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采用外源激活不同组分浓度的乳过氧化物酶体系进行研究,试验分为A,B和C组,各组生鲜牛乳中依次分别加入NaSCN 12,15和20 mg.L-1后,再分别都加入H2O29μL.L-1,旨在对比研究其对生鲜牛乳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外源激活不同组分浓度的LPS对生鲜牛乳都具有保鲜作用,但保鲜效果不同.试验A,B和C组的牛乳保鲜期分别为17,20.5和21 h,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延长了4,8和8.5 h,同时还提高了1~2个卫生等级,表明B组和C组比A组保鲜效果好,但由于C组牛乳中的SCN-含量超过了规定,因此以B组的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在鲜牛奶中分别添加NaSCN15mg/L和H2O2 9μl/L,以激活鲜奶中固有的乳过氧化物酶体系(LPS),研究LPS对鲜牛奶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25℃时激活LPS可使鲜牛奶保存到18h,保存时间比对照组延长了约5~6 h,并可提高1~2个卫生等级;同时指出在冷却设备缺乏时利用该方法保鲜牛奶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8头西农萨能奶山羊乳中乳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硫氰根含量,并测定了在25℃下不同激活剂浓度对羊乳24h滴定酸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鲜羊奶中乳过氧化物酶活性为(1.88±1.17)U/mL,硫氰根含量为(1.57±0.35)mg/L。在25℃贮藏温度下激活乳过氧化物酶体系可以对羊乳起到保鲜效果,硫氰根添加13.5 mg/L,过氧化氢添加1.1倍硫氰根摩尔浓度时,可以较低的保鲜剂添加量,获得较好的保鲜效果,平均酸度为25.6°T。  相似文献   

4.
利用乳过氧化物酶体系保存奶牛初乳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利用乳过氧化物酶体系保存奶牛初乳的效果,在试验组初乳中分别加入15 mg/L NaSCN和9μL/LH2O2混匀,以激活其中固有的乳过氧化物酶体系。结果,在(25±2)℃的自然生产条件下,激活乳过氧化物酶体系可显著抑制初乳酸度的升高(P<0.01)和细菌总数的增加,延长初乳的保存时间约9 d,并且对乳蛋白、乳脂、非脂乳固体的含量均没有影响(P>0.05),感官评定的总体可接受性较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云南德宏水牛乳和荷斯坦牛乳中淀粉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γ-谷氨酰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以及乳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云南德宏水牛乳中淀粉酶活性极显著高于荷斯坦奶牛乳(P<0.01),γ-谷氨酰胺转移酶、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活性显著高于荷斯坦牛乳(P<0.05),荷斯坦牛乳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水牛乳(P<0.05);德宏水牛乳与荷斯坦牛乳中乳过氧化物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在试验组生牛乳中添加15 mg/L NaSCN和9μL/L H2O2激活其中固有的乳过氧化物酶体系 (LPS),研究LPS对生牛乳的保鲜作用和各种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 C温度条件下,激活的LPS不但可延长生牛乳的保鲜期约4.5 h,而且对乳蛋白、乳脂、非脂乳固体及各种氨基酸的营养成分均没有影响。由此可知在缺乏冷却条件时,利用LPS保鲜生牛乳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太湖莼菜速冻保鲜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太湖莼菜速冻保鲜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温度94~96℃、时间35~45s的烫漂处理有效地抑制过氧化物酶(PAL)的活性,较好地保存太湖莼菜的感官品质。同时速冻太湖莼菜采用注水冻结工艺再行包装,其保鲜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8.
牛乳过敏原β-乳球蛋白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检测牛乳中的主要过敏原β-乳球蛋白,利用β-乳球蛋白纯品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得兔抗牛β-乳球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以β-乳球蛋白包被抗原、自制抗体为一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IgG为二抗、四甲基联苯胺(TMB)为底物,建立了牛乳中β-乳球蛋白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确定了包被抗原质量浓度为0.5 μg/mL,一抗最佳稀释度为1∶6 400,酶标二抗稀释度为1∶10 000.结果达到批内误差3.87%,批间误差6.51%;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5~1.00 μg/mL,标准曲线回归方程y=-1.930 2x-0.124 1,相关系数为0.994 5,说明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确定应用抗菌的乳过氧化物酶(LP)体系保存牛奶质量的可能性,1983-1986年间进行了一系列试验。认为分别加入微量的硫氰酸盐(SCN#+-)和过氧化氢(H#-(2)O#-2)(分别约为12和8.5ppm),会在牛奶中获得最好的LP体系活动,可以用来作为一种可靠的方法保存冷却过的或未冷却过的生奶质量。试验表明,只有加入的SCN#+-和H#-(2)O#-2二者的分量在奶中形成接近于等克分子浓度(0.25mM)时(设奶中天然SCN#+-含量平均为0.05mM),才可以得到最好的牛奶保鲜效果。在有等克分子浓度H#-(2)O#-2供应时,LP体系抗菌效果在一定的界限内和奶内SCN#+-浓度呈正相关。奶中SCN#+-水平会随母牛饲养而异,所以是可变的。奶的保鲜效果还时常随同奶的原先质量、奶的保存温度而异。  相似文献   

10.
不同温度下金针菇保藏相关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不同温度下金针菇保藏相关酶的活性,进而了解其对保鲜效果的影响。分别在-18,0,4,10℃等4个温度梯度下贮藏金针菇48 h,主要研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力变化。结果表明:4℃保藏的金针菇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性较高,该研究结果可为了解金针菇保鲜的最适合的温度范围,以及工厂的大批量保藏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2012-2016年烟台市售生乳、发酵乳、灭菌乳、全脂乳粉和婴幼儿配方乳粉5种乳及乳制品中的铅(Pb)、镉(Cd)、总汞(Hg)及总砷(As)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乳制品中铅(Pb)、镉(Cd)、总汞(Hg)和总砷(As)的检出率分别为58.69%(125/213)、36.62%(78/213)、3.29%(7/213)、2.82%(6/213),发酵乳和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总Hg和总As未检出,全脂乳粉中总As未检出.生乳、发酵乳和灭菌乳等液态乳Pb的检出率和单因子污染指数均最高;全脂乳粉Pb的检出率最高,Cd的单因子污染指数最高;婴幼儿配方乳粉中Cd的检出率最高,而Pb的单因子污染指数最高.生乳中重金属污染程度最高,P综合=0.292,全脂乳粉综合污染指数最低,P综合=0.087 6,各类乳制品的综合污染指数从大到小排序为生乳﹥发酵乳﹥灭菌乳﹥婴幼儿配方乳粉﹥全脂乳粉.生乳、发酵乳和灭菌乳重金属污染物主要为Pb,全脂乳粉和婴幼儿配方乳粉为Pb和Cd.生乳的综合污染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找提高生鲜牛乳贮存效果的途径。[方法]比较不同贮存温度下添加乳酸链球菌素与激活LP成分的生鲜牛乳保质期。[结果]生鲜牛乳中添加乳酸链球菌素或激活LP成分,均可抑制酸度的升高和杂菌总数的增加;激活LP成分对生鲜牛乳中大肠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乳酸链球菌素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不明显;添加乳酸链球菌素或激活LP成分后,不影响生鲜牛乳的密度、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冷藏温度对生鲜牛乳的保存时间和质量等级起决定性作用;在相同的贮存温度下,生鲜牛乳中添加激活LP成分与添加乳酸链球菌素相比,前者对贮存效果的提高没有后者持久,但作用却比后者迅速和明显,且投入的单位成本比后者低很多。[结论]添加乳酸链球菌素与激活LP成分均可有效提高生鲜牛乳的贮存效果,但生产实践中,应用激活LPS法比添加乳酸链球菌素法,更具有现实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依据乳过氧化物酶体系(LPS)的抗菌机理,在鲜羊奶中分别添加保鲜剂(15 mg/L NaSCN和8.5 mg/L H2O2),研究了保鲜剂对羊乳中LPS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添加NaSCN或H2O2时,羊乳中LP活性、H2O2浓度、SCN-浓度以及OS-CN-浓度有一定的变化,尤其是OSCN-浓度随时间延长而逐渐上升。当添加混合保鲜剂后,OSCN-浓度随时间延长有较大提高。表明混合保鲜剂对羊乳有较好的保鲜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采后生理调节与抑菌防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单因素筛选,多因素优化组合,研究配制青椒保鲜剂。研究表明,青椒的成熟衰老与乙烯作用关系密切,乙烯合成抑制剂或促衰老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通过青椒的果柄和萼片进入果实内部,可延长青椒的贮藏期和保鲜期。研制的青椒保鲜剂与对照青椒保鲜剂相比,在8~15 ℃贮藏条件下,贮藏25 d、50 d,0级果率分别提高33.1 %、17.9 %,商品果率分别提高4.3 %、6.5 %,腐烂指数分别降低66.7 %、34.0 %;与空白对照相比在8 ℃贮藏2个月,0级果率、商品果率分别提高47.6 %、26.9 %,腐烂指数降低78.7 %。  相似文献   

15.
Investigation of bovine lacrimal and harderian glands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the enzyme lactoperoxidase, which was isolated and purified. A nonheme, iron-containing protein was identified at the same time. Both proteins are present in milk, mammary glands, and salivary glands. Their roles are discussed: The lactoperoxidase may be important in controlling bacterial flora.  相似文献   

16.
Taqman三重实时PCR快速检测原料乳中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可对原料乳中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包括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和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同时进行快速检测的Taqman三重实时PCR方法。以致病菌中常见的eae、ipaH和lt基因为目的片段,选择3种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进行三重实时PCR扩增,研究反应的特异性、检测限和重复性,并用所建立的方法对38份原料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扩增曲线形态良好,对原料乳中其他常见致病菌无交叉反应,对含致病菌为1 cfu.mL-1的乳样经2 h增菌处理后检测结果呈阳性,对原料乳样重复性检测的CV值均小于5%。完成全部检测过程只需大约6 h。该方法快速准确,可应用于原料乳中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快速检测和污染调查。  相似文献   

17.
原料奶生产环节微生物污染分析及防控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原料奶生产环节微生物菌落总数的变化规律,确定防控微生物污染的有效措施。【方法】通过测定原料奶生产各环节微生物菌落总数,分析微生物污染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奶牛乳房清洗消毒方式、舍弃奶量、贮存温度、运输条件等对原料奶中微生物菌落总数的影响,进而获得有效防控微生物污染的措施。【结果】奶站设备的卫生状况是造成不同奶站原料奶中微生物菌落总数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奶牛乳房卫生状况、设备的卫生状况及贮存运输条件是造成同一奶站不同环节微生物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温水清洗后擦干再用质量分数0.1% KMnO4溶液消毒奶牛乳房并擦干后,原料奶中菌落总数由未清洗时的2.65×104 cfu/mL降低到2.56×103 cfu/mL。舍弃奶量超过40 mL时,原料奶菌落总数小于1.00×103 cfu/mL,并趋于稳定。相同贮存时间下于0~4 ℃条件下贮存奶样中的微生物菌落总数增长较缓慢。4 927次收奶记录中的1 054 次微生物抽检记录显示,奶温越高、运输距离越长原料奶中微生物菌落总数越多。【结论】采取改善奶站设备卫生水平、温水清洗擦干后消毒奶牛乳房并擦干、机械挤奶前舍弃多于40 mL奶、将原料奶快速冷却至0~4 ℃贮存以及缩短运输距离、减少贮运温度波动等措施,均可有效控制原料奶的微生物污染。  相似文献   

18.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测定原料乳中掺假物质的方法,利用红外光谱,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回归方法,以本地区具有代表性原料乳样品集为基础建立标准数据模型.在原料乳中加入三聚氰胺模拟牛奶掺假.通过总结原料乳成分数据的变化规律及调整控制因素以达到预判原料乳掺假和确定掺假物质的检出限的目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HACCP在原料乳生产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品安全问题的关键是原料奶的质量和安全问题,而HACCP管理体系能较好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在介绍HACCP管理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原料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原料乳生产中建立HACCP管理体系及应进行的标准操作规范,并指出了目前在原料乳生产中建立HACCP管理体系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