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龙牙檧木的嫩芽是天然绿色食品,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为了充分发挥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我们探索出利用1年生龙牙檧木根段繁殖苗木的方法,出苗率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2.
对龙牙楤木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食用价值进行综述取。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护和有效利用龙牙楤木资源,建立表面活性剂强化超声波提取龙牙楤木中齐墩果酸的方法,通过探究相同浓度的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吐温20、吐温80、司班80等5种表面活性剂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筛选出十二烷基硫酸钠,采用单因素实验探究适宜质量浓度.结果表明,在提取条件为液料比为25:1,乙醇体积分数为70%,超声功...  相似文献   

4.
龙牙楤木总皂苷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龙牙楤木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比较超声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和热回流浸提法提取龙牙楤木总皂苷的工艺及效率。结果超声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0、80%乙醇、时间60min,皂苷得率为7.56﹪;微波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5、80%乙醇、时间50s、功率6400w,皂苷得率为7.32﹪;热回流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5、时间2.5h、60%乙醇、温度60℃,皂苷得率为7.19﹪;结论超声提取法优于微波提取法和回流提取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香草醛—浓硫酸试剂显色比色测定了龙牙(木忽)木根和叶中三萜皂甙的含量。龙牙(木忽)木根和叶中皂甙含量分别为6.2%和8.62%。龙牙(木忽)木(Aralia elata Seem.—A.mandshurica Max)为五加科(木忽)木属植物,别名辽东中(木忽)木、刺老鸦,产于我国东北、朝鲜、苏联、日本等地。据《本草纲目》记载有除风疾、治水瘤、补腰肾、壮筋骨等作用。曾有报道该植物根及叶中均含有三萜皂甙,其甙元为齐墩果酸,此外尚含生物碱及挥发油等。药理研究表明龙牙(木忽)总皂甙具有抗缺氧作用,提高小鼠抗应激能力,促进单核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对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有促进作用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有较强的保护作用。为了开发研究长白山药用植物资源,我们对龙牙(木忽)木进行了化学研究,参照文献的方法,以齐墩果酸为标准品比色测定了龙牙(木忽)木皂甙的含量,本文系首次报道,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龙牙楤木,别名刺老芽是五加科野生落叶小乔木,多生于海拔300—1100米的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杂木林,次生林及针阔混交林的林缘地带.龙牙楤木自然资源较少,但其用途广,经济效益很高,是医药界新兴起的植物药源.也是民间喜食的山珍食品,畅销国内外市场,由于自然资源破坏严重自然贮量逐年下降,靠野生资源根本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日益发展的需求,只有发展人工栽  相似文献   

7.
柠檬桉9年生单株的材积是蚬木的32.1倍。经不同浓度KNO_3、不同光照强度诱导后,柠檬桉不同叶龄叶的NR(硝酸还原酶)活力均明显高于蚬木。柠檬桉成年树中龄叶片NR活力提高的速度在4h内比蚬木的快2.3倍,而蚬木的NR活力衰减速率在4h内比柠檬桉的快35%。在不同浓度KNO_3溶液中,柠檬桉幼苗吸收NO_3~-量是蚬木的3~10倍,柠檬桉幼苗NO_3~-溢泌量是蚬木的3倍左右。  相似文献   

8.
椰子木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是近年来入侵我国的外来有害生物,是棕榈科植物上的重要害虫,现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了应用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病毒等生防因子防治椰子木蛾的研究进展,并对椰子木蛾生物防治的研究发展方向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木脂素类化合物是一类天然酚类化合物,具有优良的生物学活性,广泛应用在医药、食品等方面。近几年木脂素类化合物合成与分离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木脂素的结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以及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境内,是中国的名山,也是我国东北高山植物代表区,天然药物资源极为丰富。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为以人参为典型代表的五加科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长在这一地区的五加科药用植物有刺五加,短梗五加、长白檧木,龙牙檧木,东北刺人参、刺楸参和人参等。它们在我国作为药物应用已有悠久历史.我国历代药学著作多有记载。远年来随  相似文献   

11.
木霉生防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木霉菌作为生防资源已成为近年来生物防治研究中的热点.美国、西欧等国家均已实现商品化生产.关于木霉菌生防机制的假说很多,基于半个多世纪来中外科研工作者对其机制的探索,从六个方面综述了木霉的生防机制,以期更合理地把木霉用于生防领域中.  相似文献   

12.
用木霉、类木霉对水稻纹枯病进行生物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从腐烂稻草上分离到6个对水稻纹枯病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经室内初步鉴定属于木霉、类木霉,经PDA平板拮抗试验表明,黄绿木霉的T3菌株抑菌率最大,为52.54%。纤维素酶活力测定试验表明,钩状木霉>黄绿木霉>绿粘帚霉,与抑菌试验结果并不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它们对水稻纹枯病具有一定防效,以T1~T6混合菌喷施处理防效最好,可达32.25%,并对结实率和千粒重等产量因素有较大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3.
龙眼角颊木虱发生规律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角颊木虱发生规律调查研究白栋梁(安溪县经作局362400)龙眼角颊木虱(CornegenapsyllasinicaYangetLi),又名龙眼木虱,是龙眼的一种新害虫.主要分布于福建和广东,福建省的龙眼产区,已知的福州、莆田、泉州、漳州等地区均有...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青稞籽粒阿拉伯木聚糖的遗传特性,以喜马拉雅8号和藏青320及二者构建的F_1和F_2群体为材料,使用主基因+多基因模型,对青稞籽粒总阿拉伯木聚糖含量、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不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及不溶性阿拉伯木聚糖/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比值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青稞籽粒总阿拉伯木聚糖含量与不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显著相关,而与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相关不显著。籽粒总阿拉伯木聚糖符合1对显性-加性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式。不溶性与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及不溶性与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之比均受2对主基因+多基因调控,只是主基因的作用方式存在着差异。控制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和不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的主基因加性效应均为负值,可能为负调控因子。除调控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的主基因加性效应较小外,其余性状的主基因加性效应均较大。各性状的主基因遗传率都较高,为62.5%~88.49%。  相似文献   

15.
染料木黄酮是苷元形式的大豆异黄酮,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动物实验、临床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染料木黄酮对多种疾病尤其是肿瘤具有防治作用.它的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以及调节细胞凋亡等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简述了染料木黄酮的生物活性及其抗肿瘤机制。  相似文献   

16.
生物复合肥木霉T1010对花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木霉制剂作为生物肥料,能够促进植物生长,防治植物土传病害.本试验在花生田间施用生物复合肥木霉T1010,结果表明,木霉生物复合肥可促进花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主茎高增加,有效分枝数增加,开花期、盛花期、结果期提前.双仁果数、总果数增加,饱果率、百果重、出米率、单位产量增加.木霉T1010的施用,提高了花生根腐病和青枯病抗性.  相似文献   

17.
扁核木属(Prinsepia)植物在中国分布有4个种,均具有极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为解析扁核木属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基于现已发表的扁核木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利用相关生物信息学手段进行其叶绿体基因结构、SSR、密码子偏好性和序列变异情况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2种扁核木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大小介于159 179~ 168 206 bp之间,平均GC含量为37.3%,从编码基因数目来看,仅相差2个tRNA,而蛋白编码基因和rRNA数目均一致,种间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在扁核木和蕤核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中各检测出分散重复49个,其中以正向重复和回文重复为主,占比达73%~82%,而串联重复数目分别为49个和58个,经简单重复序列SSR分析,分别在2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序列中分别筛选出100个和84个SSR位点,且多是以A/T碱基为主的单核苷酸重复类型;扁核木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发现GC3的碱基含量显著低于GC1和GC2,说明密码子偏好以A、U结尾,ENC取值均大于48%,表明其密码子偏性较弱,中性绘图和PR2-plot分析发现自然选择是影响扁核木属植物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主要原因,通过建立高、低基因表达库,以RSCU值为参考,确定了6个扁核木属最优密码子。经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变异分析,根据核苷酸多态性指数Pi>0.015筛选出trnH-GUG-psbA,psbZ-trnG-UCC-trnfM-CAU-rps14psaJ-rpl33-rps18等3个高变区,以蕤核叶绿体基因组为参考,在扁核木叶绿体基因组编码区发现存在大量的插入、缺失和SNP突变位点,并在蕤核叶绿体基因组中发现了多个该物种的特有基因。基于叶绿体基因组的trnS-trnG间隔区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4种扁核木属植物可分为南系(扁核木、台湾扁核木)和北系(蕤核、东北扁核木)两类。研究结果可为扁核木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分类鉴定及其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用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的方法对长白楤木根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定量研究,鉴定了其中的13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a—蒎烯,含量54.49%.  相似文献   

19.
从黄麻和红麻纤维中分离出磨木木质素,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两种麻纤维磨木木质素的特征峰及归属,得知磨木木质素中有复杂的官能团,含有羟基、羰基、甲基等基团,木质素结构中含有相当数量的紫丁香基单元。根据黄麻和红麻纤维磨木木质素的红外光谱吸收峰强度,推断其结构属于阔叶木类木质素化学结构GS型木质素。  相似文献   

20.
黄麻和红麻纤维磨木木质素的红外光谱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黄麻和红麻纤维中分离出磨木木质素,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两种麻纤维磨木木质素的特征峰及归属,得知磨木木质素中有复杂的官能团,含有羟基、羰基、甲基等基团,木质素结构中含有相当数量的紫丁香基单元.根据黄麻和红麻纤维磨木木质素的红外光谱吸收峰强度,推断其结构属于阔叶木类木质素化学结构GS型木质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