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筛选4种景天的扦插繁殖适宜方法,对引种的中华景天、金叶佛甲草、米粒景天和银边佛甲草在不同基质及插穗处理的生根情况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较适合的生根基质:中华景天、米粒景天和金叶佛甲草是珍珠岩+草炭土(1∶1),银边佛甲草是珍珠岩+蛭石(1∶1)。中华景天、米粒景天和金叶佛甲草最适扦插部位均为茎尖部。中华景天最适扦插方式为竖插,米粒景天为横插不刻伤,金叶佛甲草为横插不刻伤。扦插的茎段部位和处理方式对中华景天、米粒景天、金叶佛甲草插穗生根数量和生根长度影响显著,对中华景天和米粒景天的生长高度影响不显著,对金叶佛甲草的生长高度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佛甲草墙面绿化的降温增湿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佛甲草墙面绿化的降温增湿效应。[方法]利用新型墙面绿化装置栽植佛甲草进行墙面绿化,于7:00~19:00测定佛甲草表面、背面的温湿度和环境温湿度,研究光照度和环境温湿度对佛甲草墙面绿化降温效应的影响。[结果]在测定时间段内,佛甲草背面温度低于环境温度,平均低1.4℃;佛甲草绿化墙面的湿度高于环境湿度,平均高4.6%。佛甲草墙面绿化的降温效应与光照度和环境温度呈正相关,与环境湿度呈负相关,各因素对佛甲草墙面绿化降温效应影响的顺序依次为:光照度>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结论]佛甲草进行墙面绿化可以有效降低墙体和空气温度,增加空气湿度,是适合墙面绿化的优良植物。  相似文献   

3.
孔郑  李秋娜  董召荣  倪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812-7813
[目的]研究酸雨对佛甲草生长的影响,为佛甲草在合肥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佛甲草的盆栽扦插苗为试材,将98%的浓硫酸滴入蒸馏水中,配制成pH值分别为2.0、3.0、4.0和5.0的4个酸度梯度的模拟酸雨对佛甲草进行处理,研究酸雨对佛甲草根冠比、体内pH值、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酸雨pH值为2.0和3.0时,对植物体内pH值有显著影响,导致植物体地上部分叶片脱落或萎蔫,对植物的根冠比有明显影响,使佛甲草的根冠比大于对照,植物体内pH值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减小,植物体内pH值由酸雨pH值为5.0时的4.99降至pH值为2.0时的4.11;叶绿素含量由pH值为5.0时的0.184mg/g降至pH值为2.0时的0.1mg/g。[结论]佛甲草不适于在自然降水pH≤3的区域生长。  相似文献   

4.
王丹  于茜  骆建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573-8574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对佛甲草和银水苏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法对佛甲草(Sedum lineare)和银水苏(Stachys‘Silver Carpet’)2种地被植物进行水分胁迫处理,研究水分胁迫下2种地被叶片内过氧化物酶(POD)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水分胁迫下,参试植物叶片中POD活性上升,佛甲草表现出持续上升且升幅较大,银水苏则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变化幅度较佛甲草小;叶片中SOD活性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且佛甲草变化幅度远大于银水苏。[结论]水分胁迫下,抗旱性较强的佛甲草叶片内保护酶活性增加幅度大于抗旱性较弱的银水苏。  相似文献   

5.
涂爱萍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4):717-719,727
屋顶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举措,屋顶绿化植物材料的选择是关系到生态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分别从耐旱性、耐阴性和耐寒性对佛甲草(Sedum lineare)、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景天三七(Sedum aizoon)和白景天(Sedum album)4种景天属植物展开了适应性研究。结果发现,耐旱性强弱顺序为佛甲草>景天三七>垂盆草>白景天;耐阴性强弱顺序为垂盆草>景天三七>白景天>佛甲草;耐寒性强弱顺序为白景天>佛甲草>垂盆草>景天三七;综合4种景天属植物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均能适应当地气候,可以作为武汉地区屋顶绿化植物材料。  相似文献   

6.
为让佛甲草在华南地区达到四季常青的目的,通过改变种植方式,研究间隔种植法对佛甲草越冬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间隔在10 cm×10 cm时,佛甲草表现矮小粗壮,叶片变厚、变大,自身抗寒能力增强;在逆境胁迫时,叶绿素含量减少,电导率、MDA、SOD、POD、CAT、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均有所增加。各项生理指标综合分析表明,间隔种植法种植的佛甲草比密植的抗寒能力强,最适宜的间隔间距为10 cm×10 cm。  相似文献   

7.
以屋顶绿化植物佛甲草为材料,研究其地上部分对冬季自然温度变化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冬季随着气温先降后升,佛甲草茎、叶中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温度变化趋势一致;而电解质渗透率、丙二醛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茎中可溶性糖含量在最低气温来临之前调整到最大值;人工模拟低温胁迫结果显示佛甲草茎、叶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8.79℃和-4.61℃.  相似文献   

8.
 为了寻找佛甲草快速繁殖及简捷的屋顶造坪技术,减少佛甲草的单位面积需苗量,在楼顶作了一系列实验。结果表明,初夏时用少量的佛甲草,将其剪切成一定长度的带叶切段,撒播于作好的楼顶花园栽培基质上,只需一个月的时间,佛甲草便可成坪,从而加快了佛加草的繁殖速度,减少了佛甲草的使用量,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屋顶绿化的造坪成本。  相似文献   

9.
景天植物的束缚水/自由水与蒸腾强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一种景天植物(SP.)为试验材料,佛甲草作对照,进行干旱胁迫处理,通过测定干旱前后束缚水/自由水和蒸腾强度,并对其进行方差分析,研究该景天科植物是否能为北方屋顶绿化提供新的选择。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佛甲草与试验的景天植物(SP.)的束缚水/自由水和蒸腾强度均有变化,但变化量因品种和处理时间而异。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景天植物(SP.)的束缚水/自由水高于佛甲草,干旱处理后前者的增加速率较佛甲草低,有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佛甲草作为一种新型的园林植物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介绍了佛甲草的基本植物学特征,阐述了其适合应用于园林中的优良特性.如具有很强的耐寒、耐旱、耐贫瘠等抗逆性;并具有绿期长、管理简单、环境效益明显等优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佛甲草的园林配置方式。如作地被、屋顶绿化及室内栽培等。  相似文献   

11.
论昆明植物园科普旅游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普旅游是以旅游活动为载体,以传播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能够满足人们在闲暇游憩之余获取知识的欲望。昆明植物园是国内最早建立和规模最大的植物园之一,形成了极为有利的科普旅游开发平台。本文以昆明植物园为研究对象,通过科普旅游资源及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对昆明植物园科普旅游开发的原则、目标、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把昆明植物园开发成既能为昆明市民提供科学教育功能、又能提供体验以及休闲娱乐的场所,发挥植物园旅游和环境教育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药用植物园作为中医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实践基地,不仅在中医药相关专业师资教学、学生实践和科普学习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药用植物基源、栽培、珍稀濒危物种保存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药用植物园基本功能,结合本校药用植物栽培学开展的一系列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其产生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植物园集科研、科普、物种保护、游憩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日趋重要。通过分析不同时期植物园的定义,可以看出植物园具有内涵不断丰富、功能日趋多样的特点;结合对植物园发展历史的研究,得出其演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且各具特点;最后,在分析与功能演变相关的三个因素(植物科学的发展、大众审美意识的转变、游憩行为的深层需求)的基础上,探讨了未来植物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观果树种在齐齐哈尔市园林绿地中的应用现状,比较观果树种在园林中应用的效果,分析观果树种的利用特点,选出适合齐齐哈尔市园林绿化的观果树种,提出适合的配置方式。研究结果表明,齐齐哈尔市在园林绿化中对观果树种的利用种类不够丰富多样,数量也不占优势;主要以忍冬科忍冬属、荚蒾属、接骨木属及蔷薇科李属、樱桃属、梨属、苹果属等几个科属的观果树种应用较多,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植物园建设的现状,指出植物园建设方向及任务的多极性特点和不同类型植物园的具体任务及应具有的特色,强调了确定建设方向及任务时应坚持的原则,提出植物园展览区的划分方法以及提出对我国大学植物园建设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需要使用大量能适应盐碱地生长的植物资源,以改善环境条件,构建盐碱地生态系统,改变原有的客土绿化治理模式,从而节约绿化成本,实现盐碱地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东营盐生植物园建园15年来,已成为国内首家收集耐盐植物种质资源最多、开展系统研究较早的专业植物园区。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批复后,将发挥盐生植物园的示范带动作用,这对促进黄河三角洲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小品在园林环境中是点睛之笔,不同的小品在园林环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下面我从园林小品的概念、类型和功能方面,从而论述园林小品设计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植物园除能作为学术研究之外,对生态科学和城市环境的保护有着重大意义。人们还可借助其完善的解说系统学习植物知识,揭开自然界中千姿百态的植物奥秘。植物的特征、性质的研究为人们带来更舒适的生存环境,营造更具美感的生活空间。本文从植物园的定义、性质和功能,并对我国植物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了详尽的论述。以此,为合理开发利用植物园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网上植物园是植物园的一种虚拟表现形式,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网络来管理植物园的大量信息,可使植物园的信息实现数字化管理,并为公众提供一个交互访问平台.建立网络平台可以解决当前植物园教育困难,促进科普教育、环境教育的发展,提高民众素质,还可以通过网上植物园促进世界植物种质资源的交流和合作,实现植物资源共享等.分析了现有植物园模式状况,现有植物园的教育潜在问题,着重论述植物园网络平台搭建对促进科普教育、促进世界植物种质资源的交流和合作以及实现植物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体以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为研究方向,对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城市化加速影响 园林绿化施工质量及养护技术产生的问题进行思考,并且对相关问题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园 林绿化,作为现代城市发展建设与社会生态建设的突出环节,其施工质量与养护技术对城市居 民的生产生活的改善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