(培养壮大蜂群),经过30多年的不断改进,80年代以后逐渐普及,这表明单脾繁殖已成为蜂群春季繁殖的一种方法。这种以单脾为起点的繁殖技术,可以在早春寒冷时期使蜂王产卵每脾都达到满脾(除角蜜以外,产卵面积达70%以上),同时保证蜂不受冻,使蜂群快速发展壮大,提早生产蜂蜜、蜂王浆等。单脾春繁有单王群和双王群两种方法。 有经验的养蜂人员,近年来大多采取强群越冬、暗室越冬的方法。越冬期将蜂王关人蜂王笼内,使其停止产卵。在越冬蜂群中,双王群约占一半。 1.快速春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