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白蓝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在MS KT 2 mg·L-1 NAA 0.2 mg·L-1的培养基上试管培养,结果显示,茎段可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可达80.95%,KT诱导的效果优于6-BA.MS KT 0.1mg·L-1 NAA 0.1 mg·L-1培养基上芽分化培养,培养14天,平均增殖倍数为4.66.1/2MS IBA 0.1 mg·L-1培养基上生根,18天后可获得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2.
茵陈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振  丁雪珍  任培华 《北方园艺》2011,(19):116-118
以茵陈的茎尖和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6-BA和NAA外源激素配比组合对其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茎尖比茎段更适合做外植体;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MS+BA 0.1mg/L+NAA 0.1 mg/L;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BA 0.1mg/L+NAA 0.1 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1 mg/L.  相似文献   

3.
颠茄的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慧  吴松  孙其文  马承忠 《北方园艺》2007,(12):192-194
以颠茄的种子和种子萌发后带顶芽的幼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了外植体消毒方法、激素组合对其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在0.1%升汞 3滴吐温-80溶液中浸泡10 min、茎段在0.1%升汞溶液 2滴吐温-80分别浸泡2 min灭菌效果较好;外植体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1.0 mg/L 6-BA 0.05 mg/L IBA;诱导丛生芽的最适培养基1.0 mg/L 6-BA 0.1 mg/LIBA 3%蔗糖;诱导试管苗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 0.2 mg/L IBA.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基因型沙梨Pyrus pyrifolia外植体无菌培养体系建立方法,以沙梨品种"金水1号""金水2号""鄂梨1号""鄂梨2号""圆黄""翠冠"的当年生带芽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离体培养,就外植体消毒时间、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茎段切割方式、控制褐变方法、外植体采集时间等因素对培养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沙梨带芽茎段以75%酒精处理30s,0.1%HgCl2处理7min消毒效果最好,茎段消毒后接种在含6-BA 1.0~2.0mg/L、IBA 0.1~0.2mg/L的MS培养基上,接种后10d芽开始萌动,接种后20d嫩茎开始生长,萌芽率22.22%~37.78%。当年生枝切割成4~5cm带部分叶柄的带芽茎段消毒处理后分割成1.5cm单芽茎段接种,萌芽率高,萌芽时间短,获得的无菌芽苗生长健壮。培养基中添加0.25mg/L维生素C的带芽茎段褐化率较对照低4.44个百分点,萌芽率较对照高3.02个百分点。4月中旬到5月中旬为采集带芽茎段的最佳时间,褐变率低,污染率较低,萌芽率达31.48%和30.77%。  相似文献   

5.
以雷公藤幼嫩茎段为外植体材料,研究雷公藤无菌体系的建立,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培养方式对诱导腋芽萌发和茎段快速生根的影响,以期获得雷公藤植株的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雷公藤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方式是75%酒精30 s+0.1%升汞10 min;腋芽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MS+1.5 mg·L-1 6-BA+0.2 mg·L-1 NAA,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3±1)℃,湿度70%±5%,光/暗培养12 h/12 h,腋芽的萌发率为98.3%;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0.2 mg·L-1 NAA+0.1 mg·L-1 IAA+0.03%活性炭,最佳培养条件为叶片支撑的带芽茎段空气悬浮培养,温度为(23±1)℃,湿度为70%±5%,光/暗培养12 h/12 h,不定根的萌发率达到91.5%。该空气生根的雷公藤体外培养体系方法简单,月增殖系数可达到3.8,可同时快速实现雷公藤植株的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  相似文献   

6.
东北百里香组培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  杨丽鹏  张秀珍  马喜娟 《园艺学报》2011,38(6):1185-1190
 以中国特有地被植物东北百里香为试材,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腋芽萌发和茎段、叶片外植体愈伤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百里香茎段腋芽可直接诱导萌发,在MS + 6-BA 0.5 mg · L-1 + NAA 0.1 mg · L-1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达74%,在MS + 6-BA 0.5 mg · L-1 + NAA 0.1 mg · L-1的培养基上增殖倍数为36.43。由茎段萌发的组培苗在1/2MS + IBA 0.5 mg · L-1的培养基中20 d后生根率100%,移栽成活率76.7%。继代培养中叶片外植体可以诱导出愈伤组织,但是不能进一步分化成苗。茎段愈伤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 + 6-BA 0.5 mg · L-1 + 2,4-D 1.0 mg · L-1,再分化培养基为MS + 6-BA(0.1 ~ 1.0)mg · L-1 + GA3(0.1 ~ 0.5)mg · L-1,分化率为33.3%。  相似文献   

7.
在春、冬季取香石竹的顶芽、茎段芽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不同采集季节及部位的外植体对香石竹芽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春季取顶芽做外植体采用70%酒精30s+0.1%升汞6min消毒处理可获得较好的试管苗。70%酒精30s+0.1%升汞6min较适宜于外植体消毒,在春季取材,顶芽分化优于茎段芽,在冬季取材,茎段芽分化优于顶芽。  相似文献   

8.
食用百合种质的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技术初探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离体茎尖为试材 ,采用玻璃化法 ,对食用百合离体超低温保存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用2~ 3mm茎尖 ,在MS +0 .5mol·L-1蔗糖浓度的培养基上预培养 1~ 2d ,室温下植物玻璃化溶液 (PVS2 )处理 2 0min ,换入新鲜的PVS2 ,迅速投入液氮中 ,2d后取出 ,在 4 0℃水浴中解冻 2min ,再在 2 5℃水浴中解冻 10min ,用1.2mol·L-1蔗糖液体培养基洗涤 2 0min ,接种在 6 -BA 0 .5mg·L-1+NAA 0 .1mg·L-1+GA3 0 .3mg·L-1+蔗糖 30 g·L-1+琼脂 7g·L-1的MS培养基上 ,2 5℃弱光培养 1周后转为正常光下培养 ,2周后再生率达到 5 2 .6 %。  相似文献   

9.
以西洋梨矮化砧木BA-29春季茎段为外植体,筛选适宜的消毒时间和诱导、继代增殖与生根培养基,并对试管苗进行了移栽。结果表明,(1)取春季田间嫩茎段为外植体,用0.1%HgCl2消毒5min,污染率可控制在20%以下,外植体成活率超过70%,效果优于消毒3min、7min和10min;以1/2MS+6-BA1mg·L-1+IBA0.1mg·L-1+GA0.2mg·L-1为诱导培养基,增殖倍数较高;(2)适宜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1mg·L-1+IBA0.4mg·L-1+GA0.05mg·L-1,增殖系数可以达到3.8,且芽生长势强,新芽质量好;(3)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5mg·L-1+IBA0.5mg·L-1,生根率81%,平均生根7.6条,最多达到10条;已生根试管苗炼苗7d后移栽于灭过菌的基质中,30d后移栽成活率超过80%。  相似文献   

10.
菊花珍品绿牡丹的组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红 《北方园艺》2008,(3):195-196
以菊花珍品绿牡丹的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了离体培养.结果表明:初始培养的较好培养基为MS BA 0.5 mg/ L NAA 0.1mg/L,丛生芽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 MS BA 0.2 mg/ L NAA 0.1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 NAA 0.05 mg/L.  相似文献   

11.
侧耳属3种食用菌解剖学性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DA培养基和棉籽壳为培养料,培养了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并对其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均具有锁状联合,子实体菌柄都侧生,每个担子顶部产生4个担孢子,孢子内含油滴,孢子印皆为白色。姬菇和鲍鱼菇菌盖颜色为灰黑色,榆黄蘑为黄色,姬菇和榆黄蘑菌丝生长快,姬菇菌丝浓密,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稀疏,鲍鱼菇菌丝能产生黑色分生孢子。姬菇和榆黄蘑子实体小而多,出菇早、产量高,鲍鱼菇子实体较大内部组织紧密,担子、担孢子梗粗壮,孢子饱满油滴大。  相似文献   

12.
采用香菇菌株Cr-02为实验材料。简易开放式生料栽培为栽培方法,观察到了香菇子实体形态发育的全过程。初步将之分为纽结期、褐变期、成型期和成熟期四个时期,确定了子实体形态分化的关键时期是褐变期。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 ,来研究白蚁蚁巢的热水浸提物对鸡菌丝生长的影响 ,探索鸡菌丝的营养特征。研究发现蚁巢热水浸提物对黄褐纹鸡菌丝的生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作用 ,而蚁巢热水浸提物的量的多少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以美国大速生菜为试材,以腐熟与未腐熟玉米秸秆替代草炭作为莴苣无土栽培基质中的主要材料,研究其对莴苣产量、叶面积、干物质量、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维生素C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腐熟玉米秸秆∶蛭石=3∶1)基质配方最有利莴苣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鸡腿蘑菌丝体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8种不同培养基配方,培养鸡腿蘑菌丝体,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谱差异明显,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6.
采用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保定市市售的3种类型共16种蔬菜中的Ca、Cu、Zn、Fe、Mn 5种矿质元素,为指导人们日常饮食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蔬菜中矿质元素含量不同,叶菜类蔬菜中的(Ca、Cu、Zn、Fe、Mn含量高于果菜类蔬菜、根茎类蔬菜;而不同品种的蔬菜其矿质元素的含量也存在很大差异,油菜中的Ca和Mn含量最高,分别为7.6 g/100g和8.98 mg/100g;Zn含量最高的为香麦16.72 mg/100g,其次为菠菜12.63 mg/100g,洋白菜的Zn含量最低仅为0.73 mg/100g;菠菜中Fe含量最高138.43 mg/100g,其次为香麦111.11 mg/100g.综合分析结果,香麦、菠菜、油菜的Ca、Cu、Zn、Fe、Mn含量要高于其它种类的蔬菜.  相似文献   

17.
以文冠果初花期及盛花期花瓣为试材,用薄层层析色谱法(TL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和高效液相色谱仪-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对花瓣中的色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开花过程中花色变化的原因,以期为文冠果花色育种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文冠果花瓣内含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物质,开花过程中色素组成及含量均存在变化使其花瓣呈现变色现象,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类黄酮含量均呈现增长趋势。在盛花期时检测到初花期花瓣中未检测到的2种花青苷飞燕草素-3-阿拉伯糖苷和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是其花瓣基部呈现红色的重要原因,其含量分别为3.61mg·g^-1和9.95mg·g^-1。  相似文献   

18.
莲瓣兰原生地萌发胚培养真菌污染控制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莲瓣兰杂交种子原生地共生萌发突破种皮的胚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次氯酸钠浓度、灭菌时间、灭菌次数及超声波处理时间对莲瓣兰胚培养过程中真菌污染控制及胚培养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莲瓣兰胚培养过程中以次氯酸钠浓度∶灭菌时间∶灭菌次数∶超声波处理时间(4%∶15 min∶1次∶6 min)的配比胚被真菌污染的污染率最低为16.0%,但是胚成活率较低仅为14.3%,不宜作为莲瓣兰胚培养的灭菌条件;经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莲瓣兰胚培养过程中胚成活率作用大小为次氯酸钠浓度超声波处理时间灭菌时间灭菌次数,以次氯酸钠浓度∶灭菌时间∶灭菌次数∶超声波处理时间(1%∶20 min∶2次∶3 min)的配比胚成活率高达93.3%,同时胚被真菌污染率仅为19.00%,可以作为莲瓣兰(Cymbidium torliseplum)杂交种子原生地共生萌发突破种皮的胚培养灭菌条件,在此条件下胚能够从培养基中吸收营养物质,经过培养胚生长发育成根状茎。  相似文献   

19.
槭树科植物树姿优美、叶形秀丽,大多极具观赏价值。我国槭树科植物资源丰富,其中云南是槭树科种类最多的省份,有61种。通过对昆明地区主要公园的绿地调查,表明槭树科植物在昆明绿地中应用品种单一、资源利用不充分。针对存在的问题,对昆明槭树科植物的应用提出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开发保护并重、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种植养护措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香菇多糖分离纯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不同方面对香菇多糖的分离、纯化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 :香菇颗粒的粒径为 2 - 3mm ,原料 /水 (W /W) =1:2 0~ 1:2 5时 ,乙醇终浓度在 70 %左右时效果最佳 ,可以得到较多的多糖粗品。BECM法脱蛋白的结果表明 ,杂蛋白的去除率为 99 98%。甲醇分级沉淀后的多糖分为L1,L2 ,L3三个级分 ,分别测其比旋 ,并用酸完全水解L1,L2 ,L3,作纸层析结合苯酚—硫酸法的测定结果表明 ,L1,L2 ,L3的葡聚糖含量分别为6 8 0 9%,79 2 5 %,10 0 %。比较自然干燥法 ,高温烘干法 ,真空低温冷冻干燥法的干燥结果发现 ,自然干燥法耗时太长且干燥不彻底。而高温烘干法则会使多糖严重降解。真空低温冷冻干燥法虽然能耗较多 ,但条件温和 ,应是制备有活性生化制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