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黑龙江抚远江段属黑龙江中下游,江面开阔,水流平缓,江中小岛众多,河流纵横交错。尤其在黑瞎子岛内更是如此,岛内“水路十八弯”,河流与江岔相连,江岔与河流相通,小岛与沼泽地“星罗棋布”,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成为鱼类生长的天堂,繁殖后代的“伊甸园”。黑龙江抚远江段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渔业资源相当丰富,每年的渔获量很大,在全黑龙江渔业产量中,抚远江段渔业产量最大,约占总产量的六成以上。2014年,对于黑龙江抚远江段渔业产量而言,是一个大丰收之年,渔业产量约1000吨,这个产量相对于前几年年产量300吨来说是比较高的。这种丰收之年只出现在上个世纪,进入本世纪后,抚远江段渔业年产量在300到500吨之间。而2014年的渔业产量大幅增加,产量比前几年翻倍。当然,渔业产量提高令人欢欣鼓舞,产量提高的背后有很多深层次原因。下面就2014年抚远江段渔获量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中游浮游植物多样性动态变化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运用灰关联分析、单因子评价与生物多样性指数相结合的方法,于2010年5月、7月、9月通过对黑龙江浮游植物的多样性及其季节变动的研究,评价黑龙江中游(黑河?抚远江段)水质现状。结果表明:黑龙江中游浮游植物共计8门115种属,种类组成以硅藻为主。浮游植物的多样性丰富(H’、J三季均值分别在3.66~3.86、0.83~0.88之间);多样性指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绥滨、黑河、三江口江段;黑龙江中游浮游植物的多样性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夏季较春、秋季丰富。应用灰关联分析评价黑龙江中游水质类别,呈现黑河、逊克、嘉荫、萝北、绥滨、三江口、抚远采样点水质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Ⅰ类水质的关联度最大,分别为0.788、0.903、0.851、0.856、0.864、0.791和0.879。结合生物多样性指数及灰关联分析、单因子评价法综合分析,黑龙江中游(黑河-抚远江段)水质现状良好,属于寡污-清洁型河流,水质类别为Ⅰ-Ⅱ类,能够满足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索饵场的水质要求。同时,黑龙江中游江段浮游植物多样性丰富,水质现状良好,也为恢复渔业资源,保护水生生物提供了条件。本研究旨在为黑龙江中游生态环境评价以及合理制定资源恢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施氏鲟隶属于鲟形目、鲟科、鲟属,为黑龙江水系珍稀大型鱼类。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于黑龙江中游的抚远、同江、绥滨、萝北、嘉荫、逊克、黑河等江段,其中以抚远江段的捕捞量最多,占捕捞总量95%以上。20世纪90年代,黑龙江中游施氏鲟的年捕捞量为15~40t。施氏鲟是淡水中个体大、寿命长的大型鱼类之一,具有性成熟晚(雌性施氏鲟为9~10龄)、群体年龄复杂、稚鱼成活率低、补充群体少等生物学特点,如果过度捕捞,其资源恢复速度很慢。  相似文献   

4.
为增殖黑龙江鲟鱼类资源,开展了黑龙江鲟鱼类人工繁殖放流.2005-2007年培育放流黑龙江鲟鱼共计10.7万尾,其中野化训练5 000尾,在黑龙江干流抚远江段捕获3尾标志放流幼鱼.  相似文献   

5.
闽南地区灯光围网夏汛渔获量预报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上层鱼类群聚资源的变动趋势为依据,建立了闽南地区灯光围网夏汛(6~9月)单位日渔获量与前三年夏汛(6~9月)单位日渔获量的平均值的一元回归方程,预报复汛单位日渔获量。并以此推算汛总渔获量和单位汛渔获量的预报值。该预报可比1982年和1989年报道的两种预报法提前3~4个月发布。在1992~1995年的现场预报,准确率在76.70~99.85,平均90.85%。  相似文献   

6.
2001年的5、7、9月对黑龙江上游(黑河江段)、中游(抚远江段)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密度、多样性指数等进行了研究。浮游植物共计70属种,其中黑河江段57属种,中游抚远江段58属种,两江段浮游植物均以硅藻为主。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密度、多样性指数均与水的丰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部分代表性长江鱼类体长值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探究了其变化对资源变动的指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对宜昌江段7种典型鱼类近10~40年体长变化的分析发现,其种群体长特征值变化与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资源本底值高、食性广泛、性成熟年龄低且繁殖力强的鱼类在禁渔政策实施后体长增加较快,反之则增加缓慢或不明显;(2)对宜昌江段、金沙江、赤水河和洞庭湖4处水域近20~40年鱼类群落体长特征值的分析表明,其变动大致可分为下降、波动上升和明显上升3个阶段,与鱼类保护政策实施进程有较好的对应性;(3)宜昌江段铜鱼和优势种鱼类群落的平均体长与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6和0.88),表明鱼类体长特征值与资源丰度密切相关;(4)基于Logistic曲线对宜昌江段鱼类群落体长特征值的分析预测表明, 2030年该值将达1.22,与20世纪80年代鱼类群落体长特征值接近,据此预测该江段鱼类资源在2030年可恢复到20世纪80年代水平。本研究发现天然水域鱼类体长特征值变动与种群、群落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对资源丰度及其变动有较...  相似文献   

8.
调查小江下游回水区鱼类资源,探讨三峡水库175 m正常蓄水后该江段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动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为小江鱼类资源保护提供参考依据。在小江下游渠口、养鹿、高阳和黄石设置4个采样江段,1个位于水库变动回水区,3个位于水库常年回水区。基于2013年和2019年5-7月及10-11月开展的鱼类资源调查数据,采用多元分析方法量化分析小江回水区江段非生物因子时空变动与鱼类群落结构时空变动的关系。结果显示:2013年和2019年共在小江回水区江段采集到鱼类74种,隶属于7目15科56属,其中优势种鱼类15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7种,外来鱼类5种;小江常年回水区的鱼类群落结构在2019年发生了明显改变,而变动回水区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在2013年和2019年间无明显差异;小江常年回水区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在2013年显示出明显的季节变动特征,而在2019年季节性变动特征不明显;变动回水区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在2013年和2019年均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动;总磷含量、磷酸盐含量、水温和流速显著影响小江回水区江段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分布格局,其中磷酸盐含量和水温是最关键的驱动因素。尽量维持小江变动回水区的自然生...  相似文献   

9.
由黑龙江省政府主办,省农委、佳木斯市和同江市共同承办的2007黑龙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启动仪式。7月6日在黑龙江同江市江段举行,首批11万尾国际濒危物种鲟鳇鱼幼鱼被放入江中。俄罗斯的有关官员和专家应邀出席了放流仪式。这次放流活动是落实农业部"2007年黑龙江水域水生资源增殖放流项目"的核心部分。全省共分四个批次进行2l万尾鲟鳇鱼放流。首批同江江段11万尾、二批抚远江段5万尾、三批萝北江段3万尾、四批逊克江段2万尾。放流的鱼种是通过招标来确定的,其中抚远鲟鳇鱼放流站5万尾、省鲟鳇鱼放流站5万尾、同江市鲥鳇鱼放流站3万尾、哈市农科院水产分院8万尾。全省共增殖放流各种鱼类苗种5000万尾,全部放入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等重点自然水域。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十年禁渔”前沱江中游江段鱼类资源和物种多样性,于2017—2020年对该江段鱼类资源进行了8次调查,并对鱼类种类组成、生态类型、群落相似度、种群优势度、生物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稳定性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采集鱼类87种,隶属于5目14科52属。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18种,外来物种6种,分别占总种类数的20.69%和6.90%。鱼类群落以底层、缓流型、产沉性卵、杂食性鱼类为主。相对重要性指数(IRI)显示,蛇、鲤等中小型鱼类为优势种。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Margalef指数、Pielou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2.700~3.742、0.873~0.968、5.374~11.323、0.737~0.887,表明沱江中游鱼类群落分布均匀。等级聚类分析(Cluster)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显示,在一定的相似性水平上,沱江中游江段鱼类的群落类型基本可分为3组,莲花山、麻柳坝工业园与铁路沟可以聚为一组,万古庙、五里店水电站、资州大桥、银山镇、二水厂与西林渡口聚为一组,沱桥独立成组。数量/生物量比较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西林渡口和沱桥江段鱼...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乌苏里白鲑生殖群体生态学特征及资源保护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报道黑龙江流域珍稀经济鱼类乌苏里白鲑生殖群体生态学。1994年秋季对黑龙江抚远江段洄游的乌里白鲑生殖群体的体长、体重组成、年龄组成、肥满度、成熟系数、生殖力、摄食等群体生态学特征进行研究,并提出其资源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初以来,东海区马面鲀渔业由黄鳍马面鲀取代了绿鳍马面鲀,并在近几年来已成为群众渔业主要捕捞鱼种之一。因此,了解黄鳍马面纯的资源状况变动,对渔业生产、管理都具现实意义。本文依据有关资料,从若干方面简述分析了黄鳍马面纯的资源动态,结果为:由于近几年连续高强度的捕捞,其资源群体数量已开始衰退,2000年其可能渔获量属偏低年份,其产量为3.3万t。合理利用初步看法是:减少越冬期的渔获量。  相似文献   

13.
闽南、粤东近海渔场,是我国群众机帆船灯光围网渔业最重要的作业渔场之一。本文根据1971年以来,我们对该渔场进行综合调查所得的资料,就灯围渔业的中上层鱼类渔获量变动趋势,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讨论。一、灯光围网历年渔获量的变化闽南、粤东近海的灯围渔业兴于六十年代中。七十年代,投入该渔场生产的灯围渔船,最多时达1,100艘(组),常年作业的有600多艘。图1表明,闽南、粤东近海的灯围渔业,自1966年以来,随着作业船数迅速发展,渔  相似文献   

14.
东沙北部底层鱼类组成及资源特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海捕捞压力的加剧,一些主要经济鱼类资源相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渔业生产面临着新的抉择。世界一些渔业发达的国家早已纷纷把眼光放在发展外海和远洋渔业,我国近年来也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虽发展速度不快,但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根据1986年6—8月和1987年2—3月、6—9月在东沙北部海区进行的渔业调查取得的有关资料,就该海区鱼类种类组成和资源特点进行探讨。一、鱼类组成 1.鱼类种类:东沙北部调查海区,地处南海,作业水深较深。由于受黑潮支梢和南海水的影响,调查期间渔场表层水温为22—32℃,平均盐度在34‰以上;同时,海底  相似文献   

15.
长江鱼类资源的现状及其增殖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鱼类资源无论其种数或渔获量均位于国内各主要江河之首,我国发展淡水渔业的鱼类种质90%来源于长江水系。因此,长江鱼类资源的兴衰不仅直接左右我国淡水渔业的发展,而且与生物多样性和淡水生态系统保护有密切的关系。这是一个关系社会经济与生态的综合性课题。一、长江鱼类资源现状根据渔获量变动分析,长江鱼类资源衰退始于上世纪70年代前后;长期以来我国致力于发展养殖,而对于鱼类自然资源增殖与保护相对地重视不够,加之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的困扰,长江(包括其它天然水域)鱼类资源衰退不可避免,这是发展经济所付出的环境代…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初以来,东海马面Tun渔业由黄鳍马面Tun马面Tun取代了绿鳍马面Tun,并在近几年来已成为群众渔业主要捕捞鱼种之一,因此,了解黄鳍马面Tun的资源状况变动,渔业生产,管理都具现实意义。本文依据有关资料,从若干方面简述分析了黄鳍马面Tun的资源动态,结果为:由于近几年连续高强度的捕捞,其资源群体数量已开始衰退,2000年其可能渔获量属偏低年份,其产量为3.3万t。合理利用初步看法是:减少越冬期的渔获量。  相似文献   

17.
长江口河日锋区及邻近水域渔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长江口河口锋区及邻近水域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构成多种经济鱼类的重要产卵、索饵场所,是重要渔业水域之一。本文根据有关调查资料和历史文献,对水域的渔业概况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了水域鱼类区系特征、生态类型。简要介绍了水域主要经济鱼类的洄游分布、资源状况和渔业生产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钱塘江下游七黑泷电厂大坝至三堡江段,渔业可利用水面约20万亩。1984年4月至1986年6月调查,佑算鲢、鳙鱼产力(浮游植物产出)111.995吨,青鱼鱼产力22.92吨。该江段主要土著经济鱼类—黄尾密鲴Ⅰ—Ⅱ龄生长怏,Ⅱ—Ⅲ龄生长缓慢,Ⅲ—Ⅳ龄生长加快。渔业开发利用应根据水体供饵能力合理放流鱼种、加强土著经济鱼类资源增殖保护、移植驯化和进行各种形式的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赤水河的鱼类资源现状,于2010年5~6月和9~10月在赤水河赤水镇、赤水市和合江县的3个江段进行了渔获物调查工作。通过统计各江段的渔业捕捞情况,计算年捕捞量。采用体长股分析的方法,对云南光唇鱼(Acrossocheilus yunanensis)、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和张氏歺鱼又(Hemiculter tchangi)的资源量进行了估算,并以此推算各江段鱼类的总资源量。结果显示,赤水镇江段的鱼类年总资源量为10.76t,其中云南光唇鱼为1.23t;赤水市江段的年总资源量为  相似文献   

20.
赤水河鱼类资源量的初步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赤水河的鱼类资源现状,于2010年5~6月和9~10月在赤水河赤水镇、赤水市和合江县的3个江段进行了渔获物调查工作。通过统计各江段的渔业捕捞情况,计算年捕捞量。采用体长股分析的方法,对云南光唇鱼(Acrossocheilus yunanensis)、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和张氏歺鱼又(Hemiculter tchangi)的资源量进行了估算,并以此推算各江段鱼类的总资源量。结果显示,赤水镇江段的鱼类年总资源量为10.76t,其中云南光唇鱼为1.23t;赤水市江段的年总资源量为51.05t,其中大鳍鳠为8.50t;合江县江段的年总资源量为71.37t,其中张氏歺又鱼为4.39t。估算结果可以为赤水河鱼类资源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