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探究放牧方式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家畜的采食量和植物补偿生长的影响,本试验在环青海湖流域高寒草地设置放牧方式(牦牛单独放牧、藏羊单独放牧、牦牛和藏羊1:2混牧、牦牛和藏羊1:4混牧、牦牛和藏羊1:6混牧)控制试验,以期确定草地的承载力,并为制定合理的草地管理措施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群落水平上,家畜的采食量在藏羊(Ovis aries)单独放牧以及牦牛(Bos grunniens)与藏羊1:2混牧方式下,显著高于其他方式(P<0.05);在功能群水平上,藏羊单独放牧与牦牛和藏羊1:2混牧这2种放牧方式下家畜对豆科植物的采食量较高;藏羊单独放牧与牦牛和藏羊1:2混牧植物的补偿生长能力显著高于其他放牧方式(P<0.05)。研究表明:藏羊单独放牧时,其采食量最高;牦牛和藏羊1:2混牧的放牧方式对植物补偿性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因此,从放牧家畜采食量与植物补偿生长两方面考虑,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藏羊单独放牧与牦牛和藏羊1:2混牧的放牧方式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 3岁藏系羯羊 8只 ,在放牧条件下 ,采用木质素为内源指示剂测定枯黄末期放牧藏羊的采食量。结果表明 ,放牧藏羊的采食量为 12 84 81~ 2 179 60g/d ,干物质消化率为 62 15%±2 785% ;放牧藏羊干物质采食量与体重间的回归公式为 :y =2 3 2 1 0 0 0 2 8x ,r =0 6411。  相似文献   

3.
采食量是放牧家畜生产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草地生态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夏季在甘南夏河分别选取不同生理类群(羔羊、1岁母羊、2岁母羊、3岁母羊、4岁母羊、羯羊和种公羊)的欧拉型、甘加型和乔科型藏羊各4只进行试验。采用二氧化钛指示剂法与粪氮指数法分别测定藏羊排粪量和牧草有机物质消化率,从而计算放牧采食量,并对特征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的平均放牧采食量分别为1031.93、834.59和956.15 g·d-1,乔科型藏羊放牧采食量显著(P<0.05)小于欧拉型和甘加型藏羊。3个类型藏羊的每kg代谢体重采食量和干物质采食量占体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对夏河天然草地牧草的平均有机物质消化率分别为50.79%、47.22%和55.58%。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的平均排粪量分别为561.26、484.06和466.74 g·d-1,其中欧拉型藏羊的排粪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类型。试验在高寒地区天然草地研究不同类型藏羊的排粪量、有机物质消化率和放牧采食量,旨在为该地区放牧藏羊的科学饲养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食量是放牧家畜生产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草地生态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夏季在甘南夏河分别选取不同生理类群(羔羊、1岁母羊、2岁母羊、3岁母羊、4岁母羊、羯羊和种公羊)的欧拉型、甘加型和乔科型藏羊各4只进行试验。采用二氧化钛指示剂法与粪氮指数法分别测定藏羊排粪量和牧草有机物质消化率,从而计算放牧采食量,并对特征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的平均放牧采食量分别为1031.93、834.59和956.15 g·d~(-1),乔科型藏羊放牧采食量显著(P0.05)小于欧拉型和甘加型藏羊。3个类型藏羊的每kg代谢体重采食量和干物质采食量占体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对夏河天然草地牧草的平均有机物质消化率分别为50.79%、47.22%和55.58%。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的平均排粪量分别为561.26、484.06和466.74 g·d~(-1),其中欧拉型藏羊的排粪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类型。试验在高寒地区天然草地研究不同类型藏羊的排粪量、有机物质消化率和放牧采食量,旨在为该地区放牧藏羊的科学饲养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北方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人工草地,采取连续放牧(CG)、划区轮牧(RG)两种管理方式放牧苏尼特羊,用内源指示剂法研究放牧羊采食量、牧草干物质消化率,通过放牧羊体重、代谢体重预测牧草采食量。结果表明,划区轮牧羊只采食量显著高于连续放牧(P<0.05),其牧草干物质消化率与连续放牧差异不显著;由放牧羊体重(W)预测人工草地牧草日干物质采食量(DMI)时具有较高可信度,1岁龄、2岁龄、3岁龄羊预测模型分别为DMI=17.32W+60.15、DMI=35.82W-881.92、DMI=64.61W-2427.50。  相似文献   

6.
1 羊的放牧技术 羊适合放牧,可以充分利用天然牧草,使羊体质得到锻炼,既能提高生产力,又能节省开支和人力物力。1.1 羊的放牧性能 羊的放牧性能要以采食速度、游走采食比和采食量来衡量。凡采食速度快、多吃草少走路、采食量大的就是放牧性能好。采食速度是羊在单位采食时间内采食放牧草的口次数,一般每分钟采食60—70口草。羊在一天里的采食速度是有变化的,早晨出收后的采食速度比中午快,下午收收前最快。老牧工有“太阳一落山,羊儿吃草欢”的说法。游走采食比是指在一定的放  相似文献   

7.
放牧家畜采食量是家畜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同时也是决定放牧季节内的最适饲养管理标准。然而,近年来对放牧家畜采食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测定方法和放牧强度对家畜采食量的影响,没有系统的研究影响放牧家畜采食量的因素。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放牧方式、不同放牧季节、不同放牧家畜和不同放牧草地状况对放牧家畜采食量的影响,以及不同放牧管理对家畜采食量的影响。从而为放牧家畜的科学管理和放牧草地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提出了放牧家畜采食量研究今后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安哥拉山羊体重与放牧采食量的关系研究雷鑫,张永平,杨蔼云(陕西省黄土高原治理研究所米脂718100)前言在制定安哥拉山羊的补饲方案时,必需了解不同体重羊只的干物质采食量参数。为此,我们根据1992年在延安南部次生林林间草场对周岁和成年安哥拉山羊公羊四...  相似文献   

9.
实验研究表明,绵羊在同一放牧时期,随着放牧率的增大,鲜粪量有所减少,粪中干物质含量有所增大,但只有处理1.33羊/hm2·138天与6.67羊/hm2·138天问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同一放牧率条件下,不同放牧时期相比,以8月份粪中干物质含量最低;在各种处理之间,放牧绵羊全天干粪量均无显著性的差异。在同一放牧时期,随着放牧率的增大日采食量显著减少,而同一放牧率不同放牧时期的日采食量保持相对稳定。粪便的干重与干物质采食量的关系很小,与干物质消化率呈负相关。放牧绵羊白天排粪量为晚上的2倍,但粪中干物质含量几乎没有差异,同时,不同放牧率和不同放牧时期对粪便的颜色和形状等均有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 绵羊日采食量的研究,在国内温带牧区测定颇多。引入亚热带农区的绵羊其日采食量及行为是否发生了变化,研究报导甚少。为此于1988年4月至1989年7月先后在南部店垭乡、武隆仙女山,丰都县大塘坝对茨盖羊、考力代羊、罗姆尼羊、新疆细毛羊的日采食量及部分采食习性进行了观测,以便为贮备冬春草料,确定补饲时间及放牧时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通过对日粮营养因素、试羊生理状况以及环境等的分析,以探讨影响放牧绵羊采食量的主要因素。笔者采用多种方法,由1980年开始,延续10年,共进行了16期测定采食量的试验,所获有关数据以表格形式列于文中。  相似文献   

12.
放牧绵羊牧食行为及采食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锡林郭勒草原对三种放牧绵羊(蒙古羊、引种羊、杂种羊)进行不同月份的牧食行为观察及采食量测定,结果表明:放牧绵羊9月份的采食时间比例均高于8月份;沙质草地放牧绵羊的采食和游走时间比例低于高平原草地;蒙古羊、引种羊和杂种羊沙质草地的平均采食量分别为1.15kg/d、1.60kg/d和1.35kg/d,高平原草地为1.56kg/d、1.82kg/d和1.71kg/d,分别相差0.41kg/d、0.22kg/d和0.36kg/d。  相似文献   

13.
甘南玛曲不同年龄欧拉型藏羊放牧采食量季节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立高寒地区天然草地欧拉型藏羊放牧采食量的季节动态变化,本试验采用TiO2外源指示剂法和瘤胃尼龙袋法分别测定欧拉型藏羊不同季节排粪量和牧草消化率从而计算放牧采食量。结果表明:玛曲高寒草地牧草干物质消化率(DMD)和粗蛋白(CP)含量夏季显著(P < 0.05)高于冬春季与秋季;欧拉型藏羊各年龄段排粪量3季差异显著(P < 0.05)且秋季 > 夏季 > 冬春季;随着年龄增长,欧拉型藏羊三季牧草采食量均有增大的趋势,同年龄段不同季节的藏羊采食量和代谢采食量(除4岁母羊)差异显著(P < 0.05)且秋季 > 夏季 > 冬春季;各年龄段藏羊累计牧草消耗量(AFC)差异显著(P < 0.05)分别为339.37,757.58,1185.93和1655.61 kg。由此可见,牧草干机物质消化率、排粪量和采食量夏秋季较高、冬春季较低,随着年龄增大排粪量和采食量有增高的趋势。因此,在高寒牧区应提倡草地季节性畜牧业,充分考虑牧草营养与动物营养需求之间的耦合性来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探讨饱和链烷技术在典型草原自由放牧家畜中的应用,定量研究自由放牧绵羊食性及食量,于2004年6-9月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放牧样地进行试验,选择体重及体况相近、健康无病的二岁羯羊(内蒙古细毛羊×蒙古羊)60只,按体重(36.9±2.6) kg聚类分组,设置6种放牧率(0,1.33,2.67,4.00,5.33和6.67羊/hm2)的轮牧实验,绵羊采食量的测定选择放牧率为1.33,4.00和6.67羊/hm2的处理,试验开始,每只羊投喂1粒QSM饱和链烷缓释胶囊。食性测定选用全部的放牧率进行,同时辅助全粪法、扣笼法一同评价。试验期内定期收集试验地牧草样品及绵羊粪便样品,使用气相色谱分析牧草和粪样中的链烷含量,应用链烷技术估测放牧绵羊的排粪量、牧草采食比例和干物质采食量。结果表明,植物链烷模式存在种间差异,运用链烷技术估测的排粪量和实际测得排粪量差异不显著(P>0.05),放牧绵羊主要采食7~9种牧草,且不同放牧季节不同放牧率绵羊采食的牧草种类和比例不同,但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运用链烷技术结合扣笼方法可以估测天然草地自由放牧家畜牧草的采食比例、干物质采食量和排粪量。  相似文献   

15.
<正>绵羊补饲是养羊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北方,季节之间草场的变化比较明显,单纯依靠放牧已很难满足其营养要,为能保证育成羊的正常生长发育,必须适时补饲。为能科学地进行补饲,就应了解绵羊的放牧采食量和营养物质的摄取量。1900年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种畜场进行了育成羊春夏放牧采草量的测定,以便今后能科学地制定放牧补饲方案。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羊的选择和试验时间:试验羊选自当年生5~8月龄的公母羔羊各40。只体重,公羔平均19.80±0.49kg,母羔平均19.05±0.85kg。此间羊只全天放牧,自由采食。夜间于舍内过夜,一般群公母羔羊补饲  相似文献   

16.
海南热带疏林草地山羊放牧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海南热带疏林草地进行海南当地山羊的放牧试验,初步表明:人工草地上放牧海南山羊与天然草地相比有利于提高山羊对牧草的采食量和活增重。山羊的采食量与牧草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粗纤维含量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与粗灰分、粗脂肪含量相关性不明显。无论人工草地还是天然草地在放牧山羊后禾本科草与豆科或其它杂类草、杂灌的比例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舍饲养羊时,由于饲养条件的改变和饲草料的限制,容易影响羊只的采食量。羊采食前喜欢先用鼻子嗅,凡是有异味、污染、沾有粪便或腐败的饲料,或已践踏过的草都不爱吃,并且也喜欢饮清洁的饮水。长期舍饲的羊只比放牧的羊只的采食量往往较少、膘情较差、体质较弱、体形较小、生产性能较低。因此,为了保证养殖效益,需要提高舍饲羊的采食量。  相似文献   

18.
于1993年6月8~9日,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以5岁阉割绵羊在不同放牧率下的牧食行为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放牧率1.33和2.67羊/hm2(放牧138d)对绵羊的牧食行为有明显地影响:(1)放牧率较低时,能明显缩短采食时间,提高采食速率、每步采食口数和每口采食量及日采食量;(2)明显延长反刍时间,增加反刍周期数和反刍总食团数,对其它牧食行为影响不大。结果表明,在春末夏初,放牧率1.33羊/hm2比2.67羊/hm2更适宜于当地退化草场的放牧标准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试图通过对日粮营养因素、试羊生理状况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分析,以探讨影响放牧绵羊采食量的主要因素.笔者采用多种方法,由1980年开始,延续10年,共进行了16期测定采食量的试验,所获有关数据见表1~表5.  相似文献   

20.
<正>渝东白山羊是全国的地方山羊品种。迄今为止,渝东白山羊采食量水平情况报道甚少。生产实践和山羊增产技术推广项目均要求对山羊实施人工补饲,特别是冬春季尤为需要,说明山羊放牧过程中采食量不足。笔者围绕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一、材料与方法1.参试羊的选择与分组。共选试验羊33只,其中青年羊16只,中后期妊娠母羊17只,分夏秋、冬春两阶段,每阶段又分青年羊、妊娠羊两组。共4个小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