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新立村桃树种植中重视有机肥的施用,但仍以化肥为主,有机肥中氮和钾相对含量低于平均水平,而且不同施肥水平下桃树产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先增后减趋势。新立村桃园有机质含量明显低于果园土壤临界值,p H平均值在6.54~6.63之间,处于适宜桃树生长的偏酸性土壤环境,并且不同样本之间p H和有机质状况基本相同;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镁、有效铁和有效锌含量水平均呈现0~20 cm土层含量明显高于20~40 cm土层,并且0~40 cm土层内有效铁和交换性镁含量适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交换性钙含量超标。对桃园植株叶片中对应元素含量水平进行监测发现,氮、钾、锌和铁含量水平超标,镁和磷水平适宜,钙水平存在不足现象。因此,新立村桃园今后的施肥策略应该是适当增加有机肥的投入量,减少氮磷化肥的投入量,并且改良施肥方式和土层现状,减少土壤养分的流失和浪费,从而达到合理和优化施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烤烟连作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田间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研究了辽宁宽甸烟区不同烤烟连作年限土壤的养分状况。结果表明:烤烟连作导致0~20cm土层的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积累;而20~40cm土层的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亏缺;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各自在两土层的分布趋于不协调;以及各土层的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比例趋于失衡。这对从土壤养分角度分析烤烟连作障碍原因,以及指导连作烟田土壤的培肥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保护地蔬菜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日光温室菜地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的垂直分布特征,并对耕层0~25cm的相关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及中量元素硫、硅,微量元素铜、铁、锰、锌、硼养分含量呈现较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总的趋势是上部土层高于下部土层;交换性钙与之相反;交换性镁含量在各土层差异不大;有效钼在50~100cm土层含量最高,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分布趋势;0~25cm土层磷含量数倍高于下部土层,显示磷肥应尽可能深施,以提高下部土层磷素肥力,而50~100cm、100~150cm土层养分含量差异不大。不同施肥措施对上部土层(0~25cm)磷、钾等养分含量有较明显的影响,而对下部土层(50~100cm和100~150cm)磷、钾等养分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广西桉树林取代马尾松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广西钦州市钦南区巨尾桉林和马尾松林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旨在阐明桉树林取代马尾松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桉树林取代马尾松林后,0~60 cm土层的土壤密度、毛管孔隙度呈下降趋势,而0~20 cm土层的土壤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稍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为0.42~0.91);②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相差不大,在各土层中的差异也不显著(P为0.79~0.89);③土壤养分的变化,除桉树林的土壤全氮和速效钾(0~20 cm)含量比马尾松林低外,全钾、有效磷、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都高于马尾松林,而土壤有机质、pH值、全磷和水解氮相差不大;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0~40 cm土层,桉树林与马尾松林的土壤有机质、pH值、全磷、水解性氮、速效钾、交换性钙的差异均不显著(P为0.14~0.99),0~20 cm土壤全钾和有效磷以及20~40 cm土壤全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交换性镁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存在显著差异(P=0.05)和极显著差异(P=0.008)。说明桉树 林取代马尾松林后,经过10年的林分生长,土壤物理性质和养分含量仍保持基本稳定,具有加速土壤氮素消耗、提高土壤有效磷和交换性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生草栽培对梨园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不同生草种类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对梨园不同生草区的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梨园生草能显著增加0~40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提高0~20cm土层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显著增加0~40cm土层的全氮含量,降低0~40cm土层的全磷含量,且不同生草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有差异;梨园种植白三叶草可显著提高脲酶、蔗糖酶的活性,降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种植多年生黑麦草可显著提高脲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磷酸酶的活性;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有密切关系,其中脲酶活性与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有机质、全磷、全钾含量为显著正相关,与全氮含量为显著负相关,与速效磷含量为负相关,蔗糖酶活性与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磷酸酶活性与全磷、全钾、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21年重庆市丰都县植烟土壤的各项养分指标分析及土壤酸碱度和土壤交换性钙镁、阳离子交换量的相关性分析,探究丰都县烟区土壤养分丰缺情况,并因地制宜地提出土壤改良方案。结果显示:2021年丰都县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交换性钙、镁含量均值分别为30.1 g/kg、176.4 mg/kg、77.1 mg/kg、488.0 mg/kg、6.19 cmol/kg和0.92 cmol/kg。土壤pH均值为5.6,酸化程度为46%,可见丰都县植烟土壤潜性酸化问题严重。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交换性钙镁含量缺乏的比例为4.0%、0.0%、1.0%、1.0%、45.2%和67.1%。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交换性钙镁含量过剩的比例为42.0%、43.0%、90.0%、93.0%、3.6%和3.6%。根据养分含量分级标准可知,该县土壤养分含量丰富,土壤肥力良好,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适宜,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整体偏高,交换性钙镁含量偏低。丰都县土壤pH与土壤交换性钙镁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pH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呈弱负相关。综上所述,重庆市丰都...  相似文献   

7.
漯河市烟区植烟土壤养分含量状况与分布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选取并分析了河南省漯河市烟区25个乡镇的植烟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随着植烟土壤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p H值保持基本稳定,整体呈弱碱性;而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含量和土壤碳氮比值均呈递减趋势,表现为0~10 cm>10~20cm>20~30 cm>30~40 cm>40~50 cm。漯河市烟区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在不同土层间表现差异。0~1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含量均显著高于10 cm以下土层(P<0.05),耕层土壤(0~20 cm)养分状况明显优于20 cm以下土层,且达到0.05显著水平。漯河市烟区0~20 cm耕层土壤主要养分平均含量和碳氮比等指标变异较大,且其土壤养分平均含量均高于0~50 cm土壤,0~50 cm深度范围内土壤的潜在养分水平表现不足,尤其是碳氮比值偏低,不够协调。  相似文献   

8.
烟台郊区苹果园土壤肥力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烟台近郊苹果园土壤的肥力状况.[方法]在近郊3个行政村的24个苹果园0~20和20 ~40 cm分层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和容重.[结果]烟台郊区苹果园土0~20cm土层有机质含量偏低,碱解氮含量呈两极分化,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偏高;20 ~40 cm土层各养分的含量明显降低,并且随土层的加深而逐渐降低,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而3个地区20~40 cm土层土壤中养分的含量均处于偏低至适中水平,且差异较小;土壤容重平均值为1.52 g/cm3,偏紧;土壤酸化程度比较严重,20~40 cm的土层表现的更为明显.[结论]该地区苹果园表层土壤性状尚可,亚表层土壤肥力水平较差,很可能对苹果品质产生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耕地土壤肥力状况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省土壤肥料总站在全省采集土壤样品7 276个,对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值、有效镁、有效硅、有效钙、有效硼、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等14项土壤养分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辽宁省省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整体上属于稍缺水平,速效磷属于丰富水平,速效钾属于中等水平.土壤有效硅、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平均含量较为丰富,微量元素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10.
对烟台市郊区3个村庄共31个樱桃园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以及pH值分别进行了采样测定。结果表明:烟台地区樱桃园土壤总体呈酸化趋势;3个地区的碱解氮含量均属中等,速效钾含量为中等到适量,含磷量由中等到偏高,有机质平均含量低于1.0%,碱解氮、速效磷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1.
粮田改种蔬菜对水稻土土壤结构与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江苏省江都市马凌村良种场多年粮田(对照)和粮田改种蔬菜20年以上田块,研究粮改蔬对0~60 cm土层团聚体、土壤容重、孔隙度、固液气三相比和有机质含量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长期蔬菜种植减少了0~20 cm土层中0.250~1.000 mm和0.053~0.250 mm粒径团聚体的数量,却增加了〈0.053 mm微团聚体的数量;增加了20~60 cm土层中0.053~0.250 mm小团聚体的数量,降低了〈0.053 mm微团聚体的数量。长期蔬菜种植使0~20 cm耕层土壤容重显著降低21.0%、气孔度显著增加29.6%,20~40 cm土层气孔度显著降低了42.3%,固、液相所占比例在0~20 cm土层降低但在20~40 cm土层增加。两种利用方式下,0~20 cm土层中有机质含量分别占0~6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的58.9%和63.3%,长期蔬菜种植下0~20 cm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了20.8%。粮改蔬多年耕种可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却减少了耕层土壤有机碳固储数量。  相似文献   

12.
对云南红河流域冲积沙壤土结构的香蕉园不同深度条件下土壤水肥力状况进行监测和研究,结果表明:(1)该研究区香蕉园中土壤水pH 5.4~7.4,平均值6.08,电导率47~230μS/cm,平均值101.6μS/cm,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其pH、电导率逐渐减小,整体上表现为20 cm40 cm80 cm;(2)土壤水中的主要营养元素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在不同时间梯度、不同纵向深度具有不同的含量及变化特征,三者的平均值分别为3.49、0.015、8.7 mg/L,说明该区域内土壤水肥力状况较低,尤其缺乏磷肥;(3)相关性分析说明,除20 cm深度土壤水中的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具有一定相关性外,其他不同纵向深度土壤水中的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不具有显著相关性,变化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微咸水灌溉及改良剂对土壤全盐量影响的模拟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取5因素多水平组合设计,利用4~5g/L微咸水进行灌溉,模拟1~20年灌溉微咸水的土壤全盐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0~5cm表层土壤全盐量明显高于其它各层,均在0.200%以上;5~20cm,20~40cm根层土壤全盐量最低;40~60cm土壤全盐量介于表层和根层之间。沸石作为石灰性土壤盐碱改良剂效果最好,比对照全盐量降低0.011~0.070个百分点。磷灰石效果最差,土壤全盐量比对照高近1倍。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主要农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是进行合理科学配方施肥的重要依据。利用山西全省采集的75个典型农田剖面数据,测定其0~20,2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山西省主要农田耕层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7.7,0.85 g/kg,均属中等偏上水平,变异系数为中等程度变异;2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5,0.45 g/kg。其剖面分布表现出一定的表聚性。山西省农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主要受地形、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和施肥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沾化冬枣栽培区土壤营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沾化的马武(M)、古城(G)和冬枣研究所(Y)3个冬枣栽培区0~30 cm土层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和有机质的含量,分析了土壤剖面和各栽培区各元素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0~30 cm土壤剖面中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分布规律为0~10 cm>10~20 cm>20~30 cm,全钾含量则为10~20 cm>0~10 cm>20~3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规律为0~10 cm<10~20 cm<20~30 cm;不同样地之间,土壤全氮、全磷含量为Y>M>G>CK(空地对照),土壤全钾含量为M>Y>G>CK,土壤有机质含量为M>CK>Y>G。综合分析3个样地土壤氮、磷、钾含量,以冬枣研究所土壤营养条件最好。  相似文献   

16.
蔬菜保护地土壤硝酸盐积累及盐分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天津市部分区县菜田土壤的分析结果表明,温室、大棚内0~20cm、20~40cm土壤NO-3含量与全盐量的相关性分别达到极显著水平;而露地0~20cm土壤两者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20~40cm土壤的相关性极差。从定点观测的结果可以看出,春季露地表层土壤(0~3cm)的全盐量明显高于大棚土壤,其它土层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7.
通过3 a的杉木施肥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杉木树高、胸径和蓄积量以及土壤pH值、有机质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 a试验后,最佳处理为A处理(6孔袋控处理),树高(8.46 m)、胸径(8.96 cm)和蓄积量(98.16 m~3·hm~(-2)),分别比CK提高5.75%、降低0.56%、提高19.13%,分别比B(8孔袋控处理)、C(10孔袋控处理)、D(传统处理)处理的提高0.24%~5.75%、2.63%~5.78%和17.75%~18.71%。0~20 cm和20~40 cm的土层土壤pH值均以A处理最高(4.6),0~2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以B处理最高(37.77 g·kg~(-1)),A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B处理相差不大,20~4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以A处理最高(25.75 g·kg~(-1))。施肥3 a后,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总体上以A处理最高。各处理0~20 cm土层的速效钾含量较试验前降低,全氮、全磷、全钾和碱解氮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含量均比试验前增加。相比常规施肥,袋控施肥对提高杉木早期生长量和林地土壤肥力上的效果较好,其中又以A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肥力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了研究适应于干旱地区春小麦的栽培技术,在新疆地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传统耕作(CT)、秸秆还田(CS)、免耕不覆盖(NT)和免耕覆盖(NTS)4种耕作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NTS处理对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养分含量最佳;CS处理主要提高了20~3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在其余各土层,CS处理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养分含量均低于NT处理,但均高于对照CT处理;与CT相比,NTS处理可使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9.65%~11.72%、12.48%~25.81%和5.17%~23.52%;碱解氮含量提高13.46%~28.48%、2.80%~43.11%和2.56%~33.33%;有效磷含量提高20.59%~40.82%6、.04%~28.61%和4.42%~34.70%.  相似文献   

19.
设施栽培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的积累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不同土壤类型和棚龄的设施栽培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设施栽培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氮含量显著高于露地土壤,0~20 cm土层分别提高16.5 g/kg、1.02 g/kg、55.52mg/kg,20~40 cm土层分别高13.9 g/kg、0.75 g/kg、39.54 mg/kg;且0~20 cm土层明显高于20~40 cm土层,增加量具有相同的趋势。在一定年限内随棚龄的延长,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氮含量增加,呈明显的积累现象。  相似文献   

20.
新疆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有效态氮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棉花膜下滴灌条件下的棉田土壤碱解氮、铵态氮含量变化是,0~10 cm土层与滴灌带垂直水平方向0~75 cm 变化波动最大,其次是10~20 cm土层,20~60 cm变化比较小.硝态氮含量的水平变化有所不同,0~60 cm各层土壤变化均较大;棉花各生育时期土壤垂直向下0~60 cm土层碱解氮含量和盛花期铵态氮含量,由上向下呈比较均匀的直线递减变化,硝态氮含量是0~10 cm土层比10 cm以下高出1倍多,呈陡减变化趋势;膜下滴灌棉田土壤碱解氮含量随棉花生育进程逐渐下降,但在棉花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在63~81 mg/kg较高水平,这是新疆获得大面积棉花高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