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1 毫秒
1.
"十一五"期间,长江流域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万km2,监督管理实现突破,累计实施生态修复、封禁保护面积6万km2,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初步建成,编制完成了一批流域、省级水土保持规划和专项规划,宣传教育深入人心。面对中央关于加快水利发展的战略部署、新水土保持法的颁布实施、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任务依然艰巨等形势,"十二五"期间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全面强化预防监督管理;切实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有序推动水土保持监测预报;初步建成水土保持支撑体系。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有: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推进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科学规划,为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奠定基础;强化监督,全面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加快治理,扎实推进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宣传,不断营造水土保持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2.
关于长江流域生态建设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流域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物种群落多样,人为干扰剧烈,水土流失严重。当前,搞好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一是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二是以安居乐业为前提,三是树立新的防治理念,四是切实解决好水的问题,五是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治理,六是坚持一个规划原则,七是重视滑坡、泥石流和崩岗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加快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步伐为西部开发创造良好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 ,搞好水土保持是实现西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建设和西部大开发要求长江流域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 ,依法防治人为水土流失 ,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全社会、多部门参与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部门应做好行业归口管理。要继续加大水土保持宣传 ,建好示范工程 ,建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 ,为全面开展监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长江流域及其西南诸河城市水土保持的经验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以来 ,长江流域及其西南诸河的城市水土保持发展很快 ,取得了有益的经验 :制定科学规划 ,明确防治目标 ;加强领导 ,搞好部门配合 ;广泛宣传 ,增强全民水土保持意识 ;配套法规 ,依法行政 ;加强监督 ,严格执法 ;多方投入 ,建设秀美家园。同时 ,城市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城市生态环境大为改善 ,市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城市基础设施得到有效保护 ;城市投资环境改善 ,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新世纪长江流域的城市水土保持将抓好示范带动 ,认真总结提高 ,以依法编报审批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为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核心 ,全面推进城市水土保持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四川水土流失影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平衡、总结20年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建立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以法行政、多渠道增加投入、控制人口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据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的《2006—2015年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公报》,经过10年的治理和预防,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14.62万km~2,较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果减少了27.5%,水土保持成效显著,为流域生态环境改善打下了坚实基础。长江流域面积约180万km~2,涉及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域内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长江上中  相似文献   

7.
以中广核新能源投资(深圳)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岑溪大隆风电场工程为例,结合项目建设内容、水土流失特点,综合考虑了水土流失可能造成的危害,按照预防保护与治理并重、工程与植物措施并举的原则,以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并通过项目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监测和建成后的水土保持效益分析成果,验证了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对于水土流失防治的重要作用,为华南地区山地风电场工程建设时水土流失的治理提供事实依据,为区域同类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煤矸石山风化堆积物水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位于贵州省赤水市的"黔北20万吨/年竹浆林纸一体化工程项目"为例,研究了低山丘陵区开发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问题.针对该工程水土流失的现状和特点,结合竹原料林基地建设,提出了水土流失的防治原则和采取的防治对策.实施水土保持方案后,能有效控制工程区的水土流失,恢复和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保障了工程建设的安全,实现了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土保持》2008,(2):F0004-F0004
贵州省水土保持监测站于1996年成立,主管全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全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定期发布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公告;负责全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与管理,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状况普查和动态监测,承办综合防治情况及效益调查分析工作;承办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政策法规的调研和拟定、水土保持规划、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土保持》2008,(4):F0004-F0004
贵州省水土保持监测站于1996年成立,主管全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全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定期发布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公告;负责全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与管理,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状况普查和动态监测,承办综合防治情况及效益调查分析工作;承办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政策法规的调研和拟定,水土保持规划,  相似文献   

11.
浅谈四川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为我国西北、西南和华中三大区的结合部.自1989年长江上游水土流失 重点防治工程实施以来,四川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据第3次遥 感技术调查测算,四川水土流失仍相当严重,是影响四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头号环境问题 .因此,加快四川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就此笔者对如何搞好四川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期为四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依法防治水土流失 确保长江流域生态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长江流域水蚀和风蚀面积已达到 6 2 2万km2 ,占流域总面积的 34 6 %。要深入贯彻实施水土保持法 ,有效遏制人为水土流失 ,必须继续加大水土保持法的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3.
信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分析及建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信江流域水土流失情况变化的基础上,论证了流域频发洪水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据此提出信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为:加强宣传提高对全流域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意识,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大力培育植被资源、保持水土,并计划在3~5年内基本完成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重塑秀美山川。  相似文献   

14.
水土保持是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流域现有水土流失面积56.2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31.2%,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15.3%,年侵蚀量22.4亿贫,年侵蚀模数3981.8t/km~2.经过40多年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长江流域已高标准地完成治理面积4.58万km~2,既提高了林草覆盖率,减少了土壤侵蚀量,又增加了粮食产量,培养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江流域的治理目标是:“九五”期间治理5.0万km~2,2000~2010年治理15万km~2,2010~2025年治理30万km~2,基本实现15年初见成效,30年大见成效.  相似文献   

15.
潮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占密云水库以上集水流域面积31%的潮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在对流域水土保持和水土流失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在减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阐述了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拟为流域综合治理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特点及其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上游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笔者通过对长江上游重点防治区的实地考察,分析了该地区水土流失的特点、危害及搞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同时还认真总结了三年来开展“长治”工程的经验,并对“长治”工程的特征及效益进行了评价。笔者最后对进一步搞好长江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揭示甘肃省长江流域调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实现水土流失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甘肃省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评价体系以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计算分析了甘肃省长江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结果]甘肃省长江流域各措施累计调水2.01×1010 m3,其中坡面措施减水2.01×1010 m3,占总调水量的99.99%,累计保土3.59×108 t,其中坡面措施减蚀2.96×108 t,占总保土效益的82.45%;梯田、水保林、经济林、人工种草经济效益分别为58.08,180.02,29.69和15.20亿元,合计279.99亿元。[结论]通过水土保持措施对降雨径流的拦蓄,有效缓解了甘肃长江流域以及各类型区干旱、洪涝灾害及下游防洪压力,减轻了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同时改善了土壤肥力,增强土壤抗侵蚀能力。植被覆盖度由1980年的1.47%增长到2011年的29.83%,增长了28.36%,植被覆盖度增长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水蚀、风蚀和冻融侵蚀都较严重并呈复合型出现。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为 33 4万km2 ,年土壤侵蚀量为 114 95万t ,年土壤侵蚀模数为 10 0 0~ 80 0 0t/km2 。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和途径是 ,把水土保持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工程 ,坚持走综合治理的成功之路 ,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发展等  相似文献   

19.
江西水土流失对防洪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江西省水土流失面积 3 5 2万km2 ,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水土流失导致河床和水库淤积 ,加剧了洪涝灾害程度。鄱阳湖承担着长江巨大超额洪水的调蓄 ,但湖区面积已由 2 0世纪 5 0年代初期的 5 10 0多km2 萎缩到现在的 3 95 0多km2 ,容积缩小了 72亿m3。本省境内的“五河”流入鄱阳湖内的水量达 14 0 0多亿m3,是该湖容积的 4倍多 ,可见搞好水土保持对长江防洪的重要意义。水土保持措施已在防洪减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应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作为长江和本省新世纪水利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