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承旭 《新农村》2006,(10):18-18
用于繁殖蟹苗的亲蟹,应为正宗长江水系的中华绒螯蟹,只重雌蟹不小于125克,雄蟹不小于150克。一般使用丰年虫(卤虫)培育的蟹苗,质量较好,而用淡水蚤、蛋黄等代用饵料培育的蟹苗质量较差。蟹苗培育周期一般为19~21天.出苗时水温为21℃左右。  相似文献   

2.
扣蟹苗种培育是指由大眼幼体培育成200只/公斤左右的扣蟹。目前天然海水和人工海水大闸蟹育苗技术均已成熟。当前主要有工厂化育苗和海滨土池培育两种方式。工厂化育苗为温室人工控温,海滨土池培育为室外培育,育出的蟹苗相对工厂化育苗适应性强,蟹苗成活率高,且培育成本低,备受养殖户欢迎。  相似文献   

3.
扣蟹苗种培育是指由大眼幼体培育成200只/公斤左右的扣蟹。目前天然海水和人工海水大闸蟹育苗技术均已成熟。当前主要有工厂化育苗和海滨土池培育两种方式。工厂化育苗为温室人工控温,海滨土池培育为室外培育,育出的蟹苗相对工厂化育苗适应性强,蟹苗成活率高,且培育成本低,备受养殖户欢迎。  相似文献   

4.
一、清塘不彻底,防敌不及时 近几年来,由于自然蟹苗遭到破坏,自然种苗货少价昂。因蟹苗培育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养蟹大约有80%的苗种用的是人工培育的豆蟹。由于豆蟹规格小,很容易受到青蛙、蟾……  相似文献   

5.
在条件相同的15个温棚培育池中进行培育试验,将培育池随机分为3组以分别投放3种不同密度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蟹苗进行对比养殖。结果表明,通过45 d的培育,蟹苗的出售规格为300只/kg左右,成活率为20%左右,且蟹苗的初始放养密度明显影响蟹苗的出售规格,但对蟹苗成活率的影响不大。因此,温棚培育池条件下进行河蟹苗本地化培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在枞阳蟹苗场进行河蟹人工半咸水育苗,选购♀蟹3 500只,蟹1 900只,培育获优质抱卵蟹1 605只,占总♀蟹数的45.86%.盐度为1.6%~2.3%,水温控制在20~24℃,产蟹苗91.5 kg.  相似文献   

7.
<正> 蟹苗育成幼蟹,其成活率直接影响河蟹池塘养殖及人工放流的产量。湖泊蟹苗的放流回捕率通常只有2~3%,最高也只有5%。同样,用蟹苗直接在池塘养殖成河蟹的成活率也不高。主要原因是,蟹苗容易死亡和流失,长成幼蟹的比例小。故提高蟹苗培育的成活率,是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为此,我们利用网箱在池塘内进行蟹苗育成幼蟹(0.5克左右)的试验,观察蟹苗生长变态的生活习性,并定期测定浮游生物、水温等,从中找出影响蟹苗育成幼蟹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蟹苗俗称“大眼幼体”.是第五期蚤状幼体经过脱皮变成大眼幼体的.它有一对复眼附着于长长的眼柄末端.露出在眼窝处故而得名。大眼幼体是培育蟹种和养殖成蟹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早期幼蟹的成活率.因此要重视蟹苗的选购工作.  相似文献   

9.
刘锐 《农技服务》2014,(6):201-201
<正>常规的天然海水工厂化育苗在4月中旬至6月中旬。但近几年来,人们充分利用工厂化温室在早春就开始繁育蟹苗,例如江苏省2000年最早的早繁蟹苗在12月26日就已出池。利用早繁蟹苗延长生长期进行当年养成蟹的技术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其关键就是如何将早繁蟹苗强化培育成五期仔蟹。早繁蟹苗出池时外界温度还很低,不能进行室外培育,所以人们就普遍采用温室塑料大棚保温。配备锅炉加温或利用电厂废  相似文献   

10.
要有效防止稻田培育蟹种成活率低的现象产生,首先应搞清楚其成活率低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才能达到其应有的防治效果。1.稻田培育蟹种成活率低的原因。①苗种质量差。稻田养殖户多购买人工繁殖蟹苗培育。部分人工繁殖蟹苗在蚤状幼体变态过程中,没有投喂丰年虫或投喂不足,或因大  相似文献   

11.
由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和阳澄湖富荣蟹业有限公司联合承担的大闸蟹蟹苗温室越冬新技术日前通过专家验收。以新技术培育出来的蟹苗长  相似文献   

12.
河蟹性成熟后就不能再生长,如何控制蟹种早熟是幼蟹培育过程中技术性很强的环节。近年来,在长江天然幼蟹苗种紧缺的情况下,有一些幼蟹培育场.为获取更多的利润,没有将性腺早熟的蟹剔掉,放养后死亡率提高,使一些养殖单位和个人损失惨重。其控制方法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塑料大棚冲气培育幼蟹利用温室控温育蟹,第一批繁育出池的河蟹大眼幼体,比天然蟹苗提早两个月。但早繁的蟹苗,如直接放入露天池中,由于气(水)温低、变化大,其成活率必然很低,且生长速度不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塑料大棚冲气培育幼蟹,取得成功。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改当年上市为第2年上市(改放养蟹苗为放养蟹种) 河蟹当年上市可加速资金周转,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但是,当年蟹苗(大眼幼体)养殖的成蟹规格小(50~60克/只),缺乏市场竞争力.且售价低。建议改1年上市为2年上市。即第一年以培育蟹种为主.第二年再经过强化培育,养成上市。  相似文献   

15.
<正> 利用稻田培育幼蟹,不仅投资少,效益高,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蟹苗的成活率。自然生长的河蟹,一般2年才能达到性成熟,但是稻田培育幼蟹,当年达到性成熟的比例相当大。如果用性成熟的幼蟹第2年再继续养,不仅生长缓慢,而且死亡率高,直接影响养蟹的经济效益,给养蟹者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蟹苗种池塘培育增产措施江苏金湖县农业开发局柏广林一、提高运输成活率蟹苗个体小,抗逆性差,运输环节影响成活率。对蟹苗的运输,目前多采用干法运输,效果较好。干运蟹苗的主要工具是蟹苗箱,箱长0.63米、宽0.16米、高0.1米,每边都开一个纱窗,每箱可装蟹...  相似文献   

17.
塑料大棚幼蟹培育技术浙江水产学院林平采用土池大棚和水泥池大棚放养河蟹早繁苗培育幼蟹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发现,每公斤蟹苗经大棚培育30天左右,能产出幼蟹2~3万只,成活率20%,获纯利2万元以上。且土池大棚优越于水泥池大棚。一、池塘的选择及规格选择避...  相似文献   

18.
胡小燕 《农技服务》2014,(6):199-199
<正>从大眼幼体到商品蟹要历经多次蜕壳,每蜕壳一次成活率都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从大眼幼体到五期仔蟹的成活率对成蟹养殖成活率影响至关重要。为了有效提高各期养殖成活率,就必须加强从大眼幼体到五期仔蟹的培育,强化技术措施,精心饲养管理,也只有强化五期仔蟹的培育,才能提高成蟹养殖的经济效益。用以培育一龄蟹种的蟹苗以5月上旬以后的为好,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培育成活率,又有利于降低性早熟率。5月以后的蟹  相似文献   

19.
冬闲水田养殖鱼、蟹,是利用晚稻收割后至翌年中稻种植前稻田休闲期养殖鱼、蟹,一般以养成鱼、蟹和培育鱼、蟹苗为多.冬闲稻田长时间积水,浮游生物和两栖动物丰富,还有谷粒、草籽等残物,可成为鱼、蟹的好饵料,很适合养殖鱼、蟹.利用冬闲水田养殖鱼、蟹,除可为市场提供部分商品鱼、蟹外,还可增加水产品生产和改变水产品淡季品种单调、数量不足的局面,达到水产品周年生产、均衡供应的目的.同时还可为中晚稻田及池塘提供大规格鱼、蟹苗.  相似文献   

20.
平田提水幼蟹养殖是指在秋播时将农田规划于发展水产养殖,冬春农闲时完成田间工程的开挖,翌年适时放养蟹苗(大眼幼体)培育种蟹,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