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梨瘿蚊的发生及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俗称梨芽蛆,寄主仅为梨。是一种食叶害虫,危害梨芽及嫩叶,吸食其汁液。近几年在桂林市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受害重的梨园虫株率100%,新梢受害率1000%,新梢虫叶率严重者达86.6%,新梢平均每叶有虫18.1头,造成早期大量落叶.严重者落叶率达80.0%,对  相似文献   

2.
梨瘿蚊(Contarinia pyrivora)又称梨蛆,属于双翅目,瘿蚊科,是近年来在菏泽梨树上新发生的害虫,并且发生也较为严重。据2001年对郓城、巨野等几个县主要梨园的调查,梨园受害率为74%,严重发生的梨园,叶片受害率可达10%以上。幼虫取食叶片后,常造成大量叶片卷曲,影响当年产量和翌年的结果。为了有效地控制其危害,我们对梨瘿蚊的危害、发生规律、发生条件,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并对其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梨瘿蚊在黄河故道地区梨园内发生十分严重.2008年被害株率在80%-100%。此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梨树嫩梢嫩叶.被害叶纵卷呈筒状,春梢被害率在95%左右。其中树势强的果树和管理较差的果园受害较重。果树春梢、夏梢被危害后造成叶片早期脱落,极大地削弱树势。严重地影响梨果的产量和品质。为有效防治梨瘿蚊,我们用佳田奔腾H8,分别在2008年5月28日、  相似文献   

4.
中原地区梨瘿蚊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瘿蚊在河南一年发生三四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使用25%吡虫啉WP2500倍液,2%阿维菌素EC3500倍液,15d防效分别为85.35%和81.36%.15d保梢效果在80%以上。龟纹瓢虫、小花蝽对梨瘿蚊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应注意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梨瘿蚊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瘿蚊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李国元秦仲麒(湖北省孝感师专林特系病虫室432100)(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梨瘿蚊又称梨芽蛆,分布于华中地区。在湖北省,随着梨树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该虫由零星少量为害上升为梨的主要害虫之一,部分梨园被害株率几乎1...  相似文献   

6.
以梨瘿蚊为研究对象,采用显微观察及田间统计方法,调查了梨瘿蚊的危害症状,梨瘿蚊卵、幼虫、成虫的形态特征及其产卵习性等生物学特性,系统研究了梨瘿蚊成虫种群和幼虫种群动态变化及梨园天敌昆虫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梨瘿蚊在湖北省梨产区1年发生3代,越冬代成虫羽化出土时间周期较长,从2月下旬出土,一直持续到3月下旬羽化达到高峰,梨瘿蚊幼虫种群在1年中出现3次危害高峰,危害高峰在梨瘿蚊成虫羽化后20~30d后出现;当环境温度高于30℃时,梨瘿蚊幼虫结茧化蛹,不再羽化;梨园中梨瘿蚊的天敌昆虫的种类主要包括草蛉、异色瓢虫、龟纹瓢虫、食蚜蝇、蜘蛛和蚂蚁等。  相似文献   

7.
据报道,目前危害柑桔的瘿蚊类害虫有5种,其中危害柑桔嫩芽的2种,危害柑桔花蕾的1种,危害柑桔果实的2种。据我们调查,近年发生危害有所趋重,柑桔嫩芽或花蕾或果实被害率为10%-30%,严重的达50%。  相似文献   

8.
<正>梨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俗称梨蛆。原为北方梨区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南方各梨产区危害趋重,据2007年我县对1650hm2梨园普查,主要梨园都有危害,面积大的承包园危害重于散户种植  相似文献   

9.
梨瘿蚊是近年来山西省梨园新发现的害虫之一,亟需了解该虫在该省的发生规律及为害情况。通过观察梨瘿蚊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对虫量发生动态及新梢危害率调查,分析梨瘿蚊发生规律与日温、土壤温度的相关性,以及该虫在不同品种、不同管理条件下的危害情况。结果表明:该虫在山西省1年发生3代,第1代幼虫高峰期为5月中下旬,第2、3代幼虫高峰期分别为6月中旬、7月上中旬;梨瘿蚊对黄冠危害较重,酥梨次之,玉露香梨较轻或不为害。这将为该虫在山西省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梨瘿蚊是我国梨园新害虫,分布在世界各地。现对梨瘿蚊的发生规律、生活习性、为害症状以及性信息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梨瘿蚊的综合防治方法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概述。  相似文献   

11.
梨瘿蚊俗称梨芽蛆,属双翅目,瘿蚊科。寄主仅有梨,一般以危害梨叶为主。原为我县梨树上的次要害虫,自2000年以来,梨瘿蚊发生危害上升,除为害梨树叶片外,还严重为害梨花蕾,造成花蕾不能正常开放,变黑,枯萎,提早脱落。受害重的梨园虫株率100%,花蕾受害率达60%,对产量影响较大。1形态特征及危害状1.1形态特征成虫:雄成虫体长1.2~1.4mm,翅展约3.5mm,体暗红色,为体小、纤细有细长足的蚊虫状害虫。头部小,复眼甚大,黑色,无单眼。下颚须4节,触角念珠状,15节,长1.1mm左右,各鞭节形如球杆,球部散生放射状刚毛。有一对膜质前翅,前翅具蓝紫色闪光,翅面生…  相似文献   

12.
陈秀坤  周荣英 《食用菌》1993,15(3):34-35
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害虫,学名Mycophitc fungi-cvla Felt.又称菇蚋。鲁西北的菇农称菌蛆为小红虫子、小红蛆。是山东北部地区为害最为严重的一种食用菌害虫,十多年来笔者对瘿蚊作了一些观察及调查。现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成武 《广西园艺》2010,21(5):23-24
梨瘿蚊Contarinia pyrivora(Riley),也叫梨蚜蛆,属于双翅目瘿蚊科,寄主植物目前只发现梨树。以幼虫危害梨树幼嫩叶片为主,同时也危害花和幼果。据调查,目前,梨瘿蚊在广西梨的种植区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富川县近两年来其危害日趋严重,部分梨园受害后全年均无法抽出健康的枝梢,  相似文献   

14.
蘑菇瘿蚊在漳州地区发生和为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顺章 《食用菌》2008,30(4):59-60
通过培养观察,蘑菇瘿蚊幼虫的适宜温度为16-18℃,相对湿度为80%~90%。在菌丝和子实体上主要进行无性繁殖,6-8d繁殖1次,每条老熟幼虫可产生6-17条小幼虫;蛹对环境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在气温35~36℃,相对湿度50%~60%条件下,可存活48d。对漳州三个蘑菇主产区蘑菇瘿蚊发生情况调查:子实体感染率10.6%~18.8%,菇房污染率33.3%~42.9%,主要以成虫在蘑菇菌丝阶段进入菇房产卵繁殖,蘑菇生长期以老熟幼虫无性繁殖的幼虫为害菌丝和子实体。蘑菇休闲期蘑菇瘿蚊以蛹的虫态存活,主要栖息地为蘑菇培养废料堆积地、菇房周边垃圾粪土及菇房内残留废料。  相似文献   

15.
徐云龙  赵沙鸥 《现代园艺》2006,(10):26-26,17
梨瘿蚊俗称梨芽蛆。属双翅目瘿蚊科,寄主仅为梨。此虫过去在我国广大梨区为次要害虫,仅在北方梨区如河南、安徽、河北等省发生危害。近些年来,该虫发生呈扩展蓝延之势,危害日益加重。据各地报道,在四川、湖北、浙江、湖南等南方几省严重发生包害,大量危害新梢嫩叶,轻者大多数受苦率在40%以上,重者达80%,已上升为危害梨树的主强害虫。我地2002年始见大量危害梨苗新梢,现江西宜春、九江、上饶等地均有危害,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16.
梨瘿蚊是黔北地区为害梨树芽叶的主要害虫,在该地区每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越冬。介绍梨瘿蚊的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重点分析梨瘿蚊在黔北地区的发生特点及重发生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梨叶锈螨发生调查与防治曾志平,胡继珍(江西省宜春农校上高336400)梨叶锈螨常称梨锈壁虱,属蜱螨目瘿螨科。1986年在我校梨园发现此虫为害,当年没有进行及时防治,1987年全国普遍发生,其株被害率达89.6%,枝梢被害率达69.7%,严重影响树势和...  相似文献   

18.
梨瘿蚊的生物学习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瘿蚊 Contarinia pyrivora (Riley),属双翅 目瘿蚊科,在国内属新记录害虫。幼虫红色,蛆状,潜食于卷叶中,本地俗称梨红沙虫、梨叶蛆。梨瘿蚊幼虫为害状与蚜害相似,过去未引起注意。1990年以来,我们在普查采集贵州省果树害虫标本时,在都匀、丹寨、瓮安等地发现了此虫。鉴于此虫为害逐年加重,笔者对该虫进行了系统研究,有效地控制了为害。1分布与为害目前仅发现分布于贵州南部,寄主限于梨类品种,尤以日本梨品系为重。在都匀普林、洛帮、马寨等果场,成年大树春梢被害率7.5%~41.3%,苗…  相似文献   

19.
葡萄瘿蚊的防治试验邓晓莉,王晋旭(山西省晋城市科技情报研究所·048000)(晋城市农牧局)葡萄瘿蚊(Cecidomyasp.)属双翅目、瘿蚊科,是一种形似小蚊子的昆虫。分布于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等地。我省忻州以南各葡萄老产区均有发生。晋城市...  相似文献   

20.
柚果桔实雷瘿蚊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田柚桔实雷瘿蚊(ReselielacitrifrugisJiang),属双翅目,瘿蚊科,群众称为柚果瘿蚊。1分布与危害柚果桔实雷瘿蚊(以下简称雷瘿蚊)1978年在广东省平远县长田镇的双峰果场发现为害柚类,以后相继在梅县、梅州市梅江区、大埔等县(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