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铭 《农业与技术》2012,32(10):128
笔者通过时异育银鲫的生物学特性、放养之前的准备工作以及不同池塘条件下的养殖模式等几个方面的阐述,对异育银鲫的池塘养殖技术作了初步探讨,为池塘异育银鲫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异育银鲫"中科3号"生物学特性及低洼盐碱地池塘主养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池塘80∶20主养异育银鲫养殖技术是指利用淡水池塘养鱼,其产量中的80%左右为异育银鲫组成,称之为主养鱼,其余的20%左右是由服务性鱼类所组成,称为搭  相似文献   

4.
池塘80∶20主养异育银鲫养殖技术是指利用淡水池塘养鱼,其产量中的80%左右为异育银鲫组成,称之为主养鱼,其余的20%左右是由服务性鱼类所组成,称为搭配鱼。如鲢、鳙鱼可充分利用池中的浮游生物,净化水质,属新型高科技养鱼技术。  相似文献   

5.
异育银鲫是以天然雌核发育的方正银鲫为母本,以兴国红鲤为父本,经人工授精繁育的子代,其健康养殖越来越被人重视。笔者根据多年基层技术服务工作经验,分别从池塘条件和准备工作、苗种放养、饲料的选择和投喂、病害防治等四个层面总结了苏北地区异育银鲫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路口镇某养殖户有4公顷鱼池,近几年来养殖成鱼特别是养殖草鱼不赚钱,向我们咨询改养什么品种好,怎么样养?养鱼如何提高效益是个普遍性问题,我们建议他调整养殖结构,改变养殖常规鱼品种为养殖名特优品种。推荐了有市场、技术成熟的三个品种。1.黄颡鱼全雄1号技术概述:黄颡鱼在相同养殖条件下,雄性黄颡鱼比雌性黄颡鱼的生长快3倍。池塘主养模式是一种典型的高产、高效养殖模式。效益:池塘主养667平方米产量在750千克,产值18000元,效益  相似文献   

7.
张家奎 《农技服务》2007,24(8):91-91,104
介绍了池塘主养异育银鲫获产量80%,配养鲢、鳙鱼荻产20%的养殖特点、放养模式及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在主养异育银鲫池塘混养白对虾及少量白鲢和鳙鱼,充分利用立体水面,从而达到共生互补的生态平衡。实现养殖产量和产值同步提高。1池塘条件养殖池塘位于滨海港镇境内。  相似文献   

9.
白鲫是从日本引进的一种大型鲫鱼,最大个体可达2.5千克,生长速度比本地鲫鱼快1~2倍.白鲫适应性强,耐寒、耐高温、性成熟早、繁殖率高、养殖成本低,它与白鲢吃相似的饵料,但售价比白鲢高60%以上.近几年推广养殖以来,其已成为当地池塘养殖的主要品种,成鱼产量仅次于鲢、鳙鱼而位居第三.  相似文献   

10.
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异育银鲫第3代新品种,生长速度快,产量高,适应性强,养殖效益可观。该研究以异育银鲫"中科3号"为主体鱼,采用多品种混合养殖,养殖全程应用微孔增氧技术。结果表明:总产值167 740.8元/hm2,平均利润33 605.85元/hm2,投入产出比1∶1.25,养殖效果良好,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矛尾复鰕虎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生长快且抗病力强,是优良的海水池塘养殖种类。本文综述了矛尾复鰕虎鱼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形态特征、食性、繁殖和发育特性等,以及苗种繁育和养殖技术研究进展,为人工增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近几年来,我县池塘按常规模式养殖所获取的鱼产量和效益都十分低下,少数养殖单位(户)甚至出现了严重亏损。为改变这种状况,我站从调整放养模式和养殖品种入手,于2001年在童埠镇水产养殖总场主持实施了80:20模式池塘养殖异育银鲫试验。8  相似文献   

13.
刀额新对虾俗称基围虾,是目前"海虾淡养"的优良品种之一.因刀额新对虾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食性杂、容易饲养和抗病力强等优点,据近几年江苏盐城地区试养证明,刀额新对虾在池塘中养殖,5个月左右即可上市,亩产量可达50~100kg,产值3 000~7 000元,利润1000~2 500元.现将其经济价值、生物学特性及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热乙醇萃取分光光度法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主养模式、异育银鲫(Allogynogenetic crucian)主养模式、多品种混养模式池塘水体叶绿素a含量进行测定,探讨池塘养殖模式对水体环境叶绿素a含量周年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池塘养殖模式水体叶绿素a含量周年变化规律基本相似;异育银鲫主养模式下水体全年叶绿素a含量偏高,多品种混养模式下水体叶绿素a含量稍低,黄颡鱼主养模式下水体叶绿素a含量最低;养殖池塘中的水体叶绿素a含量变化规律与自然界水体的叶绿素a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介绍南美白对虾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南美白对虾池塘淡水养殖的实践,总结出南美白对虾池塘淡水养殖技术,以指导南美白对虾的养殖。  相似文献   

16.
高体型异育银鲫是水产科技工作者在异育银鲫繁殖和饲养实践中,从4个不同系异育银鲫中选育出来的.高体型异育银鲫既保留了鲫鱼和一般异育银鲫适应性强、食性广、耐低氧、抗病力强、肉味鲜美等特点,又有着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的优势,成为众多养殖者喜爱的养殖对象.  相似文献   

17.
鲫鱼是人们比较喜食的一个淡水鱼品种。目前鲫鱼养殖普遍采用混养搭配法,产量低、规格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为此,笔者于2001~2002年在商丘市水产养殖场进行了池塘主养异育银鲫技术试验,试验面积1万m^2,经过2年养殖,共收获商品鱼12795kg,其中异育银鲫8955kg,平均出塘规格254g,平均每年净利润达到  相似文献   

18.
《农家致富》2013,(12):39
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经多年培育的异育银鲫新品种,已在湖北、江苏、广东等省得到推广应用。与已推广养殖的高体型异育银鲫相比,中科3号具有如下优点:(1)体色银黑,鳞片紧密,不易脱鳞;(2)生长速度快,比高背鲫生长快13.7%~34.4%,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池塘水体内循环利用与虾-鱼套养模式,在杭州市萧山围垦南美白对虾主养区开展了池塘内循环水虾-鱼高效生态养殖试验。在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中,设置循环流水式水槽,槽内高密度流水养鱼。依据不同养殖品种间的生物学习性不同、小水体与大水体的相互配合与协同等,达到水体生态平衡、降低养殖风险和增产增效目的。  相似文献   

20.
2002年采用颗粒饲料进行池塘驯化(主)养殖异育银鲫试验,池塘0.53hm2,异育银鲫养成成活率88.1%,平均规格323.6g/尾,单产6204.0kg/hm2,净产5062.5kg/hm2,饵料系数1.91,平均增肉倍数6.2,每666.7m2产值4575.5元,毛利达2147.7元,生产性投入产出比为1:1.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