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巴州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自治区畜牧业工作会议提出:解放思想,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为了总结经验,促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对巴州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对有关的问题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1 巴州畜牧业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1.1 基本情况 巴州土地面积大,草原辽阔,畜种资源丰富,畜牧业发展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全州草原面积0.11亿hm~2,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0.082亿hm~2,山区草原0.077亿hm~2,占草原总  相似文献   

3.
2002年自治区畜牧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巴州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畜牧业作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加以大力支持,特别是从2003年开始,连续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国家对畜牧业扶持力度的加大,化隆县畜牧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已成为当前农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发展农区畜牧业所采取的策略、措施,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以种植业为主体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做出战略性、主动性的调整,这已经成为广大农民共同认识和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任务。根据现实农村经济的具体形势和当前国内外两个市场的总体格局,发展农区畜牧业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最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奶牛养殖业作为高效畜牧业,以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和潜力,近年来引起了各地的高度重视。奶牛养殖业是巴州畜牧业的重点产业,近几年来已取得了连续20%以上的发展指数。特别是从2003年开始,巴州的焉耆县和库尔勒市将奶牛养殖业作为一项重要产业来抓,使奶牛养殖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实践证明,这一产业对带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农牧民增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巴州奶牛养殖业发展现状和工作实践,就如何稳步健康推进奶牛养殖业发展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7.
畜牧业是我地区的基础产业,又是农牧民群众增加经济收入和改善生活条件的主要依托,畜牧业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将会直接影响我地区国民经济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一部山南经济发展史,也就是畜牧业经济发展史。农牧结合在西藏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西藏经济的一大优势,从农牧业结构分析,我地区有纯牧乡,半农半牧乡和林牧乡,但根本没有纯农业乡,每个乡村都有不同规模的畜牧业,尤其是农区饲养牛养之外,还有猪、鸡、鸭、鹅等经济价值较高的养殖习惯,由此可见在农区农笔并举,因地制宜,调整畜牧业结构,发挥农牧结合优势,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十分必要,随着农牧区各项改革的不断纵深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山南的农区畜牧业以其多样性、灵活性、稳定性更加贴近市场,特别是党中央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政策,牵动了民心,使广大农牧民中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调动。在这难得的机遇面前,山南的农区畜牧业工作如何进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的课题,也是抢抓大开发机遇,更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深化农村改革,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和农区资源优势的开发需要,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本文从山南农区畜牧业现状出发,发展农区畜牧业的优势,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思路与对策,以及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浅析了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2004年巴州畜牧业在巴州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加快了畜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优化了畜产品生产,加强了动物疫病防治等工作,使牲畜存栏、出栏、畜产品产量均有了一定的增长,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生产效益较好,农民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从畜牧业发展的态势看,预计全年可实现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9.
库车县畜牧业可分为草原畜牧业、农区畜牧业和城郊畜牧业三种类型,相互间又有密切的关联。农区畜牧业是库车县畜牧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几十年来,库车县把发展农区畜牧业作为振兴库车县经济的支柱产业来  相似文献   

10.
简玲 《四川草原》2009,(3):51-53
<正>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化隆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发展畜牧业经济已成为实现化隆县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应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变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0月20日-11月10日笔者分别对巴州辖区焉耆县、轮台县、和静县及库尔勒市的4个县市12个乡13个村60余户农牧民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定点调查。调查采取了以户为单位,走访、询问、座谈、人户实地查看等方式,对奶牛、牦牛、肉用羊、巴音布鲁克羊、绒山羊、猪、肉鸡、蛋鸡等畜禽养殖、育肥经营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  相似文献   

12.
浅谈化隆县农区畜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化隆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发展畜牧业经济已成为实现化隆县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应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养畜方式,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科技含量,推动化隆县农区畜牧业向"两高一优"的方向发展,逐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格尔木市共有农业人口24 400多人,现有耕地2937hm2,至2005年末全市有牛羊育肥户345户,育肥牛羊4.5万头只,存栏猪8020头、禽类5.9万只。随着格尔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和加大,畜牧业占农业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区畜牧业,事关畜牧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农  相似文献   

14.
经济学研究表明,任何微观经济组织(企业或农户)的经济活动,对其它微观经济组织都会产生非市场性的影响.对受影响者不利的外部影响被称为外部负效应。畜牧业外部负效应是指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主动经营畜牧业的行为,对所在地的环境和生态系统所造成的非本原的损失.降低了人们的福利。随着经济的发展,畜牧业在农村呈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趋势,千头牛场、万头猪场、百万只鸡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为适应加入WTO的需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农区特点和实际,我们对农区畜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优选了农牧结合、生态畜牧业和联合体3种模式。现介绍如下:1农牧结合模式1.1“1321”生猪生产模式。“1321”生猪生产模式是由我市公安县胡家场乡殷刘嘴村农民在1999年春季生猪市场价格低迷,大多数养猪户无利可图甚至亏本的情况下,摸索出来的一种生猪生产模式。其基本内容是:户养1头良种母猪(二元杂),种3×666.7m2(亩)饲料地,年…  相似文献   

16.
加快农区畜牧业发展培育农民新的经济增长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启光  伊万娟 《青海草业》2005,14(2):39-41,60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畜牧业生产已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畜牧业的发展对实现农产品转化增值,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全面掌握农区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理清今后发展思路,加快我县农区畜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我们对全县畜牧业生产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荆州市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辖8个县市区,总人口636万人,国土面积1.41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67万公顷,可养殖水面8万公顷,是全国粮、棉、油、猪、禽、渔等综合农产品生产基地,也是典型的传统农业产区.常年粮食总产量350万吨,棉花产量250万担,油料产量250万担,玉米、豆类产品的数量也极为丰富.此外,还有大量的青绿饲料,丰富的饲草资源,为发展畜牧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以猪、禽为主的畜牧业已发展成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业经济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是循化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循化县农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县农区畜牧业经济,实施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增加群众经济收入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1 基本情况1.1 循化县位于青海省东部,东与西北地区重大商贸基地一临夏市毗邻,西与本省尖扎县接壤,南靠甘南、同仁牧区,北与化隆、民和两县交接。地处农牧结合地带,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下辖九个农业、半农半牧乡镇和1个纯牧业乡。平均海拔高度3207.5m,海拔高度相对差2855m,年均气温8.6℃,年降水量269mm。全县总面积约21万hm2,其中耕地面积8893.3hm2,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在青海农区异军突起。实践证明,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广大农户联合与合作的重要载体,农区畜牧业的逐步壮大,对农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质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农区畜牧业发展进程中,笔者认为青海省大通县扶持壮大畜牧业合作经  相似文献   

20.
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对于促进青海省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对我县及附近几县的调查,从青海省东北部农区畜牧业的现状剖析出发,探讨今后农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