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文 《齐鲁渔业》2011,(11):49-50
山东省内陆养殖面褪为24万hm^2(360万亩)左右,养殖产量在100万t左右,内陆捕捞产量13万t。内陆渔业养殖方式主要以池塘养殖、湖泊、水库“三网”养殖、工厂化养殖以及沿黄盐碱涝洼地“上农下渔”生态渔业为主。从经济层面上看,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水产养殖处于数量增长时期,90年代中期以后,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现阶段正处于产品质量安全和养殖生产效益并重的新时期。从总体来看,内陆渔业生产的总体效益逐年下降,近几年虽有所回升,但目前各种农产品价格上涨,唯独淡水产品涨幅最小,从而影响群众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发展水库渔业 促进生态养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承德市水库渔业现状 承德属内陆地区,渔业资源总量在全省比重较低。但是,承德的淡水资源丰富,仅次于石家庄市,列全省第二位。在淡水资源中,适宜从事水产品养殖的总面积为20167hm^2,其中,河滩、洼地为13333hm^2;水库6333hm^2;池溏153hm^2;冷热水资源面积为323hm^2;湖泊33hm^2。无论是开发利用价值,还是增加淡水渔业产量,水库渔业在承德市水产业发展中都占有主导地位。但是,多年来承德市内陆水产品产量相对较低。2006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21251t,仅占全省内陆水产品产量46.2万t的4.6%。  相似文献   

3.
1全国常规养殖品种的生产现状常规水产品主要为四大家鱼和鲤鱼、鲫鱼等品种,由于价格低而成为家常消费的主要品种。相应的养殖产量也很高,尤其在内陆的省市更是如此。根据1998年全国水产年报数据,总结了我国各省市(未含台湾省及港澳地区)四大家鱼和鲤鱼的量占淡水养殖总量的比例。见表1。由表1可见,常规品种仍然是养殖品种的主导性品种,全国平均水平为占水产养殖总量的72.53%,而在沿海地区所占比例较少,如海南、福建、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仅为40%~65%,内陆省市一般在70%~96%,这也可能是影响内陆养殖品种结…  相似文献   

4.
闽西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受水面资源等因素的制约,闽两水产业一直排在福建省末位,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一批大中型水库的建成蓄水,水库渔业迅速兴起。2005年全市有养殖面积20.6万亩,养殖产量4.2万吨,其中水库养殖15.8万亩,产量达1.6万吨(其中网箱面积15.2万米^2,产量4891吨)。水库养殖面积占养殖总面积的76.7%,水库养殖产量占养殖总产量的38.1%。网箱养殖面积居全省内陆区市之首,并表现如下特点:持续快速增长,比重日趋扩大;环境压力增大,富营养化趋势明显;局部规模失控,疫病频发蔓延,效益明显滑坡;开发形式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水面利用率较低。为促进闽西水库渔业的健康发展,特提出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5.
1 问题的提出 河北省2004年水产品产量为928 218t,其中内陆渔业产量为386 886t,内陆养殖产量为304 579t.内陆养殖水面为76 294hm2,主要养殖品种为鲤鱼108 907t、鲢鱼52 733t、草鱼41 324t,鲫鱼31 326t.以上四种传统养殖品种占全省内陆养殖总产量的2/3还多,养殖效益低、市场竞争力差,而相对具有竞争力的市场紧缺的经济品种如黄颡鱼、鲑鱼、鳟鱼、鳖等加在一起也不过3000多t,另一条市场销售较好罗非鱼的产量也不过14 973t,但罗非鱼要求的水温较高,在我省不会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杨吝 《水产科技》1994,(4):40-42
1984~1990年世界水产养殖迅速发展,平均每年增长10.9%,1990年包括水生植物达到1220吨,沿海水产养殖每年增长7.3%(根据栖所统计)或10.3%(根据位置统计),但稍低于内陆,内陆水产养殖每年增长11.3%(根据位置统计)和13.5%(根据栖所统计)。产量的巨大增长是通过热带区的虾类养殖和温带区的鲑鱼养殖而取得的,  相似文献   

7.
衡阳市郊区近几年充分利用城郊的特点和优势,大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高效渔业取得了可喜成果,1993年放养水面1119hm^2,养殖产量5941t,渔业产值3615万元,与1992年比,水面增加19hm^2,增长1.79/6,产量增加914t,增长18.2%,产值增加1705万元,增长89.3%。  相似文献   

8.
南美白对虾引进养殖的巨大成功,促进我国对虾养殖业迅猛发展。2003年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达24.7万hm^2,产量达45.5万t,占全世界产量的35%,出口约10万t。不仅沿海地区能养殖,而且在没有海水的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山西、青海、新疆和吉林等内陆省市也开始养殖。但其疾病严重、价格下跌、养殖成本提高等困难,严重影响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为了走出困境,开创对虾养殖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水产科学》2007,26(4):221
2006年辽宁省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落实胡晓华副省长关于稻田渔业的批示和讲话精神,把开发“一水两用、一季双收”项目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大力发展渔业生态养殖生产,稻田渔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全省推广稻田渔业面积达到80000hm^2,比上年增加6667hm^2;实现稻田渔业产量50000t,比上年增长16.3%;直接创产值13.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2%。养殖品种增加到10个,有河蟹、红鲫、锦鲤、草鱼、黄颡鱼、鲤、鲫、鲶、泥鳅、对虾。鱼蟹养殖比例由上年的1:10调整到今年的1:7。全省10个重点稻田渔业基地初具规模,总规模占全省稻田渔业面积的90%。  相似文献   

10.
赵明森 《内陆水产》2005,30(11):4-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经济率先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了市场调节,从此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养殖面积扩大,养殖领域拓宽,养殖品种增多;大马力机船增加,捕捞能力增强;渔业产量大幅度上升。渔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成功地解决了我国13亿人的“吃鱼难”问题,而且成为致富农村致富农民的重要产业。1990年,我国渔业产量首次居世界第一.达到1425万t,2000年猛增到4278.99万t.2004年又增至4900万t。目前我国渔业产量占世界渔业总产量的40%.养殖产量占世界养殖总产量的70%。  相似文献   

11.
香港的渔业主要由海洋渔业、沿岸海水养殖业和内陆养殖业所组成,其中,以海洋渔业最为重要,其产量约占渔业总产量的95%以上,水产养殖产量所占比例甚少,不足4%。人均水产品的消费量很高,达到37公斤。现将1981年香港渔业产量、水产品贸易和供应列于表1。  相似文献   

12.
2004年我国鱼类养殖产量、构成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2004年我国渔业产量达4901.77万t,其中海水产品2767.79万t,淡水产品2133.98万t;捕捞量占总产量的35%,养殖产量占65%,5年内(2000~2004)两者比例从39:61降至35:65,捕捞产量逐年递减;海、淡水产量比例,由59:41降至56:44,海水产品的比重逐年小幅下降。  相似文献   

13.
谢营梁 《现代渔业信息》1997,12(6):12-15,11
最近几年印度渔业发展迅速,特别在八十年代后,海洋渔业、内陆渔业发展较快,尤其是咸淡水养殖和淡水养殖迅速发展,养殖品种趋向多样化,产量不断提高,养殖技术日趋成熟,科研教育不断深化和提高 。  相似文献   

14.
苏联内陆水域水面辽阔,全国计有湖泊285万个,面积近6,000万公顷,其中有近2,500万公顷有渔业价值,水库面积600万公顷、河道60万公里,池塘水面近40万公顷及三个内陆海。内陆水域鱼产量1,100万公担,其中湖泊渔业96万公担,河流捕捞161万公担、水库66万公担、池塘养殖146万公担。  相似文献   

15.
邹志清 《内陆水产》1999,24(2):9-10
内陆水域养殖的品种绝大多数是鱼类,而虾的养殖品种不仅数量少(主要是日本沼虾,罗氏沼虾,澳大利亚淡水龙虾,克氏原螯虾等),且产量也低。仅就湖北省为例,每年的虾产量(主要靠天然捕捞)仅为3万多t。这远远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为改变养殖品种结构和...  相似文献   

16.
建德市大水面渔业开发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大水面渔业产量4959t,占全市渔业产量8922t的55.6%,大水面渔业产值7000余万元,占全市渔业总产出的60%以上。主要实践是江河水面分隔开发,集约养殖规模开发,冷水水域深度开发,渔业资源合理开发;主要体会是科学论证,依托科技,招商引资,优化服务。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为5633.21千h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讯:根据2006年渔业统计主要数据,参考各级报送的2007年渔业统计年报,确定调整后的2007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为5633.21千ha,同比增长1.95%,其中海水养殖面积为1331千ha、淡水养殖面积4301千ha、池塘养殖面积为1770千ha,湖泊养殖面积1057.92千ha、水库养殖面积为1260.02千ha,同比分别增长4.68%、1.13%、2.48%、2.19%和降低1.78%。调整后的2007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为4747.5万t,同比增长3.58%;其中海水养殖产量为307.3万t,淡水养殖产量为1971万t,  相似文献   

18.
罗非鱼(Tilapia),俗称非洲鲫,隶属于鲈形目、丽鱼科、罗非鱼属,原产于非洲,为热带内陆性鱼类。目前,我国罗非鱼养殖发展迅速,在淡水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2000年养殖产量达629182t,占世界罗非鱼产量的60%以上,居世界首位。由于罗非鱼肉味鲜美、肉质细嫩、有“白肉三文鱼”之称,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市场价格相对较低,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  相似文献   

19.
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鲂是我国主要的大宗淡水鱼类品种,也是淡水养殖产量的主体,这七大养殖品种的产量均占内陆养殖产量的较大比重。据2007年统计资料显示,全国淡水养殖总产量1971万吨,而上述七种鱼的总产量1384万吨,占全国淡水养殖总产量的70%。七大养殖品种是我国食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动物蛋白质来源之一,在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保证大宗产品的稳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池塘养殖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面积小、易控制、好管理、单产高、效益好等特点。目前,池塘养殖已成为淡水养殖业的主体,1986年全国池塘面积仅为淡水养殖面积5,682万亩的35.2%,而其产量却占全国淡水养殖产量295.1万吨的7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