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县七山二田一分水,山地面积占70%,泉水和水库自流水较为丰富,利用自然落差流水养鱼更为经济,为了因地制宜开展一水多用,发挥山区流水养鱼的优势,这对迅速改变山区“吃鱼难”和脱贫致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流水养鱼节能、节地,省饵、省工,投资小,收效大,有的大山沟溪多,可以做到“家家流水,户户养鱼”。流水养鱼是当前一种集约化高密度精养和半精养的养殖方式之一,一般比池塘养鱼产量高。流水养鱼由于水经常不断地流动,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放养密度较大,如果饵料丰富,管理适当每亩可产成鱼2000—4000公斤,养得好的可达50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2.
山区流水养鱼技术要点我县山区地下水、泉水和水库自流水较为丰富,利用自然落差流水养鱼较为经济,因地制宜开展一水多用,发挥山区流水养鱼的优势,这对迅速改变山区“吃鱼难”和脱贫致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流水养鱼节能、节地、节饵、节工;投资小,收效大,有的大山...  相似文献   

3.
鱼类高密度养殖模式大致可以分为池塘高密度精养、流水养鱼、网箱养鱼、生态养鱼、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等几种。其中池塘高密度精养经济效益一般,养殖占地面积较大。流水养鱼受自然地理因素限制。网箱养鱼受到自然气候条件束缚较大。  相似文献   

4.
小窝流水养鱼是浦北淡水养殖业特有的一种养鱼方式,在县内山区农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所谓小窝流水养鱼,即系山区群众利用山溪泉水长流不息的自然条件,在溪边沟旁的零星耕地上开挖几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的小坑窝,引来山泉水进行长流水养鱼。具有投资少、易管理,养出的草鱼个体大、肉质结实、无泥腥味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户和消费的喜爱。“小窝养大鱼”曾驰名区内。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绿色无公害农产品需求的增加,小窝流水养出的草鱼以其生态、绿色的优良品质而畅销县内外,  相似文献   

5.
流水养鱼是一种利用山区地形落差和山溪流水进行较高密度养鱼的模式,主要养殖草鱼。它具有占地少、投资小、易于管理、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一般10米2的流水鱼池年产量可达25~75千克。山区日照少、水温低、鱼群长期逆水游泳而生长较慢、体质健壮,而且水质、饲草都没有污染,养  相似文献   

6.
目前世界淡水养鱼业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是精养法。精养法大致分为小水面精养和大水面精养两种。小水面精养大多被工业发达国家所采用,它的特点是实行高密度养殖,用人工配合饵料和增加溶氧量等达到高产。生产方法可分为流水养鱼、加强循环过滤水养鱼、充氧养鱼和网箱养鱼等。  相似文献   

7.
网箱养鱼具有流水、密放、精养、高产等特点,利用网箱内外水体交换,保持网箱内“活水”环境,给鱼类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既能进行高密度流水养鱼,又不致于缺氧。鱼类生活在密集的网箱里,活动减少,消耗降低,同化作用增强。同时,网箱养鱼的方法简便,灵活,适应水域广泛,在淡水养殖业中有了广阔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郊的房山区发挥山区水资源优势,闯出了一条致富新路,开始建设流水养鱼系统工程。目前全区发展“流水养鱼”水面80多亩,并已产出鱼货。  相似文献   

9.
铁凌 《水产养殖》1996,(1):11-12
池塘循环水养鱼一般要比传统的静水养鱼增产1倍左右。通过把池塘的静水采用动力设备变成微流水,从而达到调节水质,改善整个池塘的生态环境,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鱼类生长的目的。大面积实践证明,池塘循环水养鱼密度大,成活率高,省饲料,易管理,十分有利于精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颇佳。现将这一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养鱼在印尼历史悠久,尤其是在西爪哇,19世纪中期就开始了。现在养鱼在印尼已从传统的粗养发展到精养,如流水池塘养殖体系。流水养殖体系,作为一项显著的研究成果,1975年以后已被渔民广泛采用。而流水养殖体系的迅速发展,部分原因是由于生产商业性颗粒饵料的饲料厂的发展。鲤鱼(Cyprinus carpio)是用这种方式养殖的唯  相似文献   

11.
助农 《内陆水产》1995,21(8):9-9
流水养殖鲤鱼高产新技术助农流水养鱼是指利用特定的流水条件,进行小面积、高密度、强化饲养,获得高产高效的一种高度集约化精养方式。我国的流水养鱼到目前为止,还只处在零星的个别尝试阶段,但就养殖成绩来看,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以及我国零星试验的报告介绍养殖鲤鱼的...  相似文献   

12.
发展河沟养鱼是一种投资小、花工少、见效快、收益大的简便养鱼方法,适合于山区和水源充足的地方推广。但河沟养鱼必须牢牢把握住,“拦、种、养、管、捕”五个关键环节,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拦建立好拦设是河沟养鱼的保证。一般选泽水流平缓,水口较狭窄,  相似文献   

13.
农家流水养鱼是选择常年水源丰富的地点,筑很小的鱼池将水引入,在流水池中以大鱼种、高密度、人工饲料实行精养。由于流水养鱼占地少,建池易,设备简单,鱼类生长迅速,产量稳而高,管理方便;因而非常适合于山丘区有自然流水的农家经营。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箱、流水养鲤的蓬勃发展,高密度集约化养鲤中出现了一种“白膜病”,给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此病的防治方法很少见报道.作者将近几年在网箱、流水养鱼试验过程中的观察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梯级流水养鱼就是利用山区水源充足,水位落差大的优势,长滕结瓜的形式修建鱼池,一般另无进排水沟,排灌就是从上至下一条龙,是一种简单的流水养鱼方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内陆水体渔业,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由于“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相继成功,淡水渔业获得突破性的进展。近几年来,我国在利用肥水养鱼、多规格混养、实行大中水域的围拦精养、网箱养鱼、流水养鱼、稻田养鱼以及人工配合饲料、鱼病防治、选种育种等方面发展较快,淡水渔业的实用科学技术在普及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生产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湖泊、河道等大型水面养鱼,在养殖学上称为“大水面养鱼”,在江苏称为“外荡养鱼”,是颇具特色的一种养鱼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江苏省东台市地处苏中平原,东濒黄海,西接里下河水网地区、境内河道纵横,发展河道养鱼的条件十分优越。近几年来东台市通过分段精养、网箱配套、人工投饵、增加鱼种投放等方法,迅速提高了河道养鱼的产量,1986年全市河道养鱼亩产达到40.9公斤,1987年达48.7公斤,其中高产河段达亩产300公斤以上,他们的做法主要有四点: 一、选择适宜河段,实行精养高产。为了达到大面积高产的目标,选择适宜河段实行人工精养增加总产,是有效措施之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养鱼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网箱养鱼、流水养鱼、池塘精养高产等集约化养鱼形式的发展,配合饵料的使用越来越多。但是单靠优质、营养全面的配合饵料,而不注意其投喂技术,同样会造成饵料的浪费,使养鱼成本增加,甚至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  相似文献   

19.
网箱养鱼、流水养鲤是我国北方积极推行的大水面淡水养鱼的重要生产方式。目前我省已在各大水库推广网箱养鱼,自1986年始在庄河县新房水库进行流水养鲤至今已三年,效果很好。为了推动我省淡水养鱼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学习交流网箱养鱼、流水养鲤的具体技术经验,省、市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水产工作者,曾把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的池塘养鱼经验,总结成“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字精养法,在池塘养鱼增产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各地创造了许多池塘养鱼的新方法、新经验、新技术,“八字精养法”己概括不了养鱼增产措施了。因此,在现有新发展的养鱼经验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