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佳伟 《种子世界》2014,(12):26-27
通过不同种植密度对先玉335玉米品种的生长性状和产量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先玉335玉米品种群体叶面积指数(抽丝期)最大可达6.67,玉米株高最高达到371cm;种植密度在8.0万株/hm2时群体干重最大,完熟期时达1 853.4kg/hm2;先玉335种植密度在8.0万株/hm2时玉米产量最高,达到14 945kg/hm2,综合分析,先玉335玉米品种在东部桦甸地区,最适种植密度为8.0万株/hm2。  相似文献   

2.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探明重庆地区玉米种植最佳密度,选有代表性的3个玉米品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田间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渝青玉3号’在重庆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为45000~52500株/hm2,产量达到最高的12506.25 kg/hm2‘渝单16号’在重庆地区的最适种植密度为52500~60000株/hm2,产量达到最高的11255.7 kg/hm2,‘渝糯851’的最适种植密度在52500~60000株/hm2。产量达到最高的9209.1 kg/hm2,同品种在不同密度下产量先增后减,说明重庆地区生产上的种植密度没有达到该品种发挥高产潜力的密度。因此,重庆地区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3.
冀丰223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集高产、稳产、抗倒、耐密、轴细、抗病于一体的玉米品种,已通过河北、天津(审)认定.2012年8~12月,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联合河北冀丰玉米科技有限公司历时5个月,对38个县、65个村、83个测产点,经过田间检测、现场脱粒、实打实收等环节,测产结果怀来县最高产量16 800kg/hm2,多数在10 500~12 000kg/hm2,河间最低10 200kg/hm2. 1 合理密度 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是构成玉米产量的三个主要因子.冀丰223的千粒重在330g左右,穗粒数多数在550~650粒/穗之间,以600粒/穗多见,中等穗型.随着密度的增加,千粒重变小,穗粒数变少;反之,随着密度的减少,千粒重变大,穗粒数变多.测产点最大密度9万株/hm2,最少5.85万株/hm2,我们发现冀丰223在7.50万株/hm2以内没有空棵现象,但超过7.50万株/hm2有少量空棵出现,且病害有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密度与施肥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宜普洱地区玉米高产栽培的优化农艺措施,以云瑞47、云优105两个玉米杂交种为材料,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水平下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产量差异显著,在相同密度和施肥水平上云优105高于云瑞47;云优105栽培密度在82500株/hm2和施肥水平N37 kg/hm2、P2O5 225kg/hm2、K2O270 kg/hm2处理下产量最高;云瑞47栽培密度82 500株/hm2和施肥水平N375 kg/hm2、P2 O5 225 kg/hm2、K2O270 kg/hm处理下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5.
以硅钙钾肥(陕西华县荣昌钾肥厂提供)为试材,研究了该矿质肥料在生地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有设置的7个处理中,以施肥1500kg/hm2增产最高,鲜、干重产量分别比对照高22.44%和40.57;施肥量750kg/hm2的产出投入率最高,其鲜药产出投入率为6.53,干药为18.81;经回归分析,得出硅钙钾肥的最佳施用量,鲜重为2086.95kg/hm2,干重为2062.2kg/hm2,最高产量分别为24.79t/hm2和6.53t/hm2。  相似文献   

6.
以硅钙钾肥(陕西华县荣昌钾肥厂提供)为试材,研究了该矿质肥料在生地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有设置的7个处理中,以施肥1500kg/hm2增产最高,鲜、干重产量分别比对照高22.44%和40.57;施肥量750kg/hm2的产出投入率最高,其鲜药产出投入率为6.53,干药为18.81;经回归分析,得出硅钙钾肥的最佳施用量,鲜重为2086.95kg/hm2,干重为2062.2kg/hm2,最高产量分别为24.79t/hm22和6.53t/hm2。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华北集约化农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氮肥用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土壤硝态氮累积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区小麦籽粒产量最高施氮量为309 kg/hm2,最佳经济效益施氮量为291 kg/hm2。玉米籽粒产量最高施氮量为213 kg/hm2,最佳经济效益施氮量为199 kg/hm2。随着施氮量和种植年限的增加,0~200 cm剖面土壤硝态氮累积量明显增加。施氮量最高的N4处理(小麦季施氮量375 kg/hm2、玉米季施氮量300 kg/hm2)与种植第1季相比,第2季小麦收获后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增加56.06%,第2季玉米收获后增加62.07%。随着施氮量的增加,100~200 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所占总量的比例明显增加。小麦季和玉米季施氮量均为150 kg/hm2时,小麦和玉米的氮肥利用率最大,分别为46.61%和37.51%。综合考虑氮肥用量对作物产量以及土壤硝态氮的淋失风险,提出华北集约化农区小麦施氮量应控制为250~300 kg/hm2,玉米施氮量应控制为150~200kg/hm2,以保证作物高产,防止过量肥料氮累积,减少淋溶风险。  相似文献   

8.
“双季栽培”对青莜麦的产质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青莜麦"双季栽培"技术的研究,选用适宜品种和最佳播种期,并在生产上广泛推广和应用,为养殖业提供优质饲草料以及提高奶牛产奶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品种和播种期两因素,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结果表明:晚熟品种的叶片数为9片,比早熟品种增加2片;从叶面积系数上,晚熟比早熟品种在第二季比第一季分别高1.06~1.08;从光合生产率上,晚熟比早熟品种的孕穗至抽穗期分别高0.17~1.26 g/(m2·d);从光合势上,分别提高21 762.57~23 370.09m2·d;从全株干质量上,分别提高0.76~1.01 g/株;从产草量上,内农大莜1号和莜2号比对照增产45.83%~53.51%和41.67%~49.12%;第二季播种期以7月20日的产草量75 537.8 ks/hm2最高,比对照分别增加76.95%和38.87%,"双季栽培"青莜麦产草量达150 000 kg/hm2;从籽实产量上,内农大莜1号产量达3 789.8 kg/hm2,比对照增产26.33%~67.71%,从饲草和籽实的营养成分,内农大莜1号和莜2号均比其他莜麦品种的高,比饲用玉米亦高.选用内农大莜1号和莜2号高产、优质新品种,第一季顶凌播种,第二季7月20日为最佳播种,在生产上广泛推广和应用,为养殖业提供饲草料,开辟了又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氮量对秋播超甜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摘要:田间试验、常规考种分析6种不同施氮水平对秋播“华珍”超甜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为超甜玉米种植过程中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结果表明:6组不同施氮量对超甜玉米叶面积、穗长、穗粗、穗行粒数、百粒鲜重和百粒干重都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其中有效增加促进叶片面积,穗长、穗粗、穗行粒数以及鲜苞产量的最佳氮肥施用量在225kg/hm2~300kg/hm2之间。不同氮肥水平对百粒鲜重和百粒干重也有显著增产效果,最佳施氮量在300kg/hm2~375kg/hm2之间,因此通过调控氮肥的施用量来增加超甜玉米产量是可行的,其中约300kg/hm2的氮肥施用量既能有效提高超甜玉米主要产量性状,降低生产成本,也能避免氮肥施用过多对玉米植株生长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大12号’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玉米品种‘正大12号’为材料,设置5个种植密度[5.25万株/hm2(D1)、6.75万株/hm2(D2)、8.25万株/hm2(D3)、9.75万株/hm2(D4)、11.25万株/hm2(D5)],随机排列,3次重复,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寻求最佳种植密度,为实现玉米超高产栽培创建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在D1—D5密度区间,D3密度下产量最高,为15696.0 kg/hm2,产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D3>D4>D2>D1>D5。通过玉米密度与产量的回归方程:y=6168.905x-373.984x2(R**=0.971614)可知,‘正大12号’最高产量密度为8.2476万株/hm2,最高产量可达25439.18 kg/hm2。因此得出,不同种植密度对‘正大12号’产量影响明显,其种植密度为8.2476万株/hm2时玉米产量最高,低于或超过这一密度时产量都呈明显下降趋势,这对宁夏玉米高产创建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选用15个大粒花生品种和6个中粒花生品种,于2009至2010年在京郊4个花生产区对其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粒花生品种的产量高于中粒花生品种,大粒花生濮科花9519产量最高(3697.5kg/hm2),产量在3600kg/hm2以上的品种有8个。中粒花生品种河北1号(冀花4号)的产量最高,为3421.5kg/hm2。大粒花生品种中的濮科花9519、花育25号、豫花9327、河北2号和中粒花生中的河北1号(冀花4号)、花育26、花育20号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宜在北京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冀北坝上适宜种植的饲草燕麦品种及刈割时间,于2017-2019年以20个不同类型的皮、裸燕麦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气候对燕麦发育进程的影响,比较不同年份和不同刈割期下产草量和籽粒产量。结果表明,气温对燕麦生育期影响较为明显,气温升高燕麦生育期缩短,尤其对晚熟品种的影响较大;降雨对燕麦生物产量影响较为明显,降雨量增加生物产量提高,苗期干旱对饲草生产相当不利。刈割试验明确了冀北坝上饲草生产中最适宜种植的品种是GL381、坝莜18号、远杂1号、定燕2号、坝莜3号和草莜1号,开花期前刈割仅是定燕2号最好的选择;开花期后刈割首选远杂1号、GL381和坝莜18号,其次,选择坝莜3号和定燕2号;早熟和中早熟品种青引2号和白燕2号等8个品种可在二季作区和有生长期时间限制时选用。产量试验表明,成熟后生物产量高的品种首选远杂1号和GL381,生物产量达到10 819.5~10 920.0kg/hm2。籽粒产量由高到低的前9位品种籽粒产量水平为4269.0~5185.5kg/hm2,其中裸燕麦GL381和远杂1号籽粒产量分别为4765.5kg/hm2和4269.0kg/hm2,表现较好。兼顾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表现均较好的品种是GL381、蒙燕1号、远杂1号和Haywire。  相似文献   

13.
【目的和方法】采用大田裂区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研究了施肥水平对花生不同基因型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豫南花生主产区砂姜黑土上花生高效施肥提供技术支撑。【结果】结果表明,花生不同基因型品种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常规施肥条件下,远杂9102、远杂6和豫花22的产量分别为5958.1kg/hm2、5437.1kg/ hm2、6008.6kg/ hm2,比不施肥分别增加18.4%,14.9%和13.7%;施肥能提高远杂9102、豫花22花生仁中油酸含量、油酸/亚油酸的比值,降低远杂6花生仁中油酸含量、油酸/亚油酸的比值;花生不同基因型品种对花生仁中粗脂肪含量及产量有明显的影响,远杂6花生仁中粗脂肪的含量最高,粗脂肪的产量最小,平均分别为50.3%、1873.3 kg/hm2,豫花22花生仁中粗脂肪的含量最低,粗脂肪的产量最高,平均分别为48.6 %、1895.2 kg/hm2。【结论】在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50 kg/hm2、90 kg/hm2、150 kg/hm2条件下,豫花22的荚果产量和粗脂肪产量均最高,分别为6008.6 kg/hm2和2059.7 kg/hm2。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适宜龙岩市种植的紫色甘薯新品种,采取一年多点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金山57”为对照,2014年夏季引进6个紫色甘薯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从农艺性状、经济性状、鲜产、干产、淀粉产量、品质和花青素含量等方面进行筛选鉴定。结果表明:6个紫色甘薯新品种中,2个品种表现较好。其中,‘龙津薯1号’鲜薯产量最高,为39.11t/hm2,薯干产量9.22 t/hm2,淀粉产量5.53 t/hm2,干物率23.57%,淀粉率14.15%,食味评分80.0分,花青素含量17.66mg/100g。‘福薯24号’鲜薯产量其次,为36.30 t/hm2,薯干产量10.82 t/hm2,比对照增产3.32%,淀粉产量7.11 t/hm2,比对照增产6.77%。干物率29.81%,淀粉率19.57%,食味评分84.7分,花青素含量11.95mg/100g。‘龙津薯1号’鲜薯产量高,干物率和花青素含量指标适宜,可以推荐作为紫色地瓜干加工品种在龙岩市推广种植。‘福薯24号’鲜薯产量较高,食味品质好,干物率和淀粉产量高,可以推荐作为鲜食型和紫色淀粉加工型品种在龙岩市推广。‘广紫薯8号’将进一步观测。‘福宁紫3号’、‘宁紫薯1号’和‘徐紫薯2号’等品种均不适宜在龙岩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菌肥拌种及减少化肥用量对燕麦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明确微生物菌肥拌种及减少一定量的化肥用量对燕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给微生物菌肥在燕麦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研究了微生物菌肥配合不同用量的化肥对燕麦出苗、各生育期株高、干物质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间燕麦产量差异显著(F=601.346,P=0.00<0.05),处理C(菌肥+ 75%化肥)下产量最高为达4189.5 kg/hm2;处理A(全化肥)和B(菌肥+50%化肥)次之,产量分别为3546 kg/hm2和3468 kg/hm2;处理D(对照)产量最低,为3064.5 kg/hm2。因此,使用微生物菌肥对燕麦拌种,可以减少一定量的化肥用量,减轻土壤板结程度,提高燕麦产量。  相似文献   

16.
播期对高蛋白大豆籽粒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确定探明不同高蛋白大豆品种的最佳播期。本试验以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主栽的4 个高蛋白大豆品种分7 个播期进行栽培,研究了播期对高蛋白大豆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 个高蛋白大豆品种在各播期蛋白质含量均值变化范围为39.14%~45.26%,最大变化幅度为15.64%;脂肪含量均值变化范围为18.82%~20.30%,最大变化幅度为7.86%;产量变化范围为2064.2~3068.1 kg/hm2,蛋白质产量均值变化范围为807.2~1377.9 kg/hm2,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均随播期变化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A2 播期达到最大值,播期显著影响大豆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因此,适期播种能够提高大豆产量和蛋白质产量,适合当地高蛋白大豆品种的最佳播期是5月4日左右。  相似文献   

17.
不同改良措施对盐碱地燕麦形态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 要:为筛选出适宜盐碱地燕麦生长、增产增效的改良措施,试验设8个处理分别为对照(A)、腐熟秸秆还田(AF)、750 kg/hm2菌肥(B)、腐熟秸秆还田 750 kg/hm2菌肥(BF)、1500 kg/hm2菌肥(C)、腐熟秸秆还田 1500 kg/hm2菌肥(CF)、2250 kg/hm2菌肥(D)、腐熟秸秆还田 2250 kg/hm2菌肥(DF),并对盐碱地燕麦形态指标、光合特性及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腐熟秸秆还田和菌肥均有利于燕麦在盐碱地生长,各时期CF处理燕麦株高、根长、根系活力、Gs、Tr、Pn、Ci和SPAD等指标较其他处理表现最好;其中CF处理的籽粒产量、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最高,分别达3530 kg/hm2、30910 kg/hm2和6521 kg/hm2,较其他处理分别高出31.23%~129.22%、10.47%~102.69% 和8.73%~109.10%。若不使用腐熟秸秆的情况下,菌肥最佳施入量为750 kg/hm2,综合评价,1500 kg/hm2菌肥结合腐熟秸秆还田是该地区盐碱地改良的最佳措施。  相似文献   

18.
大豆超高产及品质改良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概述了大豆超高产及品质改良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进展,以及一些大豆超高产实例。美国利用半矮杆品种、窄行密植技术,创造高产达5610kg/hm2。日本奥白目品种单产达5280kg/hm2,中国“新大豆1号”创造了单产5956.2kg/hm2的全国大豆产量最高纪录。“辽21051”,单产为4908kg/hm2。豫豆25号产量高达4759.5kg/hm2,“诱处4号”,得到4878kg/hm2的产量。“MN413”产量平均4726.2kg/hm2。近年来,中国已育成了一批高蛋白(超过45%)、高油(超过22%)及专用的优质大豆品种。高蛋白质大豆豫豆24号蛋白质含量45.68%,平均可达4267.5kg/hm2,高油大豆垦农18脂肪含量23.98%,平均可达4200kg/hm2,简述了大豆“垄三”、“小双密”、“大垄密”和大豆行间覆膜等先进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并对大豆高产栽培模式和理论的研究动态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不同花生品种生产力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7个花生品种在4个试点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分析,比较不同花生品种的生产力及其应用前景。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以及同一品种在不同试点其农艺和经济性状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单株总分枝数、单株结果枝数、单株总果数和单株饱果数较易受环境影响,而出仁率较为稳定性。泰花5号产量潜力较高,适合本区域种植。泰花2号适合在南京、如皋、盱眙等地区种植。花育23号也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且产量稳定性较好,适合南京、如皋、泗洪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