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彭辉 《农业网络信息》2004,(5):15-17,43
虚拟现实技术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手段生成逼真的视、听、触觉一体化的特定范围的虚拟环境,用户借助必要的设备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亲临等同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医学、农业等领域。本文简单的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特征以及国内外虚拟现实的几种主流技术,并阐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农业中的各方面应用。  相似文献   

2.
用户与虚拟环境的交互及虚拟环境中的信息与外部数据库信息的交互是实现整个虚拟仿真装配过程的重要的环节。主要介绍了在Eon环境下实现用户与虚拟环境的交互,以及实现虚拟环境中的信息与外部数据库信息的交互的方法。结合具体实例给出了实现数据库数据存取的方法,从而为虚拟农机交互环境的生成及虚拟农机装配设计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为了全面、综合地安排城市空间,合理利用土地,实现对城市景观的合理规划和管理,对城市景观三维可视化系统进行了研究。利用数据三库(DEM、DOM、DLG)一体化管理的功能,并基于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DPW)在VRMAP软件下建立三维城市模型。利用航空相片,通过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制作数字地面高程模型(DEM)及正射影像(DOM),两者通过地理坐标叠加套合,生成地表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编辑和贴纹理,建筑物顶面的纹理可以从航空像片及DOM上提取,侧面的纹理要用数码相机在实地拍摄。对于独立地物(如树、电杆、花坛等)可用VRMODEL或3DMAX单独建立,力求形象逼真。对于建筑物、街道(包括路坎)、独立地物(包括树、路灯、花坛等)、三维注记等,将三维模型与地表模型精确套合,在统一的坐标体系中逼真表现三维景观,从而为三维空间信息的查询和分析奠定了基础。对城市实体的数据进行采集与数字建模,并将三维城市景观模型应用到城市景观设计,城市景观规划,城市景观评价,城市景观设施查询等领域,建立三维可视化应用系统,实现对应用系统的三维可视化操作和分析。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切实可行,所形成的城市景观三维系统能够实现对城市景观的规划和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气象因素对杨干象发生的影响。[方法]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判别分析的方法分析了1~12月份月极低温度、月极高温度、月平均温度、月降水量等对杨干象发生的影响。[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后,建立了回归模型:y=0.781+0.021x16+0.004x26+0.058x20+0.015x23+0.055x34,模型的预测精度达到了利用模型进行预测的基本要求。通过对进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进行判别分析,进一步确定了影响杨干象虫口密度的重要气象因子,分别为4月极低温度(x34)、2月极高温度(x23)、1月平均温度(x16)、3月平均温度(x26)和1月降水量(x20)。[结论]4月极低温度(x34)、2月极高温度(x23)、1月平均温度(x16)、3月平均温度(x26)和1月降水量(x20)是影响杨干象发生的重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混合性模型模拟数据的生成方法并运用C++语言建立了相应的类,在VisualC++环境下,编写了生成混合线拟模型数据的Windows应用软件,该软件所产生的模拟数据可完全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测定了中华啮粉蛉Conwentzia sinaca(Yang)成虫对柏小爪螨01igonychus perditus成螨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其功能反应属Holling Ⅱ型。根据Holling--Ⅲ型功能反应新模型:Na=a·exp(-b/Nt)找出了最佳寻找密度16.79头;利用Holling(1959)寻找效应(S)与寄主密度(Nt)关系公式S=a/(1+aThN1)计算了寻找效应,结果表明寻找效应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利用Hassell&Varley(1969)模型E=QP^-m和Beddington(1975)模型E=at/[1+btw(P-1)]对中华啮粉蛉成虫寻找效应和自身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模拟,模拟方程分别为:E=0.6229P^-0.9266和E=0.4382/(0.6041+0.3959P),Beddington模型更好地反映了寻找效应和中华啮粉蛉密度之间的关系。寻找效应与中华啮粉蛉成虫自身密度和柏小爪螨之间的关系用Beddington(1975)模型E=at/[1+btw(P-1)]进行描述,模拟方程:E=0.4422/(0.6041+0.003064N1+0.3959P),寻找效应(E)随中华啮粉蛉密度(P)和猎物柏小爪螨密度(Nt)的增大而下降。  相似文献   

7.
利用河南山区、平原62个县(市、区)收集的1154株刺槐样木,编制出了河南刺槐根径二元、一元立木材积表。用回归方法筛选出了刺槐根径与胸径关系的最佳数学模型(D1.3=a0+a1Dr+a2D2r)。并根据模型提出由立木积材表导算根径立木材积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NIR及PLS-PCR-SVR预测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是表征林地土壤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该文建立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定标模型,并比较了偏最小二乘法(PLS)、支持向量机回归(SVR)、主成分回归(PCR)3种建模方法及Savitzky-Golay平滑+多元散射校正、Savitzky-Golay平滑+一阶导数、Savitzky-Golay平滑+二阶导数、Savitzky-Golay平滑+多元散射校正+一阶导数、Savitzky-Golay平滑+多元散射校正+二阶导数5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定标模型精度的影响,同时进行了波段优选。结果表明:当光谱区域为1 380~1 450 nm,1 800~1 950 nm,2 050~2 300 nm,光谱数据采用Savitzky-Golay平滑+多元散射校正+一阶导数预处理,采用PLS的建模方法,主成分数为8时,建立的校正模型预测效果最佳。校正模型的R、RMSE、SEC分别为0.805 2、0.512 2、0.512 5;预测模型的R、RMSE、SEP分别为0.768 1、0.514 3、0.514 6。因此,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实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快速估测,为林区实时、大面积、快速测定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提供了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GC检测鱼体中残留溴氰菊酯农药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数学拟和方法,研究了用气相色谱测定鱼体中的残留溴氰菊酯农药的影响条件并创建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石油醚对溴氰菊酯有较好的提取效果,最佳pH值为7.8,最佳温度为25.7℃,提取率可达82.5%。数学模型为:y=61+18.6e-(x/6.7);y=-118.2+199.7e-(x-7.8)/200;y=-6230.6+6313.1e-(x-25.7)/217800。最佳净化和浓缩方法分别是:弗罗里硅土层析柱进行净化;旋转蒸发仪进行浓缩,最低检出浓度为0.0079mg/kg。同时构建了对溴氰菊酯的提取率同振荡提取时间之间的动力模型和方程:C/C0×100%=87.9-120.5/t。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配方法推出了矩阵二次函数f(X)=X’AX+X’B+B’X+C在无条件及有约束条件下的极值,并利用其结果推出了线性模型中参数β最小二乘估计。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虚拟用户的信息需求特点和信息行为的分析,阐述了虚拟图书馆在用户使用中的实际意义和价值,从而提出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网络环境下用户对专业学术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必须加快虚拟图书馆的建设和研究,从资源、技术和服务上进行不断地创新.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虚拟机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作用,提出了利用虚拟机架设网络,通过分级实验逐步架构虚拟网络的方案,探讨了网络化设计中的几个问题,构建了一个以B/S为体系结构,基于数据库的虚拟室内环境设计系统。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虚拟图书馆这一术语逐渐引起我国图书馆情报理论界的关注。从虚拟图书馆的概念入手,分析了虚拟图书馆的特征,探讨国内虚拟图书馆的建设情况,并对虚拟图书馆建设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4.
基于Eon的发动机机构运动虚拟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发动机为例介绍了如何将PRO/E建立的三维零件模型导出到Eon开发环境下,阐述了根据发动机机构运动的数学模型,利用JavaScript脚本语言及Eon的部分功能节点进行机构运动仿真的过程。实现了基于Internet的人机交互虚拟操作,为各种产品及其工作过程的交互控制及虚拟展示探索出了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城市基本建设发展迅猛,高层建筑工程随处可见,扣件式高支模因其施工方便、经济等原因得到普遍使用.但是目前扣件式高支模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坍塌事故频发.文章通过介绍虚拟现实技术,针对扣件式高支模施工中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利用3DSMAX、MAYA和AE软件,对高支模施工过程进行虚拟仿真.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到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对高支模规范搭设进行模拟,并对关键技术操作方法进行演示.对规范高支模施工,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施工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虚拟参考咨询源与传统参考咨询源的不同出发,通过对目前国内图书馆的虚拟参考咨询的调研,探讨了虚拟参考咨询源的作用、建设途径及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17.
借助于虚拟温室可控组件的动画及其围护结构的漫游,可再现真实温室微气候环境的特点和规律。首次在VC 6.0MFC下,运用3DS max,OpenGL和全景技术绘制了温室的围护结构,实现了温室中可控组件的动画显示,同时设置了温室围护结构的漫游。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模拟得到的虚拟温室微气候环境与实际温室比较吻合。模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网络在虚拟现实中的作用,提出了设计虚拟室内环境,利用虚拟机架设网络,实现网络化漫游的方案,探讨了网络化设计中的几个问题,构建了一个以B/S为体系结构,基于Web和数据库的虚拟室内环境设计系统。  相似文献   

19.
基于虚拟仪器的温室环境监控系统的总体架构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与普及,温室环境控制自动化程度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运用一定的工程措施,来改善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创造出适合作物生长的微气候条件,并将现代计算机技术引入农业温室,实现农业温室的自动控制。结合我国现阶段温室发展的主要特点及温室内环境因子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性,以计算机、数据采集卡、传感器等作为硬件基础,LabWindows/CVI为软件基础,研究设计了"基于虚拟仪器的温室环境因子监控系统"的总体架构。该方案将虚拟仪器应用到温室环境因子的检测,以软件为核心,具有强大的数据存储和分析处理能力,并可提高分析精度;良好的虚拟仪器软面板增强了与外界的交互性;系统易于扩展,可灵活满足用户的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