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嘧肽霉素对烟草花叶病毒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嘧肽霉素和烟草花叶病毒(TMV)等体积混合后接种,对心叶烟的枯斑抑制率为96.5%,对系统寄主NC89的防效为84.9%。在接种病毒前24 h喷施药剂,枯斑抑制率和对系统寄主的防效分别为75.4%和69.5%。接种病毒后24 h喷药试验表明,药剂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进入植株体内病毒的增殖。药剂与病毒混合处理后电镜观察,病毒粒子有断裂现象,混合时间越长,破坏作用越强。嘧肽霉素对TMV具有较强的体外钝化作用,且是不可逆的。  相似文献   

2.
武夷菌素对番茄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的作用方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借助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武夷菌素对番茄灰霉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形态影响,结果表明,武夷菌素处理的菌丝异常生长,分生孢子萌发的芽管膨大缢缩,菌丝体内液泡增多;武夷菌素能引起菌丝细胞膜透性的变化,造成液体培养基电导率增加;同位素标记的14C-谷氨酸、3H-葡糖胺和3H-腺嘌呤掺入实验表明,武夷菌素能抑制菌丝蛋白质的合成,对细胞壁几丁质和核酸的合成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根据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外壳蛋白(CP)RNA的特异性序列设计TaqMan荧光探针及其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食用菌蛋白抗TMV的活性。经食用菌蛋白处理后,TMV病毒汁液中TMV的RNA浓度下降了22.02%~87.93%,传统生物学测定的食用菌蛋白抗TMV的平均枯斑抑制率为10.88%~83.97%;相关性分析表明,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的病毒RNA浓度的下降与传统生物学方法测定的平均枯斑抑制率之间呈正相关(r=0.818 8),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蛋白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的方法,具有特异性好、快速、简便、重复性高的特点,适合于蛋白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的痕量快速高效检测。  相似文献   

4.
为开发新型植物源抗病毒剂,以抗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活性为指标,利用半叶枯斑法对13种常见中草药进行了抗病毒活性筛选,并对筛选到的中草药进行了抗病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马蓝、玉簪、鸦胆子、白薇和苦木5种中草药的30μg/mL醇提取物抗TMV活性较好,抑制率均达70.44%以上,且高于8%宁南霉素水剂1 000倍液的抗病毒活性,其中马蓝醇提取物抗病毒活性最佳,抑制率可达90.70%。对马蓝醇提取物防治烟草花叶病毒机理的研究发现,0.5μg/mL马蓝醇提取物能够保护TMV侵染的烟草原生质体细胞形态完整;经马蓝醇提取物处理后,烟草的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比清水对照组明显提高;20~50μg/mL浓度的马蓝醇提取物能明显抑制TMV病毒外壳蛋白的表达。推测马蓝醇提取物可能是通过保护植物细胞而起到抗病毒作用,可进一步开发为植物源抗病毒剂。  相似文献   

5.
β-氨基丁酸诱导烟草产生PR蛋白及对TMV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β-氨基丁酸(BABA)诱导系统侵染寄主烟草NC89产生PR蛋白及其对TMV的抑制作用。用5mmol/LBABA对抗性烟和非抗性烟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均可以抑制烟草叶片中TMV的产生,平均抑制率分别达到59%和49%。BABA和SA处理均可以诱导2种烟草叶片中PR1PR2PR5基因的表达,其中对PR1的诱导作用相对较强。分别用BABA和SA处理非抗性烟草,在处理后的不同时间内2种药剂对PR1基因的诱导规律基本相同。用BABA和SA分别预处理非抗性烟草2d后接种TMV,2种药剂对烟草叶片中PR1基因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其中,BABA处理后接种TMV抑制PR1基因的表达,在接种后第72h已经检测不到PR1基因的存在,SA处理后接种TMV对PR1基因的影响呈现弱-强-弱的变化趋势,在接种后第24hPR1的表达量达到最强,以后逐渐减弱。试验结果表明:BABA能够提高非抗性烟草对TMV的抗性,但是BABA诱导烟草产生抗TMV的作用机制可能是一种不同于目前普遍公认的SA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海带多糖抗病毒剂对烟草抗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病的诱导抗性及其对TMV感染后的保护作用,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研究0.5 mg/mL海带多糖水剂、0.5 mg/mL香菇多糖水剂、6.25 mg/L氨基寡糖素水剂和0.1 mg/mL盐酸吗啉胍.铜可湿性粉剂对TMV侵染的预防保护作用和对TMV感染植株的治疗作用,并检测施用海带多糖后烟草体内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和海带多糖对感染TMV后烟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接种前喷施0.5 mg/mL海带多糖后,再接种TMV病毒,其抑制率可达42.42%,与喷施6.25 mg/L氨基寡糖素抑制率44.96%的效果相当,预防保护作用较好;但两种药剂处理感病植株的治疗效果较差,其抑制率仅分别为38.93%和40.13%。海带多糖能够系统地诱导烟草体内POD、PAL及SOD活性,从而控制了感染TMV后烟草叶绿素含量下降。说明海带多糖可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  相似文献   

7.
 根据已发表的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和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分别以提取的TMV、CMV和PVY侵染的病叶总RNA为模板,反转录PCR进行体外扩增,分别得到长度为0.44、0.77、0.80 kb的目的片段,并克隆到pGEM-T easy质粒载体上,以构建的重组质粒为模板,用PCR方法合成了相应的地高辛标记的双链DNA探针。以合成的探针通过斑点杂交技术检测烟草病叶总RNA和烟草病叶汁液。TMV、CMV和PVY的3种地高辛探针检测各自感染的烟草病叶总RNA的稀释低限分别为1:1000、1:10000、1:320,检测各自侵染烟草病汁液的最大稀释倍数分别为1:100、1:100、1:10,而每种探针与健康烟草和其它2种病毒的反应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从水母毒素中获取抗植物病毒物质的应用前景,采用半叶枯斑法、整株法和漂浮叶圆片法,对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i Kishinouye刺细胞毒素的抗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白色霞水母刺细胞毒素对TMV具有很强的直接钝化作用,枯斑抑制率随钝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大。0.99 mg/m L毒素体外钝化TMV 30 min,枯斑抑制率达98.85%,将TMV与0.80 mg/m L毒素体外混合后立即接种,枯斑抑制率仍达89.57%;20~70℃之间,毒素对TMV的钝化作用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但又表现出一定的高温耐受性,70℃下处理30min,1.33 mg/m L毒素对枯斑的抑制率为61.73%。毒素对病毒初侵染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并可抑制TMV的增殖;1.93 mg/m L毒素处理接种TMV的叶圆片2 d后,对TMV的增殖抑制率为49.41%;但该毒素对TMV所致病害的治疗效果不明显。该毒素还具有较强的蛋白水解酶活性,可能与其抗TMV活性相关。表明白色霞水母刺细胞毒素抗TMV作用明显,其抗植物病毒活性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病毒/细胞同步侵染体系筛选抗植物病毒剂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采用病毒/细胞同步侵染体系筛选3种植物抽提物抗TMV增殖及对叶绿体的保护作用,其中射干抽提物处理转染烟草细胞96h后对病毒增殖抑制率为76.0%,吴茱萸抽提物抑制病毒对叶绿体的破坏作用达到89.58%,筛选出了作用方式不同的抗病毒物质。用植物整株法和大田试验比较病毒/细胞同步侵染体系测定的结果相近,因此病毒/细胞同步侵染体系用以筛选抗病毒物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建立了烟叶及土壤环境中嘧肽霉素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鲜烟叶样品采用V(乙腈):V(水)=19:1的混合溶剂提取,干烟叶及土壤样品采用V(乙腈):V(水)=17:3的混合溶剂提取,经PEP-SPE固相萃取柱净化,HPLC检测。结果表明:在0.05~2 mg/kg添加水平下,嘧肽霉素在鲜烟叶、干烟叶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2.7%~89.6%、78.7%~81.5%和79.6%~97.8%,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4.9%~5.7%、2.1%~5.8%和3.2%~6.1%;烟叶和土壤中嘧肽霉素的最小检出量(LOD)均为0.05 mg/kg。采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了田间不同施药剂量、施药次数和采收时间下烟叶及土壤样品中嘧肽霉素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结果表明:嘧肽霉素在鲜烟叶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3.4~5.1 d和1.3~3.1 d;于烟草现蕾-成熟期,以2%嘧肽霉素水剂按有效成分28.2~42.3 g/hm2的剂量施药2~3次,距末次施药后7、14和21 d,烟叶及土壤中嘧肽霉素的残留量均低于LOD值(0.05 mg/kg)。  相似文献   

11.
以心叶烟为试材,采用活体钝化法测定了三环己基氯化锡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抑制作用,并通过电镜、琼脂糖凝胶电泳及紫外光谱法分别测定了三环己基氯化锡对TMV、TMV-RNA及TMV-外壳蛋白(TMV-CP)的体外作用。活体钝化结果显示:500 μ g/mL的三环己基氯化锡对TMV的抑制率达到75.77%±0.11% (P<0.01);三环己基氯化锡与TMV体外作用30 min,电镜下观察,显示病毒粒体出现断裂现象,粒体结构遭到破坏;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三环己基氯化锡对TMV-RNA具有体外降解作用;紫外光谱法测定结果表明,三环己基氯化锡对TMV-CP的体外聚合过程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15种植物的单宁提取物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测定了15种植物的乙醇粗提物对TMV的体外抑制作用,其中11种具有明显效果,这11种植物粗提物经水/氯仿萃取,水萃取物具有明显抑制TMV效果,而氯仿萃取物抑制效果差。水萃取物用明胶去除单宁后,基本失去抑制TMV的能力,表明单宁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从杠板归与假槟榔种子中提取的总单宁对TMV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病毒粒体样品在分别加入这2种植物总单宁后,电镜下表现为聚集结合;TMV分别与这2种植物的单宁混合后,通过透析,可恢复大部分侵染力,表明单宁对病毒并无直接毒害作用;TMV外壳蛋白(CP)与单宁混合后,在蛋白质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表现为结合现象;单宁对TMV体内抑制复制效果不明显;单宁在接种TMV前后施用并没有降低TMV侵染力;这些结果表明这2种植物单宁对TMV抑制作用可能是与TMV-CP结合而引起病毒侵染力下降或影响病毒CP对侵染位点的识别。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地黄病毒病初步鉴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血清学、RT-PCR并结合核苷酸序列测定等方法,对河南省地黄病毒病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烟草花叶病毒(TMV)为侵染地黄的主要病毒;对TMV地黄分离物(TMV-RH) CP基因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TMV-RH与TMV-U1株系CP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6.5%,氨基酸同源性为94.3%;与已发表的TMV其它株系CP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在76.3%~88.5%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79.3%~95.0%之间,同源性较低。根据不同株系CP的氨基酸序列进化树分析,推测该分离物可能为TMV的一个新株系。  相似文献   

14.
利用双抗夹心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AS-ELISA)和反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对来自韩国的番茄种子进行种传病毒检测。结果表明,在该批番茄种子中检测到番茄花叶病毒(To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PCR产物测序结果表明,ToMV特异引物(ToA/ToB)与TMV特异引物(TA/TB)扩增的片段均为ToMV的外壳蛋白(CP)基因及3′非编码区(3′ UTR),该片段与其他ToMV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8.2%~99.9%。本研究利用重新设计合成TMV和ToMV特异引物对该批种子进行RT PCR检测,仅ToMV特异性引物(ToMf1/ToMr1)扩增到670 bp的预期片段,TMV特异引物(TMf1/TMr1)则未出现特异性扩增,表明重新设计的引物可准确区分ToMV和TMV。以上结果证实该批番茄种子仅携带ToMV。  相似文献   

15.
转CP基因线辣椒对CMV和CMV-RNA的抗病性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以转化CMV-CP和TMV-CP基因线辣椒纯合系作试材,比较了接种CMV粒体和CMV-RNA后的发病特点和叶片中的病毒含量。结果表明:转化线辣椒不仅能抵抗CMV粒体的侵染,而且还能抵抗CMV-RNA的侵染。不论接种CMV粒体或CMV-RNA,CP(+)线辣椒的系统症状都延迟出现,显症株率和病害严重度级别大幅度降低,病毒增殖和运转受到抑制,接种叶片与新生叶片中的病毒含量明显减低。这一结果证实CMV-RNA不能克服线辣椒由CP基因介导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6.
瞬时表达靶向TMV外壳蛋白基因的siRNA能干扰病毒侵染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与内源性mRNA编码区某段序列同源的双链RNA导入细胞后,该mRNA发生特异性降解,从而导致该基因表达沉默的现象。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作为RNAi途径的重要中介,已被广泛应用于动、植物抗病毒治疗研究。本文以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外壳蛋白基因为靶位,设计合成表达小干扰RNA的寡核苷酸,亚克隆到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BI121中,直接转化根癌农杆菌。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法,研究了同源于TMV外壳蛋白的siRNA对TMV侵染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瞬时表达的siRNA能够特异性干扰TMV侵染。含有重组表达载体pBI121/siRNA的根癌农杆菌渗入普通烟植株,在TMV接种后14d其上部叶片没有表现典型的花叶症状。对这些叶片进行Northern杂交试验也没有检测到TMV病毒的RNA积累或仅有很少量的积累。在枯斑寄主心叶烟上,siRNA的瞬时表达可使TMV侵染后的枯斑数明显减少,甚至不产生枯斑。此外,同源于TMV外壳蛋白的siRNA瞬时表达对非同源的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没有抑制作用,表明siRNA的干扰作用具有高度的同源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18.
An isolate of tobacco mosaic virus (TMV-A) was obtained from healthy and sunblotch-infected avocado (Persea americana) seedlings. TMV-A resembled common TMV in particle morphology, RNA size and coat protein molecular weight. TMV-A coat protein differed from common TMV coat by a minimum of 22 amino acid exchanges including the presence of one methionine, and by the absence of cysteine. Spur formation between the precipitation lines of TMV, TMV-A and a TMV antiserum indicates certain differences among the antigenic determinants of these two strai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