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隔年核桃     
隔年核桃是1952年在陕西省扶风县绛帐区扶陀乡发现的。1955年我所在■厔县马召区史务乡和第三区又有发现。这种核桃最大的特点是播种后第二年即有部分幼苗开始结果,所以把这种核桃叫做"隔年核桃"。一隔年核桃的生物学特性1.形态:隔年核桃的主干甚高,树势旺盛,树姿呈半开张形。十五年生的树高9.31公尺,主干直径19.9厘米,树冠直径9.9公尺。主干为灰褐色有曲形裂纹,三年生枝条多为灰褐色,一二年生枝条多  相似文献   

2.
核桃枝条总酚含量与抗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不同核桃品种1年生枝条韧皮部总酚含量,结合冻害调查结果,分析核桃枝条总酚含量与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太绵实生、太绵无融合、薄壳香和中林3号的1年生枝条韧皮部总酚含量较高,抗寒性较强。核桃1年生枝条韧皮部中的总酚含量与冻害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0.7179,P<0.05)。核桃1年生枝条韧皮部的总酚含量可作为判断核桃树体抗寒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豹纹木蠹蛾取食诱导核桃枝条和树叶释放的挥发性化合物的变化,利用动态顶空吸附法收集健康和豹纹木蠹蛾取食过的核桃枝条和树叶释放的挥发性物质,通过GC-MS检测其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健康核桃枝条中检出6类13种挥发性化合物,豹纹木蠹蛾取食危害的核桃枝条检出6类30种挥发性化合物;健康核桃树叶中检出7类25种挥发性化合物,豹纹木蠹蛾危害的核桃树叶检出7类29种挥发性化合物。豹纹木蠹蛾取食危害后诱导寄主植物萜烯类化合物含量变化最大,受害枝条比健康枝条高了27.54%,受害树叶比健康树叶高了20.21%。  相似文献   

4.
黄须球小蠹又名小蠹虫,属鞘翅目小蠹科动物,在大部分核桃产区都有发生. 主要危害状 以成虫和幼虫危害核桃树枝梢和芽,危害严重时整枝或整棵芽均被蛀食,造成枝条枯死.成虫和幼虫均可在枝条中蛀食,成虫多在枝条内蛀一长16~46毫米的纵向隧道,幼虫便沿此隧道向两侧蛀食,与成虫隧道呈"非"字形排列.该虫常与核桃小吉丁虫、举肢蛾同时危害,严重影响核桃结果和生长发育,会加速核桃枝梢和芽的枯死.  相似文献   

5.
核桃枝条电阻率与生长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枝条电阻率作为核桃矮化性预选指标的可能性,为选择核桃矮化砧木提供理论依据。以核桃6年生不同品种嫁接树和3年生实生树为试材,研究了枝条电阻率与生长势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核桃品种嫁接树枝条电阻与生长势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晚实核桃品种枝条电阻率大于早实品种。不同品种的核桃实生树枝条电阻分别与株高增长量、干周增长量、株高、干周呈显著正相关。枝条电阻可作为核桃实生树生长势的预选指标。  相似文献   

6.
早实核桃一年生枝条休眠期伤流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立早.实核桃1 a生枝条休眠期的适宜修剪时期,指导早实核桃的生产,于2005~2006年以早实薄皮核桃新品种"绿岭"为试验材料,对其1~6 a生树龄的1 a生枝条休眠期伤流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 a生树龄1 a生枝条伤流发生的时期最早,在气温降到5.0℃左右时开始出现伤流,2~6 a生树龄1 a生枝条在降到3.0℃时出现伤流,在12月中旬气温0~2.0℃时,出现第一次伤流高峰,翌年2月中旬气温6.0℃左右时,出现第二次伤流高峰;气温降到-5.0℃时枝条内部结冰,伤流停止;在休眠期前期(11月19日~1月18日),3 a生树龄1 a生枝条的伤流量显著高于其他树龄的伤流量;休眠期后期(2月7日~3月19日)4 a生树龄1 a生枝条伤流量最大;不同时期1~3 a生树龄1 a生枝条的伤流随着气温的降低,一日中伤流出现的时间推迟,峰值出现的时间也相应推迟,停止时间提前,持续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7.
多效唑和矮壮素对核桃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千文  廖运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492-12493
[目的]筛选能抑制核桃营养生长、提高核桃产量的生长调节剂的种类与浓度。[方法]以云新早实核桃A、B、C、D4个品系为试材,对PP333和CCC2种生长抑制剂设置不同浓度进行核桃叶面喷施,分析PP333,和CCC不同浓度对核桃单果重、枝条充实度、单位芽数和单株核桃果数的影响。[结果]CCC喷施浓度为300mg/L时可显著降低核桃单果重量;施用PP333可显著提高坐果数量和单果重而增加单株产量,以500~1000ms/L喷施效果较好;喷施不同浓度P只。单位芽个数并无明显差异;喷施50mg/LCCC时,单位芽个数比对照降低18%;喷施100mg/LCCC时,枝条比重(1175kg/m3)较CK高13.9%;PP333,浓度为500mg/L时,枝条比重明显低于CK,其余各处理下,枝条比重差异不明显。[结论]该研究为生长调节剂在核桃上的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以抗寒性不同的香玲和鲁果12号核桃品种为试材,在-15、-20、-25、-30、-35℃低温梯度胁迫下,分别测定了离体枝条的质膜相对透性、MDA和H2O2含量、O2-·产生速率、SOD和CAT保护酶活性等指标,分析了低温胁迫对核桃枝条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显著增加了核桃枝条的膜透性、O2-·产生速率、MDA和H2O2含量,但耐寒品种鲁果12号的增幅低于香玲品种;2个品种的SOD酶活性均呈现"升—降—升—降"的趋势,CAT酶活性则先升高后降低,但不同品种之间的变化幅度较大;由此可知,鲁果12号在低温胁迫期间可有效地增加保护酶活性,抑制H2O2的积累,从而降低活性氧对核桃的伤害,这可能是其抗寒性较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金薄香核桃新品种枝条抗寒性综合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金薄香核桃新品种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经20多年实生选育的系列新品种。为了进一步推广核桃的种植区域,加快核桃抗寒品种选育进程,以金薄香1~8号、金薄丰1号、优株181为试材,在常温、-15℃和-25℃条件下,分别测定其1年生枝条的组织结构和膜脂相变、膜脂过氧化、细胞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以及保护性酶活性等指标,综合分析其抗寒能力。结果表明,枝条的组织结构与抗寒性有密切关系:木质部所占比例越大,品种的抗寒性越强,不同核桃品种1年生枝条的组织结构有较大差异;低温胁迫处理后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增加;SOD,POD活性表现出"低—高"的趋势,与相对电导率变化显著相关;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增加,但不同品种间的变化幅度较大。运用SAS软件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初步得出10个核桃品种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金薄香4号、金薄香6号、优株181、金薄丰1号、金薄香2号、金薄香7号、金薄香3号、金薄香1号、金薄香5号、金薄香8号。  相似文献   

10.
以抗寒性不同的香玲和鲁果12号核桃品种为试材,在-15、-20、-25、-30、-35℃低温梯度胁迫下,分别测定了离体枝条的质膜相对透性、MDA和H2O2含量、O2-·产生速率、SOD和CAT保护酶活性等指标,分析了低温胁迫对核桃枝条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显著增加了核桃枝条的膜透性、O2-·产生速率、MDA和H2O2含量,但耐寒品种鲁果12号的增幅低于香玲品种;2个品种的SOD酶活性均呈现"升—降—升—降"的趋势,CAT酶活性则先升高后降低,但不同品种之间的变化幅度较大;由此可知,鲁果12号在低温胁迫期间可有效地增加保护酶活性,抑制H2O2的积累,从而降低活性氧对核桃的伤害,这可能是其抗寒性较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搜集了211个国内外核桃主栽品种,采集了核桃品种的枝条,并对采集的品种枝条的芽进行嫁接,试验在山西省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核桃资源圃内进行,建立引种档案。取当年新生枝条的顶端嫩叶,进行核桃品种DNA的提取,并于山西省农业大学园艺实验室-80℃冰箱内保存。  相似文献   

12.
核桃楸枝条与根际土壤浸提液对花卉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庆芬 《浙江农业科学》2014,1(11):1716-1718
研究核桃楸枝条浸提液和根际土壤浸提液对紫松果菊和射干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核桃楸枝条浸提液对紫松果菊种子和射干种子发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高浓度的核桃楸枝条浸提液则会抑制射干种子发芽期间的α 淀粉酶活性,从而抑制其种子发芽,但该抑制作用随枝龄的增加有减弱的趋势。根际土壤浸提液对紫松果菊与射干种子萌发的影响均较小。  相似文献   

13.
核桃枝条电解质渗出率与抗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的不同品种不同树龄的不同采样地点的1年生核桃枝条电解质渗出率与抗寒性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比较核桃品种间抗寒性差异时可以-25℃处理时的枝条电解质渗出率作为参考;2.品种间和处理温度间的电解质渗出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核桃枝条电解质渗出率随处理温度的降低而逐渐升高,呈S型曲线变化;3.不同树龄间的电解质渗出率存在显著差异,核桃成龄树1年生枝条抗寒性略高于幼龄树;4.管理水平高的汾阳所采样低温处理后电解质渗出率显著低于管理水平低的祁县所采样,说明前者的抗寒性显著高于后者,这可能与采样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及园地管理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比较不同树形核桃枝条枯枝率、枝条粗度以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差异,分析核桃枝条干枯与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关系,以进一步优化核桃经济栽培、提高核桃产量效益、促进核桃产业发展。以山西省翼城县16年生中林1号核桃品种为试验树,调查不同树形1年生枝条枯枝量,测量树冠内、中、外不同部位不同长度枝条粗度并采样,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休眠期各类枝条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自然圆头形核桃树树冠内膛和中部枯枝率均显著高于疏散分层形核桃树,且在树冠内膛自然圆头形核桃树枯枝率极显著高于疏散分层形核桃树;而在树冠外围2种树形枯枝率并无显著性差异。自然圆头形核桃树树冠内膛≤5 cm和20 cm枝条粗度均显著低于疏散分层形核桃树,而2种树形其余类型枝条粗度差异均不显著。自然圆头形核桃树树冠内膛≤5 cm,5~20 cm以及20 cm枝条粗度均显著低于树冠中部和外围,而疏散分层形核桃树这3类枝条粗度在树冠内膛、中部和外围均无显著性差异;在树冠内膛、中部和外围,自然圆头形≤5 cm,5~20 cm和20 cm枝条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疏散分层形;自然圆头形5~20 cm枝条可溶性糖含量在树冠外围显著高于树冠其他2种部位,≤5 cm和20 cm枝条可溶性糖含量在树冠3种部位间并无显著性差异;疏散分层形≤5 cm,5~20 cm和20 cm枝条可溶性糖含量在树冠中部均显著高于树冠内膛,与树冠外围枝条可溶性糖含量并无显著性差异。自然圆头形树冠内膛和树冠外围5~20 cm与20 cm枝条淀粉含量以及树冠中部≤5 cm和20 cm枝条淀粉含量均显著低于疏散分层形;自然圆头形≤5 cm枝条淀粉含量在树冠外围达到最高,5~20 cm枝条淀粉含量在树冠中部达到最高,20 cm枝条淀粉含量在树冠内膛达到最高;疏散分层形树冠内膛20 cm枝条淀粉含量显著高于树冠中部和外围。  相似文献   

15.
低温胁迫对核桃枝条几个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筛选出与核桃枝条抗寒力相关的生理指标.[方法]采用人工模拟低温处理,对低温胁迫下一年生核桃枝条的半致死温LT50、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一年生核桃枝条的半致死温为- 24.69℃.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核桃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CAT活性、MDA含量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均表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SOD和POD活性表现出“低-高-低”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CAT活性、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与相对电导率变化显著相关.[结论]相对电导率、CAT活性、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可作为核桃抗寒力评价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前,危害我县核桃的主要病虫害是核桃举肢蛾和核桃枝枯病,核桃举肢蛾以幼虫蛀食青皮和核仁,在青皮内纵横蛀食,使青皮逐渐变黑,故群众称“核桃黑”,发生严重时能使核桃果实大量变黑脱落;核桃枝枯病是以病菌侵染一、二年生的弱枝,从梢顶开始向下蔓延,直到主干,使枝条枯死。  相似文献   

17.
对南疆核桃腐烂病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进行研究,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为核桃腐烂病的防治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从采集到核桃腐烂病斑上分离获得分离株,将分离株和柳树以及胡杨腐烂病接种到核桃、胡杨和柳树枝条上,观察枝条发病情况;将分离株置于不同温度、pH、不同光照条件以及不同碳氮源培养基上,观察培养性状。结果表明:分离株菌落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值为5~6;最适光照条件为全光照条件;最适氮源和碳源是牛肉膏和麦芽糖;核桃腐烂病与柳树和胡杨腐烂病存在交互侵染。在防治核桃腐烂病时,兼防柳树和胡杨等防风林上的腐烂病;核桃腐烂病菌具有高效的碳氮营养代谢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明滇中地区核桃枝枯病的病原菌种类,为抗性主栽核桃品种选育及核桃枝枯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柯赫氏试验与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采自滇中核桃产区的核桃枝枯病病原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并通过菌饼刺伤接种活体枝条的方法研究滇中地区7个核桃主栽品种(漾濞核桃、三台核桃及云新高原等)对致病菌株的抗性。【结果】成功分离得到致病菌株DZHT113,其在PDA培养基上培养7 d后菌落平均直径为5.6~6.1 cm;分生孢子器圆球形,具孔口,器外壁光滑或有菌丝附着;分生孢子橄榄球形,无隔,多数具2个油球,大小为(4.8~6.7)μm×(2.3~2.9)μm; NaOH颜色反应呈黄绿色。目标病原菌接种健康核桃枝条可引起枝条枯死,发病初期,枝条出现红褐色或紫褐色病斑,后期病部密生红褐色或黑色点状物,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果实受害后亦产生红褐色至黑褐色点状物。结合该病菌形态特征、分子鉴定及柯赫氏试验结果确定菌株DZHT113为菜豆拟茎点霉(Phomopsis phaseoli),将其分别接种漾濞核桃、漾江1号及云新云林等7个云南核桃主栽品种的健康枝条,7 d后不同品种对...  相似文献   

19.
提高核桃芽接成活率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核桃采用芽接法嫁接,技术简便、成活率高。2009年对我乡种植的267公顷核桃全部采取芽接,成活率达88%。一、嫁接前准备1.砧木选择及培育4月上中旬对要嫁接的核桃树进行重剪,伤口涂保护剂,加强肥水管理。5月上中旬,选留生长健壮、位置好的枝条,增施磷钾肥,待选留的枝条生长到20~25厘米时摘心,促进枝条成熟及达到嫁接要  相似文献   

20.
核桃小吉丁虫危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小吉丁虫,又名串皮虫,属鞘翅目吉丁虫科,是核桃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在陕西洛南危害核桃树较为严重,主要危害核桃树枝干,幼虫蛀入枝条皮层,枝条受害后,叶片枯黄早落,枯梢,危害严重的整株死。核桃为洛南县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观将核桃小吉丁虫危害及防治技术总结如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