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间试验结果,与单施化肥的习惯施肥法相比较,超大水稻专用肥与尿素配合使用,采用前轻后重施肥法,能显著提高水稻分蘖成穗率、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水稻产量和施肥的收益。  相似文献   

2.
为了推动和县化肥减量增效,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农业绿色健康发展,结合和县实际情况,开展了不同施肥方式在水稻上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应用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和新型缓释肥料等施肥方式,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配方施肥与习惯施肥相比,水稻增产510 kg/hm2,增产率5.9%;25%有机替代化肥与习惯施肥相比,水稻增产465 kg/hm2,增产率5.4%;缓释肥与习惯施肥相比,水稻增产225 kg/hm2,增产率2.6%;同时具有显著的节本增收效果,配方施肥与习惯施肥相比,节本增效1 453.5元/hm2;25%有机肥与习惯施肥相比,节本增效932.5元/hm2;缓释肥与习惯施肥相比,节本增效720元/hm2。应用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和新型缓释肥能够促进水稻生长,优化水稻生物学性状,提高经济性状,稳产高产,有机无机配合施肥,能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孔隙度,减轻土壤的酸化,改善土壤的宜耕性,对提高耕地质量有较好的效果,使用配方肥、新型肥料缓释肥一次性施肥,能减少化肥用量,...  相似文献   

3.
本项研究,解释了水稻不同叶片数品种的叶令进展与发育期进程关系,各叶令期施肥效果差异及施肥营养同生规律,提出了水稻叶令诊断施肥技术原理和其理论依据,水稻任何品种都具有共同的发育阶段,其基本吸肥规律是一致的,因此,水稻叶令诊断施是根据各叶信期施肥效果和利用率,确定施肥叶令期和比例的。晨掌握自己所种品种的叶数基础上,根据叶令进展,判断发育进程,最佳施肥叶令期进行施肥,方法简便,易行,容易达到省肥高产目的  相似文献   

4.
水稻叶龄诊断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项研究明确了不同叶片数水稻品种叶龄进展与发育期关系、各叶龄期施肥效果以及不同施肥量在不同年份间对产量的影响等,并提出了叶龄诊断施肥法.水稻的施肥,根据施肥营养生理、水稻各叶龄期施肥效果及利用率,确定施肥叶龄期和比例.生产实践证明,本施肥法方法简便、易行,容易达到省肥高产目的,比一般施肥法施肥利用率高20%以上,同等施肥量条件下增产10%左右.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基于当前水稻施肥技术,介绍了我国水稻施肥技术要点,即水稻施肥量,水稻主要施肥技术,氮肥利用率的提高。综述了我国水稻施肥技术中施肥量与具体施肥方法。着重介绍了水稻施肥的具体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前新疆旱田施肥逐步向科学化、合理化方向发展,但水稻田施肥方法很大程度上仍依靠经验,导致稻米品质不高,肥料利用率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不高。为此我们进行了水稻配方施肥试验,以摸清不同产量水平水稻的需肥规律、不同类型土壤供肥规律,为建立水稻平衡施肥专家系统和推广水稻科学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水稻一次性全层施肥法就是根据水稻的营养特性与吸肥规律,按照平衡施肥原理与现代肥料制造技术,将水稻一生中所需的主要养分经科学配方,制成专用配方肥,于秧苗移栽前……  相似文献   

8.
在大田条件下,通过在水稻上施用施利康专用功能叶面肥,研究了叶面营养剂对水稻的施肥效应。结果表明:与加某种市售叶面肥及常规施肥相比,施用施利康专用功能叶面肥的水稻每公顷产量分别比两者提高99kg和673.5kg;公顷施肥效益比一般叶面肥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水稻在我省三大粮食作物中占第二位。但水稻施肥存在品种单一,忽视有机培肥,经验施肥,肥料投入不足等问题。对策:加强氮磷钾配施,增产一般10%以上,强化有机肥和化肥的配合施用;重视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增产幅度10%~19.5%;改进水稻施肥技术;加强土肥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水稻专用肥的研制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将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和农民习惯施肥进行效果对比,得出在测土配方施肥的情况下,无论是水稻的产量效益还是内外品质,都要优于农民常规施肥。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施肥体系对水稻生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施肥体系对不同土壤的水稻生产有重要影响,草甸型水稻土上种植水稻,插秧密度为每平方米12.5-20穴时,采用叶龄诊断施肥法有利于提高产量;冷浆型水稻土上种植水稻,插秧密度为每平方米14.3穴以上时,采用超稀植施肥法有利于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明水稻侧深施肥对肥料利用率、产量贡献率、肥料农学效率等的影响,减少化肥施用量,在水稻生产上开展了侧深施肥肥效监测试验。结果表明,侧深施肥区的水稻每667 m2产量比常规施肥区高6.9kg,氮、磷、钾肥利用率比常规施肥区分别高7.08%、1.06%、2.28%。因此,在侧深施肥的基础上,减氮20%以内可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提高氮、磷、钾肥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对水稻种植和施肥技术进行研究总结具有重要的农业生产意义。本文对新时期水稻种植技术研究的重要性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水稻种植技术和水稻施肥技术的总结说明,提出水稻种植过程中应该注意其选种过程和播种过程,在施肥期间注意首次施肥和后续施肥、苗床施肥与秧田施肥的不同施肥技术。本文旨在将水稻种植及施肥技术进行总结阐述并提升相关人员对水稻种植和施肥技术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4.
水稻秧苗移栽至大田后,给水稻田继续施肥时,均为追肥。按照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施肥,使水稻生长有后劲,能够获得理想的产量。以下介绍水稻各个生育阶段的追肥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水稻主产区开展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摸清元江县常规施肥下水稻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现状及测土配方施肥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效果,构建水稻施肥模型,为大面积水稻增产和农民增收服务。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施肥每形成100 kg经济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为0.97 kg、0.23 kg和0.75 kg,测土配方施肥每形成100 kg经济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为0.9 kg、0.19 kg和0.75 kg。常规施肥区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12.94%、8.98%和24.74%,测土配方施肥区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15.16%、6.31%和23.61%,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氮肥利用率提高2.22%、磷钾肥利用率分别降低了2.67%和1.13%。  相似文献   

16.
水稻是我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合理施肥是水稻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目前水稻上存在用肥不合理(重视N肥,轻施P、K肥),造成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甚至制约了水稻产量的提高。为此,我们进行了蔬菜茬水稻优化平衡配套施肥试验,为我区水稻生产施肥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水稻是宣城市宣州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提高水稻产量和种植效益,提升化肥使用效果,是关系当地粮食安全和推进化肥减量增效的重要关键环节。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是近年新兴的施肥技术,为进一步探明适合本地的机插侧深施肥简化减量技术,2022年在宣州区青草湖农场开展不同机插侧深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一次性机插侧深施51%水稻专用控释肥(26-10-15)750、675、600 kg/hm2 3种模式下,水稻种植综合效益较优;一次性机插侧深施51%水稻专用控释肥(26-10-15)600 kg/hm2模式下,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最优,与常规施肥相比,产量增加3.52%,纯收益增加1 857.0元/hm2。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介绍了霍山县高寒山区水稻土的特点,水稻土养分的基本状况,并提出水稻土科学施肥配方的原则和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19.
《广东农业科学》1990,(1):23-25,22
水稻电脑推荐施肥技术在水稻氮素调控技术的基础上,着重研究简化其测试技术,同时研究以磷、钾的最佳施肥指标及施肥模式,并进行电脑预测预报。经1988、1989年大面积的试验示范表明,水稻电脑施肥技术测试简便、适用性广、预报施肥数量准确、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奥特农化施肥专家认为,广东本地的水稻施肥应遵循科学合理的模式,据实地调研结果显示,我省应推广水稻测土施肥技术。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就是以土定产、以产定肥、因缺补缺、有机无机相结合、氦磷钾平衡施用,使水稻肥得以合理、高效的被吸收利用,以达到丰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