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四川烟区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2003~2005年四川省主产烟区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了变异分析,并与津巴布韦优质烟叶化学成分含量进行了差异比较。结果表明:①四川烤烟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值总体较高,烟叶氯含量较低且变异性较大,钾氯比值较大但表现欠稳定。②四川烤烟不同部位间除氯含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指标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地点间化学成分差异极显著;不同品种间总糖、还原糖、钾、氯及钾氯比差异显著;年际间氯含量、氮碱比、钾氯比表现较不稳定。③四川烤烟与津巴布韦烤烟化学成分间存在显著差异,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值显著高于进口烟叶,钾、氯含量则显著低于进口烟叶。  相似文献   

2.
田间条件下对烤烟下、中、上3个部位叶片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的钾、钙含量及钾与钙比值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烤烟田间叶片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烟叶部位的上升,叶片钾/钙值表现为逐渐增加的变化规律,而叶片钾和钙的含量均表现为逐渐下降的变化规律.随着叶龄的增长,新鲜烟叶中各部位叶片钾/钙值呈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的规律;叶片钾含量变化表现为逐渐下降,叶片钙含量变化表现为逐渐上升.3个部位叶片钾/钙值、钙含量的差异极显著,叶片钾含量的差异不显著;不同叶龄之间叶片钾/钙值的差异极显著,叶片钾和钙含量的差异显著.叶龄与叶片钾含量、钾/钙值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叶片钙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烟叶中钾/钙和钙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795**),与叶片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786**);烟叶中钾与钙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569*).  相似文献   

3.
对烤烟下、中、上3个部位叶片主要化学成分派生值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烟叶部位的上升,叶片两糖差值、还原糖/烟碱、总糖/烟碱比值均表现为随之上升的变化规律。随着采收日期的延迟,烟叶中两糖差值的变化呈现出上升趋势,还原糖/烟碱和总糖/烟碱比值的变化无明显规律性。3个烟叶部位之间叶片中两糖差值的差异不显著、还原糖/烟碱和总糖/烟碱比值的差异显著;不同采收日期之间3个化学成分派生值的差异不显著。不同采收日期与两糖差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56*);烟叶中总糖/烟碱与还原糖/烟碱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967**)。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玉溪烟区初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现状和年度间的变化趋势,对2014—2018年玉溪市9个烤烟K326种植区的1 689个初烤烟样品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和协调性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下部烟叶总糖、还原糖、糖碱比值略高,上部烟叶氮碱比值略低,其余化学成分含量均在适宜范围;上部烟叶糖碱比值较稳定,其余化学成分年度间存在显著差异;烟碱、总糖、还原糖、总氮、氧化钾、氮碱比值的变异系数较小,氯、钾氯比值变异系数较大;烟碱与总糖、还原糖、糖碱比、氮碱比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总氮呈极显著正相关;烟碱、氯含量呈逐年小幅下降趋势,钾含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田间条件下对烤烟下、中、上3个部位叶片成熟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派生值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烟叶部位的上升和移栽后天数的增加,总糖/烟碱、还原糖/烟碱比值随之降低,两糖差值的变化无明显规律性。3个部位烟叶之间两糖差值、总糖/烟碱、还原糖/烟碱比值的差异均不显著;不同移栽后天数之间两糖差值的差异不显著,总糖/烟碱比值的差异显著,还原糖/烟碱比值的差异极显著。不同移栽后天数与两糖差值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与总糖/烟碱、还原糖/烟碱比值之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烟叶中,总糖/烟碱与还原糖/烟碱比值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两糖差值与总糖/烟碱、还原糖/烟碱比值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烤烟生产技术措施、改善烟叶品质,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贵州省紫云县2009—2015年B2F、C3F和X2F等级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特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紫云县烟叶化学成分基本在优质烤烟适宜范围,总体协调性较好。其中,B2F等级烟叶的还原糖含量和两糖比年度间差异显著;C3F等级烟叶的总氮含量年度间差异显著,两糖比年度间差异极显著;X2F等级烟叶的总氮含量年度间差异显著,钾氯比和两糖比年度间差异极显著;中、下部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及钾含量,氮碱比和糖碱比显著高于上部烟叶,总氮及烟碱含量随烟叶部位升高而增加,钾含量、糖碱比、钾氯比和氮碱比随烟叶部位升高而降低。2009—2015年上部烟叶的烟碱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下部烟叶略呈上升趋势,中部烟叶较稳定。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湖南浓香型烟叶产区烤烟化学成分变化规律,于2011年和2012年采集烟叶样品111个,对不同年份、不同等级、不同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的总糖、还原糖、糖碱比以及钾氯比与2011年相比有所增长,2012年的总氮、烟碱、钾、氯、淀粉以及氮碱比与2011年相比有所下降。各化学成分指标在不同等级中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且2011年与2012年的等级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总糖、还原糖、钾、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变化为:X2FC3FB2F;总氮、烟碱、氯的变化为:B2FC3FX2F。同一化学成分在不同品种之间的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烤烟叶片生长过程中的营养与发育状况,为改进烤烟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在田间栽培条件下,于不同叶龄期对烤烟下、中、上3个部位叶片的鲜重、含水率及鲜干重比值进行了测定,从定量角度分析了烟株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部位和不同叶龄期叶片主要植物学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烟叶部位的上升,叶片含水率及鲜干重比值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随着叶龄的增加,各部位叶片鲜重总体上呈先增加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叶片含水率及鲜干重比值无明显的变化规律。3个部位之间叶片含水率及鲜干重比值差异均显著,不同叶龄之间叶片鲜重差异极显著;叶龄与叶片鲜重之间、叶片含水率与鲜干重比值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对云南产区云87部分上等烟主要常规化学成分含量作初步剖析,以了解云南产区云87的品种特性,为生产优质烟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显示:烟叶含总植物碱量、含氮量、糖/碱、含氯量、钾/氯和氮/碱均满足优质烤烟需求,总糖及还原糖含量较高,钾/氯的变异系数最大,总糖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云87不同部位烟叶间差异显著,总植物碱含量、含钾量、含氮量、两糖差、糖/氮、糖/碱、氮/碱和钾/氯在不同部位间差异显著(P0.05);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总植物碱、含氯量、含钾量、含氮量、两糖差、糖/氮、糖/碱、氮/碱和钾/氯均在不同的种植区差异显著(p0.05)。所以在今后烟草种植及调制中如何有效控制总糖、还原糖含量和两糖差及增加含钾量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三门峡烟区4个县市(卢氏、灵宝、渑池、陕县)、3个等级(B2F、C3F、X2F)共计94个烤烟样本为供试材料,对烟叶总糖、还原糖、烟碱、钾、氯、糖碱比、钾氯比等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变异分析。结果表明:除钾含量、钾氯比之外,烤烟其他化学成分在不同生产地点之间差异显著;除还原糖、钾、氯含量和钾氯比之外,烤烟其他化学成分不同品种之间差异显著;总糖、钾含量在不同等级之间差异显著;不同海拔的总糖、烟碱和糖碱比差异显著;在不同施氮水平下,还原糖、烟碱和糖碱比差异显著,其余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以自育的3个烤烟胞质不育系和4个国内推广烤烟品种为材料,配成3×4=12个杂种,研究烤烟下部叶8个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1)各品质性状均存在正向或负向的离中优势。总氮有25.00%组合的正向离中优势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相反,总氮/烟碱、总糖和氧化钾有33.33%、25.00%和8.33%组合的负向离中优势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烟碱、氯、总糖/烟碱、氧化钾/氯分别各有41.67%、16.67%、8.33%、8.33%组合正向离中优势和8.33%、8.33%、33.33%、8.33%负向离中优势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2)总氮、烟碱、氯分别有25.00%、16.67%和8.33%组合的超高亲优势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它品质性状均不存在显著的超高亲优势。(3)烟碱、总糖/烟碱、总氮/烟碱分别有8.33%、16.67%、8.33%组合的超低亲优势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它品质性状各组合均不存在显著的超低亲优势。  相似文献   

12.
采集湖南烟区种植的9个不同基因型烤烟,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烟叶物理特性与主要化学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烟叶物理特性与主要化学指标间的关系在不同部位间具有明显差异。其中,在物理特性的各项指标中,与中下部烟叶总糖含量关联程度较大的是长宽比,而上部烟叶则表现为叶片厚度。与中上部烟叶总氮、烟碱以及与下部烟叶烟碱含量关联程度较大的均是含梗率,与下部烟叶总氮含量关联程度较大的物理特性指标是叶长,双糖差、糖碱比、氮碱比在不同部位间的关联程度不同。叶片厚度是影响上部烟叶主要化学指标的重要因子,中下部烟叶的长宽比决定了烟株光合作用的强弱以及光合产物的累积量,从而间接反映出烤后烟叶品质的优劣。  相似文献   

13.
烤烟胞质雄性不育杂种化学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个烤烟胞质雄性不育系(MsYZ206-9、MsYZ203-6和MsYZ216—1)和4个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云烟87、G80和G28)为材料,配成12个杂种,利用简单加性.显性遗传模型研究总糖、烟碱、总氮、氧化钾、氯、总糖/烟碱、总氮/烟碱和氧化钾/氯等8个烟叶化学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和群体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1)控制烟叶总糖的主要遗传效应是加性效应,显性效应较低,其杂种优势利用潜力可能较低;控制烟碱、总氮、氧化钾、氯、总糖/烟碱、总氮/烟碱和氧化钾/氯的显性效应较高,这7个化学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利用潜力可能较大;2)所有杂种总糖存在负向群体平均优势和负向群体超亲优势,其他7个化学品质性状表现为正向、负向群体平均优势和群体超亲优势并存.  相似文献   

14.
烤烟主要物理性状与化学成分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烤烟品种K 326为供试材料,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烤烟不同部位烟叶的主要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烤烟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所具有的显著性指标因部位而异;上、中、下3个部位物理性状共有的显著性指标是叶长、叶厚和叶面密度,化学成分共有的显著性指标是氯含量、钾含量和钾氯比,且后者对典型变量的相对作用大小一致,表现为钾>钾氯比>氯;烤烟不同部位烟叶叶长、叶厚和叶面密度与钾、钾氯比和氯的关系最为密切.典型负载系数可以作为确定各部位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显著性指标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不同林龄榧树Torreya grandis林地土壤碳、氮、磷质量分数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为榧树的经营管理和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  以浙江省诸暨市香榧T. grandis‘Merrilli’ 国家森林公园4个不同林龄(0~100、100~300、300~500和>500 a)的榧树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集榧树林地不同土层(0~20、20~40和40~60 cm)的土壤样品,分析不同林龄榧树林地土壤碳、氮、磷质量分数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  结果  ①不同林龄榧树林地土壤碳、氮质量分数分别为10.90~24.22、1.22~2.22 g·kg?1,各土层碳、氮质量分数随林龄变化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不同林龄榧树林地土壤磷质量分数为0.24~0.80 g·kg?1,各土层土壤磷质量分数随林龄变化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不同林龄榧树林地土壤碳氮比、氮磷比均值分别为8.59~10.89、3.06~6.16,各土层土壤碳氮比、氮磷比随林龄变化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林龄榧树林地土壤碳磷比为31.54~63.72,各土层土壤碳磷比随年龄变化也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部分林龄碳磷比差异显著(P<0.05)。③榧树各林龄林地土壤碳、氮、磷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碳和氮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P<0.01),各林龄土壤磷与碳磷比和氮磷比均存在负相关,碳磷比和氮磷比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P<0.01)。  结论  榧树生长主要受到土壤磷的限制,因此对榧树林经营时,可考虑合理添加磷肥来改善土壤肥力,促进土壤与植物之间养分的良性循环。表4参34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001—2003年湖南31个烤烟主产县551份烟叶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化学成分、烟气成分总糖、还原糖、烟碱、钾、焦油量等与评吸质量相关性显著或极显著;与香气量密切相关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糖碱比>焦油量>抽吸口数>总糖>钾>烟气水分;与浓度相关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糖碱比>总粒相物>抽吸口数>钾,与刺激性密切相关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烟气烟碱>总植物碱>还原糖>抽吸口数>烟气水分>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不同部位烤烟叶片还原糖含量与叶片形态特征指标的关联性,确定对还原糖含量影响的主要形态特征指标,为湖北烟区优质烟叶原料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湖北省襄阳市2017—2019年3个烟叶产地(枣阳市、南漳县和保康县)的初烤烟样品(272个上部叶样品、277个中部叶样品、282个下部叶样品)为试验材料,测定其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