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子代造林测定,从35个杉木家系中选择出25个优良家系,其9年生材积增益可达45.92%,再从入选的10个家系中选择99株优良单株繁殖成无性系,经造林2年后,从中选出7个优良无性系,其树高增益可提高37.12%。建议从初建采萌圃中淘汰平均表现以下的无性系,并在当地推广入选的优良无性系,以提高良种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2.
对8年生巨桉种源、家系试验林进行全面调查分析表明:生长性状在不同种源、家系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形质性状在不同种源间差异不显著,在不同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耐寒能力在不同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在不同家系间差并不显著。通过综合评价和比较,选出适应福建省永安地区种植的巨按优良家系10个,树高、胸径、材积和耐寒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4.80m、16.6om、0.1749m^3和4.42,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8.96%、加.44%、67.17%;优良个体15株,其树高、胸径、材积和耐寒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7.91m、20.63cm、0.2976m^3和4.85,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44.9%、48.8%和184.1%。这些优良材料可以通过无性繁殖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长白落叶松优良家系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抚顺县哈达部省合建林木良种基地,于1985~1986年共营造长白落叶松19个家系的子代测定林。经1994年秋调查分析,共选出12个优良家系。其优良家系的平均遗传力,树高为0.784,胸径为0.678,材积为0.710;平均遗传增益,树高为9.8%,胸径为10.0%,材积为26.2%。实现材积增益超过对照159.3%,超过家系总平均值的37.5%。  相似文献   

4.
华山松优良单株子代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陕西、云南3个优良林分中,选择了32株体进行了11年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半胞家系间树高生长差异非常明显,经方差分析选出真正的优良个体11株。占参试总数34%,陕西单株子代高生长均极显著低于对照,树高广义遗传力是85.3%,遗传增益为17%。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引种的6年生湿加松(Pinus elliottii×P.caribaea)的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湿加松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有较大的差异,其中保存率的家系遗传力0.93,变异系数高达174.24%;而胸径和树高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82和0.69,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1.50%和2.82%。对39个家系进行聚类分析,从中选择出15个速生家系,其树高的遗传增益均值为9.1%,胸径的遗传增益均值为16.6%。运用K快速聚类法选出的95株优良单株中,有59株是属于优良家系中的极速生单株,其树高遗传增益为55.70%,胸径遗传增益为50.90%。  相似文献   

6.
1989年以来,先后从浙江临安、开化及湖南等地引进杉木优良家系25个,进行杉木少株小区试验(随机区组设计)和多株小区试验(对比法设计),并采用当地一般造林苗木和第1.5代良种苗作为试验对照,通过多年试验和观测统计分析,筛选出显著优于对照并适于本地区生长的51、37、55等11个平均遗传增益达43.15%的优良家系(其中51号家系遗传增益高达73.75%),并估算树高、胸径和村积的家系平均遗传力分别为43.82%、43.14%、42.12%,同时选出4棵优树用于建立采穗圃。  相似文献   

7.
楸树优良无性系选择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楸树10个无性系及金丝楸(对照)测试林5年对比试验,选出速生型优良无性系8615。5年生胸径达9.4cm,年均1.88cm;树高5.2m,年均1.04m;立木材积0.01714m ̄3,年均0.00343m ̄3。与金丝楸相比,胸径、树高、立木材积分别增力027.0%、6.1%及102.8%。与全林均值相比,胸径、树高、立木材积分别增加25.3%、10.6%及92.2%。胸径重复力为54.71%,遗传增益13.86%;树高重复力35.05%,遗传增益3.73%;立木材积重复力61.37%,遗传增益56.55%。  相似文献   

8.
1989年以来,先后从浙江临安、开化及湖南等地引进杉木优良家系25个,进行杉木少株小区试验和多小区试验,并发地一般造林苗木和第1.5代良种苗作为试验对照,通过多年 试验和观测统计分析,筛选出显著优于对照并适于本地区生长的51、37、55等11个平均遗传增益达43.15%的优良家系,并估算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家系平均遗传力分别为43.82%,43.14%,42.2%,同时选4棵优树用于建立采穗圃。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第一轮回选择遗传增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0年生的马尾松优树半同孢子代测定林中进行优良家系、优良单株的联合选择,结果表明,第一轮回选择效益明显。其中混合选择的材积遗传增益为3.81%;优良家系的遗传增益为13.4%,在优良家系内选择优良单株的遗传增益的10.95%,所选择的12株优良单株可以营建第一代半种园子。  相似文献   

10.
2017年在带岭南列林场,对1989年营造红松子代测定林中77个家系的生长性状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家系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从中选出4个优良家系,其树高、胸径和材积比家系均值提高8.79%、13.63%和27.14%,遗传增益分别为10.2%、12.9%和30%。再从优良家系内选择8株优良单株,其树高、胸径和材积比家系均值提高15.31%、40.35%和200%,选出的优良单株可用于红松高世代种子园的营建材料。  相似文献   

11.
对25年生马尾松优树子代测定林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子代树高、胸径、材积在家系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其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428、0.565和0.610.利用以树高、胸径、材积构建的指数选择方程从参试家系中选择出20个速生优良家系,平均材积遗传增益为26.0%.从入选的优良家系中选择出100株优良单株,平均材积比群体均值大122.21%.  相似文献   

12.
华山松混合授粉子代测定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威宁华山松良种基地的混合授粉子代林的调查结果表明:约有50%的家系树高大于当地生产种,2/3的家系地径大于生产种,树高和地径的遗传力都很高,分别为92.7%和76.69%,遗传增益达到65.82%和26.44%。家系遗传力比单株遗传力高,树高遗传力比地径高。家系筛选以树高为主,有8个家系入选,入选率为24.24%,将入选的优良家系营建高世代种子园,就会获得更高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13.
福建柏优良种源和家系优树选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福建柏19个地理种源和48个家系造林试验,初步选择出10个优良种源和14个家系,其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16.09%~88.70%、15.19%~184.80%。参照福建柏优树国家标准,在优良种源和家系林分中,选择出优树179株,其材积遗传增益比优良种源和家系分别提高17.45%~122.51%、3.30%~191.69%。  相似文献   

14.
杉木无性系的遗传变异及优良无性系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验揭示了杉木无性系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开花结果等方面有巨大的遗传差异。从99个参试无性系中选出了6个优良无性系,与种子园实生苗相比较,树高增益19%-26%,胸径增益17%-34%,单株材积增益50%-114%。分析了杉木家系选择和无性系选择的遗传改良潜力。无性系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是家系遗传变异系数的2.6倍、3.1倍和3.1倍。在入选率相同的条件下,无性系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选择响应分别是家系选择响应的2.8倍、3.6倍和3.5倍。  相似文献   

15.
对8年生马尾松优树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的生长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家系在树高、胸径、材积性状上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家系遗传力较高;以树高、胸径大于群体均值5%,材积大于群体均值15%作为指标,筛选出16个优良家系,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6.40 m、8.51 cm和0.0222 m3,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3.75%、8.31%和10.14%,平均材积现实增益为40.59%;其中92、123、159家系的增产效果最佳,材积现实增益均超过50%,可作为福建省营建马尾松种子园的备选材料。  相似文献   

16.
16年生无性系测定林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早期子代测定林中家系的优、中、劣单株并不能完全决定其无性系的后期表现;优良家系中选择出的优良单株(无性系)经过无性系评价。筛选出的优良无性系居多。但家系问树高差异显著、胸径差异不显著;无性系问树高差异显著、胸径差异不显著;8805组入选的12个无性系树高均值大于组内均值的12.5%。8806组入选的7个无性系树高均值大于组内均值的13.5%。  相似文献   

17.
细叶桉种源-家系综合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细叶桉14个种源的100个家系生长性状,形质性状进行源间和家系间的差异分析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性状间差异极显,家系遗传力大于单株遗传力,除分枝性状外,生长性状与形质性状相关极显。7年生生长最好的13659种源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是最差种源13308的1.27,1.32和2.14倍,7年生最优家系是No.17号家系,其单株材积达0.06134 m^3,是最差家系No.33号的3.6倍,虽家系群体均值的1.74倍。运用指数选择法对家系进行多性状综合选择,初步选出22个优良家系,其树高,胸径,材积,枝下高,干形和分枝的遗传增益分别达到7.31%,6.39%,18.01%,13.77%,8.22%和5.36%。  相似文献   

18.
青海云杉半同胞家系遗传变异及二代优树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肃省小陇山沙坝试验基地9年生40个青海云杉家系子代测定林树高、新梢、冠幅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云杉家系间各性状差异均达显著水平。青海云杉各性状中家系遗传力均大于单株遗传力,各家系间树高、新梢、冠幅三者之间表型相关均为极显著相关。以家系树高育种值为选择指标,共选出8个优良家系。采用配合选择最佳线性预测(BLUP)估算单株育种值,选出来自21个家系的102个优良单株,其树高比群体均值高出36.25%,期望遗传增益是27.97%。说明配合选择具有兼顾高遗传增益和广遗传基础的优点。这些优良家系和单株可作为营建青海云杉二代种子园试验林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柚木(Tectona grandis)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家系大田测定的初步结果显示:不同家系1~3 a生树高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家系保存率为50%~100%,树高和胸径变异系数分别为0.21和0.27,遗传力分别是0.50和0.27,由3a生树高筛选出优良家系26号、35号和4号,树高和胸径遗传增益分别为6.43%和3.40%.  相似文献   

20.
杉木第二代种子园单亲子代测定及联合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80个杉木第二代种子园单亲子代家系在福建省卫闽国有林场营建子代测定林,对连续5 a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系各年树高、胸径、材积、冠幅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遗传参数估值表明,除冠幅外的其它生长性状均受到中度的遗传控制。利用试验林3年生和5年生时的树高、胸径、材积构建指数选择方程组对参试子代进行联合选择,评选出甲2、戊1、丁96等8个优良家系及这些家系内的I1、I2、I3等15个优良个体;评选出的优良家系5年生时树高、胸径、材积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2.61%、6.39%和16.98%,优良个体5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材积比群体均值分别大29.41%、76.39%和231.77%;研究结果还表明丁65、乙22、丁32等7个家系生长表现极差,应予以淘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