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进型线虫分离器分离线虫及计数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进型线虫分离器(见参考文献1)集"贝尔曼漏斗法"和"浅盘分离法"的优点于一体,保证了一次分离较大量的样品.当被分离样品内线虫数量较多时,通常采用收集10mL线虫分离液做样品定量计数时会丢失很多线虫.为了在植物线虫检疫的实际工作中更准确分离计数线虫,我们对使用改进型线虫分离器线虫分离计数方法进行了比较试验.以确证分离器的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2.
从来自日本的水仙种球中截获鳞球茎茎线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以桂  刘鹏  刘勇 《植物检疫》2003,17(4):233-234
鳞球茎茎线虫 (Ditylenchusdipsasi(K櫣hn)Filipjev)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中规定的二类危险性有害生物。 2 0 0 2年 1 2月 1 9~ 2 3日 ,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来自日本的一批水仙种球实施检验 ,截获了鳞球茎茎线虫。1 分离2 0 0 2年 1 2月 1 9日 ,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一批从日本进口的水仙种球实施线虫检疫 ,每个批号取种球样品 1 0头 ,使用改进的贝曼漏斗法[1] 室温下浸泡种球样品 ,48h后用表面皿接取线虫分离液 ,在解剖镜下发现大量线虫 ,大部分线虫呈挺直状 ,室温下(2 3℃± 5℃ )放置 2 4h线虫重新“…  相似文献   

3.
进口观赏植物种苗生长介质线虫道路种类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法余  邹焕文 《植物检疫》2000,14(6):340-344
近几年 ,进口种苗特别是观赏植物苗木数量日益增多 ,其生长介质传带线虫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 999年至 2 0 0 0年 5月间 ,从南海口岸入境的种苗超过 1 0 0 0万株 ,归属5 7科共 2 40属种以上 ,来自 2 2个国家和地区。这些植物多数以生长介质种植或以其作保湿材料 (如百合种球等 )。本文结合检疫对进口种苗生长介质主要的线虫类群进行了调查鉴定。1 材料和方法以进口种苗为对象 ,现场检疫或监督卸货时抽取其生长介质 ,室内用常规贝曼漏斗法或离心法分离线虫。线虫经热杀死后以4%甲醛固定并镜检。抽取的样品数量共计5 0 0余份。2 结果从 32科…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金线虫、马铃薯白线虫是我国一类危险性有害生物,2000年3月江苏南京、江阴和常州3口岸在进境的国际航行船舶上短时间内连续3次截获该类线虫,其中马铃薯金线虫是我国进境运输工具检疫中首次发现,马铃薯白线虫更是我国检验检疫部门对外检疫中的首次发现,说明进境船舶也是危险性线虫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口岸检验检疫局对进境国际航行船舶检验检疫时,对蔬菜上存在的线虫疫情检测力度尚需加强,存在检疫性植物寄生线虫由此途径传入我国的隐患,进境船检时加强线虫检验检疫工作刻不容缓。1 马铃薯金、白线虫的截获和鉴定过程2000年3月15…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全国口岸2003~2016年4月从邮寄物中截获的线虫进行了汇总与分析,归纳了邮寄物中截获寄生线虫的种类、来源等,结果表明,全国口岸从邮寄物中共计截获线虫42属、4 448批次,其中包括检疫性线虫11种、49批次,随着邮寄物品数量和种类的增加,邮检中线虫的截获率逐年增加。目前进境邮寄物中线虫的疫情十分复杂,应对进境苗木、植物产品、蔬菜水果等加强检疫监管,以防止线虫疫情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6.
1 花卉苗木进境现状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 ,进境植物花卉苗木数量逐年递增。 2 0 0 0年以来由大连口岸进境的花卉苗木共 1 7个种类 1 0 0多批次 ,其中 2 0 0 0年 6 6 2 52 9株 ,2 0 0 1年82 4 791株 ,2 0 0 2年 1~ 5月 594 398株 ,分别来自日本、台湾、荷兰、南非、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这些进境花卉苗木在美化我们生活的同时 ,它所携带的植物寄生线虫又对农业生产构成极大的威胁。2 疫情2 1 调查方法采取现场取样、种植地卸货跟踪检疫和隔离种植调查检疫 3种方式。2 2 有害生物种类自 2 0 0 0~ 2 0 0 2年 5月 ,在对进境的 1 7…  相似文献   

7.
粒线虫是世界上一类描述最早的线虫 ,是危害地上部分重要的线虫种类 ,主要靠种子传播 ,在植物线虫病害检疫上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只有小麦粒线虫 (Anguinatritici)和内蒙西北部发生羊草粒线虫病(Anguinaagrostis)的报道[1] ,而关于其他种类的粒线虫尚未见报道。1 材料和方法1 997年在圈河口岸附近的蒿属植物(Artemisia)叶片上发现白色虫瘿。解剖镜下解剖虫瘿 ,分离线虫。线虫经热杀死后 ,F .A .A .液固定。用F .A .A液做浮载剂制片 ,进行观察、测量。2 鉴定结果2 .1 测量值雌虫 (1 8) :…  相似文献   

8.
进口百合种球中截获穿刺短体线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 0 0年 7月至 9月 ,深圳某花卉公司经盐田口岸进口 8批产自荷兰的百合种球LiliumL .,共计 1 70多万个种球 ,40多个品种。经检疫 ,发现其中有 6批 ,6个品种 ,8批次带有植物寄生线虫 ,后经进一步测量 ,鉴定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三类危险性线虫———穿刺短体线虫Pratylenchuspenetrans。这是深圳口岸首次从进口花卉中截获穿刺短体线虫。现将鉴定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百合种球用改良贝尔曼漏斗法分离线虫 ,线虫经热的 4%甲醛杀死、固定 ,采用DeGrisse方法脱水 ,移到纯甘油中制成永久玻片 ,在Nik…  相似文献   

9.
出境盆栽植物栽培土线虫分离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植物栽培土的线虫分离是出境盆栽植物检疫的重要环节,用不同线虫分离方法因栽培材料而异,试验结果表明,比重轻的栽培材料,如椰糠,珍珠岩等人工介质土或天然介质土,应采用贝尔曼漏斗分离法;比重重的土壤,则采用浮力离心分离法。  相似文献   

10.
李浩  郑安明  毛福群 《植物检疫》2001,15(2):111-113
马铃薯胞囊线虫包括马铃薯金线虫(Globoderarostochiensis (Wollenweber )Skarbilovich)和马铃薯白线虫 (Globoderapallida(Stone)Mulevy&Stone) ,是马铃薯等茄科植物上危害极严重的植物寄生线虫。该线虫起源于南美洲山区 ,目前已扩散至世界 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我国尚无分布 ,口岸检疫部门亦长期没有该线虫的截获报道。就在马铃薯胞囊线虫行将被人们“遗忘”之际 ,不久前江苏的南京、江阴、常州口岸连续3次截获该线虫。短短 1个月内 ,马铃薯胞囊线虫 3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