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椰菜又名"菜花",是甘蓝的一个变种,以短缩肥大的花轴、花枝和花蕾为食用器官.花椰菜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适应性差,耐寒、耐热能力远不如结球甘蓝.栽培上由于品种选择、自然环境影响和田间管理不当均能引起花椰菜的散花(花球过早的出现松散,个别花蕊突起)和结小球现象,主要是由于苗期缺水、定植时伤根过重、莲座期缺氮、结球期肥水供应不匀等原因.  相似文献   

2.
科技文摘     
春大棚蔬菜后茬种植模式春大棚西瓜、番茄、茄子6月底至7月中旬陆续清田腾茬后,可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适当选种秋花椰菜、秋黄瓜、秋刀豆等,蔬菜淡季上市,效益较好。1)秋花椰菜。选择早熟、耐热、高产品种,如一代金光50天、超级雪王55天、荷兰秋早50天、白峰等。6月20日至7月初播种,2~3片真叶分苗假植,5~6片真叶定植。基肥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1000~1500kg、45%硫酸钾复合肥25~30kg、磷酸二铵15~20kg,耕翻整地,用72%都尔100m l对水40kg喷洒,防除杂草。选择阴天或傍晚分级移栽,667m2栽2600~2800株。定植后覆盖遮阳网,降温保湿,促进活棵…  相似文献   

3.
花椰菜畸形花球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椰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栽培管理不当或遇特殊气候等,会表现早花和散花,或出现黄花球和红花球等现象。现将具体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秋花椰菜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生产中一些问题也显现出来,如植株不结球或结球小,易散球,出现紫花、毛花及夹叶等,这多是由栽培管理措施不当造成的。笔者根据多年生产经验,现将秋花椰菜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品种选择生产中可选择秋雪60、秋雪50、秋雪45、新白峰、夏雪40、龙峰、神龙系列等秋花椰菜优良品种。2播种育苗河南郑州地区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选择易排易灌、地势高燥平坦的地块作苗床地,20~25m2苗床施入过筛腐熟农家肥30~50kg,充分与土混匀,表面铺2~3cm厚过筛细园土,再撒施1kg磷酸二氢钾,浇足底水。播种前种子用…  相似文献   

5.
早熟花椰菜生长速度快、在田时间较短,一般在国庆节前后上市,恰逢市场需求旺季,价格好、效益较高,一直是浙西地区城郊菜农喜欢种植的秋季蔬菜品种之一。近年来,随着穴盘基质育苗、滴灌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使早熟花菜的种植变得更为省工、省力、节本。现将浙西地区早熟花椰菜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选择熟期为50~60d(定植至采收)的花椰菜品  相似文献   

6.
花椰菜属绿体春化型植物,与甘蓝通过春化阶段对低温的要求差别很大。它是甘蓝类中对温度较为严格的一种蔬菜,对不良环境表现极为敏感,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僵化苗、先期现球、抽薹、散花、毛球、夹叶球、紫球、畸形球等现象,失去商品价值,轻则影响产量和产值,重则绝收,给农户造成重大损失。如何采取相应栽培管理新技术,是当前种植好春季花椰菜,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花椰菜属绿体春化型植物,与甘蓝通过春化阶段对低温的要求差别很大。它是甘蓝类中对温度较为严格的一种蔬菜,对不良环境表现极为敏感,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僵化苗、先期现球、抽薹、散花、毛球、夹叶球、紫球、畸形球等现象,失去商品价值,轻则影响产量和产值,重则绝收,给农户造成重大损失。如何采取相应栽培管理新技术,是当前种植好春季花椰菜,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正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L.var.botrytis L)属十字花科芸苔属一年生植物,俗称菜花,颜色乳白,口感脆爽,烹调的方法多样,是老百姓餐桌上的常见蔬菜,具有较高的经济意义。但花椰菜适应生长的环境为前期高温,后期低温,一直以秋栽为主,而春季的气候特点会使花椰菜在苗期遇到低温,生长不良;而到了结球期又会受到高温的影响,出现僵化苗、先期现球、散花等现象,  相似文献   

9.
花椰菜食用部分为花球,脆嫩可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广大消费者喜爱的蔬菜。同时花椰菜适合速冻加工出口,在国外市场有一定的需求量,江淮地区种植面积较大。但在花椰菜生产中,由于品种选择和栽培措施不当等原因,容易出现花球不白、长毛、冻害等现象。为了提高花椰菜的产量、品质和种植效益,在栽培管理上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花椰菜已成为广泛种植的蔬菜,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栽培面积已达30万hm2以上,按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基本上可实现周年短、上供应。其中,早熟品种以其生育期短、上市期正值花椰菜淡季、产值高等优点,种植面积逐渐增加。厦门地区因其地理和气候优势,一直都是花椰菜制种和栽培的重要基地,尤其在早熟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已经总结出一套适用的早熟花椰菜栽培管理技术。现将其技术要点简述如下。1品种选择选择品种是栽培早熟花椰菜至关重要的环节。一般来说,耐热性强则早熟性强,播种期就越早。如农龙40天、厦…  相似文献   

11.
刘晓菲  杨继高  陈瑛  孟燕 《蔬菜》2003,(2):10-11
一、种植模式采用一年六种六收的露地栽培模式,即春早熟白菜、春萝卜、豇豆、番茄、秋黄瓜、花椰菜。小白菜1月上、中旬育苗,2月下旬定植,4月上中旬开始采收上市;春萝卜与小白菜隔畦间作,3月上旬播种,4月中旬收获;4月中旬在小白菜畦种植豇豆,7月底8月初拉秧;番茄在2月上旬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于萝卜畦内,7月底至8月初拉秧;秋黄瓜于7月中、下旬点种于豇豆行内;花椰菜7月中旬育苗,8月中旬定植于番茄畦内。二、栽培技术1.春早熟小白菜、春萝卜(1)春早熟小白菜①品种选择选用冬性强、抽薹迟、抗寒品种,如上海四月慢、青帮小白菜…  相似文献   

12.
从品种特性、品种选择、移栽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花球保护等方面,总结北方地区秋茬种植花椰菜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导读:金沙江干热区是我国主要花椰菜制种区域,自2000年以来,花期气温基本决定着产量高低,花期气温适宜,产量相对高,花期气温偏高,产量只有正常年份的50%~60%。通过分析,明确最理想的开花时间是12月1日至翌年1月31日,提出种植区域选择、品种及播期选择、穴盘或营养钵育苗及适时定植、科学合理追肥、及时割球和疏枝、激素的应用等6方面综合利用措施,能把花椰菜制种花期调在最适宜的气温(5~25℃)条件下,这对稳产或增产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江苏盐城地区的草莓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草莓种植品种和种植技术存在差异,致使上市时间、种植效益不一,究其原因主要是草莓花芽分化时间有差异。提早花芽分化是实现草莓早熟化栽培的关键措施,也是提高草莓种植效益的重要手段。该文从选用早熟品种、提高种苗质量、改进育苗方式、加强栽培管理等方面介绍了促进草莓提早花芽分化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郭竞 《长江蔬菜》2015,(16):41-43
开展了5个中熟秋花椰菜品种的生育期、主要植物学性状、商品性和产量的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河南等地种植的秋花椰菜品种.结果表明,雪里雅和科拉2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植株长势好、丰产性好、抗病性强、商品性佳、市场畅销、栽培经济效益高、明显优于其他品种,可作为秋花椰菜良种在河南等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山发育 《长江蔬菜》2011,(17):46-47
1花椰菜结球生理障碍 花椰菜生产上常见的生理障碍有结球不良、早花、绿花、毛花、紫花、黄花、散花、褐变等。  相似文献   

17.
丰花50是天津市蔬菜研究所近年育成的秋早熟花椰菜杂种一代.在品比试验和在天津、河北、山东、江苏、陕西等地的区域试验、生产示范中,表现出耐热、耐高温、适应性强,花球紧实、洁白、品质佳等特点.适于我国华北及华北以南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夏秋保护地育苗主要是为了夏秋菜提前栽培,提供甘蓝、花椰菜、秋莴苣、早芹菜、秋番茄、秋辣椒秧苗.这些蔬菜一般在20~30℃条件下生长良好.种子发芽温度15~25℃,如露地播种,则需在9月下旬~10月进行.10月以后温度下降较快,很快出现霜冻.番茄、辣椒所结的果实会被冻伤,植株被冻死.甘蓝、花椰菜虽能耐较低的温度,但也不能形成产品器官.如果在夏季育苗,可在6~8月播种,7~9月定植,8~12月收获上市,从而达到早熟补秋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秋莴苣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我镇秋莴苣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并且经过我站多年试验示范,摸索出了秋莴苣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秋季气温较高,一般莴苣品种在高温下易抽薹,致使茎秆细长,商品价值低,因此必须选择耐热性强的品种,如无锡的三青皮等。2播种育苗2.1适时播种适时播种有利于提高莴苣产量和经济效益,本地以8月中下旬为播种适期,适当稀播,每667m2大田播种量25g。2.2浸种催芽  相似文献   

20.
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L.var.botrytis L)属十字花科芸苔属一年生植物,俗称菜花,颜色乳白,口感脆爽,烹调的方法多样,是老百姓餐桌上的常见蔬菜,具有较高的经济意义.但花椰菜适应生长的环境为前期高温,后期低温,一直以秋栽为主,而春季的气候特点会使花椰菜在苗期遇到低温,生长不良;而到了结球期又会受到高温的影响,出现僵化苗、先期现球、散花等现象,失去商品价值.现根据北方地区春季的气候特点,从选种开始,通过合理的安排生长周期,结合科学的温度、水肥管理以达到春季栽培花椰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