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番茄施用根多乐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在番茄作物上叶面喷施"根多乐"Root Power(商品名)的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番茄根部追施根多乐微量元素水溶肥料,能增加茎粗、单果数和单果重,增产番茄4 065 kg/hm2,增产率7.9%,纯收入增加23 040元/hm2,产投比达18.1∶1。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科技》2016,(8):76-77
进行复合微生物肥在番茄上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番茄的生物学性状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提高了单株坐果率、增加了单果重,增产增收效果明显,产量达124 305.6 kg/hm2,产值达57 180.6元/hm2。  相似文献   

3.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粉剂)在番茄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别以施用清水和不施肥不施水为对照,对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粉剂)在番茄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施用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粉剂)有如下效果:(1)能明显改善番茄经济性状,促使株高增加,单株结果数增加,单果重增加;(2)显著增加产量,喷施叶面肥后的产量达到32400 kg/hm2,比对照分别增产3510 kg/hm2和3600 kg/hm2,增产率分别为12.2%和12.5%,达极显著水平;(3)经济效益明显,施肥后的理论产值为64800元/hm2,比对照分别增加纯收入6990元/hm2和6690元/hm2。  相似文献   

4.
进行富田佳利生物活性肥在番茄田中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肥料后番茄植株长势(茎的粗细、叶片大小、颜色)好,开花、结果时间相对提前;开花、结果数、单果重量都增加;较喷施清水的处理增产4035kg/hm2,增收4177.5元/hm2,增幅为16.2%。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通过施用不同量的快先生液体肥,研究其对番茄植株、单果重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合适剂量的液体肥对番茄植株生长有促进作用,但施用液体肥超过一定剂量对番茄植株的生长则有抑制作用;施快先生液体肥165 kg/hm2时产量最高;施快先生液体肥75 kg/hm2时单果重最大;施快先生液体肥135 kg/hm2时兼顾果实大小和产量。  相似文献   

6.
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在番茄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在番茄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番茄喷施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后,能明显改善经济性状,促使株高、单株结果数、果实直径和单果重增加,增产效果明显。喷施后产量达到73 359.0 kg/hm2,较CK1(喷施清水,与处理1的喷药量和次数相同)和CK2(既不喷肥,也不喷水)分别增产6 493.5 kg/hm2和6 023.0 kg/hm2,增产率分别为9.71%和8.94%。且经济效益显著,施肥后的理论产值为117 374.4元/hm2,较CK1和CK2分别增加纯收入9 286.0元/hm2和9 756.4元/hm2。  相似文献   

7.
有机生态肥对日光温室土壤有机质和番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张掖市甘州区日光温室内进行了施用有机生态肥对日光温室土壤有机质和有机碳及番茄生产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纯养分投入量相等的条件下,施用有机生态肥22.50 t/hm2与当地习惯施肥(施尿素860 kg/hm2+磷酸二铵1 410 kg/hm2+硫酸钾620 kg /hm2+ 硫酸锌80 kg/hm2+ 硼酸 60 kg/hm2+钼酸铵20 kg/hm2)相比较,土壤有机质、有机碳和有机碳密度分别增加27.69%、27.72%和7.79%。番茄单果重、单株果重和折合产量分别增加7.07%、5.69%和7.21%;产值、施肥利润和肥料投资效率分别增加7.16%、34.33%和9.62%。说明合理施用有机生态肥,可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和番茄生产效益。在张掖市日光温室番茄生产中,有机生态肥(自制畜禽粪便组合肥、自制番茄专用肥和自制生物增效肥按风干重比0.866 7 ∶ 0.120 0 ∶ 0.013 3混合搅拌均匀,含有机质22.92%、N 3.48%、P2O5 2.90%、K2O 1.41%、Zn 0.06%、B 0.02%、Mo 0.04%,有效活菌数0.20亿/g)施肥量为22.50 t/hm2时,番茄折合产量为106.03 t/hm2,分别较纯养分投入量相等的当地习惯施肥处理、不施任何肥料处理(CK)增产7.21%、38.13%,为有机生态肥的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8.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番茄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宋永子 《现代农业科技》2010,(4):147-147,150
运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沈阳市于洪区温室番茄上进行了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较常规对照明显增加地温1.5~2.8℃,发病率降低,单果重增加,增收效益84510元/hm2,适宜在沈阳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9.
丛山  孙瑶  王志典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0):120-122
[目的]探讨微生物菌肥用于设施番茄生产的可能性,以确定在设施番茄栽培上的合理用量。[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酸化土壤施用微生物菌肥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设施番茄施用该菌肥后可增产,处理(3)(微生物菌肥用量为1 200 kg/hm2)的产量最高,较对照增加7.98%。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配施微生物菌肥可促进番茄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番茄单果质量和Vc、可溶固形物、番茄红素含量。另外,该菌肥能明显增加土壤p H和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结论]微生物菌肥用量在1 200 kg/hm2时设施番茄生长发育及土壤状况较优。  相似文献   

10.
生产实践表明,番茄全膜垄作沟灌技术每次灌水975 m3/hm2,较番茄传统种植每次少灌水225 m3/hm2,全生育期总节水1 350 m3/hm2,节约灌溉水18.8%,节约水费405元/hm2;番茄平均产量可达到9.3万kg/hm2,产值达4.65万元/hm2,较传统地膜番茄增加1.05万kg/hm2,增加产值12.7%。全膜垄作虽多投入地膜30 kg/hm2,折合390元/hm2,但通过节水增产一般增效5 265元/hm2,增效12.8%。节水、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加之起垄机械化操作省工、省时,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肥料种类及用量对临夏地区塬地设施番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塬地黄麻土条件下,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肥、399复合微生物肥、磷酸二铵3种不同类型的肥料及用量对设施番茄植物学性状、产量、施肥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后,番茄株高、茎粗、座果数、单果重、商品果率与施磷酸二铵和对照相比均有显著提高,最佳施肥量为4 800 kg/hm2,番茄产量达95 324.7 kg/hm2,较对照增产59.6%。施用399复合生物肥后番茄苗期长势旺盛,叶色深绿,壮苗指数及叶面积指数较高,肥料农学效率高,最佳施肥量为3 600 kg/hm2,番茄产量达92 207.8 kg/hm2,较对照增产54.3%,但肥料产投比较低。磷酸二铵的最佳施肥量为1 440 kg/hm2,但增产增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进行硫酸钾镁肥在番茄上应用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番茄上施用硫酸钾镁肥,可明显促进番茄的生长,增加番茄产量,番茄产量比氯化钾处理增加 7.8%,比硫酸钾处理增加4.1%.经济效益比硫酸钾和氯化钾处理分别高出4710元/hm2和8580元/hm2,同时降低番茄果实总酸含量,增加糖酸比.  相似文献   

13.
露地番茄腐植酸肥不同用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露地番茄腐植酸铵不同施用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腐植酸铵施用量的增加,小区番茄产量相应增加。腐植酸铵的施用量为300 kg/hm2以上,能使露地番茄早期产量增加;施用量为750 kg/hm2以上,可使露地番茄颜色鲜亮、色泽好,提高其商品性;施用量为1 500 kg/hm2以上,比不施用的产量有显著提高;施用量为1 992 kg/hm2,理论上可达最高产量,但与施用1 500 kg的产量无差异。  相似文献   

14.
钾肥在番茄上施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水市秦州区城郊老菜区番茄施钾效果的研究表明,在施肥水平较高的老菜地上施钾肥能提高平均单果重和大中果比率,改善果实的外观商品性状,从而提高产量与质量.以施K2O 153.9 kg/hm2的增产效果最好,较对照不施钾肥增产12.0%,平均单果重增加14.0 g,大中果率提高15.5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氮量对沙土地移动棚番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纯N 360 kg/hm2时番茄产量最高,为5.87万kg/hm2,较不施氮肥的增产7890.0 kg/hm2,增产15.5%;施纯N 720 kg/hm2处理的番茄产量较低,为5.01万kg/hm2,主要是由于前期氮肥基肥用量随着尿素的增加,幼苗受害率加重,而导致缺苗、僵苗较重,影响了番茄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施氮量对番茄生长发育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确定番茄生产中氮肥适宜施用量,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对番茄生长、产量、氮素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番茄的株高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施氮量为324 kg/hm2时表现为徒长,但各处理之间茎粗无显著差异;施氮处理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高于无氮处理,施氮量为162 kg/hm2时达到最高。施氮量低于243 kg/hm2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番茄产量和植株地上部吸氮量逐渐增加,但进一步增施氮肥会导致番茄产量和吸氮量下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番茄氮肥偏生产力逐渐降低,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回收利用率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施氮量为162 kg/hm2时达到最高。综合分析施氮量对番茄生长、产量、氮素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可以发现,本试验条件下番茄合理施氮量应控制在162~243 kg/hm2。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番茄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可以显著改善番茄的农艺性状,增加番茄的株高和茎粗,可以显著提高单株坐果数和坐果率,同时可以显著提高单果重,从而显著提高番茄的产量,T4、T3、T1、T2处理的产量分别比ck处理增14208.0、11488.5、8062.5和7882.5kg/hm2,增产率达20.1%、16.3%、11.4%、11.2%。番茄施用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双孢蘑菇菌渣在高海拔冷凉区蔬菜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双孢蘑菇废弃菌渣在高海拔冷凉区作为有机基肥栽培青笋,以及作为主要有机栽培基质在日光温室番茄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双孢蘑菇菌渣作为有机基肥应用在青笋栽培上,可显著促进青笋生长,改善青笋的生物学性状,且增施菌渣有机肥有助于提高青笋的产量,折合产量较对照不施有机基肥增加2 796.72kg/hm2,增产率为4.04%,但增产效果不如羊粪作基肥明显。以双孢蘑菇菌渣为主作有机栽培基质栽培番茄时,番茄果实性状较日光温室土壤栽培(CK)均有所改善,其中单果重较对照增加10.7 g,折合产量达63 919.50 kg/hm2,较对照增产4.97%。  相似文献   

19.
武山县地膜番茄套种豆角和萝卜高效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武山县洛门镇大南河流域年种植番茄1 333 hm2.为了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武山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经过试验示范,总结了一套高效立体栽培模式,即地膜番茄/豆角/萝卜,一般番茄产量12.75万kg/hm2左右,产值6.30万元/hm2,豆角产量2.25万kg/hm2,产值2.70万元/hm2,萝卜产量5.25万kg/hm2,产值2.70万元/hm2,总产值达11.70万元/hm2,纯收入达8.25万元/hm2以上,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塑料大棚秋延迟番茄播种期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2005年,在塑料大棚全程棚膜覆盖栽培形式下,比较了6月10日、6月20日、6月30日、7月10日、7月20日5个播种期对番茄单株成果穗数、单穗成果个数、单果质量、可采果株率4个产量形成因子的影响,从而确定番茄最佳播种期。结果表明,播种越早,最终可形成有效产量的平均单株成果穗数越多。育苗期使用旧膜覆盖会减少单株成果穗数;播种越晚,单穗成果个数越多,育苗期使用旧膜覆盖可增加单穗成果个数;相同品种以6月20日播种的单果质量最高,播种早于6月20日或晚于6月30日,单果质量均有明显下降;早于6月20日播种,可采果株数比例会大幅度下降;以6月30日播种的产量98 689.65 kg/hm2为最高,6月20日播种的产量95 395.20 kg/hm2次之,从而确定6月下旬为塑料大棚秋延迟番茄最佳播种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