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CDM-ARP火炬松林碳汇监测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浙江省设立的火炬松样地资料,建立火炬松人工林立地指数模型、生长收获模型、生物量模型等,区分不同立地条件、采用定量方法,并考虑间伐因素,建立了浙江省CDM-ARP火炬松林碳汇监测方法学,对火炬松林分碳密度、碳储量和CO2净吸存量进行监测。监测方法分为项目规划阶段(造林前)预测和林分生长阶段(造林后)监测。选择易测定的碳库作为监测对象,并用常规测树因子来估测较难测定的各器官生物量,用生物量法估算碳汇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先用立地指数比较樟木头林场低山丘陵区5组立地类型组马尾松林生产力的差异性,次用逐步回归方法找出了影响当地马尾松林生产力的主导因子是坡形与部位,最后还判断了主导因子对松林生产力的作用程度。所建立的回归方程 y=10.5625x_2+13.2222x_4-0.007625x_1-5.7625可作该场培育马尾松用材林选择立地和生产力预测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31块马尾松标准地解析木材料,应用数量化理论Ⅰ方法建立数量化立地指数模型,经多种方法检验,其估计精度可靠,实用性较强,可为始兴县林地资产评估及科学经营马尾松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汉中地区马尾松人工林面积达120多万亩,急待解决抚育问伐的起始期、强度、间隔期等问题。因此,我们根据林分密度效应,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结合立地指数表的编制,研究编制了马尾松林分密度管理图。一、材料的收集和整理1981年,我们组织力量进行马尾松立地类型调查。为了编制马尾松密度管理图,  相似文献   

5.
中国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优先发展区域选择与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阐述<京都议定书>框架下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重要意义和实施项目的特殊要求.根据国际规则和中国林业发展现状,依据1990年以来无林地状况、林木生长率、造林成本、生物多样性状况等指标,综合评价确定适合开展清洁发展机制下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优先发展区域.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江夏区碳汇造林基线碳储量的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正确评估中国绿色碳基金中国石油武汉江夏碳汇项目在碳汇中的作用,在GPS技术的支持下,结合收集的基础研究资料数据、野外实地调查数据及2008年的江夏区森林资源调查资料,构建了马尾松、杉木的材积模型和土壤碳储量的计量模型,估算了基线的碳储量。计量结果为:非树木植被碳储量为1 463.06 t,马尾松、杉木等散生木的碳储量为364.03 t,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为26 046.44 t,项目活动引起的CO2排放量为313.04 t。计量结果准确地反映了江夏区碳汇造林基线情景下的碳储量基本状况,对于准确预估(事前估算)江夏区碳汇项目造林的净碳汇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主要代表树种之一.它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用途广等特点。为了把科学的马尾松营林措施与应用的生产技术付诸生产,提高马尾松林分生产力,使之增产增益,揭示马尾松造林影响林分生长变化的立地因子,应用于大面积经营管理,将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笔者根据合川市清平林场人工马尾松林分资料,就其在该场的生长状况进行分析,供今后在营林活动中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是华南地区主要的速生丰产林基地,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力度逐年加大,这种持续增长的森林面积所储存的巨额碳汇,应该引起人们关注。文章首次对广东省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发展潜力的评价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广东省林业碳汇优先发展区域的设想与思路,一方面确保林业碳汇造林地满足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对土地利用状况的基本要求,确保林业碳汇项目建设区具有较高的碳吸收潜力;另一方面可以为各地开展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造林技术措施对10年生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处台江县革东镇设置了反映马尾松人工造林各主要技术环节的傈,在对试验林固定样地进行定期、定位测定的基础上,采用数量化理论1方法分析研究了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自大 的影响顺序为:立地选择,种要密度,幼林施工。其中立地选择、种源选择和造林密度是马尾松人工造林最关键的技术环节,幼林施肥对马尾松幼林分的生长有一定影响,整地方式则无明显影响,运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400余块马尾松标准地调查材料,应用等级系数法、数量化理论Ⅰ和交互逐步四归法分别建立数量化地位指数模型。从中筛选出浙江省马尾松适宜的数量化地位指数模型。编制成表,使有林地与无林地的立地质量评价得以统一。同时找出影响马尾松生长的主导因子,为合理规划、科学经营马尾松速生丰产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广西省宁明县马尾松和桉树为例,利用高分辨率DEM提取研究区地形因子,综合考虑包括地形因子和土壤因子在内的立地条件和树龄,建立森林生产力估算模型,并生成区域潜在森林生产力分布图。研究结果显示:用基于DEM提取的地形因子数据进行森林生产力估算建模,能降低成本,有效提高建模效率;确定树木生长最优树龄后,仅利用立地条件因子就可以建立森林的潜在生产力模型,而两树种建模所需的立地条件因子各有不同;从生成的潜在生产力分布图可得看出宁明县的北部与东部均适宜林木生长,在中部发展林业的条件则相对较差,南部比较适宜种植马尾松,西部适宜桉树地种植。  相似文献   

12.
采用样方法,研究了不同植被下的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马尾松纯林的土壤密度显著大于刺槐纯林和马尾松+刺槐混交林,但田间持水量和总孔隙度最小;马尾松纯林有效钾含量最高,刺槐纯林最低;马尾松纯林有效磷、碱解氮、有机质最低,刺槐纯林与马尾松+刺槐林没有显著差异;马尾松+刺槐pH值最高,马尾松纯林和刺槐纯林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各植被土壤碱解氮与有效钾呈显著负相关,有机质与有效钾、碱解氮及pH值呈显著正相关,有效磷和pH值呈显著负相关;马尾松+刺槐林和刺槐纯林的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碱解氮、有机质、有效磷没有显著差异。从生态学的角度考虑,建议营造混交林,以便增加抗逆性,降低营林成本。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是我省林业综合监测的重要内容,也是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研究我省体系建设的思路、目标、任务和方法,对实现林业碳汇监测体系建设和监测工作的标准化和现代化,测准算清我省林业碳源/汇量,逐步建立起在国家体系框架内的与国际接轨,符合山东实际,内涵全面,数据权威,参数合理,模型可靠的山东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体系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目的和任务、计量监测范围、内容、架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对我省林业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将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千岛湖区的植被现状,实施了阔叶化改造等森林健康保育措施,通过对杉木纯林、马尾松纯林和不同健康保育措施下杉木林、马尾松林的样地调查,计算各物种重要值、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研究结果表明,杉木纯林和马尾松纯林经阔叶化改造后,杉木和马尾松的重要值明显下降,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纯林,有利于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向复杂化、多样化发展。杉木纯林和马尾松纯林经阔叶化改造后,群落均匀度指数增大,群落生态优势度指数减小,群落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森林碳汇能力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减缓气候变暖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总结了近年来浙江省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成效:森林蓄积量从2005年的1.72亿m3提高到2019年的3.61亿m3,全省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2.8亿t;2006-2019年全省共完成造林更新41.2万hm2,共实施中幼林抚育面积约181....  相似文献   

16.
以碳汇林基线情景低效针叶林,包括日本落叶松、杉木、马尾松、湿地松为研究对象,利用收集和调查的生物量与解析木实测数据,选择不同数学模型,通过曲线回归、非线性回归方法拟合模型参数,建立4个树种的单株生物量模型、胸径生长模型和树高生长模型。结果表明:4个树种的单株生物量模型、胸径生长模型采用相关系数较高、MSE值最小的幂函数模型、S模型拟合效果最好;4个树种的树高生长模型形式各异,日本落叶松、湿地松以Logistic模型拟合效果最好,杉木以抛物线模型拟合效果最好,马尾松以S模型拟合效果最好;检验结果表明,所建日本落叶松、杉木、马尾松、湿地松的生长模型预估精度均达到了95%以上,且都通过了F检验。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林碳汇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估算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林的碳汇潜力,调查分析了四川省2000-2007年退耕还林工程逐年造林的树种、面积等数据资料,利用国家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中四川省的人工林生长历史数据模拟人工林生长曲线,借助该曲线并结合经调研国内外文献所得林分树种的生物质密度、碳含量、生物量开展系数等生物物理参数,设计出林分碳储量变化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林的稳定碳积累量在2010、2020、2030、2040及2050年,分别为(14.276~14.740)×10~(12)、(33.463~41.059)×10~(12)、(43.796~57.915)×10~(12)、(50.254~70.124)×10~(12)和(54.024~77.655)×10~(12)g C.退耕还林工程林具有显著碳汇功能.  相似文献   

18.
浙江舟山地区马尾松地上生物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浙江舟山地区马尾松标准地的调查和几种常用的树木单株生物量估测模型,选择单个因子和多因子组合,分别对马尾松地上总生物量、树干生物量、树枝生物量和树叶生物量进行建模,并对各种模型进行误差分析,从中挑选最优的估测模型,可以在一定精度保证下,用于该地区马尾松生物量估测。  相似文献   

19.
以千岛湖29个样岛木本植物的种子与幼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种子大小与种子数量的相关性,以及岛屿参数、地形因素和土壤养分含量如何影响种子大小并作用于幼苗早期存活.结果显示:(1)物种间种子大小与种子数量存在权衡关系;(2)种子大小对幼苗半年存活率无显著正效应,但坡向朝东、土壤碳含量低增加了种子大小对幼苗存活率的正效应,而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