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仔猪腹泻的病因与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起仔猪腹泻的传染性因素主要有病毒感染性腹泻,其中病毒主要有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病毒和轮状病毒;细菌感染性腹泻,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魏氏梭菌等;另外,还有球虫性腹泻。  相似文献   

2.
1仔猪腹泻的病因1.1传染病病因。引起仔猪腹泻的传染性因素主要是指传染性病原,其中病毒主要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轮状病毒等,细菌性腹泻主要由大肠杆菌病(包括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沙门氏菌病,魏氏梭菌病、螺旋体病等引起。  相似文献   

3.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是牛的重要传染病,临床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伴有结膜炎、乳腺炎、流产等症状。其病原是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又称牛疱疹病毒1型(Bovine herpesvirus 1,BHV-1),共编码30~40种结构蛋白,其中11种为囊膜糖蛋白。糖蛋白在病毒吸附、侵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糖蛋白gB对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在细胞间扩散及复制至关重要;糖蛋白gD在病毒复制、传播和感染机制方面作用重大,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是诱导产生中和抗体的主要糖蛋白。对gB、gD的研究不仅可从蛋白层面解析病毒侵染机制,还能够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临床诊断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针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主要糖蛋白gB、gD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分析其生物学功能以及在疫苗和诊断方面的应用,以期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侵染机制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毛皮动物肠炎有哪些类型?临床怎样鉴别? 答:毛皮动物肠炎基本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病毒性的,主要由细小病毒感染引起,水貂、貉及猫细小病毒同源性高,而狐和犬细小病毒同源性高,因此,用水貂的细小病毒(MEV)和猫传染性肠炎病毒(也称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制做的疫苗对水貂、貉的保护率高,而对狐保护率相对低些。  相似文献   

5.
王尚 《新农村》2005,(1):27-27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虽然外表和正常人一样,但他们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和皮肤粘膜破损或炎症溃疡的渗出液里都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乳汁也含病毒,有传染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唾液、泪水、汗液和尿液中也会发现病毒,但含病毒量很少,传染性不大。  相似文献   

6.
苏里 《新农业》2023,(3):84-85
<正>1病原简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γ-冠状病毒,直径在90~200纳米,病毒粒子呈圆形或椭圆形,有时呈多形性。病毒含感染性单股RNA,是所有RNA病毒中最大的一类,病毒粒子表面包有双层囊膜,囊膜上有花瓣状突起,故此得名冠状病毒。本病毒容易变异,目前已经报道30多个毒株,我国主要流行毒株为M41和C型,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BronchitisIB)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幼鸡发病较为严重,死亡率也较高,给养鸡业造成的损失较大。其病原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属冠状病毒属。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鸡呼吸道渗出物中,肝、脾、血液、肾和腔上囊中也能发现病毒,尤其在’肾和腔上囊内停留的时间可能比在肺和气管中还要长。  相似文献   

8.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囊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病骤急、病程较短、发病率高、法氏囊损伤,及全身免疫机能障碍。一旦发病,必将给养鸡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通过介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提供诊断和防制措施。1病原学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为双RNA病毒科禽双RNA病毒属成员,该病毒外面无囊膜,只有核酸和蛋白质。该病毒根据血清学分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B基因核酸探针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插有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糖蛋白B(gB)基因的重组质粒pILgB克隆,然后用碱法抽提,乙醇沉淀。质粒pILgB经EcoRI酶切后,用地高辛标记,获得ILTVgB基因的核酸探针。该探针分别与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禽流感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新城疫病毒核酸斑点杂交,发现只有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的核酸有阳性反应,说明该探针对ILTV有高度的特异性。gB基因核酸探针与不同浓度的核酸杂交,能检出0.01μg的核酸,表明该探针高度敏感。实验结果还显示,探针能重复多次使用,检测效果不变。  相似文献   

10.
《河北农业》2011,(5):48-49
一、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以呕吐、水样腹泻、脱水为特征的接触性肠道传染病。1、病原特征:本病病原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单股RNA,形态为球形、椭圆形、多边形等,直径为80~120nm,有囊膜。目前只发现一个血清型。病毒存在于发病仔猪的各器官、体液和排泄物中,但以空肠、十二指肠和肠系膜淋巴结中的含毒量最高。病毒能在猪肾细胞、猪甲状腺细胞、猪睾丸细胞上增殖继代,可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  相似文献   

11.
正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侵害鸡,病鸡的喉、器官及眼结膜等有明显病变,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呼吸困难、咳嗽并咳出血痰等。该病是养殖户头痛的病害之一,如不严格控制将给其带来严重损失。1病原传染性喉器官炎病毒,属于疱疹病毒亚科中的鸡疱疹病毒,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鸡的器官组织及其渗出物中。肝、脾  相似文献   

12.
杜强 《新农业》2023,(3):72-74
<正>传染性喉气管炎是一种由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上呼吸道传染病。以咳嗽、呼吸困难、气喘和咳出带血的分泌物为主要特征。喉部和气管黏膜出血、肿胀甚至糜烂是其病变特征。1病原简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甲疱疹病毒亚科的禽疱疹病毒I,病毒没有血凝性,  相似文献   

13.
兔口腔炎又称传染性口炎。病原体为兔传染性口炎病毒,主要经舌、唇和口腔粘膜感染而发病,幼兔较易感染,常引起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主要传染幼鸡和雏火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杀淋巴细胞性疾病,可引起免疫抑制进而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其它传染性疾病。因此,该病仍引起有关学者的关注。该病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主要对该病毒的基因、蛋白及其分子致病机理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引起猪繁殖障碍的疾病很多,一般可分为非传染性与传染性两类。非传染性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是生殖器官畸形、机能障碍以及饲养管理等因素所导致:传染性繁殖障碍则主要是传染性因素,如病毒、细菌、螺旋体、衣原体等微生物引起。  相似文献   

16.
<正>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及脱水。1病原猪传染性胃肠炎属RNA型病毒,直径8~120毫微米,以小肠黏膜、肠内容物及肠系膜淋巴结含毒量最多。病毒不耐热,加热56℃经45min可全部致死。但对低温冷冻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病毒于-28℃贮存29个月仍保持有感染力,0.05%甲醛于37℃时20~30min均可灭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流鼻液和气管啰音,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成年母鸡感染后表现产蛋下降、产较多的畸形蛋和软壳蛋。1病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该病原血清型极多,已报道的接近30个血清型,且各血清型之间的交叉保护力相差也较大。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传染性强,传播快,死亡率也较高,是危害养鸡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及脱水。1病原猪传染性胃肠炎属RNA型病毒,直径8~120毫微米,以小肠黏膜、肠内容物及肠系膜淋巴结含毒量最多。病毒不耐热,加热56℃经45min可全部致死。但对低温冷冻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病毒于-28℃贮存29个月仍保持有感染力,0.05%甲醛于37℃时20~30min均可灭  相似文献   

20.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病毒主要存在猪小肠和肠内容物中,随粪便、呕吐物、乳汁等排出体外。以呕吐、水样下痢、脱水为主要特征。1病原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属于管状病毒科,管状病毒。病毒粒子呈球形、椭圆形、多边形,直径约为80~120mm。为单股RNA型,对乙醚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